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02 “互联网老兵”来东京躺平

102 “互联网老兵”来东京躺平

2024/11/14
logo of podcast 边角聊

边角聊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L
Lambda
Y
Yuting
老冯
Topics
老冯:35岁焦虑以及对国内互联网行业现状的担忧是促使他离开国内大厂,选择举家搬到东京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他选择日本是因为移民周期短,性价比高,且他对日本社会和生活便利程度有一定了解。在东京的生活比预期更好,生活丰富程度远超国内,线下活动丰富,获取兴趣爱好的成本更低,生活节奏也更慢。 Yuting:相比杭州和新加坡,她更喜欢东京丰富多彩的线下生活,东京的儿童娱乐设施更分散,更利于儿童的成长,与国内集中式的模式形成对比。 Lambda:一位学弟从硅谷搬到日本,主要原因是北美互联网公司工作环境恶化,以及对美国社会环境的担忧,尽管这意味着降薪。相比高薪,学弟更看重日本高质量的生活和相对容易获得稳定身份的优势。朋友的意见对他们最终选择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孩子教育成本的考虑。 Yuting: 相比杭州和新加坡,东京的线下生活更加丰富,更容易找到同好和社群,生活体验更好。东京的生活节奏也相对更慢,更能享受生活。 Lambda: 从硅谷到东京的案例说明,高薪并非唯一考量因素,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样重要。许多人选择出国,也面临着家庭、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互联网从业者移居东京的现象,并以一位35岁离开国内大厂,举家搬到东京的“互联网老兵”老冯的经历为例,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老冯分享了他做出这一重大决定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东京生活一年多的感受。
  • 35岁焦虑是许多互联网老兵面临的共同问题
  • 选择东京是基于性价比和周期短等因素
  • 老冯在疫情期间下定决心改变生活方式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好 6 月 1 日边角聊在知识星球正式上线感兴趣的朋友在知识星球平台上搜索边角聊即可付费加入我们的年度会员计划之后将有更多的福利等待大家谢谢各位的支持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本周的编较聊这一周啊就说我们会展开一个新的一个系列其实之前我们请那个拉姆达老师跟他的队友分享过他们的东京搬家记当时是从新加坡搬到了东京但实际上面我们也会发现最近这一两年吧在东京啊汇聚的马农啊群体啊越来越庞大各种各样的从事 IT 行业啊或者相干领域的一些专业人才吧在东京啊似乎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呢我也觉得非常好奇啊所以说今天呢还是请到了拉姆达老师和他的队友啊来继续探讨一下这个话题首先请另外一位主播拉姆达老师和他队友打个招呼吧大家好大家好然后呢今天我们也非常高兴啊邀请到另外一位嘉宾啊是一位来自于中国国内互联网的一位老兵老冯来参与这个讨论啊因为

他的从业经历非常的丰富我之前稍微看了看他的一个履历觉得哎呀就是各个大厂都转战过就是在经历了这一轮轮轮回之后最后落脚在了东京我觉得这个选择也值得一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也很好奇首先欢迎老冯好

大家好我是老冯好的然后的话今天你们都是马农除了我之外的我就非常好奇首先想问问老冯你当时选择来东京这样一个过程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说要来东京落脚

是这样首先我之前来日本玩过两次然后玩过两次以后对日本有了一定的印象还不错当然都是很好的印象然后来 19 年就在疫情之前 19 年的春节是在东京这边过的

然后当时其实就萌萌发了一个想法说这里似乎来这里住住也不错然后正好赶到 21 年的时候因为疫情然后疫情的时候在家也关了很久的时间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不我们就跟我队友一块商量就换一个生活方式然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在那个时间点的话实际上面因为你之前在国内互联网反正进入这么长时间啊能够选择依然抛弃你之前这么长时间的啊互联国内互联网的这种丰富的经验去一个陌生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其实也还是需要蛮大的勇气和毅力的吧啊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也没什么也没什么就是那个 35 岁焦虑吧就是每一个那个互联网老兵就像我这种 80 后吧然后在职场上干到这个年纪然后你看身边这个也然已经成为这个就是职场上最不受待见的人了然后那个咱这个想了想就算了我们与其这么耗着那我们就不如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吧嗯

那时候为什么我选择日本呢因为我相信你可能也有些因为我听下来你可能在之前虽然来日本也旅游过但是其实跟日本也没有什么特别强的这种这种联系我指的是就是可能在之前留过学啊或者待过啊为什么不选择去去欧美或者去澳大澳洲北美当时其实都看过都看过北美也看了当时主要就看了北美和那个北美加拿大嘛还有就是澳洲嘛评估了一下就是日本这个周期最短然后

就便宜这最实际性价比最好加拿大当时也问过加拿大因为很多人当时也推荐也看了一下加拿大加拿大当时看最大的一个问题是

如果要去的话首先落脚可能就不是温哥华也不是多伦多这种因为去的人比较多然后排队也会比较长然后花费算了一下的话而且还得等得等下来差不多要一年半日本这边当时一看的话马上就能来然后马上可以基本上差不多很快能办下来所以一看日本

因为也来玩过知道社会什么样然后生活便利程度各方面都有一个底然后没什么问题然后就做了这个决定

这一点的话我觉得拉姆达老师你觉得当然你们之前是在新加坡待过段时间然后再来这边就说但是我觉得你周边应该看过类似不少例子对就是我这边的话刚好最近有一个学弟就跑过来找我然后他就是你刚才讲的这一种他之前的话是在硅谷工作

