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27 国外餐厅评分也有水分吗?

#27 国外餐厅评分也有水分吗?

2024/8/26
logo of podcast  二分电台

二分电台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B
姑父
Topics
姑父: Google地图对餐厅评分缺乏审核机制,导致评分存在水分。许多餐厅通过各种手段刷分,例如诱导好评、批量发布相似评论等。为了更客观地评价餐厅,我利用技术手段抓取Google地图数据,并结合自身探店经验进行分析。我主要通过分析评论内容、评论发布的时间、以及评论的相似度等方面来识别虚假评论。此外,我还根据不同菜系、餐厅规模、以及开业时间等因素来综合判断评分的真实性。 例如,我发现一些中国餐厅在Google地图上的评分很高,但实际体验却与评分不符。而一些评论数量较少,但评分较低的餐厅,其评分的参考性可能更高。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我发现不同菜系的餐厅性价比存在差异,例如泰餐和韩餐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在分析过程中,我也会参考用户的投稿,并结合自身探店经验,对餐厅进行更全面的评价。我的评价并非简单地给出好坏,而是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个人背景,给出更细致的评分和建议,例如会考虑餐厅是否适合下班后的简餐、朋友聚会等不同场景。 我借鉴了王刚探店视频的思路,在评价中加入了场景和个人喜好的因素,使评价更具说服力。虽然我的分析方法并非完美,但结合算法分析和实地考察,可以提高餐厅评分的客观性。 AB: 探讨了新加坡餐厅评分的真实性问题,并与国内大众点评的评分机制进行了比较。指出新加坡Google地图餐厅评分存在水分,并与嘉宾探讨了如何识别虚假评论,以及如何更客观地评价餐厅。 通过与嘉宾的讨论,了解到嘉宾利用技术手段分析Google地图上的餐厅评分数据,并结合自身探店经验,对餐厅评分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嘉宾的分析方法包括识别语义相似的评论、分析评论发布的时间、以及考虑不同菜系和餐厅规模等因素。 此外,还探讨了Tabelog等其他国家餐厅评价网站的评分机制,以及米其林餐厅的评价标准。最后,讨论了北京和新加坡等城市美食评价普遍较低的原因,并分析了商业化对美食的影响。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Goofu开始分析Google Map上的餐厅评分?

Goofu发现Google Map上的评分缺乏审核机制,评分与实际体验不符,尤其是一些餐厅评分异常高,如4.8或4.9分,但实际体验并不匹配。他通过技术手段抓取数据,分析评分和评论,试图揭示评分的真实性。

Goofu如何处理餐厅评论中的水分?

Goofu通过分析营业时间外的评论来识别真实评论,因为这些评论不太可能是店家安排的。他还使用自然语言技术识别相似评论,过滤掉可能的刷分行为。

Goofu如何选择要分析的餐厅?

Goofu通过两种方式选择餐厅:一是从Google Map上抓取数据,分析评分异常的餐厅;二是根据小红书用户的投稿,选择评论数量足够多的餐厅进行分析。

Goofu对新加坡餐厅评分的分析结果如何?

Goofu发现评分高且评论数量多的餐厅,如莆田和海底捞,水分较少,因为它们是本地经受过考验的品牌。而一些非中餐,如泰餐和韩餐,刷分现象较少。

Goofu如何看待米其林餐厅的评分?

Goofu认为米其林餐厅的评分在新加坡并不总是符合他的预期,尤其是一些米其林推荐的餐厅,如天天海南鸡饭,他认为并不是最好吃的。

Goofu如何评价日本的Tabelog网站?

Goofu认为Tabelog的评分标准非常严格,3.5分以上的餐厅就已经很好吃,4分以上的餐厅非常少见。他认为日本人对美食的追求标准是全球最高的。

Goofu如何看待新加坡和北京的美食环境?

