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90: 给建筑师用的 GitHub

Episode 190: 给建筑师用的 GitHub

2016/2/15
logo of podcast  IT 公论

IT 公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不鸟万如一
苏麒
黄璟璐
Topics
苏麒:Modelo 作为在线协作和展示平台,旨在解决建筑师在设计流程中沟通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与甲方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Modelo 起源于其在哈佛大学的毕业设计,但经过商业化调整,目前专注于提供高效的模型展示和反馈功能。未来计划中包含更强大的协作功能,但目前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和市场适应性。 苏麒认为建筑设计难以完全模块化,整体设计不适合开源,但结构节点等细节可以开源共享。他认为建筑设计是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是针对特定问题和条件而设计的,因此不适合简单的复制或重复使用。 苏麒还谈到了 VR/AR 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表示 Modelo 已经具备 VR 技术,但由于性能和适用性等问题,尚未正式推出。 苏麒介绍了 Modelo 的商业模式是 SaaS,按月订阅收费,并表示目前专注于服务专业建筑师群体。 黄璟璐:作为 Modelo 的用户,黄璟璐主要介绍了 Modelo 如何提高建筑师与老板和甲方之间的沟通效率,以及在项目修改和反馈方面的便捷性。她认为 Modelo 的学习曲线平缓,易于上手,并表达了对未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模型功能的期待。 不鸟万如一:不鸟万如一主要从科技爱好者的角度,对 Modelo 的功能、技术选型和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他认为 Modelo 更像是 Basecamp 而不是 GitHub,因为它主要解决的是项目协作和沟通问题,而不是代码管理。他肯定了 Modelo 采取保守策略,暂时不提供浏览器内编辑功能的明智之举,并对 Modelo 的未来发展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鸟万如一还讨论了建筑师对云端服务的陌生感和抗拒感,以及建筑设计开源的可能性和挑战。他认为建筑设计开源应该区分细节元素和整体设计,只有细节元素的开源才具有实际意义。

Deep Dive

Chapters
Modelo 通过在线协作和展示平台,帮助建筑师更好地规划时间,减少来回修改的次数,并将设计行为量化,提高效率。
  • Modelo 的口号是 "stress less design more"
  • 建筑师的压力主要体现在时间规划和来回修改上
  • Modelo 通过在线平台和压缩技术提高效率

Shownotes Transcript

有很多领域已经被互联网颠覆,有很多专业领域尚未被互联网颠覆。由建筑师苏麒创办的 Modelo 就是一个想把建筑师、工业设计师、机械工程师——一切涉及三维建模的设计行业——的工作流程互联网化的产品。Modelo 源自苏麒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读书时获得了多个奖项的毕业设计作品,但他说现在的 Modelo 只实现了毕业设计构思的一小部分。建筑师的工作流程可以怎样改善?建筑设计有开源的可能吗?建筑设计可以模块化吗?VR 可以对建筑师起到帮助吗?本期我们请到苏麒以及纽约的建筑师黄璟璐一起对谈。 本期会员通讯将于稍后发至各位会员邮箱。每月三十元,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若您无意入会,但喜欢某一期节目,也欢迎用支付宝或 PayPal 支付小费至 [email protected],支付宝用户亦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我们推荐您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IT 公论》,但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 FM 或网易云音乐收听。 相关链接 《IT 公论》博客 IPN 播客网络 Telegram 听众群列表 Modelo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GSD) GitHub Basecamp Rhino Revit TypeKit Blend.io 黑川纪章 日本的新陈代谢派建筑 中银胶囊大楼 OMA Houzz 苏麒的 Twitter 黄璟璐的新浪微博 @Echoooooo_H 苏麒的微信:suqidan Modelo 微信公众号: Modelo 苏麒的 Medium IPN 播客网络常见问题解答 人物简介 不鳥萬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苏麒:Modelo 创始人、CEO 黄璟璐:坐标纽约的建筑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