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儿童节特辑:要多成熟才能尝出「大人味」?

儿童节特辑:要多成熟才能尝出「大人味」?

2024/5/31
logo of podcast 吃里扒外

吃里扒外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陈面条
陈黄瓜
Topics
陈面条:本期节目探讨了"大人味"和"小孩味"的区别。"大人味"指的是酸、苦、复杂的味道,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体会;而"小孩味"指的是甜、简单、直白的味道,是天生的喜好。节目中,两位主持人分享了自己对各种食物的体验,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味觉变化的过程。他们认为,"大人味"并非完全对立于"小孩味",两者可能同时存在。此外,他们还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对食物的偏好,以及文化和地域对味觉的影响。 陈黄瓜:节目中,两位主持人以自身经历和观察,探讨了"大人味"和"小孩味"的差异。他们认为,"大人味"并非单一标准,而是包含了对复杂味道的接受、对不同食物的尝试和选择,以及对食物背后文化和个人经历的理解。他们还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对食物的偏好,以及文化和地域对味觉的影响。 妙妙:作为儿童代表,妙妙分享了她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体现了儿童对食物的直观感受和偏好。这与节目中讨论的"小孩味"的概念相呼应。 陈面条:通过对巧克力、咖啡、IPA啤酒等食物的讨论,阐述了"大人味"的特征:复杂、苦涩、酸味,以及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欣赏。同时,也分享了自身对甜味、苦味、酸味等不同味道的感知变化,以及对不同食物的接受程度。 陈黄瓜:通过对香妃子、葱姜蒜、青椒、香菜等食物的讨论,阐述了"大人味"的特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适应过程才能食用,以及对浓郁香料味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分享了自身对不同食物的喜好,以及对"大人味"的独特理解。 妙妙:作为儿童代表,妙妙分享了她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体现了儿童对食物的直观感受和偏好。这与节目中讨论的"小孩味"的概念相呼应。

Deep Dive

Chapters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adult and childhood tastes. It questions whether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complex flavors like sour and bitter signifies adulthood, and whether rejecting excessive sweetness in favor of health and nutrition equates to maturity. The discussion also touches upon societal stereotypes associating adult tastes with alcohol and specific types of food.
  • The concept of "adult taste" is explored, contrasting it with "childhood taste."
  • The discussion prompts reflection on the complexities and evolving nature of taste preferences.
  • Societal stereotypes surrounding adult tastes, often linked with alcohol and specific food types, are examined.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来到新一期的吃里盘外我是陈面条我是陈黄瓜今天呢为了迎接我们已经逝去的儿童节六一儿童节我们要来聊一个跟儿童有一点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的选题就叫做大人味和小孩味小孩还是出现一下好了我们是去年儿童节的时候就很想要聊一聊关于大人味这个选题但是就是拖到了今年才聊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大人味这个词你第一次听说大人味是在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下呢如果是明确的这三个字好像就是之前和 Yuki 聊天的时候她提到那个卡勒比的提案就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被担拎起来但是之前其实就会有关注到有一些朋友他就是很成熟的

大人爱吃的那一类食物的面相但有一类的朋友就是喜欢吃甜的吃零食就好像一直活在小时候的状态对但那时候就是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明确的去形容就是这两者的区别然后直到你接触到了大人味这个词然后就可能对应到了小孩味这样的一个词是不是对我第一次听到

大人味这个其实跟卡勒比又有点关系因为当时可能在做卡勒比的零食的选品的时候发现卡勒比有一个系列就是用来下酒的零食然后那个系列就是可能跟平时卡勒比出的那种薯条的味道不太一样然后它是真的那种可能会更加的调味更重一点然后卖点也是更适合下酒的一个零食

对然后那时候可能看到了大人味这个词然后我觉得我还有一个经常看到大人味的一个场景其实是在日剧里面你有没有发现日剧里面经常会出现这就是大人的味道啊这样的一种感慨对尤其是那种可能出现在居酒屋啊这种场景下大家会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就在那边说这才是大人的那种味道就色畜的味道就是大人的味道一定要在下班去居酒屋然后第一口就喝啤酒

嗯对就是那种带着一点微苦的味道好像就是大人味嗯然后还有一个我经常看到大人味这个词的出现其实是我发现很多甜品就比如说最经典的就是日本的那个焦糖布丁焦糖布丁本身是一个比较甜的甜品嘛然后它会有对应的出大人味的焦糖布丁它就会做一些微苦的焦糖布丁然后给它灌上一个大人味哦

对这是我经常看到就大人味作为一个定语这样子出现在酱油布丁的前面如果要我来概括一下我现在定义里面的一个大人味应该就是酸的苦的相对比较复杂的味道这就是我现在觉得的一个大人味你呢好像也差不多就我会觉得大人味它是有一点门槛的不是你一下子就会马上喜欢的味道对对嗯

就其实大人味和小孩味也是一个对照组小孩味就会觉得是那种很直接的好吃的食物它就是一个直道可能大人味就是那种取进通优的那种七拐八拐的路你要走很久才能到的那种地方

在聊大人味的时候不是会同步的去提出小孩味这个词吗然后我觉得小孩味它在我的定义里面它其实就是一个很甜的一个很简单的很直白的味道就你不需要任何的学习你的基因就是喜欢它的你对它是天然的有一种接受在的就你不会去抗拒它