Goofu认为新加坡和北京的美食环境类似,都有一些针对本地人口味的改良,且美食的选择相对有限。他提到新加坡的石阁虽然有一些好吃的食物,但很多传统小吃已经被连锁店取代。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新加坡餐厅Google地图评分的真实性问题。嘉宾Goofu分享了他分析Google地图评分数据的项目,发现许多餐厅存在评分注水现象。他通过分析评论数量、评论时间、评论内容相似度等指标,识别出评分水分较大的餐厅。
  • Goofu分析了Google地图上新加坡餐厅的评分数据,发现存在评分注水现象。
  • 他通过分析评论数量、评论时间、评论内容相似度等指标,识别出评分水分较大的餐厅。
  • 在营业时间外发布的评论更可信。
  • 评论量大的餐厅更容易被分析。

Shownotes Transcript

字幕 by 索兰娅

欢迎收听二分电台,我是主播 AB 那我们时隔可能又好几个月了在各种串台之后呢我们终于迎来了一期二分电台自己的节目了那我这个年更节目再不更就真的要变成年更节目了今天呢大家看到我们的这个标题就知道说我们要讲一个跟餐厅有关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先有请一下今天的嘉宾他叫姑父姑父同学跟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Hello 大家好,我叫 Gufu 然后也是很机缘巧合啊就是我自己有事没事会在小红书上发一些餐厅评分的一些帖子然后应该就被这个 AB 发现了也就有了这期节目也是非常开心这个 AB 能来邀请我录制这期节目因为录播客这个事对我来说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个全新的体验

其实蛮多嘉宾上来的时候都会讲说好像从来没有接触过就是自己来录制一期播客这样子的一个形式对但是其实播客他就非常的随意了对我是很喜欢不写什么逐字稿就完全很随机的去聊一些东西对那大纲其实你看到我们准备了也就没有几句话

对所以说呃这种随机发挥的东西然后更加贴近我们真实聊天的这个状态呢是我觉得就做播客很有意思的一个一个一个点吧那姑父呢呃因为他做了一些跟呃美食跟餐厅评分有关的一些小红书然后我就是刷小红书的时候就顺便刷到了就大家也知道说我在比如说推特啊然后在一些群组里面啊经常会分享呃像新加坡的一些好吃啊好玩的东西对然后我的小红书可能特别

他就接收到了这个信息他的算法就会经常给我推一些相关的东西对然后我就在最近哎刷到了有个人很有意思他做的这个帖子呢都是呃就是各种呃新加坡本地餐厅的脱水就脱水的话就是说脱去他的那个有水分的这种平分的意思

对然后做了一系列这样一个帖子然后从一开始到现在可能有一个多月了吧是吧然后里面也有大概有 10 个帖子了要不姑父你先来呃介绍一下你具体做的这个项目它呃是怎么样的一个形式对然后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我是去分析了这个 google map 上面的一些评分的数据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之前如果大家在国内大家肯定用过就是大量点评吧然后到这边来之后因为大众点评本身还是给游客用的或者说是给这种中国来的用户用的他基本上本地的这个用户都不太会用大量点评至少我问了一圈啊就是我周围的朋友大家基本上比如说去想

我今天要去吃什么我跟朋友要去吃什么的时候都会用 Google Map 加上小红书的这个方式但是问题是我发现就是就 Google Map 上面确实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说就这个平台它基本上不会对这个评分做审核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之前我用大众点评的时候就有些时候看到某个餐厅的这个详细介绍里面他就不会展示星级然后这个 APP 上面就会写一句话叫做说这个因为该餐厅什么扰乱评分机制所以暂停该餐厅的这个评分的展示哎我当时觉得这个机制还是挺好的啊然后包括说之前

有一段时间吧其实我觉得可能最近也会有这种一些风潮吧就是很多人说什么大众点评上 4.8 分 4.9 分的帖子这个水分太大了我们还是去吃这种 3.8 分 3.9 分 4.0 分的餐厅吧这个确实跟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关系啊就是我之前上班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的一家这个海鲜餐厅它在大众点评上首先就是它的位置非常靠后

其次它只有 4.4 分当时我就觉得说这家餐厅一定是没有给大阳电瓶冲过任何的值才导致了这个情况但是因为它是一家这个威海的海鲜餐厅我曾经邀请过我的这个来自威海的好朋友去吃就他们也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还是这个挺可惜的一家如此好的餐厅因为没有在商业化和这个市场上有足够多的投入

就没有得到他应该有的这个人气和流量吧然后最后这家餐厅应该是因为一些原因后面好像也也没有做下去了所以我当时觉得非常可惜然后就回到 Google Map 上面来因为我感觉这两年也有很多这个中国的餐饮业出海到新加坡来嘛我之前就发现说就这些餐厅怎么在 Google 评分上面评分都这么高就是动不动就 4.8 4.9 的

然后我自己也去吃了那么一两家我就觉得这个不至于啊对吧就是你没有做到这么好的地步嘛因为我在我看来 4.8 4.9 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水平啊但是我的实际体验又和 Google Map 的评分差别很大然后我就想说 Google Map 和大量解评不太一样就是我是能够用一些这个技术手段把它的这个数据抓下来了所以我当时就想说我要不