然后在硅谷工作了可能快三年四年吧就是特朗普下台那个时候去硅谷工作

特朗普上台就走了对 特朗普上台就走了工作了四年然后他为什么就是能决定从硅谷搬来日本其实主要是两个理由来跟我讲第一个是他觉得北美那边工作还是蛮糟心的就很有毒他说过去北美是个养老非常好的

在有毒有国内某些大厂有毒对这个道理对就是他的话就是在过去可能 2020 年到 2022 年就是北美那些大厂的工作还是很舒服的然后也比较的休闲是但是奥年后来开始不

就可能国内观众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当年就开始有一波很大的互联网公司的裁员然后裁员完之后就是之前他待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就是在硅谷号称养老的一个城然后但是裁完员之后就变得非常的卷然后狼性上级对于他们就是非常用他的话讲就 PUA 不断的 PUA 他们

然后 POA 到一定程度之后他甚至到二三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有点感觉不舒服了就那种压力实在太难受了所以他就开始考虑要去换一个地方这是第一点然后第二点的话他其实还是有一些担心就是虽然当时是还是拜登和民主党在台上了

但是他已经感到不妙了对就是是能够隐约的感觉到一种就是虽然川普不在但是所谓的麦嘎的那种氛围一直还是在的就是和川普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可能整个社会环境已经往这边转了对所以

他其实还是蛮担心这种环境会对他作为一个华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两点他后来就想了一下觉得说这个还是不能在这边待太久了就是开始找亚洲的工作他当时找了有三个地方就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他都在偷简历找

然后他这三个地方找就是东大道一些工作的机会了然后经过一些咨询之后他发现香港的工作文化也非常有度这个历史一贯是这样子的一贯是这样子的对对对然后新加坡的话又碰到一个问题新加坡因为去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太多了就有点发不出工作签证了然后要他

然后他最后就是日本这一边倒是大大方方的给了他工作机会最后他反正还是纠结了很久因为日本相比美国工资是要低很多少很多的对就是可能是要这种腰斩这种程度的这种少法

对还要贬值对还要日元贬值对然后所以他反正还是犹豫了很久但是犹豫很久之后他还是觉得赚钱这件事可能不如生活重要他觉得生活在美国这样生活下去真的要能要出心理问题的所以他最后就一难绝难的就是选择要来日本然后最近刚刚办好签证吧大概可能可能再过几个月就要到日本来了

就是说从 2010 年以后就硅谷也不让懒人了对 2010 年以后硅谷也变成了有点像国内大厂的那种氛围向那边靠齐然后的话他是相对来说他已经愿意接受被腰疼的工资的也要换一个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好的环境那他在之前就跟老冯的问题是一样的他在日本生活过吗或者待过吗他知道这个环境和环境对他来说友好吗

他完全没有完全没有对他只是旅游过来和老冯其实是一样的一个现状所以他当时反正跑过来反反复复跟我聊了很久了就是问我说这个日本人怎么怎么样这就是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我跟他讲的就是说日本可能他不需要有硅谷那么高的工资但是实际上也是可以过到一个比较有质量的生活对非常有质量的一个都市生活然后而且他不像硅谷那种你等绿卡

就是硅谷现在比如说作为一个在中国出生的一个中国人他等绿卡可能大概要七年往上走的一个时间了然后但是在日本的话你可能拿一个高度人才签的话你可能一年左右就可以开始申请可能两年到三年就可以拿到这一个就是类似于绿卡的永居所以说的话就是他时间上也比较短对于他这种就是想在

国外尽量的有一个稳定的一个身份来讲的话对他也很有吸引力所以基于就是这两点一个是身份另外一个是生活可以不用很高的成本也可以拿到个比较高质量的生活基于这两点他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来日本对我刚才就听你那个说的时候我突然间想起来一个事就是朋友的意见其实在我们做这个决策的时候特别有分量嗯

我们当时因为出国肯定不是中介的意见对中介其实也问过做综合看下来朋友的意见非常影响非常大因为我自己有亲戚在澳洲也有朋友在北美然后也有原来的前同事和朋友在日本的都有

然后也是跟基本上都跟他们都问了一圈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然后综合看下来觉得日本这个还是不错的一个选择然后因为因为我可能跟那个可能跟很多来这边的马农啊还不太一样就是我跟我太太其实是文科生然后我们俩原来其实做产品运营和偏市场的活多一些然后

也看了一下我们也仔细真的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这种文科生然后跑到海外能干嘛然后语言还得重新学因为我们的日语是零基础然后英语有点底子所以当时为什么也看北美和澳洲的事

然后最后综合看下来以后看完其实朋友的生活状态然后我们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想要的然后再加上我们俩因为之前在北京待了很多年我们一直没有想要没有要小孩就因为工作忙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当然很重要一个就是考虑孩子以后的教育问题然后北京其实

看了一下我原来的前同事还有上次上的国际学校算下来一年真的很贵非常夸张非常夸张当时看了一下东京然后就我朋友说他们上次看牧村拓哉女儿上东京的国际学校一年学费也就算下来 20 万日元左右

然后人家这边也没户口要求就是你不需要买房你租个房然后人家就可以就近上了对然后我们最近有个朋友搬到东京这边一个很大的东山小学校东山不就是东京公务员的一个居住区然后已经很好的一个学校他们就租房租在那了然后直接就可以在那上学所以这种因素的话就对我们最后决定来日本也是一个很强的因素是