但是大人味相对的就是你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你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你需要慢慢地长大才能懂得,你要一定的生活经历,然后有一定的就是自己很多铺垫之后,你才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味道,你才能品味到它的好。

但是有的人我感觉人虽然在变老但是味道一直留在小孩阶段是的就是我们身边会有很多的朋友虽然可能年纪上跟我们差不多大或者比我们更大但你会发现他们的味觉好像一直停留在一个比较儿时的一个阶段他们喜欢的食物就一直是同一个味性我在随着这个长大的过程里面我对甜味的感知能力其实会慢慢的变强我就会觉得我现在觉得吃很多东西我都会觉得它

对吧

对然后当我跟他提议说要不要吃一点复杂一点的东西他会发现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第一次如果去打开这样的一个味觉的领域他是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像上一门新的课一样嗯

那你会就比如说举些例子你会说什么食物它是大人味的食物对我来说其实巧克力跟咖啡都是非常典型的大人味的食物我觉得巧克力跟咖啡其实从我的小时候到现在它是有一个变化的我们小时候吃的巧克力就是德芙

就是你会觉得小时候好像觉得巧克力是一种纯甜的东西它除了甜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就是甜甜的然后很丝滑的口感然后长大以后发现巧克力竟然是苦的因为百分百黑巧它是一个很苦的东西在甜和苦之间有一个酸的存在我就会觉得巧克力它既可以是一个很小孩味的东西但它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大人味的东西而我在这两个中间选择了一个很中间玉石的口味因为我喜欢酸的巧克力

我觉得我现在能接受巧克力就是 50%到 70%的一个水平然后我会觉得真正的大人是可以接受 100%的口感的巧克力而真正的小孩会偏爱那种巧克力制品像我刚刚举例的那种巧克力糖之类的巧克力味就在整一个过程里面巧克力其实发生了一些变化的然后咖啡

咖啡在我小的时候它是一个非常大人的东西但是在那个时候我的定义里面那个咖啡是甜的速溶咖啡但是我依然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很大人的一个口感虽然那时候它是甜的然后在我整个长大的过程里面我发现咖啡它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就我刚才来上海的时候我是没有喝咖啡的习惯的因为那时候我会觉得咖啡只有两种要么就是那种很甜的速溶咖啡我不爱要么就是很苦的咖啡

就是你会发现那时候流行的是星巴克这种它的咖啡其实是挺苦的而且是那种焦苦所以那时候我就在我的定义里面咖啡就分成了要么很甜要么很苦我就觉得我不喜欢咖啡然后也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咖啡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它是也有中间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味型很多不一样的风味然后我在慢慢这个品这个过程里面觉得自己好像逐渐像一个大人一样在喝咖啡了就能品出的风味就是大人的体现对 是的

我反而觉得对我来说一个特别典型的大人食物是 IPA 这也是就把一切都占了第一它含有酒精酒精这个东西是非成年人是不能触及的嘛对吧第二个是它有非常浓烈的苦味

而且在苦味中间它还有酸味再包括它很复杂它可能会带有一些花香果香的风味那看来我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因为我至今还没有感受到 IPA 的美妙之处

因为我觉得我是一对苦味比较敏感的人我觉得我是不太能接受很多食物里面的苦味的但我知道这个苦味才是真正大人的味道对啊你也不吃香菜是不是对啊就是我觉得我现在是属于在我自己定义里面那个酸的苦的复杂的味道里面可能占到了 60%到 80%的大人味我没有成为一个 100%的大人口味

我至今还有很多保持着小孩味的习惯但是我也觉得我比我身边很多真正百分之百小孩味的人可能有那么一点大人的感觉那我还蛮怪的你是一个蛮大人味的人我觉得从小就很爱吃苦瓜的人就特别喜欢这种芳香比较异常的菜就这种什么香菜韭菜芹菜就我对这种越发的气味跟别人不太一样的东西就特别有好奇心

那我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典型的小朋友我讨厌很多小朋友讨厌的东西比如说葱姜蒜,我都不吃小时候

那我想问就是你们朱记的香妃子那个还蛮大人的味道的对我也觉得它也是在我定义里百分之百的大人味对先给大家讲一下香妃是一种我们朱记可能特有的一种坚果它非常的硬我觉得硬的东西就是很不适合小孩子去吃

它太硬了对小朋友的我来说就如果小朋友如果说他在换牙期的话可能吃一颗香妃子他牙齿会直接掉下来那种程度然后他吃起来也比较的麻烦他是需要先把外面的壳去咬开来然后再用两边就是尖尖的部分去把它外面那一层就它外面还有一层黑膜对然后把那个膜去给它转掉因为那层膜是有点苦的然后你才能吃到里面真正的果肉那个果肉是坚硬的然后又带着一种非常方便的

它是那种坚果风味非常的浓郁但是又很复杂的一种味道我觉得它对于我来说是有点馋味就是这个

寺院的禅位它连外形也很禅位对然后又有一点像那种烧香的那个香味你知道吗就是有一点木质调的然后又有坚果的油脂的就是它油脂很丰厚复杂的很成年人的味道对然后我觉得因为香妃这个东西是出现在我们家乡每一次过年过节的时候因为它刚好是一个冬天的产物嘛只要是过年大家都会买在那种串门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放在那边永远都是大人在吃小朋友在吃开心瓜

