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收听迫切提问我是主播阿璐这是一档公开讨论心理健康的节目试图通过更多的公共讨论去除对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咨询长期以来的污名化打破让我们感到愧疚、羞耻、脆弱、挣扎的那些偏见和污名我们试图探讨那些身而为人体验到的复杂感受那么今天这期节目呢我们来谈一谈钱
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在很多方面都能折射出我们的价值观个性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
比如说我们先从大家日常其实很容易想到的一些方面来做一些梳理比如说怎么花钱它代表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优先级比如我们的消费习惯我们是大手大脚呢还是非常的节俭那喜欢花钱享受的人可能更加注重的是及时的满足和生活的质量而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很有可能是更注重长期的安全和稳定
当然这是从非常表面的层面去理解包括消费选择我们的消费选择是选择在教育上健康上旅行上在哪一方面花钱在哪一方面我们更重视个人成长和自己的体验
那么有些人他可能会喜欢购买奢侈品或者物质享受那可能意味着他更注重外在的形象和社会地位那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更在乎更重视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可能不会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些贵重的物件但是可能会把钱花在一些更重要的体验上面
与此同时金钱也能表现出来我们的风险偏好比如说我们是风险厌恶型的还是比较具有冒险精神的那么保守的消费者或者投资者通常是在规避风险我们会选择更安全的理财产品
我们也会很有可能选择更安全的生活方式那么冒险者可能会更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那么在生活其他方面很有可能也是一种更冒险和更接受挑战的态度那还有一个我觉得是更流动的是我们的金钱压力状态就是我们现在目前这个阶段和金钱的关系是更紧张的还是更松弛的
它往往也和我们目前人生所处的阶段有关比如这个阶段我们的生活是更动荡不安的那我们可能会在金钱上面感觉更紧张那这个时期我们的生活是更稳定更松弛更富裕的那我们在钱上的态度可能也就更松弛
那当然钱也折射着我们的自我价值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通过金钱寻求认同不管我们是通过创造财富来寻找认同还是通过消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里都有一种渴望得到认同和尊重潜在的愿望在
所以总体来说钱从方方面面像是一面镜子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就是不断地折射出我们是谁我们现在的状态如何我们的生活状态如何我们现阶段可能更在乎什么
通过审视我们是如何赚钱的如何花钱的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其实我们是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内在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和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因为说到底我们其实很多时候是通过金钱在和这个世界互动的那精神分析对金钱的思考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大家能够耳熟能详的精神分析家们对于金钱也有着自己又相似又各有不同的一些观点那比如说弗洛伊德是经常把金钱和粪便放在一起的如果大家对精神分析理论不够熟悉的话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是粪便啊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当中更多的会被视为是小朋友最早的创作就是说在他还不能创作任何其他的东西的时候他的这一坨便便就是他的第一个创造是真的从他的身体里面被他创造出来的不是吗所以很多那个小朋友会把自己的便便涂在墙上啊什么就很小的小孩做这种很恶心的事情其实他是很自豪的他是爸爸妈妈你看就是我我
created this 就是我创造出来的这些东西 anyway 那么金钱也是一种创造对不对金钱是我们在更有能力更有资源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相当于更高级的分辨
但弗洛伊德可能更多相关的理论是集中在他对刚预期和儿童在刚预期的时候会对控制的这一个议题特别感兴趣那么一个小朋友在二至四岁的时候他开始练习控制自己的排便然后慢慢发现这个东西是可以被自己掌控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然后又会有爸爸妈妈比如说一定要让小朋友现在去上厕所小朋友就一定不要现在上厕所那这就有一个控制和反控制的过程所以儿童其实是在控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种掌握权利的快感的那成年后他这种控制的感觉很可能就会转移到对金钱的控制上
再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像女分析家卡伦霍尼的观点她会把金钱更多的跟安全感联系在一起就在霍尼的理论里面她更多的提到的是金钱在心理上象征着安全感和一个人的自主性自尊那么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会通过不断的积累财富来填补内心的不安全以寻求来对抗
内在的焦虑其实这个焦虑不是外在的但是我们尝试用一个外在物物来对抗内在的焦虑
那在阿德的理论当中因为阿德的观点是更倾向于社会运动就是集体的社会性的行为他更多的指出的是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常常是对权利和地位的追求那金钱不仅是交换美节更是社会地位权利的象征那通过财富人们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所以我们也锚定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