然后的话就是因为像你老冯就是因为现在你过来应该是住了一年多了嗯

然后我就比较好奇了就是你觉得这一年多的生活你觉得跟你的预期相差距大吗符合你的预期吗符合预期甚至还更好是吧比如说他这上午就可能也有朋友我先得就是说先说一下生活状态吧首先得承认我没有在这边过那种社畜生活是相对比较自由相对比较自由一点然后虽然收入比国的砍半然后

就基本上这样贵不贵贵不贵也砍半了对比国内砍半但感觉生活质量上来看的话是好确实比国内的话就生活的丰富程度很多是东京我自己最最大的一个感官吧就大家就我们国内的朋友经常一提到日本觉得是小日本小日本是那其实你看小日子小日子是非常非常丰富的要丰富的多我们原来在国内是一种什么生活状态原来我租商品嘛

然后上班就在那个就是六道口然后有时候就原来再早一点就后场村然后就基本上两点一线然后你没有什么个人生活然后在东京的话就是你可以就是这边最近又最近正好是就花火还有各种夏日的这种这夏日季马斯利特别多然后你就挺好的你觉得这就是应该有的这种生活的常态然后烟火气非常足

对就是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个感觉就是说我觉得就是相对来说你在东京生活就这无论你是生活比较有余裕还是一个社畜的生活相对来说我觉得你获得各种各样

生活文化享受的这种渠道会比较更多一点对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是成本更低对就是有些东西你并不是说国内北上广没有北上广深有它有但是你相对来说你要获取它的话你要投入的精力和金钱的成本会非常的高非常高我举个例子就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就是那个我有点小众爱好我喜欢模型就那个军模和铁道模型你是教

你是交老吗算是吧交老交老不是那特别好那种交老反正我现在住的是东京西边其实中野中野对中野其实就是一个很亚文化的一个地方然后他的中野百老汇对他旁边就有交老的一个 24 小时就有点像网吧似的你可以去那个地方交老网吧交老对你可以在那很便宜的价格是

然后你可以在那个地方做模型然后也没人打扰你很好然后这个就在家门口原来你在北京的时候你想去线下店你就只能跑去鼓楼然后后来我知道鼓楼那个地方好几家都已经关了关了对上海就是百万城对跑一趟真不容易对

对而且我说到这个我自己还有一个感触就是我跟我队友在日本的时候我们就喜欢看逛店就逛很多的这种线下店的那种原来在你在长明的时候你除了去大的 shopping mall 之外基本上都是变成国内都知道变成那种带孩子地方是你其实走哪都一样没有什么但日本这边线下太丰富了而且各种各样我经常很

我老婆经常会批评我就说你怎么就把国内习惯带过来我经常说这店开着也能活得了因为在国内的时候原来也很不成功的跟朋友一块开过店或者是投过一地就开过串串香店都关门

对经常会你不由自主地想这个房租怎么怎么开对我得得开多长时间才能把房租挣回来这个问题对这边好像完全大家不 care 这个事而且动不动就关门人家但是你超过你超过那个比如说他说那

6 点钟下班你 6 点 01 到那对不起我不接待了就关门了然后从餐厅到那种店都这样然后我们家门口我特别喜欢一个卖冰激凌的店那个冰激凌特别好吃然后我有时候下班赶到那的时候他就关门了他也就不给你弄了对就真的是他们这边就感觉

就是大家做这个就日语讲就是那个雅莎系就很雅莎系心态很平常你会看到一些小店什么一周开三天对三天开半天三天里面只有下午到几点到几点是开门的你就会觉得这个店为什么能开得下去是我上次在那个戴官山那边看到一个那个应该是做个咖啡的店还是什么店然后还会放点音乐就是它相当于有点唱片什么的

对对对然后那家店就是你想因为戴官山是个很贵很贵的超贵超贵对然后那个那个店是一对老夫妻开的然后那个老夫妻就是当时就是当我朋友就跟他们聊天嘛然后聊了下来发现就是他那个老夫妻那个就是太太身体不好所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他们每一周只开三天就当时太太身体好的时候还是会开满的但是身体不好就开始一周开三天然后

这个也就卖一卖咖啡然后大家在里面坐着聊的天然后这个店已经开了快十多年的时间了就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活下就像你刚才讲的就是在这么贵的商圈开一个这样子的店而且一周只开三天最后还能开这么久还是蛮神奇的而且那个咖啡不一定比国内的星巴克贵吧

对我自己真的在这边喝过因为是你们上海咖啡厅原来已经算挺多我来东京以后真觉得东京好喝的咖啡厅真的太多了而且不贵真不贵好的手冲咖啡就一杯算下来 20 多人民币也就这样 28 29 就真的没比国内星巴克也得 32 对

就讲到这个在东京的生活我觉得我觉得这个话题可能在生活上面可能雨婷跟你有发言权吧尤其是你的观察呢跟杭州比跟新加坡比跟东京比你觉得哪个生活更乐会一点就是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东京嗯

其实杭州的话我也是就是跟老冯一样其实是属于两点一下而且因为居住的地方是在郊区嘛其实那周边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然后在新加坡的话虽然也是新加坡很小其实你不管住在哪都还蛮市中心的但其实新加坡也是一个很无聊的一个城市新加坡人自己每年都是就是往国外跑玩然后那个

