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欧项目帮助提升了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能力,例如武汉耀华皮尔金顿的玻璃和长洲星宇的灯具,这些供应商从赛欧项目中成长起来,逐渐能够为全球水平的供应链供货。
K平台和2016英朗标志着泛亚从动力总成标定扩展到全新整机的开发,泛亚开始涉足发动机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其研发能力。
2017年GL8(代号358)凭借其高端定位和商务需求,完美匹配了中国经济腾飞后的企业需求,创造了新的市场和需求。
通用GEM平台主要面向全球新兴市场,如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旨在提供低成本的全球车型。
泛亚是通用在全球最重要的研发中心之一,尤其在GEM平台的开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用甚至为此退出欧洲市场并集中资源于泛亚。
2027年后,上海通用和泛亚的未来取决于通用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如果通用继续将中国视为核心市场,可能会继续注资合资公司;否则,泛亚的角色可能会变得扑朔迷离。
印度研发中心不太可能替代泛亚,因为印度市场特殊,且印度汽车研发工业缺乏全球视野,主要专注于本地产品开发。
大家好,过道车操讯员上期咱们临时插入了一个巴黎车展的话题这个有点及时性,所以我临时决定插进来一次我看有很多人喜欢听这个节目,没问题咱们后面还有好几期聊这个巴黎车展和它的衍生话题但是这期呢,这周呢,咱们把之前聊的这个上海通用和泛亚的历史节目收个尾
上次陆教授是先带我们回顾了一下 G18 的车型起源和神秘的南方 MPV 项目之后又让参与其中的泛亚老兵侯涉从泛亚内部的视角讲述了该公司的发展路径和至关重要的胖于 G18 的车型开发历程本期我们继续
G18 这个胖鱼其实是一个当时亲近了全公司的力量做出来的一个东西一个产品然后几乎所有的人都铺在就是分下所有人都铺在这个上面然后完成这辆车之后其实对这个公司的能力就有了一个很棒的提升然后赛欧其实也是赛欧其实奠定了这个分下开发本土就是低成本本土车型的一个能力
这个也是第二个能力就是这个也奠定了后面泛亚能够开发一些这个全球架构的一个基础就是比如举个一个例子就是塞欧的玻璃就是侧窗玻璃是武汉耀华皮尔金顿的所以你在玻璃上能够看到一个 WYP 这三个字然后那到今天我买的那台思域
其实侧床玻璃也是 WIP 也就相当于说其实是在做 3O 的时候泛亚和通用扶持了
这个药皮我们管这个工业商业药皮然后扶持了药皮就一步一步把它带起来就把它带的这个能力比较强然后第二个例子呢就是那个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个特别闻名的长洲星宇那个做灯的大灯星宇其实也是在做赛欧的这个项目
做起来的就是星宇其实最早的时候他的能力没那么强大家不太敢给他一些很大的灯所以他是从做赛欧的尾灯开始和做一些通用的高位刹车灯和后屋灯开始起家的然后慢慢慢慢慢慢他已经到今天已经变成一个非常棒的大灯的工程所以这个是赛欧他对
整个这个行业汽车这个行业就是中国的供应链这个行业做出的一些贡献类似的还有很多因为这里面要有很多的就工程师和这个供应质量的这些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要跟供应商一起去干这件事要把这件事干成包括我们在理想上面用的那个博特利
就那个制动对安徽的对都是要一点一点跟工程师跟质量在一点在现场要跟他去对他的产线进行改进然后去查他的质量就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是的也就是说通用其实这方面对中国汽车产业是有很大贡献就是把中国一批本土供应商
给提升到了能够给全球水平的这个供应链供货的这么一个层次然后把他们这个附加值也拉高了确实星宇这个企业也很有意思之前去长洲调研的时候他们也特别强调说我们长洲有了这个理想的基地以后我们也有很重要的配套供应商比如说星宇
其实星宇是在理想前面对对其实我记得当年当年我去看星宇的时候我说哇原来那时候去参观星宇星宇都已经开始做丰田卡德拉的大灯了而且那个量特别大就上一代卡德拉嗯那个时候我说哇这个企业已经进步的非常厉害嗯你可以开始做一些大灯之类的东西对其实就是十几年的功夫确实是很快嗯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这期节目想聊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视角就是说当我们在说中国自主品牌起来的时候中国供应链便宜又好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其实我们就在说这一个个曾经被泛亚带起来的这样的供应商逐渐起来才建立了一个民族工业或者说叫民族品牌能够立足能够发展甚至能够超过国外品牌或者叫合资车型的一个基础就它
巧妇难为五米之炊你不能第一天你就成为一个比如说未来汽车或理想汽车你需要花一段时间先要跟合资这样的公司先合作然后逐渐成长才能有这个基础对就如果 15 年或者 20 年之前哪怕中国跟现在一样有很好的电池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快嗯
所以这个就是在这个背后的一个把产业链往这个中国尤其中国的腹地进行一个转移的一个故事之前听侯涉说这个泛亚研发的赛欧其实是基于那个韩国研发的这个乐风啊这个还赞助了乡村爱情对吧