我觉得有一些功能性的食物其实也还蛮大人的就比如说酒咖啡好像槟榔红牛这些小朋友不能碰的东西这是独属于大人的一个行列

哦确实你刚才有提到苦瓜然后我刚才提到的葱姜蒜其实都算是那种我小时候觉得大人的味道然后还有可能就是我觉得香料味比较重的像是我至今现在可能还吃不了的东西就是有香菜然后还有芹菜还有就是青椒这种我是能吃但我至今还是很不爱的一些食物我觉得也是蛮大人的味道

我有采访两个就是生了小朋友的妈妈他们以身边的样本告诉我有三样东西是他们身边的小朋友绝对不会碰的而且是大概率不吃的第一就是青椒第二是葱第三就是香菜西兰花就比较特别一点就有很爱吃的也有非常讨厌的随着长大的过程里面我逐渐能接受葱青椒然后西兰花的味道了西兰花没有味道啊

就还有像那个布尔菜那种有一些粘液的比较奇怪的菜但我也非常喜欢你真的很怪出

纯菜纯菜我不喜欢哦纯菜我还可以纯菜我觉得有股茶叶的味道哎这么一说我觉得茶也是一个很大人味的存在你该不会小时候从来就爱喝茶吧我们闽南人从小喝茶因为我觉得小时候就是家长们他们会泡浓茶的而且他们是习惯泡那种日常就不喝水喝浓茶但他们不会给小朋友喝在我们这边至少不会给小朋友喝

就觉得小朋友喝这东西会睡眠不好就是从小大家不能就是小时候是不能喝茶的茶感觉就跟咖啡一样是有一点功能性的存在对吧但比男人喝我相信四川的小朋友应该也是从小吃辣吧对就是可能关于大人味这东西还是有一些地域的一些特征在的对然后我刚刚

我还没有讲完的是我刚才觉得就是这种味道啊有两种变化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从小到大到现在还是依然不能接受的但有一种就是我以我自己来举例啊我发现我没有一个练习的过程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能接受那个味道了

它是一种就感觉我那一瞬间突然长大了对这东西突然不排斥了我以前是那种有一碗里面如果有葱我会先把所有的葱全都挑出来可能别人已经吃完了我可能才开始吃因为我把葱全部挑出来现在我已经觉得对它能接受了就没有那么爱但我已经能接受了我在想这种突然接受的过程是不是也是一个

变成大人味的一个过程嗯因为你因为你在随着你就是变成大人的那一刻你可能有一些基因有一些细胞更新了然后那些更新之后的细胞能让你接受那些味道了嗯但我会觉得大人味和小孩味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反义词嗯就它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对就是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可能六比四的一个关系哦

好精确啊你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一个食物海力干这什么啊应该是所有闽南小孩童年的噩梦海力晒干了之后会拿它来做咸饭啊或者是炒菜啊做汤啊因为晒干了所以它的腥味又被浓缩了

我至今想不明白的是我幼儿园是我现在迄今为止的人生最挑食的时刻然后我现在能想起来的非常厌恶的味道就是幼儿园每天中午的海力干咸饭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要给幼儿园小朋友吃这种东西那你现在能接受海力干了吗不行现在依然不能接受就是年饿吗刚

刚才我也提到说其实最开始我们接触到大人味这个词都是来源于日本的零食然后日剧还有日本动漫其实日本动漫里面也会经常提到一些大人味因为我觉得像日本动漫里面它可能更多呈现的是小朋友这样的一个世界相对二次元的

然后他就会有一点冲击有一些对立就可能会提到一些大人味而且日本的动漫里面会有一些大人的角色看到还有说就是日本的网站有发起过一个关于大人味的投票里面的排名的第一位就跟我们讲了说懂得品酒的就是懂得大人味然后第二名的回答就是小时候讨厌的东西现在变得爱吃了就是大人味就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几点就不管是那种功能性的然后需要接受程度比较高的

味道还是说就是慢慢的随着长大然后随着生活的变化慢慢接受了一些味道感觉大人味已经成为了日本商品的一个卖点营销点我们说老年化实际上也是大人化大人包含的面向更广它肯定针对于小朋友群体它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大人群体所以它会有专门针对大人的这种产品的推出

我之前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来聊这个话题直到去年在奇卡哇的世界里爱上了一个叫做栗子馒头的支线角色我觉得这个角色就完全符合我对大人味的想象我先提问一下因为我完全没有看过奇卡哇嘛所以奇卡哇它是有三个主角然后那主角的那个设定是不是都是小朋友奇卡哇的世界很神奇奇卡哇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小而可爱的东西

我有朋友就有讲到说在奇卡哇的世界里性别都是比较模糊的你没有办法知道说这个角色他的性别是什么除了我喜欢的栗子馒头他明确就是一个大叔对不对明确就是一个中年男性的角色大家会一下子带入栗子馒头在这个动漫里的人设就是一个孤独的美食家因为他经常一个人吃饭而且他吃饭一定是要配酒的