东京的话就真的很完全不一样就是它的那个呃线下的这种生活的形态是非常非常丰富的啊任何一个有小众爱好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同号嘛然后有自己的小圈子然后经常会搞活动所以我觉得从这个生活的丰富程度来说我是会更喜欢东京一些嗯是的然后你有没有跟其他两位就是聊到这个同样的感觉就相对来说呃

你在外面就是逛也好或者是相关消费也好相对来说的话我觉得你能够以一个比较厚道的价格去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这种企业因为这点的话前面老冯讲的这个我觉得因为你现在肯定还没小孩因为有小孩的话肯定也会有一个感受就是说是国内当然现在也有各种各样的什么培训班带小孩去踢球啊练什么体育项目啊或者是就反正

包括你前面提到的商场现在国家商场就变成了一个小孩带小孩的地方托儿所当中中庭那边有一个这种爬这种东西蹦床这个多少钱呢这个都不便宜相对来说但我觉得东京这方面反而是给小孩看来来说很多一些

设施或者一些比较让小孩能够去的地方相对来说要多得好很多多很多我刚来的时候住在当时还没有找到固定的住所是住在大田那边的一个酒店当时就观察我

下午的三点钟之后那个旁边的小公园里面全是小孩是长满了小孩而且没有家长看着的日本这边有一个比较好的就是呃他每一个街区他都会有一个小公园小公园里面是那些呃玩乐的设施啊然后呃

那个打球的场地都有对一般都是下午妈妈带着小孩去那边玩了甚至你看不到妈妈没有家长我自己在国内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刚才沙尔说的那个商场里的中庭蹦床馆一堆孩子在那蹦然后那个站在边上都是满脸菜色的爸妈所以国内它是属于集中制然后在日本的话其实是分散到各个社区里面去了

对而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就因为我家旁边就是个小学就日本的小学生放学我没有看过家长街就全都是自己走回去的就是没有什么爷爷奶奶背着书包等着你的没有没有没有我在昌明的时候就特别明显中关村的各个那个

放学的时候全是家长的车堵满了那条路你就基本上走不通要么就老人对要么就老人还有各种车堵满老人去接孩子全是这样的日本看不到这个小孩自己就回去了其实如果你坐地铁或者是很明显的可能很小的一二年级的就背一个自己背一个高比人还大的书包对对对

这个还是这个还是蛮明显的然后因为前面是讲讲是生活的一些感想但是我还是想拉回那个关于啊马农集体转职到东京来的这样一个话题啊就说呃因为您前面提到因为作为作为 80 后嘛就迎来作为 35 岁这样一个卡啊就说你觉得这是除了像你做出让老夫你做出这样一个选择之外像你周边的一些同样这样一个位置的这样一个啊朋友啊同事啊

他们是怎么样化解的呢是在国内继续耗着呢还是也是像你一样就是说是干脆我换个地方投胎了啊都有都有都有都有做做技术做开发的我觉得大家

国内的很多朋友没走的大家可能还更在乎钱多一点然后但实际上如果更在意生活或者以我们有些朋友说的想明白了是他可能也就来了因为实际上来东京如果如果是我们国内讲马农或者这种开发人员其实日本的需求量蛮大的也不难找就是日语甚至你日语会不会都无所谓的这边招大量的人是

然后你说像国内的一种企业文化也好或者这种市场的状态也好从你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是来临东京之后因为我知道虽然你的工作也好现在跟接触这个圈子也好户头号上还是跟这个圈子是相关的差别是不是真的就非常非常大因为前面讲到硅谷的文化现在也被感染的非常 poison 很有毒了对吧

日本我这边接触的朋友们其实还好没有感觉大家没有那么卷就即便是我认识的几个在你看那个在在软银的还有在这边做 it 咨询在爱森哲的还有就类似做这种的大家就他们普遍状态虽然钱没有国内多这也是事实的第二个就是但是大家都是感觉就是他们都基本都在家办公

就这种偏多一些然后听他们跟我们描述当然他们也会吐槽说我们这边太死吧然后规矩太多然后这个那的每天天天都是电子邮件来发十几封电子邮件二十几封今天为一些琐事也抱怨但整体上他们还是很拥有自己的生活然后也都早早的你看最近认识的两个小姑娘他们年龄也不大不到三十反正也都买了自己的房子然后也

在家办公也有每天每天想的就是周末要带老公或者是带狗去哪玩全是这些事就跟在国内的时候大家想的不太一样对真的状态不太一样在国外然后跟在国内的工作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非工作时间你的同事是完全不会来打扰你的

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既 �

包括我我最近刚认识一个就在名古屋丰田工作的一个哥们他是之前在丰田研究院工作后来短暂的去深圳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选择了回了日本反正我跟他聊完天他说

为什么回来的时候也说了一个就是这点你刚才说的即便像丰田这样的日本很传统的这种大企业他现在也不在你的休息日或者你的休息时间给你拍各种工作的活了他们也从来没有

基本上是这样然后我周围可能有一些也是快到就是 35 岁左右就是在互联网大厂工作那些的他们还是蛮多会因为看到我这几年都在国外工作所以他们还蛮多会跑过来问的对问一些这些情况的对你活得还好吗对有没有被

还能吃吗还能吃吗就是他反正会问很多问题但是问了之后大家聊天实际上他们聊的其实还就是像刚才讲的嗯回到那一个在 35 岁之后这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出路的一个问题上所以其实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多数的呢

