cover of episode 【MineSoul正念进阶】自我参究:我是谁? | 修行的唯一主题

【MineSoul正念进阶】自我参究:我是谁? | 修行的唯一主题

2024/9/29
logo of podcast 莫守MineSoul正念冥想

莫守MineSoul正念冥想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冯博:本次共修旨在放松身心,进入无为状态,而非遵循特定形式。所有修行最终指向发现'没有修行这回事',即寻找修行的主体'我'。了悟的'我'超越身体和头脑,是身心背后的存在,其存在不依赖于身体的生灭,而是超越身体的觉知能力。觉知能力独立于感受和经验,是永恒存在的。'我'是觉知的大屏幕,经验是屏幕上播放的内容。头脑只能抓住经验,真我超越所有经验。修行的目的是回归真我,放下身份认同。人生只是真我的表达,头脑构建的记忆和故事并非真实存在。梦中角色无法醒来,只有了知一切的真我才能醒来。放下自我认同,了知一切皆为幻觉,便能大彻大悟。宇宙是真我的梦境,个体只是梦境中的幻象。了知一切皆为梦的'我'并非头脑中的'我',而是超越梦境的真我。最高的法门是回归真我,而非依赖特定的修行方法。要超越好坏状态的分别,成为状态背后的觉知者。不要追逐念头,而是成为念头背后的觉知者。真我如同无限的虚空,超越了有限的肉身和概念。真我无法被概念化,它是超越一切概念的存在。分别妄想是无法证得真我的障碍,真我即是神,即是宇宙本体。众生皆有佛性,分别妄想遮蔽了真我的显现。头脑编造的故事和梦境并非真实,需要不断质疑。自我探索需要质疑一切以为是真相的答案。即使一切是梦,也要透过相对的世界去体验绝对。真我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可以创造一切。真我的显现是整体的,不存在个体性。头脑寻求答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非为了找到真相。各种世界观都只是头脑试图寻找答案的产物,并非真相。真我是无限的,可以创造无限个不同的梦境版本。真我是万物的源头,与万物相连。觉知并非来自个体,而是超越个体的意识。头脑将无限简化为有限,制造了受限的幻觉。要超越头脑的述说,找到真正的观察者。身体和思想是无常的,真我才是永恒的主人。真我承载着一切无常的现象。真我如同空白的电脑桌面,而念头如同弹幕。自我参究是不断地去了解'我不是什么'。身体、念头、情绪、自我认知都不是真正的'我'。自我参究是关掉所有'不是我'的窗口,回归本体。不需要解决痛苦,而是觉知到痛苦背后的本体。本体是无限的,可以承受一切。回归到经验的源头,放下对内容的执着。经验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经验的源头。探索'我'的存在,超越所有经验。'我'并非头脑中想象的小人或实体。真我是不动、无形、如同虚空的。只能找到'不是我'的东西,而真我无法被找到。真我是无限的,无需追求。梦境中的努力和操控都是幻觉。梦境中的角色并非真实存在,只是思想编造的故事。梦境中的场景是自发的显现,并非由个体操控。梦境中的主控感也是幻觉的一部分。可以继续参与梦境,但同时也要了知自己是梦境之外的源头。一切都是颠倒的,修行也是梦境的一部分。唯一需要的是体认真我,与真我合一。放下对身心的认同,转变自然发生。修行关乎自我认同,放下自我认同便能回归真我。真我是无限的,可以继续扮演角色,但要保持觉知。真我是毫不费力的,回归真我无需努力。真我如同干净的桌面,窗口和弹幕只是表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真我的体认。随时觉知'是谁'在体验和觉知,回归真我。觉知到'小我'的存在,便能觉知到'大我'。'小我'和'大我'并非概念,而是体验。练习如同套娃,不断深入觉知。'是谁'可以作为更深层次的锚点,回归真我。'是谁'直指真相,超越一切技巧。'是谁'指向超越经验的存在。修行的目的是超越经验,回归真我。真我无法被形容和经验,所有自我知识都是幻觉。真我如同黑屏,没有颜色和形状。可以继续扮演角色,但要保持对真我的觉知。真我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认识到真我,可以使梦境变得好玩。