试一试因为我之前的工作里面也会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做类似的一些事所以我想说我要不从操就业把这个 Google Map 的评分和这个具体的评论扒下来看一看所以就开始做这个事了

那所以说其实你也是因为就是本身还是蛮喜欢自己去线下探点然后包括从国内然后再到后来来新加坡的时候都是同样的这样一个习惯吧对那其实我在国内发现的一个问题是你刚刚讲到大用点名它有一些过滤的机制但是它好像这个机制还是没有特别的怎么说有效对它只能过滤掉一些就是很明显的低级的刷分现象但是像我上周的时候我上周还在那个北京

对然后北京那边他们你去外面吃饭那些店他都会要求你收藏打卡然后拍几张照再写一段东西那这个过程呢你其实只要把手机给他他就会帮你全部做好也就是说店家他自己通过一个非常缜密的拍照啊加写评论的这样的一个模拟真实行为的这样一个动作吧对然后来解决说他们在大众点评上面的这个评分不够高的问题啊等等的对那这个就是上游政策下游对策

确实是这个也是我现在去分析数据里面比较难处理的一种情况因为这种情况比如说餐厅说哎呀你帮我们写一个五星好评我就送你一杯饮料你说它是假的吗其实它也不是假的所以如果你光去看这些评论的话其实比较难分辨吧因为基本上不会有评论说我是因为店家给了我一杯免费饮料所以我写下了这个五星好评他也不会这么讲

就聊到后面我觉得可以找一个例子或者我现在也可以讲一下吧就有一家餐厅我分析的时候确实就出现一种情况然后我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我就去找那些在营业时间外写的评论

因为在营业时间外写的评论肯定就不是店家让他这么去做的肯定是他自己吃完了然后他自己去回想说我要不写个评论我当时是通过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仅限于那些评论量比较大的一些餐厅你像一些比较小的餐厅可能他在评论这个营业时间外的评论数量就很少我也没办法有足够多的数据量来去算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吧

那我想问一下比如说现在我们对这种自然语言的识别然后对大家的这个情感或者是语义的这个里面的分析都已经比较成熟了那通过这方面去做的话会不会比较成功就比如说过滤到一些明显特别水的评论然后在同一个时间集中比较多的嗯

我可能暂时没有用那么高的技术只不过我之前曾经尝试过就是去用这种自然语言技术做什么事呢第一个的话是去识别一些很像的一些评论可能比如说 8 点钟的时候有个人说

食物很好吃服务很好某某服务员服务的很到位然后 9 点钟就来一句话叫做说某某服务员服务的很到位这个食物很好吃对吧该不会是这个服务员自己写的吧就是很明显这两句话他的语义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他就颠倒了一下对吧就跟你做论文查虫一样虽然可能我用的手段比论文查虫还是要低级一些的对但是我就会把这些评论识别出来你像之前

有那么一家这个餐厅吧应该就是海底捞但是这个是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海底捞那个评论里面就出现了大量的去

给某个服务员给好评的就比如说什么谁谁谁比如说姑父这个服务员服务的太好了我们都很喜欢你什么姑父的评论很贴心然后我就把我的疑惑发在帖子上面然后下面真的就有很多去过这家店的人说他们的服务确实好他们的店长确实值得一个优秀员工奖也会有这种例外的情况存在吧

哦海底捞现在是一个新加坡企业了然后他们招的很多人就是经过的培训很严格就据我所知哈就我之前去吃的时候然后跟他们聊过几句可能有些甚至比在国内还要严格一点我觉得他们确实在服务上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针对海底捞这个例子的话嗯是的是的是的

我们刚刚已经聊了差不多有两三个例子那其实我很想了解一下就是你现在比如说做了 17 你选餐厅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一个方式去做选择的呢是这样的我最开始其实并没有做这个评分的分析我一开始其实是把就 Google Map 上面我能扒下来的所有的餐厅

然后我做了一个汇总比如说我前几期做了一些种总结像是说是不是花越多的钱就能够吃到越好吃的食物然后当时其实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发现其实跟我个人的体验也很像就比如说像泰餐和韩餐在这边其实花少的钱也是能够吃到品质非常不错的这两个菜系的然后做这些这种