他们可能到了这一个就是大概三十多岁之后他们会觉得开始焦虑觉得我现在已经到这个岁数了然后有点看不清接下来应该怎么走的然后而且关键是有一种没有奔头的感觉就是你过去二十多岁你努力可能还是觉得我可以买房我可以成立家庭那到三十多岁之后你可能房子也差不多买了现在开始

还贷了家庭也成立了然后接下来干什么然后接下来你唯一能想的是我可能快要被裁员了除了这个事之外没有任何的奔头然后我每天活着不是说我可能在卢总地我可以买一套房而是说我要卢总地自己不被裁员这种实际上会闹能过的还是蛮痛苦的然后就是当时我跟

很多那些国内的同学朋友交流下来他们普遍都有这种感觉就是看不到未来的奔头在哪里然后但是如果劝他们出来实际上很多的人也对国外感兴趣也想往国外去试一试但是其实还是很难很难的因为

对于很多人来讲就是首先国内他们可能更有办法找一些工作就是你辞了一个工作之后找下个工作可能还是可以努力一把可能还是找得到的然后现在也是吗现在可能

没那么好找但是还是想努力再找一找就比如说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跟我聊了好久就是打了个几个小时的电话他在国内刚刚就是他还是属于自己去创业了然后创业之后开了一个可能一个快三四十个人的一个公司

然后还可以做的蛮大的就是已经接到一些很大厂的比如说交一些像华为这种的这些单子单子都给他们了然后突然就是在奥三年的时候然后

他们的业务量突然急剧的下滑最后就开始养不起了养不起之后他开拆对他决定止损止损就是把公司给解散掉了就把所有人都遣散了然后遣散到之后他就很迷茫他就跑过来就是跟我聊天啊就是他他他说他想这个

他公司解散了然后他想去国外每个国家去待一个一两个月的时间感受下外国他说他第一站想来日本来找我嗯然后说看看日本到底什么样有没有什么新的一些机会什么的然后当时聊了之后呢我就答应了蛮好的说啊你之后来然后我就陪你玩玩一玩什么的然后

接下来三月我就问他说你之前不是说今年三月来找我玩吗然后他说我刚刚又找到一个新工作然后这工作挺忙的说可能出不来了然后我说你怎么最后就是就决定要在国内要找个新工作而不是再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他说就是被踩到之后他其实焦虑感还是蛮重的他觉得有一个安稳的地方能够先苟一苟这其实对他来讲也是蛮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其实后来我才发现就是国内其实很多人对于他们来讲要往国外走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一个挑战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然后要走出自己这些熟悉的环境所以很多人可能还是选择在国内想办法去

狗一狗的方式同时在不断的犹豫大探国外的这些消息这种人可能会占到国内就是这个三十多岁的这一群工作者中的一个大多数就是要争卖出这一步还是很难的

对真的很难我们当时其实在出来之前我们在登上飞机的时候非常有画面感对其实心里面也有非常强的转头再望一眼故土这个决定是对吗就也会犹豫因为我太太有恐飞然后对她来说然后我进上海可以坐船去生活

他很就他对这种交通工具就很焦虑然后经常会就会我也我们第一次飞还没真的没飞成是因为第一次是 12 月份第一次本来要飞但是要飞的时候是 22 年 12 月份 22 年 12 月份要飞但是因为怎么回事是因为我们洋了临飞的时候高烧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放开

刚放开就刚放开对对对对就 12 月份那个刚放开的时候然后就那个时候我觉得日本还是要还是要查的要查但是对就当时日本已经但日本已经查的没有国内那么严了是是是但是就是那时候登机的时候一测温度 40 度

然后说你要去了然后你要出了这个关然后再选择回来你马上就就就地拖走就地拖走然后你出不出这个关吧你要不出关你就你就回家继续就等你病好你再飞对然后你要你要出了这个关你再回来就马上那个拖走然后就就做我们就算了就就就先加养病然后是翻过年我们二我们二十二最后二十三年才走嘛

那也是好事多磨的真的是就感觉出来但其实出来了也就出来了真的也就出来了是不但还有个问题就是说是因为因为我觉得因为两位都是有家庭就是说是我觉得

这一点的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如果你们迈出就是要去一个新环境的这样一个决定的话就是两个人的步调要一致这个很重要很重要万一一个想出去一个不想出去或者一个特别犹豫这个其实也很难做的事情身边有这样的人是其实我和雨婷就是这个样子我是一发你考虑考虑再说下面的话你考虑考虑

我可能想出去的时间比较早对 08 年就想出去的那么 08 年是 180 对但是雨婷呢就是当时还不想出去后面才逐步的决定说我也要出去看一看但也还是怎么讲的就是非常非常感谢雨婷是吧这个如果她最后一直不愿意出去那我估计我也不会出去但是雨婷后来还是决定一旦决然的决定要出去所以最后我们两个才能出城雨婷你说她讲的是对吗是事实吗

算是吧其实我们家确实也是他先有这个就是迫切想要出国的这个念头然后我呢其实是一个蛮随意的人就是说都可以如果有好的机会我就出去没有好的机会那我留下来我现在的工作反正有八台大就要来抬我对反正现在工作也在舒适圈内做的那个非常得心应手嘛然后也没有那么像他有那么强的动力说要去改变现在的生活

然后但是就是慢慢慢慢就是还是觉得说国内的这个环境是嗯

越来越内卷了然后自己也有点感受得到然后同时也是因为就是在当下这个工作也是做的特别久了然后自己也想说是不是已经像是温水煮青蛙了我已经是这个小青蛙在里面已经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了我说是不是要出去看看所以当时就是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然后