对这个其实出了一个一个乌龙就是当时当时其实这辆车参考了蛮多这个韩国人的经验包括做乐风的时候然后当时乐风是比较贵的然后在这个车上面进行一个低成本化的改进就是塞欧其实是挺有挺有意思的一个车然后这个车其实吸收了蛮多车的经验比如说
很少人可能会知道赛欧新赛欧的那个油箱是在中间的就是跟飞度是一样的然后它还有一个两厢版那个两厢版卖的特别少但是两厢版它那个后边那个第二排座椅其实很类似于魔术座椅它是能放平的因为油箱不在这个第二排的屁股底下然后但是呢这个因为三厢是国内卖的比较多的这个版本所以三厢这个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
这个也是导致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故事然后塞欧其实在那个时候赞助乡村爱情也是一个在这个这个营销端的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不是很好的例子就是后来后来就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把这些东西去撤稿就是你在中文互联网上可能你搜塞欧和乡村爱情然后他可能能搜到的东西现在变得很少很少
然后有一段时间是大张旗鼓的在赞助但是这就正如对于赛欧的评价就是虽然这辆车它的价格定价很低然后销量也很好而且很重要的它也帮助上汽通用做了出口的项目因为这辆车出口给印度出口给墨西哥然后也做了这些但是它其实价格的降低无形中把这个
这个雪佛兰的这个品牌价值也进一步的拉低了嗯然后尤其是在赞助乡村爱情之后它的一个北美的一个形象比如说在北美大家会认为雪佛兰是因为北美雪佛兰的 truck 卖的很多嗯所以大家对雪佛兰认为是强壮的这个有力量然后但是如果在中国赛欧卖的很多就是你卖的最多的车型会奠定你这个品牌的形象嗯
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形象就变成了一个比较乡土然后比较平静人的这个状态那这个时候两边的品牌形象就发生了一个裂痕然后这个就是在后面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这个母公司之间对于品牌定位的一些问题一些争执我现在回过头来想他们当时是不是觉得这个 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在搞这个汽车下降所以
可能是个机会但是现在看起来汽车下乡最大的得益者其实应该是像武林这样的公司当然他们也算是通用的算是通用的一部分对但是其实有一个事情是赛欧得益非常大的就是节能惠民补贴那个补贴那个补贴有一大部分的钱都被赛欧耗走了因为排量够小对
对因为车子也够轻排量也够小所以他是特别能够贴近这个节能汇民补贴但是这个节能汇民补贴啊本身一开始是想补到 50 去的但是就被塞欧给拦了然后我印象里反正听坊间说是工信部还是发改委有一个领导还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一些惩罚哈哈
就是理论上想去补贴自主品牌的肥水流到外人田去了是的这非常有意思但是我其实反而觉得这种局限的去看品牌之间的差异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我们这期节目其实主要聊的就是泛亚对中国汽车有怎样的贡献吗
如果我们单纯把挂雪佛兰标的车当做外国人的把挂 50 标的人当成自己人那其实就已经错误的理解了泛亚在这中间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个车其实是一个很大程度上中国开发过来的车因为如侯舍刚刚所说就原来他韩国大宇那边开发的乐风他整个车的这个成本啊什么各方面都是要高很多的
尤其是后来乐风这个车变成了 IVO 然后那个成本就更高了其实完成了这两个车之后相当于泛亚在能力上面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然后再接下来其实泛亚又做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车就是第三个车然后也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就是 K 平台也就是全新英朗
然后这台车以及它所携带的 Family C 的家族的动力总成就是 1.5 的自然吸气的 1.5 的神机然后以及它还有一些像 1.4T 的这些机型
然后这个时候就泛亚就开始从就陆教授之前说泛亚有一个目标是动力总成标定他就从标定开始涉足到全新整机的部分整机的开发就开始开发发动机了这个就是泛亚的一个进一步的一个进化
然后 K 平台其实那个英朗那辆车其实是凯悦的这个精神继承人他的做法其实就是把凯悦从中间切开然后再加宽一点然后再重新做一个造型
然后这辆车的成本也发挥了赛欧的低成本的优势所以这辆车其实给通用带来了很多的利润而且这辆车就是正经是一个不太差的车就这车综合来看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车然后无论是除了发动机有点丑
就是因为那个机器其实是基于原来韩国的 BDock 开发的然后这个 Family C 所以它是用了正式链条的那个链条是非常吵的然后我以前有一台 AncoraAncora 就是 1.4T 的这个是 FlyA 第一次开发增压机然后也就是拿这个 1.5 的机器再改成一个 1.4T