比较整体性分析的时候的话呢就我记得当时是有一个呃用户吧就说了哎那你能不能帮我分析看看这家餐馆因为他说他去了这家餐馆这家餐馆用 google 这个评分特别高但是他自己体验又很差

我说要不那我就做一做这个分析吧然后分析下来应该那是一家从中国出海的香菜馆吧就确实发现这家店有比较明显的刷分的痕迹就是他在开业之后的某一个时间段之内给的评分很高就是 4.8 4.9 然后过了那个时间段就变成 4.2 4.3 了

然后我把帖子发出去之后确实也有一些回应吧就是说小红书上很多人就只知道发水帖来去做宣传然后觉得我这种形式还是挺好的所以后面具体要点评哪家餐厅一个是说比如说可能我自己

先去看过去我扒下来的所有餐厅里面有没有一些异常另外的话就是说可能用户会有一些投稿比如说某个用户说建议严查这家餐厅然后如果说那家餐厅的评论数也足够多让我去做分析的话那我可能也就会在后面的某一期里面去分析那家餐厅

所以就是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你扒下来的所有这个 Google Map 上面的一些数据然后你通过一些算法然后这个大数据里面去捞出来一些有明显异常的那另外一个的话就是你早期发的一些小红书的帖子里面然后有人在下面评论其实我刚刚去翻了一下确实还蛮多的然后下面的评论里面就有不少的人是讲到你后来做的那几个餐厅对吧然后你就从用户的这个角度去选几个大家点赞比较多的餐厅

对然后最近有一期打破了我这个原则就是我家附近有一家泰餐我之前应该去吃了大概有十次吧可能有八次七次是我自己下班比如说就去点了一碗这个帕泰炒粉然后另外两三次是跟朋友一起去点的那个菜就是整体那家店给我印象真的很不错所以我就想说哎

我要不看一看我直观的感受和 Google map 评分是不是契合的所以调换了一个顺序一般来说是我会先评分析评分

然后当这个评分确实出现一些就是我可能需要去探店来去实际体验的情况的时候我才会去吃然后这家店是我吃过之后我反过来去看评分只不过让我比较开心的是我的这个判断还是跟这个群众的眼光还是比较一致的

那你觉得说你的通过这个算法然后再加上你自己去实地考察之后你觉得因为吃东西这个东西它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嘛然后算法什么的这个东西也没有人说是百分之百一定能够正确那这两个东西加起来之后你觉得你做的这个帖子它客观上你觉得参考意义 0 到 100 打个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这是个好问题我觉得可能 75 因为我觉得做探店推荐确实是一个比较难做的事情就是一方面如果你真的就是为了拿商家的宣传费用而去探店其实这个就很简单了

对吧就是你就夸就好了然后你就说哎这个菜好吃那个菜好吃哎呀不踩雷哎呀什么我找到了我的人生餐厅哎这家餐厅本地人才知道这家餐厅不来一定会后悔为什么我这么晚才知道这家餐厅你就写这种就是让人就想点开帖子的这个标题然后再加上一些这个夸的内容就好了

但是我不是出于这个动机嘛所以我当时是这样想这个问题的首先我觉得新加坡跟国内有一个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说这边一家餐厅的受众就是它的受众这个 demographic 就是这个我不知道中文怎么讲啊就是会比国内要大很多

就可能一家餐厅比如说像我刚刚提到的这个泰餐首先国内五湖四海的这个省份的这个朋友会去吃国外的人也会去吃虽然我现在的这个内容应该没有国外的人看但是问题是说就大家在自己过去的生活当中对于什么东西是好吃的这个事是有非常大的这个差别的

所以比如说我真的去探店的时候可能我写评论的时候我会基于几个不同的这个方法吧一个的话是说我会去说这家餐厅它比较适合哪个场景比如说我去吃这个泰山的时候我可能我在最下面的评分我很会写说这家餐厅适合几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你下班的时候你想吃一碗现炒的而不是在十个里面在那个盆子里面放了很久的东西

第二个是你想跟朋友来一个没有账单压力的这个小聚然后第三个是你平时就比较喜欢吃泰餐然后你对于泰餐的口味没有什么挑剔然后我说在这个几个场景下面我觉得这家店能打 4.5 分我同事也说我说如果你

对于泰餐本身有非常高的严格的要求对吧就比如说咖喱到底应该是什么味的某道菜到底应该怎么做那可能我就没有办法评分了因为以我对于泰餐的了解就是我是不足以给到这样的建议的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会更倾向于这么做就不是一味的说这家店好还是坏而是说我会考虑到不同的场景和不同人的一些背景吧