决定说干脆就我们俩一起出国然后因为其实我们两个出国之所以就是决策的非常的快其实也是因为我们俩没有特别多的后顾之忧就是小孩呀就是没有小孩然后包括父母的话其实也不用养对一个不用养另一个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不是那种就是我们大家庭是那种大家长式的所以我们两个是有非常强的自主

因为其实你等于是毕业业就是独立生活的对对对其实很早就离开父母了所以基本上就是跟父母说一声我们俩就是找到国外的工作了然后我们要出去了然后就是跟他们说一声就好了不是征求疫情是通知你们对家长这个事我自己有我挺感谢的就是感谢就是主要是我们其实我父母

他们不太能理解因为老辈人不太能理解但他们也因为很多年我毕业之后也是独立生活反正我做任何决定基本上他们也都理解给予充分支持然后我太太那边是我太太的就是我岳父岳母他们是非常支持老师好对

对这个可能和我身边遇到的案例可能不太一样他们是非常支持走赶紧走对他们在深圳生活了很多年然后对所以可能眼光什么的相对来说就是更能理解所以你太太从一开始也没什么

对他一开始其实没有特别强烈的说非要出国我记得我 14 年的时候第一次跟他提过说要不要考虑一下我们要不去澳洲或者去南韩那时候提过都没觉得特别迫切然后就不了了之了大家都没提反正就放着了对然后唯独到了 22 年的时候然后他在家被关了一周之后就不信不信

对所以就反倒他比我要更坚决和更主动对这孩子人是不是也是因为就是你们两位就是两个家庭相对来说因为都没有孩子没孩子所以相对来说也会更相对来说确实顾虑很少一个是确实这个得承认我们父母也没有说非得需要我们去现在也没有说非得我们养老是然后另外我们俩没孩子是所以这个要轻松很多是对

对这一点的话我觉得也是看出来就是说每个人做这样一个决策啊其实还是要考虑东西还是很多的就今天我们就是聊这个话题啊无论是老冯他们家也好还是马农他们家也好更多也是基于各自的一个家庭情况吧因为我们家人家情况也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还是可以聊就是当时你也说了嘛叫老冯你也说了是你们当时真的就说是做着这个决定啊就是要

过来之后啊就是说我觉得刚开始整个一个安顿的过程啊我觉得是不是或多或少也有一点就是说是啊有没有遭遇过一些兵狂马乱的这种状态因为我知道像拉布达你们在酒店里住了一个月的会找房子的对

对我们过来其实其实日本第一个就是要解决就是那个在留的是 15 天那个吗你的地址放哪里吗一个死循环对这个得得非常感谢原来一个朋友然后挂进来对对对就我那个朋友他是帮我们把我的地址就登登因为登记到他们家了是对对对这个朋友帮了很大的忙就是也是

人家也是免费的就放人家家然后我们一开始在酒店住了几天然后后来反正现在社交平台也挺方便后来我太太刷小红书的时候只要看一个大姐招租客她自己的房子然后我们就在她那就等于说落脚过渡一下了就住在日暮里那块

那块对然后就同期开始看房子然后找房子确实是我们蛮折腾的我那段时间我自己瘦了十斤就天天中介带着带着我看房然后我老当时也是就还没日庆亏是没现在这么热当时是四月底到五就五月那整整的五月那一个月那半大半个月吧整个在东京找了一圈不好的一点是基本上熟悉了熟悉了很熟悉哈哈哈哈

也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这个蛮幸运的我们最后反正我也挺感谢当时帮我因为我们当时确实也找了不少中介帮我们开房但是最后

虽然有很多也没有找人家最后租但反正我觉得能不像大家网上说的就是逼开国人啥的我觉得其实很多也是真心想帮你找好房子但是也做生意你也不是说非要人家非要骗你或者你不愿意掏钱之类的对我觉得都还好我觉得这可能跟我们现在网上看那些不完全一样对可能找的其实找几家一对比就都知道了

因为现在说如果你找的是一些比较正经的中间的话它基本上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透明的对挺透明的对吧

其实我觉得之所以比如说像小红书上会有很多这种中介的这种投诉我觉得主要是当然如果中介还行的话他也不会往小红书上发只有差的时候才会喷所以你看到上面的信息全都是骂中介的其实像刚才老冯讲的其实我们找的那几个中介也都还蛮好的

就是呃就有个中介甚至会把那些今天要看到房子做成一个 pdf 对对对 pdf 是这边地地产中介的一个必用日本所有都用对然后然后正经到我们两个了就是这个整理好这些东西来给发给我们之前还有就是那个中介他直接就是搬到电脑过来说哎你就在我电脑上面选房然后我直接看我们那个就是内部的内部内部系统对对对其实

按理来说像日本这么成熟的一个这个租房市场嘛其实中介无非就是说有一些房子他能够收更多的这个呃广告费有一些房子少一点他可能会倾向于推广告费更多的给你啊但其实房子的价格全都是在所有的平台都是一样的对这个就是日本租房比较好的一点对

对对对他无非就是租不住给外国人然后当时因为我们看一点因为我们想养宠物然后所以就宠物不可限制很多对对对我们现在找到后来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就是宠物可以然后就是说是落脚之后找房子你后面的话就是就是比方说落户办这些手续这个过程你觉得丝滑否还是很麻烦的这个我觉得跟国内来比的话我觉得

