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自我进化论|No.65:「重建主体性」这件事,我终于悟了!

自我进化论|No.65:「重建主体性」这件事,我终于悟了!

2024/10/21
logo of podcast 自我进化论

自我进化论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thena
Topics
Athena: 本期节目探讨了主体性的概念,以及如何重建自身的主体性。Athena 认为主体性是一种聚焦能力,能够专注于事实和内在体验,不被外界影响,坚定地跟随内心做出判断和选择。她认为,东亚女性重建主体性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外部压力和他人期待可能导致个体丧失主体性,无法感受自身真实体验,难以区分自身感受和他人感受,以及自身愿望和他人期待。 Athena 分享了她重建主体性的六条经验:第一,与自己的身体和感受充分联结,重建内在感受的原点,以感受和直觉作为内在参考系;第二,做好课题分离,区分自身责任与他人责任,例如区分“对方不喜欢我”和“我不够好”、“出于尊重告知”和“需要获得允许”、“理解他人感受”和“对他人感受负责”;第三,百分之百对自己负责,明白作为成年人永远都有选择,并摆脱童年创伤的无力感;第四,克服自恋幻想,不要试图改变或拯救任何人,专注于自身;第五,放下执念和掌控欲,允许事情自然发生,允许自己犯错和失败;第六,接受缘分的自然规律,有缘则聚,无缘则散。 Athena 认为,重建主体性是一个向内修炼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自我觉察和提醒自己,最终能够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世界。她强调,真实自有万军之力,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什么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能够出于对自己感受和经验的尊重和接纳,做出忠于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它是一种聚焦的能力,能够将注意力和能量集中在事实和内在体验上,而不被外界或他人的看法、评价、感受或情绪所裹挟。

为什么一个人会丧失主体性?

主体性在成长过程中可能被外界否认和抑制。当一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不断被外界否认,并被灌输他人的感受、期待和想法时,他们就会逐渐丧失作为个体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优先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导致自我与外界边界模糊,最终丧失主体性。

如何重建主体性?

重建主体性需要与自己的身体和感受充分连接,重建内在感受的原点;做好课题分离,分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100%对自己负责,明白自己作为成年人永远都有选择;克服自恋幻想,不要试图改变或拯救任何人;放下执念和掌控欲;用自己的主体去创造想要的生活和世界。

为什么课题分离对重建主体性很重要?

课题分离帮助人们分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避免将两件不相关的事情做因果勾连。例如,别人不喜欢你和你是否优秀是两码事。通过课题分离,可以建立清晰的边界感,避免将自己的事与他人的事混为一谈,从而更好地重建主体性。

为什么100%对自己负责是重建主体性的关键?

100%对自己负责意味着明白自己作为成年人永远都有选择,而不是陷入被动和无助的状态。它要求人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做出忠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或社会的期待。这种责任感帮助人们摆脱客体思维,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如何克服自恋幻想?

克服自恋幻想需要意识到没有人可以被你改变或拯救,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不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思考别人为什么伤害你或做出让你失望的举动,也不要试图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他人。相反,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筛选出那些真正对你重要的人和事,避免与消耗你的人和事纠缠。

为什么放下执念和掌控欲对主体性很重要?

放下执念和掌控欲意味着不再试图控制别人、生活或人生。当你放弃控制外在的一切时,你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内心。允许自己失败、犯错、变得面目可憎,甚至允许别人对你失望。这种放下执念的状态让你能够更自然地顺应缘分,活出更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主体性与创造力有什么关系?

主体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当一个人有了主体性,他就能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创造出真正让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好生活。主体性让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和行动。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主体性,澄清其定义和误区。主体性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可培养的能力,指个体清晰认知自身感受、体验和重要性,并基于此做出忠于自我的选择和行动。
  • 主体性是聚焦的能力,专注于自身感受而非外界评价。
  • 每个人天生具有主体性,但可能因成长环境被压制。
  • 东亚文化背景下,女性重建主体性尤为不易。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期是我的一期单口,想和大家聊聊今年的重大领悟:我终于明白主体性是怎么一回事儿,并详细总结了自己重建自身主体性的六条实用经验&指南。

收听愉快!

高光内容

  • 究竟什么是「主体性」?
  • 主体性是天生的,但是后天可能被抑制和剥夺
  • 为什么一个人会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而成为客体?
  • 如何重建自身的主体性?(六条实用指南)
  • **前提:**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事儿,什么是自己的事儿
  • **第一条:**与自己的身体和感受充分联结,重建内在感受的原点- 内在的参考系:我的感受,我的直觉- 身体是与感受连接的桥梁,在生活中带着平等心观察身体生灭的感受
  • **第二条:**做好课题分离,心里要拎得清,分得清“两码事”- 你喜欢我,和我好不好,是两码事- 我出于尊重告诉你这件事,和我需要获得你的允许才能做这件事,是两码事- 我理解你的感受,和我需要对你的感受和情绪负责,是两码事
  • **第三条:**100%对自己负责,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永远都有选择- 执着于让某个人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对待自己,也是一种客体思维
  • **第四条:**克服自恋幻想,不要失去改变或拯救任何人- 别人伤害我,不是我的错。但是让他们继续留在我的生活里,是我的责任
  • **第五条:**放下执念和掌控欲- 放下对外的执念,就能管好自己这颗心了- 允许别人失望,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面目可憎,允许自己变坏- 咒语:有缘则聚,无缘则散,缘分到了咱就换!
  • **第六条:**用自己的主体,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世界

👬 加入读书会

10月份我们会举办第二期的「自我进化读书会」,本期共读书籍是《清醒地活》。欢迎大家通过下方海报加入我们! 🍃 关于《自我进化论》

《自我进化论》一档由颜晓静创作,持续分享「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内容的播客。第二季,我们将深入生活,由自我走向他人和更大的世界,通过与更多鲜活个体的深度对话,见证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