所以你看金钱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的符号它在心理层面上也承载了很多象征的意义那我们与金钱的关系我觉得如果要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关系的总和它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与爱人的关系是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也又会回到我们和金钱的关系
我常常觉得在咨询当中讨论金钱的关系的时候是能带出来一些有意思的讨论的
因为钱在我们的世界当中被赋予了太多的价值和想象它早已不是单纯的一种交易货币作为交换物出现所以我们对金钱的态度感受想法甚至幻想都很值得探索它往往会像一个钩子一连串就能勾出好多其他东西来
首先我们应该先确认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程度的温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是我们都公认的在我们的现代社会当中换取温饱 99%的时候如果不是 100%的话都需要进行货币交易也就是说钱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那所以有句话不是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可是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观察里我很少见到有人能和钱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在我们的价值观里呢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是比较偏向于嫌弃定钱的吧比如说我们会说是金钱与粪土
我们也会说就是散发着铜臭味是不是你看这个险情和贬低其实很多时候这恰恰是一种很脆弱的情高因为钱和温饱一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在能吃饭能买得起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谈尊重爱艺术科学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谈钱其实是因为我们在情感上非常抗拒
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贫穷或者深知自己匮乏所以我们不敢开启这样的话题所以我们假装自己不在乎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们怕暴露我们其实没有的这个现实但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缺只是我们仍然无法坦然地去谈钱我们内心对金钱始终没有那一种安全稳定平等的感觉
然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常常是要大力赞颂那种不为五等米折腰的清高气节我们认为爱才之人是庸俗的是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所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展现自己的清高气节要和这些俗世之物划清界限不为其折腰低头仿佛只要清贫乐道那就能证明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
而且在我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商人的地位一直挺低的中国传统社会当中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排序分别是士农工商那士主要指的是知识分子呀学者呀官员呀然后农就是农民那他们是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人然后工是指工匠手工业者到最后才是商人
但我们要理解这种价值排序它其实一直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比如说儒家的思想重视的是道德礼仪和学问认为士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他们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商人会被认为是追逐利润忽视道德的所以会入
若有若无的多少有些贬低的味道,也因为我们中国古代是以农业为主的,所以农民被视为维持稳定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然后再有就是我们以前的社会结构和政策,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往往会用各种政策来限制商人,限制商业活动,防止商人过度累积财富和权利。
当然这只是一些非常粗浅的理解然后这也不是我的专业能力范围所以我也只能把我想到的内容大概在这里列举一下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传统价值观之所以商人金钱总是在这个排序的最末端总是在这个鄙视链的底端其实它是有原因的但是我们早已经不去管这些原因到底是什么却仍然被它一代又一代的影响着
所以说在我们东亚文化之下成长的大家很可能会对于商业行为商业利润赚钱有钱这些概念是有着一种复杂的感受的就是这个感受它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好或者不好可能是 multi-layered 可能有很多层次混杂在一起
然后应该是直到最近几年在互联网上才开始有一些非常直白的表达什么我的人生什么都不要谈什么恋爱呢结什么婚呢就是要搞钱搞钱搞钱搞钱才是正经事然后这样掀起了一种搞钱正当的风潮但是钱它从来不该是负面的也不该被嫌弃被排斥前面我们说了嘛它是一种生存的必需品是和我们建立好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那么搞钱才是正经事这样的思潮呢其实也偏离了刚才我们前面提到的和金钱建立的一种造为平等的关系那君子爱财也不见得要把钱看得高于一切不然我们很容易会变成金钱的奴隶本来我们是想使用金钱带来良好生活的最后变成了金钱操控了我的生活