我反正我经历了两个区一所一个是一开始登记的朋友那个区一所在练马练马区一所练马区一所我第一次就是没有那个就是那个隔的工作人员跟你隔那个玻璃的那个台子的时候我想这个就是没有这个银行式柜台对没有银行式柜台对这边那个中国银行也是没有这个的这个

中国人确认蛮大的对第二个就是一群办事人员就是老头老太是然后很细致虽然我们当时刚来的时候日语也不好现在也不好是然后人家也会给你找一个懂中文的工作人员仔细的告诉你每一条怎么办是然后你需要怎么填都会给你来帮你办这个事是跟在

跟在国内的办事体验不太一样但坦白来讲国内确实也很不一样我在北京办过在深圳办过深圳感觉好很多深圳很流畅北京感觉就是这个没事别给我添麻烦就是我知道当然上海现在因为他现在有一些这种整合式的这种什么市民服务中心他就是把所有行政口都放在一起相对来说还好一点就是有当然去有以

就以前吧就是我只能说以前就是以前去一些机构的话你就感觉总感觉哎呀这位同事非常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时间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来

后来搬到中野的那个区中野区住的时候当时还有一个感受是那个中野区的那个他现在已经换地方当时搬那个是还是老的那个区一所老区一所是六几年建的当时我第一体反应是哇这区一所好旧对政府大楼太旧了对就这种感受就跟国内确实不太一样是对所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比较丝滑比较顺利就

对跟政府打交道的其实挺丝滑的然后不太丝滑的呢是其实跟银行打交道啊是我我老开个户的对开户我老婆开户开的比我快啊是吧对她我直接在线上是三井就直接申请下来了啊线上的她线上就直接申请申请 Olaf 直接就申请下来了然后那个我到现在都没申请下来哈哈哈

他让我去柜台吧然后一下我那口语我就一直没去我当时去银行办的时候你是找个翻译的吧他是一定要你带一个会日语的人过来他才会给你办你要是没就你自己过来然后你说我用翻译跟你沟通或者说用英语跟你沟通不行不行你必须得要带一个会日语的人来然后你带谁呢所以我当时就是也找了个网上的网友就是有很多提供这种服务

服务的对对他可以陪同你去办银行卡陪同你去做很多的事情是所以办下来了吗办下来了三井住友的对所以其实雨婷那个经验就是我告诉她的因为我当时办银行卡踩了好多好多坑对我是属于每一家都去试过当时最早试的是那个当时我就信了小红书就是这个小红书说别的银行不好办但是那个什么邮局银行都好办

说邮局你就算不会日语什么的你也可以办下来然后我就去办邮局了然后办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是小红书说的那个样子就是我去邮局办他说你不会日语就是蒋川他是每一家店每个门店对标准都不一样就是小红书可能那个人刚好碰到家愿意办的但是其他可能我去那家就刚好不愿意办然后

反而可能我去那个我当时应该是去那个山林吧嗯山林我去问他然后山林那种就很直白跟我讲说你找一个会语的陪你来我就可以帮你办对他就非常直白就是说您要会有个翻译我们肯定给你办了这个这没问题的对然后呃

就是有了那一波经验而且其实也没说什么必须待半年这种没有没有我当时就是刚刚去第二天然后呃有了这个经验之后我就去找了一个翻译有了那个翻译之后就直接去那个翻译他比较近的当时在涉谷就直接去涉谷那个什么三井猪友然后去那边跟他沟通了一下他一开始还是有点想拒绝拒绝我办的但是反正跟他稍微就那个因为

就稍微说了两句说要领工资什么的说完之后他们就同意了然后就直接反正等了一下就办下来然后所以雨婷办为什么这么丝滑就是因为我已经全踩过了所以她一来我就告诉她你赶紧找个翻译有翻译应该办这个都不是问题所以她也很快的办了

对那个日本银行其实他每个你碰到的那个都不一样都不一样对接的那个人他他他权限其实蛮大的是他接不接待你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办得下来他只要把你带到里面那个小屋多办你就能办了而且实际上面就是也看那个就是说他这个支店就是说他的位置就比如说他这个地点他就是接触外国人很多的相当于说好的对对对如果他有些地方他从来没有他接触很少他这个业务不熟悉对那他就会一个个的理由就是啊我们不不就把你拒了就是对对对

对当时邮局的银行拒我就是他没有直接拒他就说你登记的这个家庭住址附近有家更近的邮局一种甩锅然后的话那你平时的话就这一年多其实相对来说

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话就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比较如鱼得水的这种状态了还可以还可以而且你还开车我还开车我偶尔开那你买车开车上牌你觉得你这些东西你觉得有什么问题碰到什么问题吗其实还好其实还好买车最大的问题是你需要找一个其实他都不问你有没有驾照就是看你有没有停车位你驾照是国电带过来的换的还是直接换考的直接换考的换考换考

你们也可以去你们可以去我全套手续都办过告诉你们就行都没问题但最近可能排队比较久对其实还好然后我现在也学会了晚上八点钟慢慢又去超市跟在大爷大妈后面大爷后面打折打折贴贴贴

对我来了以后因为我尤其我太太也很喜欢吃牛肉然后来日本以后最大感受牛肉真的是又便宜又好然后当时原来在望京买一盘对对对

忘记那个澳牛就大概你是个巴掌大比巴掌大一点的一个牛排 268 在这边的话是 468 日元 468 日元澳牛还是最便宜的对国产牛肉贵一点可能 600 多对然后的话就是说因为我之前看你小红书上面有一个经历我记得蛮有意思的就是说是什么