然后它有一个很典型的动作就是在它吃好了喝好了之后就会把它的五官拧在一起然后发出一声然后

他每一餐配的酒都是有讲究的当他在吃 Taco 的时候他就会配墨西哥的科罗纳而且是会把柠檬丢到那个啤酒里一口喝干好经典的搭配对 而且我喜欢他很多点就是他有一些非常大人的搭配就比如他和三小只一起在吃一些东西的时候

它就会跟别人不一样奇卡哇是一个很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会莫名的出现一些巨大的食物流过的一条河它是一个味增汤盒或者爬一座山是一个 Kiri 的奶酪山然后在大家就用苏打饼干在蘸 Kiri 吃的时候粒子就会掏出芥末味的嗜种

来颤 kiri 然后一边配着酒在倒年糕的时候可能像小八他会选红豆馅的海苔年糕然后栗子吃的就是萝卜泥和纳豆的年糕你这么一说像日本食物里面的芥末然后还有纳豆我觉得都是蛮大人的味道的对这也是在我逐渐成为一个大人然后吃多了日料以后才慢慢接受的味道

我依然记得我第一次对芥末跟纳豆的直观的感受一个是觉得它很辛辣然后另外一个觉得它很臭确实我现在其实还没有那么爱纳豆

还有我觉得海鲜的那个是鲜味也好是腥味也好其实我觉得也还挺大人的他们在吃红豆汤年糕的时候也是蛮日本的一个食物小可爱们是直接吃但是栗子会把年糕单独夹出来然后再在火上烤海苔片最后包着年糕和乌鱼籽一起吃

这是不是也很大人包括他们在吃生蚝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特别腥然后这个时候粒子就会在生蚝上挤一点柠檬汁吃下去了之后赶快再配一口柠檬果汁其实牡蛎这个事件我觉得也是很大人的时刻就以前在读我的叔叔娱乐很多人都会把牡蛎当成他的美食启蒙

我已经忘记了我第一次吃牡蛎就是第一次吃生的牡蛎是什么样的触感了已经忘记了据说我非常小的时候很能吃牡蛎但是现在我长大就是不吃我就想吃哇好神奇啊小时候吃多了也有可能因为我从业产牡蛎嗯

也有可能是小时候吃多了我现在反而开始厌恶它了对然后粒子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时刻我把它称为大人时刻也是粒子在动画连载里特别火出圈的一段是在 Chikawa 的世界里你要喝酒是要考酒证的而且这个酒证是很难考的

但是呢如果酒证丢了被查到了就会头上盖一个禁酒的章在这个期间你就是要戒酒的然后有一次丽子的酒证刚好是被吸引给叼走了所以丽子在那段时间里就非常的煎熬工作很辛苦到了居酒屋之后也不能喝酒在剧中其实跟丽子非常好的也有一个小可爱叫施萨施萨就劝丽子说越是懂得忍耐就越是美

但是非常神奇的是当这个敬酒的章从栗子的头上消失之后栗子反而在喝高汤喝备茶然后非常可爱的追逐草莓她竟然不动酒了天哪所以她在后期就不喝酒了吗没有后来又喝了就是她又找到了一个重新喝酒的 moment 但我觉得很真实

比如说如果你生病的时候肠胃炎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能吃那个时候你就会有无限的想象但是等你一恢复好像又不会一下子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有一个中间过渡的阶段我觉得过渡的那个阶段也特别的大人

然后这次因为要聊大人味我重新再去总结归纳 Chikawa 的世界我就觉得他那个凭空出现食物的设定就特别的妙因为小朋友他不能确定自己可以吃什么他每天吃什么都是大人来

它就是一种很被动的接受和喂食的状态然后它可能会看大人怎么吃它就怎么模仿但是大人是有自己的讲究的就我觉得这个凭空出现食物然后有那种巨大的布丁巨大的甜甜圈就还蛮小朋友视角

嗯对你刚才提到说就是小朋友他只有一个被动接受的一个过程嘛他只能在有限的选择里面去选择他自己直观的想要吃东西以及他讨厌的东西但是我发现在长大的过程里面其实人也会慢慢的有一些分成两个派别另外一个派别就是他非常依赖他自己一直养成的那个想象就是一直以来的那个习惯然后随着他自己的惯性去选择他喜欢

成为大人以后想要吃的食物这就是我们在开头里面提到的急于成为了一个大人依然有小孩味的那一部分但有一些小朋友在长大过程里面会有一些外力的推动让他可能跳出了原本的那个舒适圈去尝试了别的风味的味道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就是我在进入工作之前我个人还是觉得我虽然想要吃很多的不一样的食物但依然在一个非常固定的舒适圈里面就是我还是偏爱那些从小到大习惯的口味然后那时候我觉得是很难去接受在我舒适圈之外的食物的但是我因为随着开始工作然后又是做美食相关的工作然后你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的不同的味型然后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这是你工作的一个要求

就像它有一个外力去 push 我去打开我的感知然后让我去接受很多的味道然后我在这个打开的感知里面我又进行了一个重新的筛选但这个筛选它给到了我更多的选项然后它让我自己去明白了就是我自己更偏爱哪一些风格的食物然后这就是我自己的一个味觉的一个觉醒哦