然后来给到相应的评分和判断我先帮大家解释一下刚刚你说的那个单词是 demographic 它是受众群体或者说人群分类的这样一个意思是的

然后另外一个的话就是你刚刚讲到这个方式我觉得其实就是一种漏的模型嘛对你多加了一些限定词在前面对吧你说加上什么样的场景啊然后加上你个人的一个一个选择的喜好啊这些东西上去然后它就可以出现一个你个人的评分那这个东西的话它就会让大家觉得更有说服力也不会说把这个事情做得很很泛啊很通用啊很很标题党啊

我会想到说最近我看王刚的视频的时候因为王刚他经常会去探店吧他做了一个账号然后他那个探店账号里面他最后的结尾会给到一个你在多少公里内可以过来试一下然后在怎么样的对对对然后然后你在怎么样的场景比如说这个比较适合夜宵或者说比较适合中午的工作餐这样子的他都会

这个好像跟你的这个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必须承认首先我是这个王刚老师应该有三四年老粉了吧就基本上每一期节目必看

然后探店的每一期节目必看虽然有点跑题但是我确实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王刚老师节目而且他有那么一两期探店节目我反复品味了好几遍应该就是上上期节目他去吃那个鱼结果那家鱼它的特色是做兔头那家店的老板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当时把那个视频看了好几遍我都觉得非常有意思然后我之所以就是像刚刚那样去给不同的场景然后提供不同的建议其实灵感也是来源于王刚老师

那期节目我也有印象哎那个老板是说鱼是他们当地的特色但是他们店做的最好的其实是兔头对吧是的是的是的然后因为本身这个我我也是四川人吧我的我小时候也经常会去自贡生活一段时间因为我我爸有段时间在自贡这个工作嗯怎么讲呢就是我我还是这个

从某种这个地缘的问题上面还是非常喜欢这个王刚老师的半个老乡了对半个老乡了挺好玩的那我们也知道说王刚他其实是一个几百上千期节目的这样的一个主播了你觉得说你现在比如说已经做了 17 了之后你整体感受如何你还会想要继续往往这个方向做下去吗

我觉得继续做吧我觉得我做这个也不是说图个什么涨粉涨到多少虽然这个话说回来就是一旦你开始去做一个内容之后就是我的心智还是会去想说哎呀我看看我今天有多少点赞有多少评论有多少新的关注我觉得虽然我本身并没有说想去把它商业化的意图但是我觉得

心智还是会受这些指标的困扰吧我觉得是一方面然后另外一方面的话肯定还是会继续做因为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其实我都是做的这个用户端的产品然后我现在其实做的不是用户端的产品我从我个人的偏好上来讲我还是希望我做的事情更贴近于普通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我做这个事情也算是对于我现在这份工作的一个调剂因为我现在这份工作跟生活毫无关系然后有时候就会让我有一种从生活当中抽离出来的太久的不好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做餐厅的评论的分析本身也是让我回到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觉得肯定还会继续做下去

那像你现在做的这些这几期的这个分析和报告里面然后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你可能没有公开出来的一些内容那你觉得说在新加坡有哪几类的餐厅会更明显的出现有水分的评论就比如说是中餐吗这个还真的不好讲我觉得至少目前看下来如果一家餐厅它是 4.9%

然后他的评论数量超过了两三千条我觉得可以打一个问号就我目前看下来就真的评分又很高然后评论数又很多的可能确实是一些本地经受过考验的品牌像莆田像海底捞这些餐厅他确实评分很高然后相对来讲水分没有那么高但我觉得这些餐厅怎么讲呢他

之所以有那么高的评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服务好它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不管是朋友聚餐还是家庭聚餐也好它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一个选项就是我去那儿我不会得到差的体验但是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些餐厅来讲如果你抱着说我是想去吃特别好吃的这样一个出发点的话那可能不太适合你其他的话我觉得

哎呀讲一句不好听的吧我觉得你像什么日本餐厅啊韩餐泰餐啊就这种非中式的这个菜系出现这个刷分的情况相对来讲还是不多的某种程度上的回应了我们一开始的这个问题你像我刚提到那个泰餐他可能一共就 500 多条评论嘛然后他可能每个月新增的评论也就 10 多条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时间证明了一切对比如说如果一家餐厅你发现他可能刚开业可能大概一年左右然后他就积累了一两千条评论那我觉得大概率评论的参考性就没有那么高了