开车第一次是吧吃罚单被警察找上门对这个我觉得也蛮有意思的你可以跟我讲讲那个可逗了我第一次就在那次被警察逮那次之前一周还跟一个在日本住了很多年一个朋友他最早最开始刚来日本的时候在北海道北海道的认识了几个交警说他们夏天的时候

夏天时候交警很苦一线交警得蹲在草丛里面得抓超速然后被蚊子叮然后之类的我还在笑我说日本警察这么土都得蹲在黑地儿角落里边查伪招结果就那天我回家的时候

我回家的时候因为我后来才知道那天那条路是晚高他这边的晚高峰是不能够右转啊然后晚高峰不能右转对晚高峰不能正好回我家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走没看到那个地方有一个指示牌晚高峰不能右转我就直接右转过去了真的是从那个角落里面窜出来两个警察哈哈哈哈

就从那个黑地里面蹦出来把我吓一跳然后把我给按那了当然不是真的按就人家叫停然后就是我反正没太听懂人家就说了什么苦大赛就那个情对然后我就下来然后是个胖胖的一个女警察然后那个就我最后登记了一下然后比划了一下然后他一看我是外国人我日语说的巨烂无比他也很紧张

我也很紧张我们俩彼此都很紧张然后反正比划了一通之后我就用翻译器给他说我说这个是为什么违法之类的然后他还很就把我还专门就带我拐出去回到我拐过来路口带我走到标志下面给我指了一下我一看明白了

然后后来就就简单的办完手续我就走了回头接了接了一电话警察局打来一电话然后然后是我老婆老婆接的然后最后就转给我然后因为日语实在不好也没太听明白就就大概明白是要来家里不

来家访然后把我老婆吓坏了不至于吧没有他以为是不是我干什么干了啥对对对然后后来那天反正他说早上九点钟要来我老婆平时早上都那么早起反正他那天早一大早就跑了

然后后来来了以后就知道是因为他那天他也忘了登记我的那个在流信息一部分然后后来又重新把那个填了一下然后填完之后反正就就就简单沟通了一下然后还合了个影我心里想是不能

白来嘛然后再加上我老婆就因为这事在家人群里面跟我散说我来了什么两天就把警察招家里来了然后我父母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给我打电话要训斥我然后我就拍张照说人家就是干个这然后就跟他说没事就完了嘛对吧反正也是个经历也是个经历挺好玩的对

日本警察相对来说确实是就是抓超速的时候确实是都是在暗处里蹲着去对对对然后我发现他因为我在路上开车然后对开车也是个蛮有意思的体验就是我来了之后我老婆上次也问我说跟北京开车有啥不一样我说我一开始可能确实也挺紧张

因为东京的那个岔路口而且你的舵是反的对但其实你开了之后首先消除的就是那个舵是反的那个点因为东京基本上都是跟着别的车屁股后面开你不太容易开对你可能去冲绳可能去白海道容易开到对象因为没车东京不太可能就不会给你犯错的空间对然后东京最难的最麻烦的一点担心道多

然后你得时刻注意别开过了有时候 Google 导航也不是特别好用因为它会掉信号尤其是下隧道它环渡性经常是隧道里面 Google 没信号所以你就用车载就行了日本这边车它车载的导航基本就够用虽然没有国内现在什么车道级导航那类的

那你作为一个你在北京开车吗开北京开车太不一样了所以我就说作为一个在北京开车的对吧你可以评价一下东京的那个路况对吧东京的路况就这么说吧你在东京的道路上很少碰到磨磨叽叽的人就是你在北京经常在四环上你发现前面一个车开的巨慢无比你看得很恼火对然后你绕过去发现看这个人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呢就进去直播来之前这种事特别多而且就大家那个

就是你在北京的环线上你要打转向超车之类的你会发现基本上打转向当然就是提示提示候车不要给你留不要让你不要让我对对对就别让压这个网上对就基本上这样日本就不要打转向全会让全会让而且你不用担心就是你那个什么下手不高出差路口出不去了对出不去被别人插路被别人插队上当然

这个是很规矩说实话很规矩是东京的它的高速没有国内北京那么宽是北京一转就三四车道起这边最多也就北京二环的说一遍对还好即便是堵车我发现很快也能过去不会那么远远

我相对来说就是我觉得东京的走车情况相对来说还比较好比较好比较好尤其跟北京上海比对对对对对对对不会那么焦躁而且就感觉很很快就过去了是对是还好真的然后因为今天就是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就是说是马龙风风转直东京啊以及是老冯也好和那么大也好包括雨婷这一年多的这种生活的一些经历吧

好的好的然后的话也非常高兴啊就是说今天有老冯来跟我们聊天啊就得讲讲他履历做一年多的一些心得体悟吧将来的话说不定也可以请老冯来多聊聊一些相关的其他的一些话题啊因为大家也都清楚了因为冰角聊现在自从拉姆德老师长期旅居东京以来就是我们的东京的露营场次也越来越多了

我这个礼拜已经在东京录了三次播客无情的录播客机器无情的录播客机器所以在总之呢感谢大家的关注啊感谢感谢嗯那本期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拜拜拜拜

优优独播剧场——YoYo Television Series Exclu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