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 Matters 游戏课,我是刘梦霏。
在前面的六节课里,我们已经谈论过游戏是「有限规则」之下的「无限可能」,人们在游戏之中寻找「意义」,发现「自我」,认识「社群」,定义「距离」,处理「冲突」。总的来说,我们是想要为游戏正名,让它发挥出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力,让它帮助我们改造世界。
那么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这最后一节课的主题:如果游戏能让世界更美好,它会以怎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驾驭游戏。
在我看来呢,驾驭游戏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建立自己的主体性,找到那些能帮助自己的游戏,而不是沉迷于那些利用自己的游戏;而第二步,就是看到这个现有的世界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然后我们设法用游戏来弥补这种这种现实的缺陷。
这门课从最开始我们就抛出了「游戏素养」这个概念,它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批判地认识游戏,从而真正驾驭游戏,让游戏「为人所用」——这个「人」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是广义上的作为群体的人。换句话说,人才是游戏的主体,我们在其中不可以单纯地被规则本身所指挥甚至是摆布,应该是「我玩游戏」,而不是「我被游戏玩」。
所以我们驾驭游戏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分辨,看清这个游戏到底是在帮助我,还是在利用我。
先来举一个反面例子吧:金币民工。
简单来说,金币民工是靠打游戏赚钱的一群人。大家乍一听可能以为这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但事实其实很残酷,因为他们每天都是不分昼夜地在打游戏,领的工资却非常非常低,付出和收益是完全不对等的。
雇佣这些金币民工的组织,一般叫做「代练工作室」,本质上就是一个建立在游戏之上的血汗工厂。工作室老板利用廉价劳动力在游戏世界里赚取虚拟物品,一般是虚拟货币和装备,然后在现实世界里把这些虚拟物品高价卖给其他玩家。一个现成的例子是之前上映的电影《超级破坏王2》网络游戏里面带着绿帽子的小哥就是这个角色。这中间会产生巨大的差价,所以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在第三世界国家大量存在。
大家如果看过《头号玩家》那个电影,应该会记得里面除了主角团队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穿着统一制服排着整齐的方阵打游戏的,他们其实对应的就是现实中的金币民工群体。所以《头号玩家》虽然表面上看着很燃,但它展现的其实是非常黑暗的一个世界,一个被大资本家所操控的世界,几乎所有人都是被压榨的,都是被迫卷进游戏里的。
「金币民工」这个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就是我们要注意到,现在有一些游戏,或者说游戏化的产品,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害的,但它本质上就是在压榨你和剥削你。
比方说大家很熟悉的某个产品,是需要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子里,让人帮你砍单的这种设计,然后最后还会出来一个谁砍得多的榜单。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游戏化设计,很多人可能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但它实际上,是以商业化为目的,强迫你贡献出自己的社会网络和连接。
你当然可以出于你的主体性去使用它,但你做这个选择的时候应该看到,它实际上是在剥削你,你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所占的那个便宜和获得的快感,远远比不上你付出的个人信息和社会关系加起来的成本。如果你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还决定要这么做,那这是你的自由,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有能力、或者说没有意识,去分辨这个游戏的动机。
我们刚刚举的例子里面,无论是金币民工所玩的游戏,还是《头号玩家》里面那些穿制服的人所玩的游戏,还是这个邀请朋友砍单的游戏化产品,其实本质上都是服务于商业化的。
如果我们总结一下的话,所有那些以商业化为目的、把你再度原子化、让你成为一个机器上的小螺丝钉的所谓「游戏」,其实都是在剥削你、都是在利用你。
那能帮助你的游戏其实是怎样的呢?