然后这个车要熄火的时候这发动机就跟要碎了一样那个噪音然后这个时候其实整个公司的能力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然后基于 K 平台后面就衍生出了好多好玩的车型然后整个就衍生出了一个 K 家族就是英朗叫 K221
然后呢 K211 然后呢英朗的旅行车叫 K221 然后在这个英朗上面改了一个旅行版然后呢在这个上面改出了一个短轴版叫 2600 轴就叫科沃兹
Cobot 雪佛兰的对然后这辆车其实是目标是要打当时出来的新萨兰娜萨兰娜有一个小的那个小车然后做了一个这个老 Polo 的对然后后面呢又在这个英朗上面又改出了一个车叫 Monsa 叫科克鲁泽吧嗯
科沃兹和科鲁泽好像是哪个蒙杂然后在这个车型上面其实还衍生了混合动力的车型然后混合动力的车型就是 Velita6 别克的 Velita6 还有雪佛兰的雪佛兰的那个车叫门龙叫畅巡门龙然后这两个车型其实它的发动机
是之前刚才我们说的那个 1.5 的自然吸气但是配的变速箱其实是 Valita 5 的那一台这个带有双行星台的混合动力的 PH 变速箱就是 Volt 对实际上是 Volt 2 的那个变速箱然后做出了一台比较低成本的一个这个 PH 的版本然后在这个版本上面又改出了纯电的版本
然后在这个 K 平台的基础上还做出了 KR56 和 KR57 就是别克的 GL6 和雪佛兰的沃兰多这两个车型就是三排座的车型所以这个就是整个的一个 K 家族这个家族的车型是一个一个往里加进来然后最终形成就是你一开始做 K211 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个车最后又变成一个家族所以这也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那你说它变成一个家族的一个体现是说你在研发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共享零件是吗对就比如说有可能两个车是用的一个车头然后有一些零部件比如说像座椅还有像悬挂最主要的还是动力总成其实基本上都是那一套 1.5 1.4T
然后大家后面还有换了那个 1.3 就是三缸机的 1.3 然后这个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就是在通用开发三缸机的时候翻牙也并行开发了一套三缸机是 1.3 自然吸气和 1.3 涡轮动压 1.3 和 1.3T
然后这两个机器呢其实是双就进气气管和缸内双喷射的然后相对来讲比那个这个通用开发的那个要成本要低一些然后所以这两个机器其实更多的面向于发展中国家比如说像这个巴西啊还有像这个然后
然后这个就是为这个接下来的第四阶段的那个全球车全球平台做准备的一个产品那我觉得这里就不得不问一个问题就是你现在说的这个所谓可以共享零件的所谓叫 K-Family 这个东西跟当时或者说这个阶段以及以前我们更熟悉的大众的这个模块化平台这两个之间有任何相似性吗
没有其实你可以把 KFamilyK 平台的家族其实都还没有到就有点像 PQ3
和 PQ4 再早期一点的状态就是 PQ 我们说就是扯远一点就是聊某块话就我们说到底 MQB 是怎么来的其实你如果把 PQ3 和 PQ4 就 PQ35 和 PQ46 这两个平台的车型摊开比如说我们说高尔夫 5 高尔夫 6 还有图安第一代图安开迪
还有像图观这些车你把它们拆开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大部分逻辑是一致的但是零部件之间的通用率不高就是他们是延续一套逻辑去开发的比如说他们的防火墙都是中间有个洞然后防火墙就打一个外框然后中间有一个模块化的东西往中间一拼然后这个就形成了但是这几个车的防火墙中间那个洞长的都不一样
这个其实就造成了很多的浪费然后就是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早期规划 PQ3 的时候并没有想到 PQ3 能做这么多车
它是一个一个一个做出来的比如说做高尔夫 plus 大家觉得高尔夫 plus 有市场所以在升温周期的中后期可能做了一个高尔夫 plus 后面 SUV 又起来了所以在升温周期的中期做了一个图观然后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车子是一点一点一点加出来的然后那这样的话你的平台的效率其实就比较低
也就是说一开始我规划的时候可能只有三个车然后有 40 万的销量但是我做到最后生命周期结束我已经做了 10 个车然后有 70 万的销量那我再接下来做 MQB 的时候我做新一代车型的时候我是基于 10 辆车 70 万的这个量来考虑更精益的开发方式这个时候才有了 MQB 嗯
也就是他把一些车型之间进行一个通解就是让一些车牺牲一点然后另外一些车牺牲一点大家互相做一些迁就然后让整个的投资变得便宜同时还能让成本变得更低所以会看到大家就会看到高尔夫 7 跟高尔夫 6 有一个最大的不同这里从后面看高尔夫 7 的时候高尔夫 7 是个 T 型
就他的车子是斜的高尔夫 6 是竖直的所以高尔夫 7 对高尔夫 7 要比高尔夫 6 宽很多这个就是他在 MQB 里面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他就单个车型的特色降低了他就要去迁就那个图观了是吧对因为在上一次做这个平台的时候他的帕萨特是被牺牲的帕萨特这个车是个小轮车就是小脚老太太这个车这个性能是很差的然后以至于他在做 R36 的时候那个轮胎就不够了我有一次开朋友的 R36 在杨浦区开车然后回一周朋友说轮毂让我给磕变形了
我说也没过多大的坎儿怎么轮毂变形了就是它那个轮子不够大所以它是被迁就的迁就的是高尔夫五和高尔夫六但是到了高尔夫七的时候它就以帕萨特最比较核心作为中间的这个车型所以高尔夫相对来讲就往上去迁就了一点帕萨特