然后在我们的节目里面几乎每一期都有提过一个概念叫做光谱的两端不管是哪一个极端其实都是一个非常僵化的状态是不灵活的不具有适应性的那么所谓更健康其实就是指的是更灵活的更具有适应性的能在不同的情境之下相对灵活的应对相对游刃有余的调整策略和思考方式等等
那在金钱这个概念上也是如此对金钱不屑一顾对金钱连命是从不管是在哪一个顶端都是一种非常僵化的状态很多时候会限制到我们现实当中的利益也会影响我们在现实当中为自己做一个真的好的决定
那我们可以先从说说看金钱的象征和意义开始啊因为很多时候不论我们是仇富还是爱财我们的这些复杂感情都不是针对着那些印着数字的纸而是针对它对于我们来说所象征的东西金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象征物它能象征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其复杂之程度简直令人着迷
而这个含义他们对于我们来说象征着什么其实是我们赋予他的所以去理解金钱在我心里代表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解码环节比如啊如果我看到一个人开好车我很羡慕我羡慕的是车吗还是他拥有这么多还是他连这个都能拥有那是不是他也能轻而易举地拥有其他东西的那种想象
还是我羡慕他开车在路上发动机的鸣响声别人都要多看他两眼这背后无数的关注和他人羡慕的眼神是这个东西更让我趋之若鹜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在谈钱但背后我们谈的是存在感成就感意义感个人价值感被社会和周围认同的感觉金钱和这些感觉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被量化
能够很符合我们需求的得到一个量表一个数字一个尺度一个进度条完完全全的满足了我们的那种控制欲因为我们前面说的那些东西都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你说有意义那有多少的意义呢如果你说这单生意是几个亿的量级哦那我可能马上就能 get 到那个意义了
所以金钱就帮我们统一了单位,统一了一个度量单位,统一了爱的度量单位,价值感的度量单位,存在感的度量单位,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靠自己赚钱,得到的那种获得感是别人给钱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富二代的故事他们无限的挥霍金钱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金钱在得到的过程当中没有提供给他们上面说到的这些存在感成就感意义感个人价值感被社会和周围认同的感觉所以他们必须要通过花钱使用金钱才能体验到这些我们当代青年现在特别喜欢说就是说我什么都不想一心只想搞钱
而且大家这样一说的时候往往能赢得很多共识就是此言一出一般这个言论是不大会激起太多不同意见的但金钱和温饱一样它是在一个人的需求金字塔的底端其实是生活的刚需所以我们把这个概念振奂一下现在换一个人来说我什么都不想一心就想吃饭他每天吃饱了还要一直吃吃饱了一直吃不说他还要在冰箱里柜子里到处都囤积更多的吃的
他每天什么都不惦记一门心思就是搞吃的我们会觉得这很合理吗我们八成觉得他是真的饿怕了那饿怕了所做的事情其实不是被饿驱使的是被怕驱使的所以很多时候一心搞钱背后也有一些相似的动力当然我觉得还有更复杂的其他的动力那就是其他的事情都缺乏回报其实是对很多除了钱以外的东西丧失信心的信号
那回到搞钱我们不能用数字来量化爱或者量化自己的能力于是钱是一个通行的标准我们追求一种认可于是我们把这个东西等量带换成了我需要很多很多钱这背后的意思是如果我有了很多很多钱我就不用害怕有什么是我得不到的了
认可 尊重那些我害怕没有的我害怕失去的我害怕不属于我的最后都会以金钱的形式被我牢牢掌握可是聪明的你这是真的吗迫切提问是一档公开讨论心理健康的节目由 Marcus 制作出品在这里我们试图讨论那些深而为人体验到的复杂感受陷入过的困境走入过的死胡同和无法挣脱的关系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吗别人也是如此吗我这样的感觉正常吗是正确的吗是健康的吗我有这样的感觉和问题我该怎么处理怎么应对我们试图地通过不断提问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我们相信总有人对自己的内心充满好奇
那我们前面也说到了我们每个人赋予金钱的意义都不一样它象征着什么对于我们来说也不一样我们对它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混合的情感但这些情感也都各不相同那这些都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多时候我们对金钱的想象不论是我们看着它心生嫌弃还是觉得高不可攀我们敢花钱还是不管花钱
往往都跟我们过往成长的经历当中与他交手的经验有关但往往遗憾的是大家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可能自己管钱的经验并不太多所以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呀很可能是继承了我们原生家庭对金钱的态度
在我的观察当中钱似乎在所有的家庭当中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禁忌的话题很少会听到有人说在我们家里面是能够比较开诚布公的谈论金钱的就像全家族在一起讨论今天晚饭吃什么那么自然
比如说当一个家庭比较匮乏或者条件并不充裕的时候,很多时候遇到孩子提到钱,家长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窘迫。比如当孩子嫌弃贫穷的人和贫穷的生活状态,父母很有可能会在这样的时候被唤起自己现在或者过往的贫穷的经历的体验。
会做出一些很应激的反应比如说为贫穷说很多好话强调他们虽然穷但是很有骨气不赚投机取巧的钱并且传递一些类似于有钱人都是资本家啊清贫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啊之类的
或者当孩子表达羡慕自己的同伴是如何有钱的买了什么昂贵的东西也可能会被父母勒令呵斥也许在这个时候父母体验到的是其实是一种来自于父母自身的贫瘠感是一种我给不了我的孩子的无能的感觉所以你看在一些诸如此类的对话场景当中一个家庭对钱的非常主观的感受就这样被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了