那我觉得你这个说法就会让我想到大人味的英文翻译版本就是 A Quiet Taste 就是一个后天习得的味道对 是的它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然后你有那个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接受爱上的过程是的我觉得有一个就是在我开头的时候讲到特别明显的就是在我觉得大人味的味道在我的定义里面我觉得大人味的味道就是咖啡跟茶

巧克力这两个东西真的就是我自己后天去学习了然后发现我自己是并不完全排斥这两个东西甚至我可能是喜欢这两个东西但是我对这两个东西有非常挑剔的方向就是我偏爱喝酸的我偏爱喝一些水果的风味的但是我就不能接受苦的哎

这也让我想到那个法式火锅里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一个音乐家是可能会有天才的但是一个人没有 40 岁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美食家的美食是关于经验和累积关于这种后天的不断的拓展而得到的而不是一种先天的能力

就是我觉得大家很多人会觉得吃是一种本能的确我觉得你一日三餐都在跟吃打交道就你每天都在你每天都必须吃东西你才能活下去但吃它其实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它也是一个需要很多经验累积需要很它其实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一个学科所以我们可能毕生都在学习如何吃东西然后我觉得我们今天提到的一个大人为其实就是在学习吃东西的一个其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板块

但我觉得很玄妙的是去翻人的味蕾敏感度你会发现小朋友的味蕾敏感它是更高的但那个时候他其实没有办法去接触这么多的东西我向两个宝妈咨询他们告诉我小朋友饮食的一个阶段小朋友在六个月之前是一直喝母乳的

然后是在六个月之后开始吃一些糊糊那个过程是一个排敏的过程但那个时候还不能加盐是直到了一岁之后才开始接触这种偏固体的食物然后会跟大人吃的比较一样会开始接触像酱油啊盐啊这一些调味料

然后我也有看到应该是 foodny 里面有一篇文章他就会提到就我们说的酸甜苦咸鲜五种味道小朋友本能的接受的就是甜味奶水其实也是他们喜欢喝的原因也是它是带有甜的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在三个月以前小朋友是已经可以识别酸味了

因为酸味是你识别这个食物腐坏不能吃的一个味道,一个表现,然后再当他到了三个月之后就能识别苦味了,只是他不喜欢,这小朋友其实他的味蕾的敏感度是不断地在弱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其实在他们品尝到酸味跟苦味的时候,对他们来说这个酸味跟苦味是更加的刺激的。

就是因为这种刺激导致让他们觉得不喜欢而在长大的过程中其实是慢慢的变得迟钝了然后迟钝让大家能接受这种酸味跟苦味了吗我倒觉得也不是我会觉得是不是在本能的世界里酸味和苦味是一种提示危险的味道啊

但是甜味是人类获取能量就是一种非常本能的要去获取的味道然后包括大家现在有在讨论说肥是这个酸甜苦咸鲜之后的第六个味觉这个我觉得在小朋友上面也有体现因为在我身边不多的样本里可能十个里面有三个

还蛮多了吧的小朋友是只吃肥肉就是爱吃肥肉我大震撼因为我在我的认知里面小朋友应该不爱吃肥肉因为我就是超讨厌吃肥肉的小朋友但我问了朋友他们的解释是其实肥肉很软对是很软它是好嚼的然后可能油脂也是好吃的就我有遇到了不只是肥肉小朋友是只吃皮不吃肉

哇这个感觉是一个蛮惊讶的事情对然后包括这个鲜味我问的朋友里他们其实小朋友对

鲜味像鱼啊虾其实是有点排斥的就是不是那么喜欢的直到现在可能四岁了也没有那么喜欢但是我的小侄子就是第一次遇见了鱼之后就是不可置吧的爱上大概只有两岁他一个人可以吃半条鱼所以其实就是小朋友小孩胃这个东西不一定就是指小朋友的胃因为小朋友其实有很多的差异性对吧

小朋友太多个体差异性了我觉得跟妈妈们聊天我最震惊的一点就是妈妈们说小朋友的味道他其实没有唯一的标准可能大部分人不爱吃什么青椒香菜葱但是也不一定也有两岁小朋友喜欢吃韭菜的而且他们说小朋友会变化无常可能他前一天还在不爱吃东西突然他就疯狂吃东西小朋友就是无法捉摸

他们还提到有一个点我觉得也蛮有意思的就是小朋友不喜欢吃味道太重的太浓郁的东西一岁多的小朋友他就不能接受番茄炒蛋但是我们印象里好像这种酸酸甜甜类似古老肉酸番茄炒蛋这样的食物其实是小朋友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太小的小朋友他其实没有接触到过于浓郁或者过于复杂的味道的时候其实他也有一个阶段性

因为我们讲到说大人味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味道嘛然后我也会觉得大人味里面是包括了就是它是一种复杂的味道因为它复杂所以它需要后天去习得跟熟悉跟适应这个就是涉及到你愿不愿意

对就其实是有一个主观性在的就比如说我爸妈可能他们不喜欢吃辣他们也不想培养自己吃辣的能力嗯他们还是在一个非常安全的清淡的那种饮食结构里面嗯

说到爸妈这个点就是我觉得我们刚才不是一直在讲说复杂的调味可能是大人为的一个标准吗但我发现到了真正的像爸妈这样的一个年纪的大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固定的饮食的标准在那里