所以到你说这个 K-Family 没有到这种 MQB 的这个逻辑所以这个车型也是逐渐叠进来的对所以 K-Family 后面就慢慢变成了 GEM 平台就是 GEM 的 GEM 这个全球的模块化架构的平台这个 GEM 就到第四阶段就类似于 MQB 的这个东西了
所以其实大家也是殊途同归就是可能各自刚开始没有什么没商量过这件事但是到这个阶段大家都在想 MQB 的事情对因为这个东西当时我记得这个中国有一个潮流就是这个所有人都得聊某块话就跟今天所有人都在聊一体压住是一个道理就是一种一种崇拜
就是觉得今年你搞的这个东西如果不是模块化的那你这个东西肯定就过时了但是我们当时就进行了就我们很多爱好者私下里面研究其实模块化很多时候跟你的规模是非常相关的就是你走大众的路不一定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是因为人家走这条路是因为人家自己的背景所产生出来的东西
就比如说大家都在聊模块化但是沃尔沃的 CM 那个 SPA 和 MQB 那就是两种概念然后丰田的 TNGA 和这几个之间也是两个概念所以大家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
风格在做他自己的模块化的逻辑而不是单纯的去抄但是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其实很多的自主品牌的开发或者什么但在脑海里面没这个概念没有对他们进行特别深入的研究因为架构对标
其实要有很高的要求就是我们当时为什么能看到这些东西是因为我们可以跟通用共享 A2Mac1 这个网站但是在今天很多厂家都可以接入 A2Mac1 了但是在那个时候很多资源前你去买 A2Mac1 那个是个法国公司他都不带 W 你的资源里面你要想买不好意思我不卖给你
就这个不对你开放所以我们是借助通用的账号才看到这些东西然后才一个一个把他们图片下下来去研究真正的架构对标你是要把所有大众的车都买了买了之后全拆光然后摆一地零件再来看零件之间的共用率是多少才能得到他们的模块化架构的逻辑然后才能研究出来人家为什么这么干嗯
这个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OK 很有意思但是你说的 K-Family 只是小车的一个
一个系列吧或者说最后形成了这个系列但是同期还有 G18 对其实 G18 的下一代就是 358358 其实改善了在 258 的基础上改善了很多然后相当于是全新的做出来的一个产品因为这个车在北美它也不卖所以美国人其实也不太关心
然后中国就中国的团队就可以发挥很大很大的力量在这辆车的这个产品定义上面然后也是这个 358 其实也是创造了奇迹的车因为我记得在 2017 年 12 月是这辆车上市的时候在 16 年的时候 17 年完整年其实卖的都是胖鱼和那个 G18 生驴就是老 G18 这两个车加起来的销量年销量大概是 7 万台
然后到了 2018 年就是这个 358 上市的完整一年结束之后 G28 的销量翻了一倍也就是 358 凭空创造出了 7 万台的新的销量而且价位段也是更高的从 28 万到 40 万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非常棒的案例这个案例可能
和今天的理想 L9 都非常接近就是它会凭空的创造出一个价位段的量和需求但是 G18 是 L9 呢是创造了家庭的这个需求其实是大量的家庭用户没有满足这个需求然后它做出来一个这么好的车满足了这个家庭用户需求而 G18 当时是大量的商务用户没有这方面的产品
所以大家期望着有一个更好的车因为从 09 年开始中国的这个经济就是一个比较高的一个腾飞的速度包括到了 15 年的时候
整个的经济又加了一次刺激因为 2015 年的时候房地产其实在 2015 年是往下走了一下然后整个又给了一轮刺激之后经济又开始往上走所以这个时候又刺激了一些需求出来这个时候 358 就完美的匹配了这些企业的需求
所以这个车也是曼捷多士因为他们可能嫌原来的这个老 GO8 或者胖鱼太速了然后需要一个更高端一点的那 358 就来了
陆教授你不觉得当我们在讨论一代一代的 G18 的演进以及它凭空创造出更多市场的这个过程就非常类似曾经通用说过的那个我们的品牌产品要跟着我们的消费者一起成长那种逻辑吗就是曾经有那么一个故事就是说我们的 20 多岁的消费者买了我们的比如说雪佛兰就是斯龙的那个逻辑吗
对对对就是到他 30 多岁时候 40 多岁换车了他需要买我们的凯迪拉克了什么的就是他有这么一种逻辑嘛就是其实买 G18 的那群人还是一群呃
我不知道就是老板但是这群老板他的自己的 business 规模也在提升对所以需要这个符合他们档次的产品那基本上 G18 就属于这个起了很好的伴随作用对对 G18 其实是车软一点就 G18 是一个非常万能的车型就是
他会有三类用户一类用户就是这个收入明显不足以 cover 一台 G18 就是这个 358 但是他买了他希望这辆车给他带来一些成功这个是他的社交名片然后开着这个车出去很有面子然后还有一类用户就是我的企业正好需要 G18 他跟这个车型是对等的
然后还有一些呢是我非常成功但是我依然需要一台 G18G18 会比较低调嗯就我可能平时不需要这钱里面有个兵力放在那但我平时有时候出门我就开个 G18 就可以了这样我买个西瓜呀什么还能便宜点呵呵呵
对就好像那个娱乐明星到他们到各地去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爱尔法的那你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辆 358 那人家应该也能满意要是再差点的车可能就不高兴了对他长期以来奠定了一个非常得体的商务形象就大家也挑不出来什么问题
