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用拼多多的思路做DeFi扩容

用拼多多的思路做DeFi扩容

2021/4/21
logo of podcast 橙皮书

橙皮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董沫: Layer 1 和 Layer 2 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许多项目声称自己是 Ethereum 的 Layer 2,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商业策略。 真正的 Layer 2 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主链,不依赖于任何验证器或质押网络。Layer 2 的构建可以是多层嵌套的,但每一层都会带来权衡。 Layer 1 的高交易费用对大型用户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小额用户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这导致了 Layer 2 的需求。Layer 1 和 Layer 2 的选择应该根据应用场景和用户类型来决定。 Rollup 是 Layer 2 的一种重要方案,它将交易数据发送到 Layer 1 存储,而状态计算在 Layer 2 进行。Rollup 的安全性依赖于 Layer 1 的安全性,以及欺诈证明机制。乐观 Rollup 需要挑战期,而零知识 Rollup 不需要。 状态通道也是 Layer 2 的一种方案,它可以提供即时流动性。Layer 1、Layer 2 和状态通道之间需要复杂的交互。 Celer 的 Layer 2 方案采用乐观 Rollup,但它将用户的资金集中到 Rollup 上,以降低交易成本。这类似于拼多多的模式,通过需求聚合来降低成本。 我们的 Layer 2 方案的目标用户是那些需要低交易费用的小额用户,它类似于拼多多和社区拼团的模式,通过聚合需求来降低成本。 与其他 Layer 2 方案相比,我们的方案更加垂直化,专注于 DeFi 应用,并可以聚合来自不同 Layer 2 的交易。 虽然我们的方案需要等待聚合,但这对于那些不急于进行交易的用户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主持人: 通过与董沫的对话,我对 Layer 1 和 Layer 2 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Layer 2 的技术细节比较复杂,但通过拼多多的类比,可以更容易理解其核心思想,即通过需求聚合来降低成本。 Layer 1 和 Layer 2 的选择取决于应用场景和用户类型,大型用户更适合 Layer 1,而小额用户更适合 Layer 2。 Rollup 和状态通道是两种主要的 Layer 2 方案,它们各有优缺点。 Celer 的 Layer 2 方案是一个创新的尝试,它通过聚合用户的交易来降低成本,这类似于拼多多和社区拼团的模式。 虽然 Layer 2 的方案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为 DeFi 的扩容提供了新的思路。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三四年前,行业里对扩容的道路选择,分片是主流,分层是小众。随着分片方案一拖再拖,眼看再不扩容要出大问题,分层重新成为主流,各种的团队粉墨登场,拉帮结派。本来Layer 1的战争就还没结束,眼看着Layer 2的战争又要开始了。

  当年主张分层的有两个团队我印象很深,一个是Nervos,另一个就是Celer。最近Celer拿出一套全新思路的Layer 2 方案,我和Celer的创始人董沫在zoom上远程聊了一次,专业做Layer 2的人就是不一样,解答了很多我一直搞不明白的问题,比如,到底啥是Layer 2?   我从录音中抽出一段比较好懂的写了下来,介绍一下Layer 2 finance的基本原理,有趣的是居然和拼多多或者社区拼团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完还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听听完整录音,大概一小时,非常适合对Layer 2基本原理一脸懵逼的朋友(比如我)。 第一期做的有些草率,听友们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