他们很难再接受一些对他们来说很新的味道他们的整个口味跟你刚才提到就是相对比较清淡的然后比较基础的因为我在家里面做一些什么西餐啦然后或者说做加一些因为我夏天时候很爱加在菜里面加花椒油木浆籽油对他们就是怪味他们就是那种感觉也很难跳脱出已经培养了几十年的一个口味的标准里面

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了所以他们其实应该能接受各种各样的味道的时候但他们反而因为已经这样子固定了那个味道就不会再去接受新的味道了所以我觉得在我们提到大人味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其实是我们刻板印象里面的大人才能懂得的味道但还有一部分是我们觉得需要后天被培养出来的味道

嗯对就是需要你去学习的过程对它并不是一个就是我变成大人了我就能一下子接受的味道哦那我又突然想到一个东西发酵食物啊也是需要学习的哦嗯发酵食物其实它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领域那你说酱油其实也是一种发酵嘛嗯对酸奶也是一种发酵嘛嗯

对但是在这个发酵的庞大的东西里面小孩跟大人也都有偏好我想到的就是类似于臭豆腐但臭豆腐这东西是我们那边的小朋友很爱吃的东西因为绍兴的臭豆腐也蛮有名的嘛我小时候超爱吃臭豆腐然后爸爸就会去菜市场里面买那种湿的臭豆腐回来自己煎

但是在我印象里就比如说我舅舅和他女儿我舅舅是一个臭豆腐爱好者我舅舅去吃小摊的臭豆腐的时候都会带上我妹妹那个时候我妹妹就十分的抗拒

就看到那个我就吃臭豆腐他会捏着鼻子非常的鄙夷就是说哎你怎么会吃这种东西那种表情嗯就是有带有一种小孩对大人的想象我觉得像咖啡啊烟草啊就这一类东西其实也都是属于那个范畴

因为没有了解然后又因为小孩不被允许吃所以就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刚才提到臭豆腐我就想到了我们那边不是都有吃臭臭菜的习惯吗我小时候就很讨厌我奶奶吃臭咸菜那个对我来说就是太大人的味道了我根本无法想象怎么会世界上有人爱吃这种东西就每次她只要做那个东西吃得很鲜的时候我就觉得

我不想成为大人我会觉得说我是不是成为大人就要习惯吃这个东西但我对他的厌恶感让我感觉到了我因为他玩不想成为大人对那我学会了以后就是吃到一个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食物如果某一天吃到一个自己无法接受食物但是对面的人却吃了津津有味的食物的时候我就可以夸奖他你可真是个大人对

对哦我觉得大人味跟小孩味里面还有包括一个就是我想要聊的分支其实是一个很小孩味的典型就是甜就小朋友的甜是那种很直白的甜嘛但是到了大人的世界以后甜就会被分成了好多种你现在甜会要求它是低糖的它是无糖的它是零蔗糖的它可能是不甜的甜品嗯

我就会觉得大人对甜的追求一下子就变得很怪我觉得是变得一个是感知上就像你之前说的可能没办法再吃小时候觉得很好吃的很甜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功能的功能性的就大人觉得要健康要减糖

就反正是有一个功能性的需求对变成大人好像开始对甜这东西开始变得无聊了他开始变得很计较就是他不再是享受甜而去吃甜的东西好像是会但我觉得这个波动的曲线又会有一些变化因为到了老年人

你的未来感知力是已经降的比较低了因为那个时候反而你好像尝不出这些咸淡你偏向于会吃更重更咸的东西因为那可能就是你能感知到的正常的咸度嗯

我会觉得其实这中间是有一些波线的波动的包括我们之前不是还聊到在小孩位过渡到大人位的阶段还有一个叫做学生位的阶段对其实学生位是一个更典型的存在因为你会发现很多学校尤其大学什么

中学它门口都会有那么一个比较垃圾街的一个存在然后那些垃圾街的小吃他们往往就是重油的重辣的就是偏咸的油炸的烧烤煎饼手抓饼就是非常垃圾的味道然后我觉得那些垃圾的味道就是非常学生味的代表

他会觉得像是我烦闷的学习生活里面的一些奖赏一些刺激他能给到我很多的就是非常平淡的生活里面的一点味蕾的一些刺激让我觉得更有惊喜感之类的但我觉得他和成年人就是我很累了我要吃点好东西的那种心态又不一样对学生味又是一种青春期的叛逆的味道这些东西

它散发的诱惑是很大的它有一种你小时候不让我吃我现在就越要吃我偷偷吃也要吃的那种有一点叛逆的心情你是这样子理解的吗就是拥有了那个吃食物的选择权而且这些食物相对来说也比较符合学生因为它也比较平价嗯

我觉得学生味还蛮是一个叛逆的味道和堕落的味道但我会觉得就是即使是我现在长大成大人以后我可能对那些食物没有那么说那么强的需求了但是当我处于一个非常疲惫和空虚的状态的时候我依然会很想念那些垃圾的味道所以我会觉得它像是一种学生时代的一种慰藉就是它会给到我一些补充能量嗯

而且它的味道是它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味道是很直给的它依然是一个很直给的味道只是不再是那种小朋友的直给而是那种学生时代的直给那种直给就是它是油炸的它是那种充满了油脂感的然后嚼起来很香的东西