这个是 G18 一直以来的优势然后其实到了其实即便是到了今天其实依然还有很多 G18 的这个死忠粉丝以及他的这个品牌也不能算是粉丝吧就是对这个品牌依然抱有很强的好感就是我们其实坊间里面就说嘛就是这个东西叫做发财车就这个车是这个车是我开着车发的财所以我对这个车会有感情
大概就这么一个概念我们上半期节目还在说为什么 G18 本来那个 8 好像是 8 座的意思但后来变成 7 座了也没改可能就是觉得 8 这个数字还是很吉利对当年还有个 G10 这是什么车当年上期通过组装过一些 G10 然后卖给印度尼西亚
因为那边的十座的这个座位怎么排啊因为那边的这个平均身高是比较低的所以他能装进十个人去那你也不能同排坐四个呀我忘了那个座椅布局是什么样的了当然可以去找一找还是说印尼不需要寄安全带嗯得去找一找这个得考考古
我记得有段时间 244 对我记得考古过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蛮有趣的对对对很希望能看到因为确实上海通用是很早就开始实现产品出口的但是出口的都是一些当时大家不太了解的市场比如说什么菲律宾啊印尼啊就那些车到底到了那是怎么样我觉得很值得研究他们到底是出口了什么样的产品
说到印尼是不是等于说泛亚已经很早就接触诱惰这件事了诱惰其实我印象里面是从塞欧二开始就是新塞欧开始就开始做诱惰了印度吗对印度的诱惰柴油机我记得当时他们说开发诱惰可费劲了一开始如果没做诱惰然后后期改诱惰是非常费力的一个事
然后再接下来就是再接下来好像除了就是赛欧有诱惰以外剩下的好像就没有诱惰因为 GM 这个项目印度后来也退出了所以就没有诱惰诱惰的车型了嗯然后后面到了 GM 就第四个阶段其实就是跟我们之前的世界车联系起来就是那个 ONIX
是这个 GEM 里面对那里面专门讲过这个车但是我觉得还是给更多的观众普及一下这个 GEM 是什么东西 GEM 它是 Global Emerging Market 叫全球新兴市场的一个简称这是通用内部的一个平台的一个概念对 GEM 这个平台最早来自于最早其实是通用一直想做一个新一代的全球的低成本平台给发展中国家去用
然后呢但是这个平台一直没有做起来就是它的量不够然后当时那个项目叫 amber 然后然后来后来在这个整个这个翻压在开发下一代也就是塞欧和 k 平台的下一代的时候这个这个 amber 和 k 平台合并到了一起就变成了 gem
然后变成 GM 之后呢这个平台的带宽其实跟 MQB 会稍微有点不一样因为 MQB 是一个紧凑级到中型的一个平台也就我们大家经常讲这个东西叫 MQB A-BA-B 就是 A 就对应的是 C 级车就是紧凑级 B 就是中级车就是 MQB 是一个紧凑级到中级车
但是 GM 呢是一个小型的紧促机就是比它要的低一级就是在这个结构下去取一个这个共用啊一些这方面的一些东西所以 GM 的 GM 会有这个小型车就是之前我们聊的在这个巴西是销贯的这个 ONIX 也就是我们国内叫科沃兹那辆车其实非常非常漂亮
尤其是它的 Redline 的运动版特别特别漂亮但是就比较可惜的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这辆车推出的时候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人买这么小的车了或者说这个价位可能就去买比较大的自主品牌的车了还是一种对大车的喜好让这个车变得没那么
对其实还是中国在金砖四国里面中国的发展速度有点太快了是的就是把其他的几个国家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所以其他的国家还需要这种小型车但是中国已经完全不需要了
所以这个就是一些这个方面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他开发的一些车型其实因为三缸机的缘故其实把整个的这个车型的销量相对来讲没有打开的太多这个也是第二个问题就整个公司在面临了三缸机的危机之后然后让他的市场表现其实就没有 K 平台的那一代的时候那么漂亮了
然后整个的这个架构相对来讲市场表现是没有那么好我这里再补充一个背景知识这是我在 wikipedia 上找到的一个信息就是 GM 是一个通用非常花他精力和资源的一个平台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当他认为这是他的下一个 next big thing 下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事情的时候他直接决定退出欧洲市场
和非洲市场但是非洲市场我们估计同友应该不会特别关注这个市场但是欧洲市场很重要那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他把欧宝卖给 PSA 的时候然后他只有卖了这个欧宝最后才存了 50 亿美元投到了这个 GM 里面然后让泛亚主导所以可见当时泛亚是
其实在我看来就是通用在全球最重要的研发中心了因为他 next big thing 就是 GM 然后他把欧宝给卖了他把通用跟就是他把欧洲跟非洲市场都退出了然后存了这么多钱然后砸在了泛亚身上就是这么个事嗯其实
就是具体投资我可能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呢对于当时通用的策略其实在 Merbara 上来之前也好或者在 Merbara 上来之后通用其实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就是不再追求以量为核心而转而追求利润