我之前去吃莆田以及我在节目里面提到或者说聊到莆田的时候其实大部分都还是比较正面的一些评论吧对但是其实最近我们也都知道那个字节那个事情字节的新加坡办公室然后出现食物中毒大概有 160 个人被送往了医院然后其实他们的两个供应商就是云太瑶跟莆田

对那其实到现在都还没有查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然后他们的供应商的那个厨房也都已经恢复运作了就是在政府的监管下做了一片清理然后重新恢复运作因为也不能太影响别人的商业活动

其实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的话有时候就会觉得说那其实就算是已经口碑很好的他也有可能会出现反车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个结论就是政府还没有公布任何的消息我觉得可能对于事件本身我不太有资格去评论什么因为我觉得

怎么讲呢就之所以这个事儿它能够被发现其实也是因为是集中了有一波人在某一个时间点吃了一家餐厅嘛而且这一波人本身又在一起工作你说比如说如果某家餐厅它在某个时间点出了问题那那些食客可能他们不是在一起上班嘛可能他们自己回家之后如果拉肚子也不会想到说或者大家也不会聚在一起说就是你这个餐厅出了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可能我不太好评论吧虽然说这个事之后我就赶紧去评论分析了一下云海瑶的评论如果大家对普天家店感兴趣的话我们在二分电台的第六期然后美食玩家温伟片那一期我们有聊过相关的大家可以去听一下

接着刚刚那个很主观的话题我们一开始聊的是新加坡然后也是你现在你这个小红书上面写的东西的一个主要的一个地方那如果说你有去其他地方旅游的时候你会觉得说那些地方的餐厅水分很大吗就我们排除掉中国大陆比如说像什么日韩啊欧美啊这样子

这个问题可能不太适合我因为我其实没有怎么旅游平时现在确实事情太多的原因就是我也没有怎么往外面玩比较浪费了新加坡的这个地理位置的这个条件就另外一个原因是其实大家会认为我是探店的这个博主但其实我并不是为什么因为我自己一个是我平时会经常运动嘛

所以我对于我每天摄入的这个营养的成分其实是有比较严格的这个要求的比如说我每天我规定自己要摄入 200 克蛋白质那其实你这么反算出来我可能每天要吃 300 克的这个鸡胸肉然后再加上什么一些牛奶啊鸡蛋啊什么的所以如果是在这种条件下其实我没办法去频繁性的探店因为如果说我老是去探店的话

就是我就没有办法达到我这个营养摄入的这个要求了就是这个第一点然后第二点的话是嗯我们开头在这个寒暄的时候可能也提到了吗就是我是去年这个时候才来的新加坡然后我的朋友也好这个认识的关系比较好的这个人也好

其实基本上还在国内然后在这边的话比如说如果我真的看到一家餐厅我特别想去探店我其实比较难摇到人真的能够去探店的这个次数也好机会也好其实比较少这个可能也是我想去实现我这个评分水分分析完成闭环一个比较难的点吧就比如说可能我现在已经这个做了十个餐厅的这个

评论的分析但是我最后去到的餐厅可能就两家可能还有八家还没去好啊没有问题没有问题那我们呃其实就可以呃跳过这一趴然后也欢迎说就是后面的话你想要去吃什么东西的话哎可以约一下我对其实我问刚刚那个问题的时候很想要讲的一点是日本有一个叫做塔贝路的一个网站这个网站的话他很有意思

这个网站上面 3.5 分以上的就已经非常好吃了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对然后就大家大家讲到这个网站就是或者说知道这个网站的人对然后大家就会想说日本人对美食的追求或者说对美食的要求的这个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我们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其他地方的网站能够如此的严格

他们经常会在上面写评论的时候说哇这家餐厅

非常好吃什么东西也非常新鲜然后厨师的手艺也非常高然后服务员的态度也不错然后评分 3.8 那这个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夸张因为我觉得现在有一个什么问题是说大家对于评分有点麻了就可能觉得说这个评分只要低于 4.5 我就懒得看了在国内我觉得可能大多点评就觉得说你这个低于 4.5 我还看啥呢对吧这个一大堆 4.8 4.9 的相对于这个分数它对于不同餐厅的这个区分度

我觉得已经变得很弱了在我看来我觉得就是你用一个分数想要去解决我今天要吃什么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太够的对但是我一会儿去看一看你说的一个日本的网站我觉得还是还是挺有意思的说不定会扩展出你的日本账号