是一种重辣就是一种痛觉就是一种刺激刺激对就是一种刺激要么就是油油的要么就是辣辣的对我其实今年有一个非常伤心的时刻就是我过年后从泉州回上海然后最后一天就是跟我弟他们一起吃饭嘛然后因为春节期间泉州游客巨多所以后来是到了华侨大学附近我就跟他们一起吃了学生节的食物然后当天晚上就肠胃炎哈哈哈

你的胃已经没有办法再接受太油的太辣的东西了我的胃不再年轻了我只能说我的胃已经不再学生了你的胃已经是大人的胃了是吧蛮伤心的我就想到那个就这次查资料发现有一个日本的作家叫做平松阳子他写了一本书就叫做大人的味道他就会把这个大人的味道又引申成一些精神层面上的就比如说哭

等待的味道消失的味道这些都是听起来都苦苦的对它确实上升到了一些精神的层面不仅是味觉上面的更多是那种思想上面的大人味了对反正听起来就大人味就是苦涩的但是我觉得有一个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个点就你说 IPA 在 IPA 的世界里酸是高级的苦

苦是高级的我们会觉得它在食物的世界里是相对来说你要去学习才能得到的是比较高层次的味觉但是在人生这个阶段酸和苦又是一个非常悲伤的阶段它一点都不高级

你说的确实就觉得在食物的领域里面你能感受到酸中带苦苦中带酸然后那种复杂的苦后回甘对就是感觉这是一个很棒的味道但是人生这样子就是觉得开始变得有些伤感了起来所以味觉是味觉人生是人生

但是大人也有一些属于大人好的时刻对啊属于大人味好的时刻就是你已经可以自由的在苦闷的时候去喝一杯酒了你拥有了自主权你拥有了这种放肆的权利我觉得大人味就是一个自由的味道对你想怎么样都合理的味道

它可以是克制的味道也可以是放肆的味道它可以是这个东西对我有用很健康我好我就觉得它好也可以是一种就这个东西非常不好但是我也要吃它就它是一个放之皆准的又是一个很开放的那种

所以我会觉得其实是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确定的什么叫做大人位什么是大人位就是虽然我们今天讲了很多关于我们理解的大人位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举了很多大人位的例子但我觉得大人位它其实就是一种自由选择

就你可以去选择接受更多苦苦的酸酸的东西那你也可以选择一辈子只吃甜的东西就是只吃平平淡淡的食物然后只在一个舒适圈里面去选择食物你依然是一个大人但是我用另外一个角度

也是看到是张晃啤酒他过去有一个长达应该是八年的广告的策划案是他旗下有一个黑标生皮的品牌他做了一个大人电梯的系列广告然后在这个广告里就是肌肤沐冲会坐上一个成人世界的电梯然后去跟各个行业的大佬大师们展开关于人生的话题

以此来说这个昭黄啤酒它是一个大人的啤酒然后在这个问题里面的大师像北野武还有版本龙一版本龙一啊风川月思啊他们也回答出了非常多的妙语

但我又会觉得哪里怪怪的因为你发现他采访的这些成功人士都是有一定年纪的男性嗯现在被塑造的一些大人味它其实也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男性的味道啊

包括卡勒比它不是有一个绝味的那个虾条吗它会把日本的一些盐厂和食物做一些结合比如说泥里的那个盐厂的盐和花椒和蒜来做一个融合

然后在那个包装上他就会写着我们征集了可能什么 35 岁到 45 岁的大叔的意见这是他们最喜欢的食物这肯定是跟商品的目标受众群有关系但是我会觉得说大人味也把它定义成是一个少年纪的中年大叔这又很符合粒子的设定瞬间有一点脱命

你这么一说确实注意就是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过的一个点就是在他们提到大人位的时候好像就已经把这个圈层给固定在那里了嗯栗子现在对于我来说没有性别哈哈哈哈

毕竟我现在家里有一棍栗子呢对啊但是我觉得本身我们今天提到的所有的都是以我们两个女性的视角来聊我们所谓的认为的大人味嘛我就会觉得七大人味这东西就无关是男女的性别的对啊就为什么会觉得栗子是一个中年的大叔呢就为什么一定要是那些中年的男性然后他们才有资格去在享受一边喝酒一边吃那些所谓大人的零食呢对啊对是

是不是但是女性又会被塑造成她就是喜欢甜食的那你这么说女性就是还是属于一个小孩味的状态吗我不知道这个是我这一次的一个感受一个疑问也是非常有一点警惕的地方确实但我觉得很多我们可能聊到关于吃的东西以后她

最后可能都会落脚到男女这样子的一个性别的问题上面因为我觉得吃的这个世界里面也包含着很多阶级的对立很多不平等的不公平的事情在里面对但是我没有想到聊小孩我也可以引到这个话题我觉得也是你重新再去审视然后得到了一些新的角度

而且我觉得以前可能会有一点一个就是那种主流的观点是当你成为了一个大人之后你好像就要学习学会如何喝酒学习如何不挑食然后学习对那些体面的然后就是可能对要学习如何对那些幼稚的东西就定义为幼稚的东西定义为简单的东西脱明然后那时候我看

那个综艺新西游记嘛他们就会经常说殷志远是非常小孩味的一个人因为他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那种油炸香肠然后就是都是很喜欢偏那种吃炸物吃零食的这样一个男性角色但其实已经是一个离过婚的四十多岁的一个大叔这样的一个就会觉得他人很有反差感就会说他是一个幼稚的大叔这样子