当我们谈到游戏帮助人的时候经常会走入一个怪圈,就是觉得我们好像应该为了「更高尚的目的」来单独开发一类游戏。但这个设想其实是错的。因为任何一个经过良好设计的游戏,都可以达到帮助人的目标,不管这个帮助的效果到底是什么,它可以是帮助教育、帮助管理、帮助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等等。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里提到过,只要是经过良好设计的游戏,它一定可以赋予玩家自由,可以让玩家在现有规则之上叠加自定义的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开发出很多种玩法,进行很丰富多样的尝试。当你怀着很明确的动机进入游戏,希望让这个游戏来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都会很听话地达成这个目标。
比方说王者荣耀这个游戏,这几年在大陆非常流行,很多人都对它上瘾,所以它好像就有某种原罪了。但实际上我之前组织过一个王者荣耀实验室,把玩家集合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游戏去找到一个团队能成功的关键,这支队伍里必须要有哪些人,这些人会有什么特征。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团队角色分类理论的演绎。结果是非常成功的,玩家们在游戏过程中有很多反省和思考,而且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的团队合作中去的。那这就是游戏帮助人的一个例子,通过新的规则和任务的设立,让玩家实现技能的迁移。
大家可能没想到,这样一个用来消遣的游戏竟然还能实现这种作用。但有一位叫赫伊津哈的游戏研究者在八十年前就说过这样一番话:「游戏比严肃的位置要高一档,因为严肃谋求排除游戏,但是游戏却很好地包含了严肃。」
当今社会整个大背景都是把游戏娱乐化,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游戏是浅薄的、娱乐也是浅薄的。但我们在前几课也或多或少提到过,能流传到今天的所有这些游戏系统,其实都是文明的遗存,是文明的一些早期的核心社会结构不再发挥作用之后,以游戏的方式保留到今天的。所以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凝结,其中本来就蕴含了严肃的成分,只是这个成分往往不再是体系里的主轴。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有主体性的玩家进入游戏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它们有这样的潜能在等着我们去召唤、去激发、去体会。
那么刚刚说的是我们驾驭游戏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分辨清楚这个游戏到底是在帮助我还是在利用我。而驾驭游戏的方法之二呢,就是看到这个现有的世界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然后我们设法用游戏来弥补这种这种现实的缺陷。
比方说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对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状况良好、活动能力良好,但是他们却不能拥有游戏这个媒介。因为他们不被认为是传统的玩家,所以也没有人针对他们开发游戏,老年人平时只能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但实际上,到了他们这个人生阶段,其实是有能力比年轻人获得更多的深度体验的,他们从游戏中获得的乐趣和反思肯定可以比年轻人更厚重。
所以我也经常跟开发者建议说,我们未来是不是可以面向老龄化群体,用游戏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生活乐趣。
比方说日本的任天堂曾经开发过一款俗称「脑白金」的游戏,它的一个重点就是头脑年龄锻炼。就是通过科学研究,每天给你安排一系列不同的游戏,然后它们会激活你大脑不同的功能,锻炼大脑各个方面的灵敏程度。这个叫「脑白金」的游戏是在任天堂的一款叫3DS 的游戏机上面搭载的,然后没想到造成了这款游戏机在日本老年人群体当中的一次爆炸性传播。因为它每天分配的是不同的游戏,可以提供新鲜感,然后整体游戏时长也不长,从进入到结束,可能就大概 15 分钟左右,所以很多老年人都很愿意、也有能力去玩。
这个游戏带火了这款游戏机,所以其实也就带来了很可观的利润。这其实就告诉我们,即使你单纯从商业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老年人群体都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市场,更不用说,一款好的游戏其实是可以同时带来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
那这其实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现在的游戏开发者没有从社会构成的角度去设计游戏。开发者们考虑的玩家群体只包括一部分,只看见男性玩家,看不见女性玩家;只看见年轻人玩家,看不见老年人玩家;只看见健全人士玩家,看不见残障人士玩家。
残障人士在游戏领域受到的无视可以说比老年人更严重,但他们同样也是有享受游戏的权利的。而且,由于他们的体验渠道是受限的,所以可能更加需要通过游戏来收获技能反馈、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这里也可以举一个来自任天堂的例子,就是他们曾经开发过一款叫节奏天国的游戏。这个名字你一听就会知道跟听觉有关联,而且它这个游戏确实不像市场上大部分的节奏游戏,需要靠视觉反馈来激发节奏,游戏天国是一款可以闭着眼睛玩的游戏。所以任天堂就收到了一封始料未及的来信,是一个日本的盲人玩家说,谢谢你们开发了这款游戏,让我这个失去了视力的人也能享受到游戏的世界。
任天堂收到这封来信是非常吃惊的,因为他们其实在开发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残障人士,但是无形中契合了视觉障碍群体的需求,让这个需求被更多地留意到。我觉得这种社会关怀是我们的开发者应该有的。游戏是一个让玩家感受自由和平等的工具,但你不能在一个社会上只让年轻男性感受自由和平等。
残障人士群体的游戏需求其实让我们看到目前游戏开发的局限,很多都是仅限于视听,但还有其他的感官没有被利用起来。比如说,体感游戏,这是一种你需要通过肢体动作变化去体验的游戏,这个在中国始终没有非常流行。但它是不是有机会来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生活可能呢?或者说是不是可以作为功能游戏来帮助医学上的治疗和复健手段呢?比方说有一些体感游戏是通过 VR 实现的,那这是不是可以帮助盲童来练习听力和判断距离呢?
那么在这些背景下,我觉得游戏完全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来修补我们还不那么完美的现实世界。
这门课讲到现在,就快要结束了。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一直强调的一个概念是,要成为一个自觉玩家,要把握自己的主体性,运用已有的规则去实现自己的创造和理想。而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开这门课最初始的动机和最真诚的希望,是因为我们觉得游戏可以让世界更美好,游戏应该让世界更美好。
有句话说,造物主是个游戏设计师;但其实,在你的游戏人生里,你才是自己的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