为核心然后以及集中力量去投资下一代的这个新能源的这个东西就是那个奥特能的一些产品就向这个零排放去转型所以这个是当时通用整体的策略在这个大背景下通用就梳理了一下它整体的这个投资的这个盘口嘛
就是有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就是通用在全球的投资除了中国以外可能都没挣到钱就是中国挣的钱可能相当于全世界其他地方赔的钱这个就是他的整个的状态
所以当时的逻辑就是把欧网卖掉然后把退出全球其他的一些业务比如说以前在泰国好像还有个工厂这个工厂好像转给了上汽上汽对然后那段时间还有计划要卖掉韩国
就是要把韩国关停韩国有个洋派中心还有大宇的制造的能力然后还有像非洲啊什么东南亚呀欧洲啊都退掉了然后只剩下了还有澳大利亚也退掉了对澳大利亚也退掉了只剩下了中国韩国和南美北美就这四个区域中间一度想把韩国也搞掉但是这个时候
这个中美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在最早的时候在中美关系比较好的时候当时北美的大部分便宜车计划是由中国开发并从中国出口到美国这个不只是通用的计划连福特也是这个计划比如说福特的蒙利欧就是那个 EVOS
EVOS 那个车其实是蒙迪欧的正统的精神延续包括现在 EVOS 后面那个蒙迪欧这两个车的计划都是由中国生产出口给给的那个大金牛座也是吧就是那个比金牛座大一号的金牛座金牛座倒不是金牛座是一个中国本地的项目然后这个结果不太好但是蒙迪欧包括福克斯
计划都是由中国进行深度的看所以你看到这代福克斯轴距很长就长到欧洲人觉得没有必要长到像 wagon 面对这个轴距的时候他都有点惊讶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大的后排空间这到底是给谁做的这其实是给美国人和中国人做的
所以当时的中国也是就像 Jim 的这些车型包括说下一代这个军越啊什么都是由中国开发然后出口给美国因为在美国人的眼里这些车都不挣钱这些车就是谁爱干谁干反正我不想干我就干皮卡我就干 SUV 和皮卡
撒巴尔本这些车都在我手里这些车利润特别高谁要敢碰这些车我就弄死你但是剩下的东西你爱韩国人干日本人干中国人干无所谓就是这么个逻辑所以这个也是 GIMP 诞生的一个背景你真的去回看北美的中级车级以下的这些产品
就是在北美人的角度中级车以下的所有轿车类的产品包含 SUV 你都可以用随便干这么一个三个字来总结就是谁干都行怎么上都行就是纯买泰车对他不在乎对不过这里说的中级车我觉得也需要跟一些不太了解美国市场的人科普一下这个中级或者叫 miss size
这个在美国的概念是跟中国概念非常非常不一样的 Mate Size 基本上在中国就是按照中国人喜欢的大众排序的话至少是个 B 级也就是说奥迪 A4 都显小就这么个意思就是你要买个加美就是奥迪 A4 这个级别的那就说明正常但是一般人都可能会再往高的买就是更大至少是大一号比如说亚洲龙就那种尺寸的
但是更多的人其实在有这个概念的年代已经不买轿车了就是基本上就 SUV 了所以对于美国市场来说确实他去搞一些比如说像刚才说的 ONIX 这种车 ENCORE 这种车确实没什么意义因为很少有人买这种车在美国是的但是呢这些车又有量就是这些市场对北美来讲它是个鸡肋
就是它量小到不至于让你重新开发专门为了它开发但是呢它又有点量就你又不得不干一点就不干呢又觉得亏干了呢又难受所以它就一直特别难受嗯
所以这些产品都是各个地方市场去凑合有的时候就贵一点有的时候便宜点尤其你在看福克斯的历程的时候比如说第三代福克斯之前你去看北美福克斯长得什么样子长得就是一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那个车然后突然之间又变成了一个很贵的欧洲的福克斯然后突然可能又没有了福克斯大概就这样
这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那个玛丽布你觉得算是通用的成功产品还是失败产品呢玛丽布你很难定义它是成功还是失败它是一个无所谓的产品就是在比如说我们就以那个 Epsilon 玛丽布为例 Epsilon 玛丽布就是那个梁朝伟的那个
那个那个 California Dream 的那个马力布嗯以这一代为例这一代的前面那一代马力布是一个又大又便宜的破车那个车很便宜很大然后到了那个梁朝伟这一代的马力布变成了一个底盘还不错的但是非常小甚至连二排出风空调出风口都没有的一个车然后
然后这个车其实在北美市场的表现还凑合因为这个车就是卖卖给租车公司也好卖给谁也好只要它便宜它就卖对我就在租车公司租过这车是这样的它就卖就行了然后 fleet 这 fleet car 对所以这个车好或者不好没有人关心这个东西因为个人消费者买这个车的人不多
对因为都买加美去了 Camry 也去了对所以基本上丢给租车公司或者以很便宜的方式做一些 leasing 然后就这样我本来想问猴社的问题就是这个以前这些小型车的开发应该很多是由这个韩国分部负责那现在是这个泛亚起来以后跟韩国分部是个什么状况什么关系我觉得你刚才已经其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了
对其实通用在早期收购大宇的原因就是觉得他的小型车做的还不错又便宜又好
比如说当时大家就是凯悦嘛大鱼旅行家其实那个车对其实那个车挺好的在全球都挺知名的这个车又便宜对在欧洲都卖的还可以没错然后那个时候通用因为他有一个大的目标就是他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他要销量拿第一所以他才会部分并购了上汽通用 50 以为了获得他的量
