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是南京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却其实是我最先完成的一期。时光探宝人是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先生。南京博物院,确实是我个人情感上最亲近的一个博物馆,也是我最爱的博物馆。听完节目,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我把这期节目放在两位年轻策展人的访谈之后,为什么一个有着90年历史的博物馆有那样的勃勃生机。岁月和学术的积淀,终究是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我特别喜欢王院长最后说的,博物馆是一个永久的机构,它不因为动乱、战争或者是什么其他什么变革,一直在往后延续,博物馆可以超越很多东西,永久的事业。
我喜欢南京博物院,我希望他越来越好! 时光探宝人的金句,我特别想放在前面的话: 如果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代表着所谓民主,就是原来的宫廷,皇帝的变成了大家的公众的,而中央博物院成立代表了博物馆界的一个科学。是不是我们有时候迎合观众的总那种趣味太多,我们的宣传什么东西都比较卡通,以前曾经有过搞什么萌文物,那种东西,那种东西这种好像是我感觉不是太合适,起码它曲解了文物本身的含义。实际上这个博物馆是培养公民一个场所南博的我们整个氛围反正我觉得挺好的。好在哪里?就是说它跟人是亲近的 本期时光探宝人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 王奇志
主播:宝藏姐姐
本期节目,仗着和嘉宾比较熟悉,小藏问了不少“放肆”“敏感”以及在别的场合不太敢问的问题。然而,王院长一一回答,宛如这个喧嚣时代大潮下的吉光片羽,直指内心,令人感动。
-时间轴-
02:48 这份采访提纲,是三方力量共同完成的,我,听众,chatgpt
04:30 南京博物院的基因和历史沿革 07:00 中央博物院的成立和之前的南通博物苑、北平古物陈列所、北平历史博物馆的成立到底有什么不同?
09:36 如果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代表着所谓民主,就是原来的宫廷,皇帝的变成了大家的公众的,而中央博物院成立代表了博物馆界的一个科学。
10:43 中央博物院开创之初设立了三个馆 ,分别由三位学贯中西的大家领衔。 人文馆:李济 自然馆:翁文灏 工艺馆:周仁
11:49 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规划里,把“中国固有之形式”里的“固有”两个字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15:33 南博的学术传统一直没有断过,即便是在动乱年代,也几乎没有断过。 19:26 南博在中国博物馆界是有它特殊的位置和角色的,它起了非常多的一个引领作用,有推动作用。
21:54 “大馆”和“小馆”之间的“冷”“热”不均。
22:00 为什么选择“玉润中华”和“春华秋实”作为院庆展
30:00 筹备展览时候的小花絮,非常有意思
36:00 针对不同的观众,有没有建议的不同展线?
42:00 南博灵活的策展制度,激发了所有南博人的活力
44:48 王院长非常看重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他把博物馆定义成一个教育机构
48:00 是迎合受众,还是让他们真正学会使用博物馆,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9:00 作为博物馆,我们是不是迎合观众太多?用“萌”文物,是不是曲解了文物本来的意蕴
54:00 “小粉炉”被排队博物馆也没有想到
57:00 很多人,确实不太理解博物馆,包括一些媒体,如何讲好博物馆的故事,这个问题摆在多方的面前
58:00 和10年前比,观众的水平还是明显提升的
60:00 如何让观众约到南博门票,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68:00 听到有人在博物馆乱讲解怎么办?博物馆方目前缺乏有效的手段。
76:00 博物馆应是一个民主平等和人亲近的空间
77:00 博物馆数字化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数字化必须是有需要才用,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87:00 博物馆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空间
94:00 在90年这个节点,对1933年创建之初的中央博物院,您想说些什么?
97:00 对2033年,也就是100年的南京博物院,你想说什么?
98:00 附加题:博物馆离不开它所在的城市,主播替一位大湾区的朋友问了一个问题。
106:00 主播真挚的表白
-互动方式-
小红书:门道小藏)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多年不用微博了,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采访协调:李荔 杨小苑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王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