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4- 哲人与猫:猫咪在哲学思想中的意义

4- 哲人与猫:猫咪在哲学思想中的意义

2023/8/17
logo of podcast 独树不成林

独树不成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播主
Topics
播主:猫不需要哲学,人需要哲学,因为猫只需要遵循天性即可获得幸福,而人则不断追求与自身天性相悖的目标,这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猫有“猫性”,而人没有“人性”,因为人性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非与生俱来的。人可以丧失人性,而猫永远不会丧失猫性,这凸显了人类的脆弱和猫的稳定。但播主本人不认同后现代主义观点,认为人性是真实存在的,并体现为对普世价值观的追求。 笛卡尔认为除了人类,其他生物都是没有灵魂的机器,这体现了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笛卡尔通过实验(例如将猫抛出窗外)试图证明动物没有意识,这反映了他机械论的世界观。笛卡尔对动物进行的实验(例如殴打狗)与巴甫洛夫的狗实验类似,都体现了条件反射的原理。播主认为笛卡尔的二元论应用于动物身上很离谱,但其实验精神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蒙田认为人与动物差别不大,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习俗来反思人类行为的荒谬性。蒙田质疑人类自认为优越于动物的观点,并指出动物之间存在充分的交流。蒙田认为人类的想象力并非优势,反而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蒙田关于人和猫玩耍的疑问“究竟是我在陪猫玩,还是猫在陪我玩?”,体现了人与猫对“玩耍”和“打发时间”的不同理解。猫不会为时间快慢而焦虑,而人则会因无聊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反思。人类从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对死亡的恐惧。猫对死亡的认知是短暂的,而人则终生伴随着对死亡的恐惧。人类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而猫则活在日光下。 叔本华给他所有宠物都起同一个名字(猫叫Atma,狗叫Butz),因为他认为所有个体都是永恒之物的短暂投影。叔本华认为我们见到的每一只猫都是永恒之猫的短暂投影,这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关。叔本华的观点是,个体是幻象,永恒的形态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播主认为叔本华的观点与实际养猫的经验相悖,因为每只猫都是独特的个体。 人类虐猫可能源于嫉妒,因为人类自身痛苦,而猫却能遵循天性快乐地生活。中世纪的虐猫嘉年华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压抑和野蛮。认为动物没有意识的哲学家们,高估了人类理智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类内心的混乱。播主认为大多数人从未达到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的状态,而猫则始终如一地做着自己。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猫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以及人类对自身天性的不满。节目首先指出猫不需要哲学,而人类需要哲学是因为对自身天性的不满。接着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没有天性,只有历史的观点,并表达了对该观点的不认同。
  • 猫不需要哲学,人类却需要哲学
  •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没有天性
  • 对后现代主义观点的不认同

Shownotes Transcript

5:20 猫不需要哲学,只有人需要哲学

8:15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猫有「猫性」,但是人没有「人性」

10:29 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笛卡尔:猫和机器没有区别!?

16:31 现代人文主义的开创者 蒙田:究竟是我在陪猫玩,还是猫在陪我玩?

29:19 史上最离谱铲屎官叔本华:我一辈子拥有的所有猫猫,其实都是同一只!

(叔本华的猫叫做Atma,狗叫Butz)

36:08 猫性和人性:人类为什么要虐猫?

播客提到书目:

约翰·葛雷《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陈信宏译,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5月出版

史蒂文·B·史密斯《现代性及其不满》《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蒙田随笔录《雷蒙塞邦赞》还有他为好友拉波艾希写的悼文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播客bgm:巴赫小提琴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