他把他的量统计在这个报表里然后买这个四处去收购收购完了之后结果就是贪多嚼不烂就每一都买了下来之后每一个经营的都不好然后到处在亏钱然后结果又把他们都卖掉就是重复了这么一段过程因为这个全球对因为那个时候实际上是他是经济的影子就是在 08 年经济危机的时候
应该是在 90 年代经济危机的时候其实 90 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人在狙击亚洲然后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其实美国人就有很多很多的钱他就去收购那些资产然后就可以就把当时福特就把欧洲的一些资产包括马自达其实都买了一些然后通用也买了 50 零买了零雾
然后买了买了撒博对买了这些企业其实都是在那个时候这个这个亚洲金融危机他是亚洲金融危机背后衍生出的一个事情是因为其他的货币的资产经营的出现了问题就大幅贬值其实某种程度上跟今天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是高度相似的
就比如说今天如果假设有一家企业经营的不好它破产了那它的资产其实是大幅被低估的而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资本是开放的那有可能美元就会进来把它买走
大概是一样就是他在周期加息的这个周期然后他发生了这种他加息就是开始收羊毛嘛然后现在我们就顶住不让他割你所以咱就难受就这么个事 OK 那咱们可以继续过渡到第五个阶段也就是还没有发生的阶段其实 JAM 是我们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阶段了我们节目最初的时候说了
他们签了一个 30 年的合约这个 30 年的合约即将在 2027 年 3 月份到期那接下来上海跟上海汽车跟通用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泛亚还会不会在这个全球通用研发版图中起到这种关键性的作用啊就是一个未知呃也是最近出现了一些呃上汽和上汽通用或者说就整体这个盘子的销量和经营状态都在往下降呃
也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也想借这个节目的机会就顺便把这个近期未来和一些我们能看到的这种公司未来发展路径去开放讨论一下所以我想先把话筒交给侯硕你觉得接下来这个未知的阶段其实已经不远了就三年了他们会怎么发展呢
其实在今天再来看这个事情是比较有点难度的就是比如举一个例子就是通用本身他对待中国的态度其实就是一个投资行为那我们在这个投资行为里如果你长期来讲不是很赚钱这个就取决于通用是怎么看待中国市场呢如果他认为中国市场依然我们不能 loss 掉中国市场
需要在中国市场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玩家那他就还会对这个合资公司可能进行注资然后以让合资公司继续就是顶过这个比较难过的一个阶段但如果说他的想法是说我以后对于中国市场我不再作为一个最核心的 player 加入到里面我可能只作为一些辅助的
可能是以道朗格为主做一些进口车在这里卖就有点像对待日本市场一样的态度那这个时候其实合资公司的未来就有一点扑朔迷离了嗯就或者说就是我们上半期节目说的就是 94 年这个杨雪岚介入之前通用对于中国的策略就是在中国卖车就可以了是因为我们看今天日本市场其实
就是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有一天在东京走路看到一台凯迪拉克的 XT5 我说哇这是什么家庭开这么高级的车而且在日本那个 XT5 对在东京开 XT5 然后那个轮毂都是镀铬的然后当后面我回到上海看到一台没有洗车的小轮毂的 XT5 还挂着是在上海看到一个挂着外牌的
没洗车的脏兮兮的差距我说这怎么跟东京这个形象差这么多就是完全不同的品牌形象
你能可以理解这个差异非常可以理解你说的这件事其实就是在比如说在欧洲开一个 E200 或者说 E220D 一个奔驰跟在日本开一个佐多的 E-Class 的一个车就是完全两种
需求在欧洲这边就是出租车或者说就是就想省油然后 family car 这种取向的这种人在美国应该就开一个非常普通的比如 CRV 这种产品然后在日本如果发现一个佐多的奔驰那绝对就是把自己的这个位置要拔到跟别人都不能一样了
没错就是我以前在捷报路虎干过一段时间其实捷报路虎也有一个类似的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大家要去思考可以帮助大家思考说到底一个车子一个品牌的定位跟它的国产化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就拿这个 XE L 和 XE 举例就是 XE 这个车在进口的时候
它的终端成交价格都在 35 万附近就是这么贵的一个车然后它的所有的版本都是 R-SPORT 版本它的操控特别特别好就我曾经有一台二手车我特别喜欢那个车那个底盘非常非常棒然后它花了很大的力气加长然后国产化之后
他成功的把这个车的成交价拉到了 20 万甚至不到的水平同时他每年跟进口可能一样也还是年销量在 4000 台左右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商业模型到底是什么商业鬼才能够做出这种伟大的商业策划就你折腾半天
