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自从开始卷新媒体,我的精神好多了

自从开始卷新媒体,我的精神好多了

2024/11/6
logo of podcast 第二视觉

第二视觉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雅秋
王坤宇
Topics
刘雅秋:作为盲人文化研究部的新媒体负责人,我见证了部门新媒体工作从文案宣传到短视频、直播的转变。我们关注社会热点,例如盲人就业问题,并尝试用更年轻化的方式进行内容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一直在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媒体工作压力很大,但通过音频播客等形式,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更轻松的方式。我们创作的内容涵盖音乐培训、节日主题、赛事活动等多个方面,力求全面展现盲人的生活。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为中途失明人士提供帮助和支持,并通过线上展览等形式,推广视障文化博物馆的文化资源。 王坤宇:我在参考咨询部负责新媒体工作,今年开设了直播节目《不止阅读》,用于阅读推广。节目的名称设计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深刻的含义。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何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擅长从全网寻找嘉宾,邀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人,例如杨素秋老师和李子书老师。选择嘉宾的标准是其经历与栏目主题的契合度,以及其作品的可读性和独特性。直播节目制作需要团队协作,前期准备工作繁琐,但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媒体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开阔了视野。 小五:作为播客节目的主持人,我见证了图书馆新媒体工作的蓬勃发展,也深刻体会到新媒体工作既有挑战也有乐趣。新媒体工作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也让我对盲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既让人爱又让人恨?

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既让人爱又让人恨,因为虽然它能够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视障群体,但同时工作压力很大,包括选题焦虑、直播压力、设备操作难度等。此外,新媒体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形式,这对团队成员来说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为什么直播形式在新媒体中特别受欢迎?

直播形式在新媒体中特别受欢迎,因为它具有实时互动性,可以与观众即时沟通,增强参与感。对于视障群体来说,直播还能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和了解内容。

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如何帮助视障群体?

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通过制作各种内容,如播客、直播、短视频等,帮助视障群体了解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例如,《云触之旅》和《看见不一样》等节目,通过语音描述和互动,让视障人士能够“看到”博物馆的展品和文化内容,增强了他们的文化体验。

《不止阅读》栏目的名称有何深意?

《不止阅读》栏目的名称有两层深意:一是“不仅仅是阅读”,即邀请嘉宾分享的内容不仅限于书本,还包括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故事;二是“不停止阅读”,强调阅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

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如何应对选题焦虑?

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应对选题焦虑,包括广泛撒网寻找合适的嘉宾,根据嘉宾的特点和故事来确定选题,以及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团队成员也会互相支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解决选题难题。

为什么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因为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如音乐、电影、法学等。这种多样性有助于内容的创新和丰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专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Chapters
本节探讨了图书馆新媒体栏目《不止阅读》的命名过程和含义。栏目名称不仅体现了阅读的广度,更象征着持续学习和实践的理念。
  • 栏目名称《不止阅读》有双重含义:不仅仅是阅读,而且是不停止阅读
  • 名称体现了持续学习和实践的理念

Shownotes Transcript

第二视觉是一档关于盲人生活、文化的播客节目。我们的出品围绕盲人出行、无障碍等内容。希望你能够在这档播客中了解到以往你不常关注的群体以及他们的那些事。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图书馆从事新媒体创作的雅秋和坤宇一起聊聊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雅秋在盲人文化研究部,他们创作了围绕视障文化博物馆的《云触之旅》和关于盲人文化的《看见不一样》都很有意思,坤宇开了一档直播节目名叫《不止阅读》,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窗口,对新媒体创作这个工作,大家是又爱又恨,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收听哦!  -创作团队- 策划|武慧敏 嘉宾|刘雅秋 王坤宇  后期|程溁 编辑|武慧敏  -收听方式- 您可订阅中国盲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登录中国盲人协会网站或在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播客中搜索“第二视觉”或对小雅音箱说“小雅小雅,我想听播客《第二视觉》”即可收听我们的节目。欢迎您在留言区告诉我们您的意见和想法。 本节目由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