作为观者,可以超越梦境中的束缚。作为观者,可以超越梦境中的角色。 小荻:共修的实质在于放松身心,进入无为的状态,而非遵循特定形式。所有修行最终都是为了发现“没有修行这回事”,即寻找修行的主体“我”。了悟的“我”超越了身体和头脑的局限,是身心背后的存在。“我”的存在并非依赖于身体的生灭,而是超越身体的觉知能力。觉知的能力独立于具体的感受和经验,是永恒存在的。“我”是觉知的大屏幕,而经验只是屏幕上播放的内容。头脑只能抓住经验,而真我超越了所有经验。修行的目的是回归真我,放下身份认同。人生只是真我的表达,头脑构建的记忆和故事并非真实存在。梦中角色无法醒来,只有了知一切的真我才能醒来。放下自我认同,了知一切皆为幻觉,便能大彻大悟。宇宙是真我的梦境,个体只是梦境中的幻象。了知一切皆为梦的“我”并非头脑中的“我”,而是超越梦境的真我。最高的法门是回归真我,而非依赖特定的修行方法。要超越好坏状态的分别,成为状态背后的觉知者。不要追逐念头,而是成为念头背后的觉知者。真我如同无限的虚空,超越了有限的肉身和概念。真我无法被概念化,它是超越一切概念的存在。分别妄想是无法证得真我的障碍,真我即是神,即是宇宙本体。众生皆有佛性,分别妄想遮蔽了真我的显现。头脑编造的故事和梦境并非真实,需要不断质疑。自我探索需要质疑一切以为是真相的答案。即使一切是梦,也要透过相对的世界去体验绝对。真我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可以创造一切。真我的显现是整体的,不存在个体性。头脑寻求答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非为了找到真相。各种世界观都只是头脑试图寻找答案的产物,并非真相。真我是无限的,可以创造无限个不同的梦境版本。真我是万物的源头,与万物相连。觉知并非来自个体,而是超越个体的意识。头脑将无限简化为有限,制造了受限的幻觉。要超越头脑的述说,找到真正的观察者。身体和思想是无常的,真我才是永恒的主人。真我承载着一切无常的现象。真我如同空白的电脑桌面,而念头如同弹幕。自我参究是不断地去了解“我不是什么”。身体、念头、情绪、自我认知都不是真正的“我”。自我参究是关掉所有“不是我”的窗口,回归本体。不需要解决痛苦,而是觉知到痛苦背后的本体。本体是无限的,可以承受一切。回归到经验的源头,放下对内容的执着。经验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经验的源头。探索“我”的存在,超越所有经验。“我”并非头脑中想象的小人或实体。真我是不动、无形、如同虚空的。只能找到“不是我”的东西,而真我无法被找到。真我是无限的,无需追求。梦境中的努力和操控都是幻觉。梦境中的角色并非真实存在,只是思想编造的故事。梦境中的场景是自发的显现,并非由个体操控。梦境中的主控感也是幻觉的一部分。可以继续参与梦境,但同时也要了知自己是梦境之外的源头。一切都是颠倒的,修行也是梦境的一部分。唯一需要的是体认真我,与真我合一。放下对身心的认同,转变自然发生。修行关乎自我认同,放下自我认同便能回归真我。真我是无限的,可以继续扮演角色,但要保持觉知。真我是毫不费力的,回归真我无需努力。真我如同干净的桌面,窗口和弹幕只是表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真我的体认。随时觉知“是谁”在体验和觉知,回归真我。觉知到“小我”的存在,便能觉知到“大我”。“小我”和“大我”并非概念,而是体验。练习如同套娃,不断深入觉知。“是谁”可以作为更深层次的锚点,回归真我。“是谁”直指真相,超越一切技巧。“是谁”指向超越经验的存在。修行的目的是超越经验,回归真我。真我无法被形容和经验,所有自我知识都是幻觉。真我如同黑屏,没有颜色和形状。可以继续扮演角色,但要保持对真我的觉知。真我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认识到真我,可以使梦境变得好玩。作为观者,可以超越梦境中的束缚。作为观者,可以超越梦境中的角色。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修行到最后会发现没有修行这回事?