要不盲目地传承这些主观的感受是需要有某一代人突然停下来想一想诶这真的吗真那么可怕吗一直以来爸妈告诉我的这些东西是真的吗那么在有钱的家庭当中其实很多时候这也不是能够开诚布公讨论的话题啊
现在很多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非常热衷于给孩子做一些苦难教育因为父母白手起家担心孩子从小简易育时没有体验过白手起家从而会失去这种能力担心他们将来只知道享受生活虚度光阴不知道努力耕耘创造价值很多人不告诉孩子自己有多少钱不让孩子随便经手钱或者使用钱或者管理自己的
比较大金额的零花钱因为我们不是在一个要假装贫穷的家庭吗对吧那还有一些父母呢他们虽然富裕但是自己仍然非常节俭甚至有些时候是一种过度节俭这也会让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能够普照浪费的就是虽然爸妈没有要求孩子也去遵循一样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我们看到父母过着一种格外清贫和节俭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好意思去享受呢但最后的最后我们积累的财富一定不是用来要存在银行的对吗所以节俭它其实不是一个能力
有能力的是你有规划和合理使用财富的能力那个才是能力在这个规划的过程当中包括存钱储备不进行过度无意义的消费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大富大贵之家可能父母相当成功成了万众瞩目我们常在新闻或者八卦小包上面见到的人物不少时候这样的家庭会有一个这样的后代
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归类成不肯赚钱的富二代当然你可能会说他已经有那么多钱了他自己不赚钱也没什么关系
但很多时候我们能注意到的是这些所谓的富二代这些明明拥有蛮多资源和财富的家庭中的二代他们会成为所谓的玩裤子弟会无所事事会不做任何有意义有产出的事这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算是完成了一种师父但这样的方式其实是用了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
在这样的一种所谓的师父其实并没有真的完成这样的精神师父的概念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他总是蕴含着一种我的父亲那么牛逼我根本没有办法从任何层面上超越他他赚了比如说一个亿十个亿我怎么有可能在我的人生当中再重新复制出来这样的成就呢
然后我找到了一个可以挫败他的方式那就是让他有一个无所事事的失败的儿子所以只要我保持无所事事虚度人生我其实就某种意义上在某种程度上挫败了他他再在人前有多么厉害多么高的社会地位多么高的社会成就多么有钱他就败在这一点上
所以往往在父母非常有成就的家庭当中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的话他可能是表达着对父母的不认同和反抗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当中的孩子他一定也有非常渴望父母认同的那部分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在说顽固子弟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其实他们背后在他们内在的体验里可能经历着非常大的冲突一方面用这样的行为在挫败着父母体现着自己的反抗和不认同而在另一方面那个非常渴望父母认同的自己又不断地被自己的行为挫败着
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非常优秀非常勤奋的这样子非常好的条件的家庭出来的下一代并不一定是他们像我们想象的一样是一个被归训了的乖小孩所以意味着按照父母的目标去努力很多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在这个过程里找到了自己的自主性我们用谢霆锋来举个例子吧
当然这个例子可能用的不是那么的谨慎,因为我对谢霆锋的了解其实也非常有限,但他的知名度比较高,可能会比较好的能够作为一个例子来传递我们要表达的这个自主性的感觉。也许谢霆锋他做风味这件事,虽然他一定是无意识的,但是是他自己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自主性的方式。
因为但凡他还是明星但凡他还是在演艺圈混他其实有很多资源然后人也非常帅但他很容易被人一直说是谢贤的儿子但是他做风味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他是谢霆锋他是他自己
那在我们精神分析的视角之下也有很多关于一个人看起来忙忙碌碌但是怎么都赚不到钱的探索和思考这往往是因为他和钱的关系有问题像我们前面说了我们从小对钱的想法感受和对他的态度思考方式都是通过很多很多复杂的因素紧塑起来的
那我们很多人在无意识的当中对钱的情感其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有些人无法允许自己有钱这种心理动力可能源自于多种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因素那么比较常见的几种我们在这里举例子给大家打开一下思路比如说有罪疚感和一些道德冲突的感觉
那有些人在潜意识当中可能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财富这种愧疚感可能是来自于童年时期的教养比如说父母灌输的节俭的价值观和对富人资本家的负面看法他们可能是觉得拥有了钱会让他们变得自私不道德违背了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
而有一些人则完全内化了一种有钱等于不道德的观念完全画上等号认为财富积累必定伴随着某些不正当的手段或者对他人的剥削而这种观念其实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塑造文化传统的塑造家庭教育使他们在追求财富追求好生活的过程当中会不断感觉到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另外我觉得还有很值得提的一点是金钱往往代表着自由潜意识中拒绝自己赚到钱很有可能是对自主性和自由的恐惧我们看到过不少的明星他们的金字人都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在这样的关系后续当中就会经常爆出各种奇怪的家庭纠纷