然后得到的全是负面的把利润给卡没了销量也没上来顿时理解了 Stellantis 和 Alpha Romeo 这种品牌对所以这个时候当你的销量如果真的不能在中国成为一个核心 player 的时候其实你是要认真的考虑这个东西要不要过产这个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但是刚才我们也说了当然这不是主流可能就是说泛亚它作为一个研发机构它已经深度的进入了通用全球研发版图然后其中还有这种出口就是说它研发一个车最后在巴西卖的非常好 Onyx 就从这个角度通用会继续使用它吗这个就有一个挺好玩的一个事就是说
就是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是远远快于其他金砖几个国家的其他金砖国家的发展速度实际上是非常缓慢的这也就意味着 Jim 这个平台的车开发完了之后对于巴西人这台车的生命周期这个架构这些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可以拉长到 10 年甚至 15 年对
拉美市场是这样的 CEO 可以再换好几轮因为在这之前连高尔都还在巴西还在卖还有大众 T2 一直卖了 30 多年中央还在卖所以某种程度上你开发完了 GYM 这个平台之后对于巴西人来讲可能在十几年之内他都不需要再开发新一代的产品嗯
这也是另外一个事实然后第二个就是美国人现在他的想法是什么就是他可能现在对于第一轮的纯电动的转型有点难受到底美国人现在他是准备回过头来去搞增程吗还是他还要铁了心的在纯电动上面继续干
还是他又把钱砸在那个不能够短时间得不到效果的自动驾驶而且华尔街已经转向 AI 的被放弃的自动驾驶吗这也是通用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他要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只知道一个点就是泛亚的角色可能最终他的最终的结果还是由 G18 所决定的
就是 G18 是不会消失的所以维护 G18 的开发可能是泛亚最后最后的使命最后的体面了路教授我其实想问侯社一个问题我们之前讨论的时候也谈过
就是通用现在其实在印度它也有它的这个研发中心那么这个在未来的话印度这个研发中心它会在某些程度上替代或者说跟这个泛亚产生竞争吗您觉得我大概就觉得不会因为因为印度其实就是
印度其实他的他现在第一个是印度目前来讲对于外商投资的形象特别差就是比较恶劣对然后就是大家经历过小米经历过 vivo 这些故事之后然后你再转回头去看那家叫马鲁提索族的公司你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东西
这肯定是第一轮就被印度人尬腰子的公司所以那个公司的名字都直接就变成了马鲁提斯东西然后那
通用其实在印度也会面临这种问题就是他在印度的投资到底能不能收回来以及印度人的能力到底能不能开发一个全球的平台因为印度人其实他的本身在印度自己本土他有很多很多的局限性因为印度是又多然后是以柴油为主他自己国家有一个特别离谱的法规就是三箱车的长度不能超过四米
所以你看印度有很多 3999 的三项车这个法规是在搞什么他们想最后造成什么东西是不是从以前那个印度斯坦那个车上继承下来的但是有一个特别好玩的车叫 QQ6 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小圆屁股的 QQ 就是前后长得一样的是吗是那个前后对称的 QQ 对称的那个叫 QQMI
那个有屁股的叫 QQ6 然后那个 QQ6 当时就是按照印度的法规开发的但是这个车没有卖到印度区这奇瑞看来果然是这个对于海外市场很重视啊这印度市场都这么早考虑了对特别搞笑那个车长得特别丑然后然后然后因为因为印度有很多这种特别短的三项车你可以到印度市场看一看所以赛欧在印度都是超长的嗯
Limousine 了这个属于对当时塞欧做广告的时候后排还有一个高脚杯然后放个香槟我说妈呀塞欧这辈子没有得到过这么高的礼遇我们那个同事那印度同事说了我们家我给我爸买了个飞度然后请了个司机就只要你能消费得起那个三箱飞度那你通常是不需要开车的因为你有司机
对很可怕印度这个人力资源所以印度其实它不具备一个全球视野我觉得就印度的汽车研发工业它是很难具有全球视野的它只能研发那个叫 IDM 了那只能是本地的产品我觉得它没问题但是全球视野是比较困难
其实就是局限在他自己市场太特殊了所以没法去搞这种像中国一样的就是又能在本土卖又能在出口的出口对这么一笔中国市场好像就没那么特殊了确实 CDM 还是很正常的一个市场就是中国市场的兼容性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不错是的除了不兼容美国
其他的应该都很可能
OK 那我们今天聊的内容还是挺
我觉得挺成体系的因为之前在跟喉舌交流这个之前我想但凡是个喜欢车的人就没法把曾经泛亚搞过的所有这些车的都捋清楚考虑到这前面还有陆教授给我们铺垫了一个非常成体系的上海和通用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这两部分内容都算是不仅仅是播客领域里面甚至是能找到的所有跟泛亚跟上海通用相关领域里面都是非常独一无二的一个节目吧我觉得至少从我自己准备这期节目来说它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聊天基础就是当我们今后再说泛亚是中国汽车研发的黄浦军校的时候
我们指的是什么我们指的是他过去以怎样的方式去训练出了这么一批又一批中国的无论是零部件供应商还是就是整车研发的人才以及后面到底做出了怎样对中国改变中国汽车样貌的
这种革命性的产品就比如说 G18 本期节目非常感谢二位嘉宾当然还要感谢帮我剪辑的艾科公司也感谢所有听众能陪到现在然后如果你没有任何想法的话也欢迎你们留言在留言区讨论我是罗信宇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