对我觉得有可能吧然后另外一个是说至少我自己的这个体验吧就是新加坡这边有很多米其林推荐的餐厅吧但是我去了之后的话呢我觉得也就那样就是因为在国内大家会很看重米其林这三个字嘛但是在我看来好像可能并没有达到我心中的这个预期吧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对于米其林这三个字的预期太高了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像海南鸡饭可能所有人都知道的海南鸡饭就是在 Maxville 的那家天天海南鸡饭因为它是米推嘛然后每一次有朋友来的话我可能都会带他们去那家但是我觉得那家店并不是我在这边吃到最好吃的海南鸡饭我在这边吃到最好吃的海南鸡饭反而是我上班的地方隔壁时隔的这个海南鸡饭所以这个也会让我对于

这个米其林这三个字在这边的鉴别力吧可能对我来讲可能不是特别的适用吧

对那美食其实本来就很主观然后我其实会比较想引用文伟他的一个观点吧那他的观点就是说米其林是让你去一个新的地方有一个在比如说七八十分以上的这样的一个选择所以他一定不会低于这个分数就是他个人的一个经验吧对这个也不是说百分百但是我觉得还蛮有代表性因为你去吃我比如说我去泰国吃了很多米其林

确实都有 80 分以上对它可能不是最好的比如说它可能不是 90 那它可能 80 85 这样子那也还不错对因为我就不会出现说在旅游的时候然后踩一个大坑然后甚至说比如说吃到食物中毒啊什么的像这种这种事情就会很很能去避免它嗯

确实是可能他考虑的因素会更多吧比如说你家餐厅出品是不是很稳定啊然后食物的安全性啊或者说我觉得可能会比单纯的说我脑子里面就放了两个字好吃要更多吧是的是的

刚提到塔贝罗其实塔贝罗上面它会有一个叫百名店的概念然后它这个百名店好像都不是像米其林那样就是有某几个主编然后去把它选出来的它其实就是纯粹靠用户投票投出来的然后塔贝罗上面比如说某个卖鱼饭的百名店第一名它好像才 4.2 还 4.3 分对就特别的夸张所以他们大部分的店的分数其实都没有超过 4 分大概就是一个 3.5 到

3.8 分这样子我大部分时候比如说有去日本旅游这么几次下来好像都没有吃过 4 分以上的店那些店很多都已经变成那种稍微有一点轻奢了你知道吗就是你需要提前半年去预约啊等等哦对就变成那种因为他他本来可能是

不太那么难预约的但因为他上了榜所以他就变得难预约了对有一些是这样的说到这个我想起一个事情就是在北京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住的一个地方旁边有一家牛肉面馆然后我和我女朋友都觉得那家牛肉面馆非常好吃但是那个时候他还在点评上默默无闻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某一天他就出名了

他出了名之后哇我们就没办法去那家店了因为永远门口都有人排队就凌晨三点钟你都要去你去那家店都会有人在排队我就觉得这个挺可惜的就是这个是我真正意义上我能把它称为这个宝藏餐厅的一家餐厅因为它真的被人发现之后哎就对我来讲就太遥远了我就去不了了

那刚刚讲到那种日本的餐厅需要预约的情况其实他就是通过拉高价格然后来减少大家的工作时间比如说他每天就做一餐就只做晚上就还蛮多店是这样的他只做晚上然后就采用就是非常贵的价格然后一个预约制对然后来赚取他能够生就是持续生存下去的这样的一个一个利润

对但是同时大家都还蛮轻松的感觉日本那边很多店现在在转成这种模式哦那这个模式我觉得对于经营者来讲还挺好的对因为餐饮业它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苦的活嗯那特别是像中国啊大家可能一年 365 天就过年才休几天嗯是的是的是的好那我们来聊聊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啊你好像之前比如说是在北京工作啊然后呃现在是来新加坡对吧

那这两个地方其实都是蛮出名的没什么好吃的东西的这样的一个网友评分就是比较低的一个地方对那我们指的这个东西是一个怎么说就是一个整体的网友的说法就不是说不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对那如果说这两个地方你做一个对比的话你会怎么样去看待呢

我觉得如果真的要去做对比的话可能北京之余中国就是在美食上的这个地位吧可能就有点像新加坡之余整个亚洲加上一部分欧美地区吧就是他可能什么都有但问题是说很多人会觉得说如果我真的要吃蘑菇菜那我当然应该去那个菜系所在的地方