我们用明星的例子可以看到这个人即使赚钱了赚了很多钱他们仍然把钱放在爸爸妈妈手中仿佛是一种我还小我还没有能力管钱在这样的关系当中就让爸爸妈妈能够仍然是负责的一方孩子和父母一起共谋般的促成了一个孩子还没有长大还需要爸妈管的局面
孩子虽然是大明星了赚了很多钱但仍然主动把管理权交付于爸妈手中这其中其实是有一个非常浓厚的表忠心的味道在的而父母接受了这样的角色其实也在传递一种外面都是坏人他们都惦记你的钱不会真心为你好还是得爸爸妈妈来帮你保管这些财富怪孩子外面都是坏人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来这里才是你永恒的港湾
说到这里我脑子中其实浮现了无数个动画片里面那个坏妈妈的角色不允许孩子离开家不允许孩子展开翅膀不允许孩子真的飞翔说到回避自由和回避这种自主性另外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很多女人不能允许自己有钱因为太有钱的女人是会给男人压力的虽然自己获得了自主性和自由但很害怕因此会失去爱和关系
那就又要回到我特别喜欢的综艺再见爱人了其实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样板比如说复首二和比如说日渐变得成功和有钱的盲事情他们都在明明变得更好了更有钱了的时候和爱人的关系里出现了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的情况那金钱代表着权利也代表着自治
其实有一个有钱的女人要和你在一起发展一段关系的时候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你们两个能够享有一段相对平等的关系可困难在于在历史的叙事当中毕竟女人有信用卡才是最近 50 年的事情
男人习惯了女人需要他们庇护属于他们受他们主宰自己是权力方有权力控制着这个女人的一切有权力在关系里为所欲为而在这一刻他们突然发现天哪对方和我一样是一个平等的人类他们就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处了
在过往的亲密关系当中很多时候女性其实是会被更儿童化的更幼儿化的就是这个男人像一个家长一样他有钱他独立他自主他往家里面提供必需品和金钱和保障而女人其实像小孩一样她什么都不用考虑就去完全依赖这个男人
所以当这个男人提供了金钱往往是生活的核心必需品的时候他就不会被要求再往这个家里面提供任何其他东西了但随着现在的女性有机会受教育参加工作有自己的财产很多女性也赚很多钱所以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当我们有了在社会中自立的能力之后我们的生存安全的需求就被解决了这时候我们会转向情感安全
比如说我们需要配偶能够提供情绪价值了那其实就是要在情感上有回应能够在情感上感受到双方都有投入这个关系是流动的是活的有些时候在看再见爱人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心里有些遗憾
我在想其实当一个女人有钱的时候还愿意和你谈恋爱这个关系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你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关系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不用依附于你但仍然愿意不离开你的人
其实在咨询室里面在咨询官司里面金钱也是一个常常非常值得拿出来审视和玩味的议题来访者怎么付给我们钱来访者认为咨询室的收费是合理的吗什么样才是合理的来访者认为自己付多了付少了来访者想要给更多想要给更少想要占一点便宜
这其中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和让我们探索的地方其实非常多我在想也许之后我们可以单独再做一期节目聊聊咨询室里面的金钱但我不知道在咨询室里面的金钱关系有多少人有兴趣所以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许可以留言让我知道
那么我希望今天这期节目能够或多或少地呈现给大家的是我们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是一种对符号的追求而我们是要通过更深入自身才能明白追求这些符号对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要把无尽的生命花费在对金钱的无尽追求上呢
我们确实想要很多很多金钱那到底多少才算很多呢如果我们穷极医生都花费在对金钱和名利的追求上来说这对我自己到底划算不划算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划算可是这样的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多时候又是一种遮盖和掩饰
也许有太多的无所谓和我什么都不要我就是爱钱都是一种遮蔽遮蔽掉的是这背后我们曾经体验过的那些评级也许不仅仅是金钱上也是情感上所以只有当我们足够深入到自己内心的时候理解到我们最深层的追求的时候我们才能不陷入如此表面的回答也不会陷入强迫性赚钱的模式
还记得我们节目里总说的那句话吗当有选择的时候才是自由的所以当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到它的时候其实我们最后仍然选择不停地追逐金钱但它是一个自由的选择了 OK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所有内容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或者觉得这期节目中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可以把这期节目分享给朋友一起收听 Sharing is Caring 这也是对我们很大的支持
我们会不定期地做问答节目如果你有一直以来感到困扰的问题欢迎把它们写下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我邮箱地址可以在收纳区中找到与此同时我会把节目中的参考书籍和文献同步在同名公众号迫切提问 Burning Questions 可以搜索公众号查阅
Positive 有 Markets 制作出品你可以在各大主流音频平台或者播客过户端订阅收听这档节目我是主播阿璐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