我就会觉得人为什么一定要在一个成为大人的时候去连吃的口味上面都一定要有这么一个主流的规范在那里我觉得我们今天想要聊的很多就是想说我们觉得大人就是一个很自由的味道我已经有了一个我可以进行一个自主筛选自主选择的一个过程

但我会建议所有人都去开放的吃很多的食物,因为你是直到你开放的去接受了很多不同的味性以后,你才能知道自己更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就去突破一些边界,对,如果真的突不过去,那也就算了,对,我觉得大人味就是一个突破自己本身边界,然后去进行自我选择,然后自我筛查之后选择留下那个味道,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大人味,嗯,

所以每个人的大人味也都是不一样的那你怎么定义你的大人味我觉得我在开头的时候就讲了我不是一个百分之百传统的大人味的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说一定要按照传统的比例去比我就是一个六比四的人我至今为止依然没有办法吃很苦的东西比如说像苦瓜跟苦菜在我的世界里面就是一个 CNO 的一个

然后可能只有一些个别的情况下我会吃苦瓜和苦菜就是它被做得好吃的时候就是我在那个厦门的草根上吃过把苦瓜切成薄片然后下面垫冰块对下面首先它是冰的它垫了冰块在上面蘸了蜂蜜所以它吃起来是一个没有那么就有一点点微苦的一个东西而且它有一点青苹果的那种芳香是的然后苦菜它可能有时候就是在云南餐厅里面它可以会被做得很好吃它可能会放汤之类的我就觉得

因为我上次有吃到一个用那个就是茉莉的牛乳然后去泡的一个苦菜的这样一个汤我觉得也成为了一个可以接受它的一种存在然后我就觉得我可以在中间取一个中间值这就是我的一个大人味的标准我现在依然没有那么的喜欢香菜然后葱姜蒜啊洋葱啊然后等等这些

有一点味道的菜但是我已经能慢慢地接受它们在我的食物里面存在我已经慢慢地能接受它们作为一种味道的存在只是我依然偏爱不了它们我觉得我自己的那个大人味就是我在逐渐地丰富我对食物的一个边界对食物这个复杂性的认知我发现我是一个喜欢各种各样味道喜欢它复杂的一个人对

所以我说我自己是一个 6 比 4 的这样一个比例我依然保留着很多可能小朋友的一些口味在那你呢我觉得你是不是一个百分之可能八九十的大人物不是

我反正觉得大人和小孩我觉得啊大人味和小孩味就反正不冲突就感还是我之前的那个观点嗯而且怎么说就如果按照我们讨论下来就小孩味是一个更直接的呃先天的味道大人是一个后天习的的味道如果是这样定义的话嗯那我觉得嗯我可能是一个百分百的大人啊

因为即使是先天喜欢的东西它也有一个后天习的过程我其实也在重新的认识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对而且就是那个渣黄啤酒的广告里面其实我很喜欢那个中川牙也有一个回答就是问他什么是大人他就说所谓的大人只是小孩子想象出来的一个产物罢了

就当然其实是因为有小孩他才可以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就是在一个虚空的世界里吧年纪并不能定义

你处在哪一个状态就只能说我是一个怎么说就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一点一点学习到现在的人吧我也还不认为我是一个大人对所以其实我们所说的大人味我们也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后天洗的更多各样的味道我喜欢这个解释

就是一直在不断学习的味道就是大人的味道对是的所以其实我们可以一直在一个如何更加大人为的一个过程里面对吗好像对他也没有那么排斥是被别人定义和塑造的对那么在儿童节也可以祝大家

享受自己的小孩味的那一部分对就是享受自己能直观的直给的去享受食物的那个时刻对是的抛掉那些奇怪的讲究抛掉那些所谓的什么幼稚的言论对就是为了告诉你这是好吃的这是你喜欢的那就 OK 了对

好那我们这期节目差不多就聊到这了拜拜祝大家儿童节快乐儿童节快乐拜拜拜拜

在和妈妈朋友沟通的时候呢我也得到了一个采访小朋友的机会我也问询了一下他喜欢吃什么讨厌吃什么如果 612 同节让他妈给他买个东西吃的话他会选什么会把这一段录音放到结尾只能说就像他妈妈描述的一样小朋友真的是难以捉摸呢

开始妙妙你最近喜欢吃的三个食物你说说看最近喜欢吃的三个食物还有那个就是八宝饭再选一个还有一个海苔包饭海苔包饭

哦那菜呢就是餐桌上有什么菜你吃饭就会变得很积极啥是积极就会吃得很快乐披萨是配饭的 OK 番茄炒蛋会吗炒蛋那你吃到什么会很讨厌啊你最不喜欢的也选三个最不喜欢辣椒西兰花你刚说你喜欢吃西兰花的

西兰花怎么回事啊怎么又爱又恨啊然后六一儿童节你可以要求妈妈给你买一个东西你会选什么我想选一个每天都可以找妈妈去一个月看什么每天都可以看小虎的大 iPad 我问的是想吃什么

吃什麼吃什麼我想吃一個大大大胖胖幾天也吃不完的甜甜甜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