我才能够吃到更正宗的这个其实也是我觉得在新加坡会要调整的一个预期吧比如说我是四川人然后我觉得这边的川菜肯定会有一部分针对本地人的改良所以比如说当我去吃一家餐厅的时候如果我最后要做评价那我可能会说如果你是基于一个这种正统的这个原教旨主义的川菜

来角度来出发可能我不会给太高的分数但如果你只是说我今天就想来吃顿好的吃顿辣的对吧跟朋友一起开开心情聚个餐那可能又会是另外一个分数所以我觉得不管是新加坡还是北京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吧所以之前在北京大家会经常去的一个餐厅类型叫住进办吧

比如说这个之前北京有一家很有名的川菜馆其实就是移兵住经办嗯什么什么的招待所什么什么的对对对对就大家会觉得那你既然是住经办那你肯定是最正宗的所以大家会会很看重这个正宗两个两个字吧我觉得这是一个点然后另外一个点是我觉得就是我我觉得北京还有一个什么让我觉得可能他他比成都就在美食上有差距的地方是什么就是他没有那种

你可以花很少的钱吃到很好吃的东西你像成都就有很多不同的这种小吃嘛什么豆花呀蛋蛋面呀超手啊锅盔呀这些你在北京应该就只有那个烧那个烧饼和这个卤煮但其实很多人他是无法接受卤煮的

所以我觉得在这点上,其实新加坡会比北京要好一些,因为新加坡有石格这样的存在嘛,然后很多石格里面还是会有一些比较好吃的东西的。因为我自己是觉得如果一个东西它要卖的很贵,你才能吃到它好吃的那部分的话,其实

在我看来算不上美食的标准我觉得美食是需要尽可能让所有人都去共享的对对对当然这个可能也跟我来自成都有关系啊因为我觉得很多小吃本来就是从劳动阶级里面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会更看重这一点

我完全同意啊就是我觉得在国内的话你用一个大家平均吃一顿工作餐的这样的一个标准然后去衡量一个城市好不好吃就是一个很通用的这样的一个方法对然后你就会找到说哦那可能北京上海在这方面就可能会比较落后一点那北京是油气上海应该还好一点

那在新加坡其实也是有类似的问题吧你刚刚讲到诗歌然后说有些诗歌还是有蛮好吃的食物的这个我还是蛮认同的从我们刚刚讲的那个角度出发小吃它还是要就是有这种平民化的东西然后有这个大众化的东西

对然后才能成为就是这个美食但是现在新加坡的时刻很多都同质化了也就是说被很多连锁的这个店铺给取代了然后以前坚持做了比如说二三十年的那些店三四十年的店很多人也都退休了然后年轻人可能就不愿意去做这个方面的工作因为真的特别累

我们也有看到一些比如说年轻人在石阁里面开店的但是其实那些新开的店他们会更偏向于怎么说就是一些更西餐一点的东西或者说更网红一点的东西对比如说很多以前在石阁做咖啡的做的是 Coffee 现在做的是真的 Coffee 然后也用的豆子各方面也都会有一个

就是标准的一个提升吧品质的一个提升并不是说它有多不好只是说他们现在更偏向于某一个统治化去就没有以前那味儿了对就没有以前那个味儿了我觉得这个可能很难避免吧商业就是这样对对对这个应该确实是一个商业液态演进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吧

我觉得因为你比如说像成都那些又好吃又便宜的地方很有可能那家店是店主自己的就他不需要付租金对就如果你是要付租金你去开一个餐馆那可能确实需要在运营上面花很多功夫在市场训练上花很多功夫然后很有可能在其中的某一个环节你就必须牺牲掉一些能够让这个食物

更好吃的那么一些环节比如说你可能会把某一个环节变成预制的或者外包的对不对可能我把里面这些小吃的部分我就外包了直接去买一个供应商提供的可能我就不会现做了我觉得这个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吧反正总体上越是发达的地方然后它的商业化程度越高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是的

那我们今天的内容差不多就都讲完了你最后还有什么东西想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吧就是如果后面有机会一起吃饭一定一定那我们会把姑父的这个某红书账号放在这个 show notes 里面对然后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然后看看他之前写过的那些帖子也就是我们今天上半期内容讲的这些东西好那我们这期节目就到这边结束了大家下期节目再见拜拜拜拜感谢 AB 拜拜感谢姑父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等客户端订阅,以及关注我们的微博或公众号,接受最新一期的推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