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城市社会学】 城市活力在哪里:如何改造“危机四伏”的街道?

【城市社会学】 城市活力在哪里:如何改造“危机四伏”的街道?

2023/2/17
logo of podcast 小时空漫谈

小时空漫谈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聚焦城市街道。在城市生活的你,是否觉得马路宽阔而敞亮但时常拥堵?;想过马路却发现总是来不及?;道路机械枯燥,常常在城市中迷失的同时更是人气惨淡?;除了城中心几条步行街外,大部分道路不适合走路,街道意外伤亡率也依旧居高不下?这些“大城市病”都离不开街道。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从【城市活力】、【步行友好】、【小街区密路网】角度,聊聊城市街道的变迁史以及如何服务城市活力。

🔎内容剧透

  • 1. 道路和街道的定义是什么?街道分类是什么?
  • 2. 街道设计的发展史,服务车辆还是服务人?
  • 3. 道路的人车关系和空间资源分配有什么关系?
  • 4. 建设步行友好型街道的必要性有哪些?
  • 5. 从城市规划、建筑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小街区密路网的优点有什么?
  • 6. 我国小街区密路网的建设现状如何,哪些城市步行友好?
  • 7. 为什么我国小街区密路网建设迟缓?

📚知识拓展(工具箱)

  • 城市道路分类(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三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中类和八个小类。不同城市应根据城市规模、空间形态和城市活动特征等因素确定城市道路类别的构成。
  • **街道与道路的差异:**街道强调空间界面围合、功能活动多样、迎合慢行需求,根据沿线建筑使用功能与街道活动分为不同类型。同时将街道和道路的概念区分开来:道路强调交通属性,重视交通效率;街道强调功能属性,注重人的使用感受。
  • **街道发展史:**1920年前——人车混行的街道;1930-1950年——人车分离;1950-1980 步行优先、人车共享;1980年后,促进步行,高效化机动交通。

简·雅各布斯:其1961年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吹响了反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号角。她认为传统的人车完全分离不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应该朝着人车共享的方向发展,道路想要安全和充满活力离不开人的参与,“看与被看”尤其重要。

  • **道路网密度的定义:**道路网的总长度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单位为km/km2,我国对于路网密度的目标是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到8千米/平方千米。也就是街区的宽度为250m,是一个步行比较舒服的尺度。
  • **我国小街区密路网的建设情况:**截止2021年第4季度,全国36个主要城市道路网总体平均密度为6.3km/km2,相较于上年度平均密度6.2km/km2,总体平均值增长约1.6%。其中,深圳、厦门和成都3座城市道路网密度达到8km/km2以上,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国家目标要求。共有10座城市达到7km/km2以上,较上年度增加1座城市,占比达28%。
  • **活力街道:**提供开放、舒适、易达的空间环境体验,增进市民交往交流,提升社区生活体验,鼓励创意与创新。其目标是:功能复合、活动舒适、空间宜人、视觉丰富、风貌塑造、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