修行本身是一个放松的过程,目的是让身体和头脑彻底放松,进入无为状态。修行的实质是发现没有修行的主体,所有的修行最终都是为了看清修行的障碍——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幻觉。

为什么修行的唯一主题是‘我是谁’?

所有修行最终都是为了搞清楚‘谁在修行’,而‘我是谁’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修行的核心——发现没有修行的主体。自我认知是修行的障碍,修行的目的是超越这个幻觉。

为什么觉知的能力不会随着身体的消失而消失?

觉知的能力是超越身体和头脑的,它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或感受。即使身体消失,觉知的能力依然存在,因为它是最基本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现象。

为什么人生可以被看作是一场梦?

人生是由记忆串联起来的故事,而这些记忆和故事都是头脑编造出来的幻觉。就像梦中的角色无法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一样,我们的人生也可能是头脑制造的梦境。

为什么修行不需要追求特定的冥想方法?

修行的最高法门是将自己交给真我,而不是依赖特定的冥想方法。真我本身就是一切,修行者只需要体认这一点,放下对自我认同的执着,便能达到觉悟。

为什么觉知到的痛苦并不真正属于‘我’?

觉知痛苦的是本体,而不是身体或头脑。本体是无限的,能够承受任何痛苦,而痛苦本身只是幻觉的一部分。觉知痛苦的能力与痛苦无关,痛苦只是觉知大屏幕上的内容。

为什么修行者不需要担心状态的好坏?

修行者是状态背后的知晓者,而不是状态本身。无论状态如何变化,修行者始终是那个不变的觉知者,因此不需要对状态进行评判或执着。

为什么修行者需要质疑所有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头脑的幻觉,修行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质疑来打破这些幻觉,最终发现‘我’并不存在。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超越这些幻觉,回归真我。

为什么修行者需要放下对身心的认同?

身心只是真我暂时借来的衣服,修行者需要放下对这具身体的认同,认识到自己是一切的源头,是无限的。放下认同后,修行者可以随时拿起或放下这具身体,继续在梦中扮演角色。

为什么修行者可以在梦中保持清醒?

修行者可以通过体认真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梦中的角色,而是梦的创造者和观者。这种清醒的意识让修行者在梦中既能参与剧情,又能保持超然的觉知。

Chapters
本节探讨正念冥想并非刻板的练习模式,而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无为状态。引导我们放下对目标和体验的期待,关注觉知能力,并认识到这能力超越了身体的存在。
  • 正念冥想是放松身心的过程,而非追求特定目标或体验的模式。
  • 觉知能力超越身体的存在,即使身体消亡,觉知能力依然存在。
  • 觉知能力是修行根本,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或感受。

Shownotes Transcript

“到最后一切你就变成了那个真我,你就成为了那个绝对。那么你将感到一切剧情都跟你无关,就是这样。那就是解脱,那就是自由。”本音频来自正念进阶课程直播共修“我是谁”。你将在冯博和小荻的语言引导与对话中,去对“修行的唯一主题——关于我”这个问题进行步步深入的探究。这也将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带领自己去进行探究的方法,获得身心的自在。

但其实所有修行到最后都是发现“没有修行这回事”。这里的共修本身也其实就是一个很放松的过程,就是让这具身体这个头脑彻底放松下来,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你还可以通过莫守MineSoul品牌旗下的对谈类播客「启发时刻 Aha Moment)」,收听更多相关内容。今年的最后一期正念进阶课程也正在进行中,欢迎添加momo(wx:MineSoul123)了解更多。 💦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毫不费力是一个颠倒的存在|正念进阶Vol.03 )

我与我周旋已久|Soul Mirror Vol.01 )

🌱 关于我们

「 MineSoul正念冥想」是莫守MineSoul的原创冥想音频系列。莫守MineSoul是由两位来自心灵哲学与商学背景创始人创立的一个身心健康品牌,意源“莫守陈规”。正念冥想,时时陪伴。我们希望通过声音陪伴想要习练的你,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保持平静、稳定与喜悦;同时,这些声音也能在你穿越生命中那些波涛汹涌的时刻,帮助你回到内心找到支撑。习练是其中一条可以抵达知行合一的路径,让身心同行、神形同频,希望这些声音可以成为你在这条道路上的伙伴。

莫守MineSoul品牌旗下还有一档对谈类播客「启发时刻 Aha Moment)」,是围绕内在成长、身心健康展开的对话分享。内在成长不是为了塑造平静祥和的精神乌托邦,而是赋予我们拥有打破自我幻象的勇气。莫守MineSoul希望持续地给予陪伴与启发,与大家共同成长,以更开放更接纳的心面对人生的无常。

  • 更多音频,请搜索小程序【莫守MineSoul】
  •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莫守MineSoul】
  • 加入专属社群:添加wx【minesoul123】备注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