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37: 吴下琴川——漫谈常熟[试听]

Episode 137: 吴下琴川——漫谈常熟[试听]

2023/12/26
logo of podcast 路书

路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霞
谷村
Topics
徐霞:从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入手,引出常熟的历史和文化,并回忆了儿时春游兴福寺的经历。结合常熟别称"晴川",讲述了常熟县的设立和行政区划变迁。重点介绍了常熟的名人,如颜子、徐景淳及其家族,以及钱谦益和柳如是,展现了常熟的人杰地灵和科举文化。最后,提及常熟的园林作为节目的切入点。 谷村:补充了常熟的历史信息,包括常熟县的设立、名称由来和行政区划变迁。介绍了常熟的名人,如颜子、钱谦益、柳如是和黄公望,并讲述了铁琴铜剑楼的历史和藏书的意义。还提到了常熟与周边地区(如太仓)的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常熟在明清时期接受西方文化(天主教)的影响。

Deep Dive

Chapters
从常建的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引入,讲述了常熟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特别是言子的故事和常熟的别称“吴下琴川”的由来。
  • 常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的宋西梁城时期。
  • 常熟的别称“吴下琴川”源于古代常熟的七条小河,形似古琴的七根弦。
  • 言子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其故里在常熟。

Shownotes Transcript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今天 是 路 书 的 第 137 期。 大家好, 我是 徐 霞。 大家好, 我是 谷 村路 书 是 一档 讨论 艺术 与 历史 的 播客 节目。 我们 追求 行知 合一 的 学习 体验, 行路 读书, 知其然 更 知其所以然。 欢迎 大家 订阅 收听, 我们 诚邀 您 参加 路 书 的 会员 计划, 您 的 加入 能 让 我们 行 得 更 远, 读 得 更多。 有关 会员 计划 的 详情请 访问 路 书 88点com 斜杠 member。 你 也可以 添加 路 书 的 微信号, outing to 2018ARTINSITU2018, 联系 我们。

清晨 入 古寺, 旭日 照 高 0。 曲径通幽 处, 禅房 花木 深山 光 悦 鸟 性, 潭影 空 人心。 万籁 此 俱寂, 但 馀 钟磬 音。

刚才 瞿霞 念 的这 首 唐诗, 想必 很多 听众 都 曾经 学习 过, 挺 耳熟 的。 因为 这是 一首 非常 耳熟能详 的 唐诗, 脍炙人口。 对, 脍炙人口。

很多 听 友 未必 知道 他的 作者 是谁, 其实我也不知道 作者 是, 虽然 这 首 诗 我 能 念 得 很顺。

这 首 诗 的 作者 是 唐代 的 诗人, 叫 常建, 这 首 唐诗 的 名字 叫 题破山寺后禅院。 很少 有人 知道 破山寺 到底 在哪里。 破山寺 实际上 大 名叫 兴福寺, 在 今天 的 常熟 城 的 西边, 于山 的 北麓。 这个 寺 的 历史 可以 追溯到 南朝 的 宋 西 梁城 的 南齐 的 时候。 我们 今天 以 这 首 诗 来 破 我们 今天 的 这个 主题, 就是 我们 今天 要 聊 一 聊 常熟。

讲到 破山寺 或者 兴福寺, 郑旭 霞 是 苏州人, 对 常熟, 对于 兴福寺 肯定 是 不 陌生 的。 因为 我们小时候 去 渔山, 去 新福 寺 春游 是一个 传统 项目。 我 现在 其实 印象 还 挺 深 的, 就是 记得 小时候 去 春游, 当时 家长 带着 大家 读 这 首 诗。 而且 我 第一次 去 兴福寺, 就 是从 兴福寺 后边 边上 爬山, 山路 那 啥 不太好 走, 就 一路 爬 到 虞山 的 山顶 剑门 那个地方, 然后 再 换 一个 方向, 就 是从 大陆 言子 墓 那个 方向, 就 一直 就 下 到 常熟 城 了。 记得 是 走了 好多 里 的 山路, 而且 那时候 都是 春天 春游, 漫天 的 都是 放风筝, 印象 非常 深。

既然 讲 常熟, 有人 会 问, 为什么 我们的 题目 叫 吴 夏 晴川? 这 里面 要 解释一下, 晴川 实际上 是 古代 常熟 的 一个 别称。 相传 的 常熟 古代 有 七条 川, 就 七条 小河 河 了。 对, 小河 古人 认为 就像 那个 古琴 的 七根 弦 似的, 所以 叫 晴川 就是 这么 来 的。

常说 出现 这个 名字, 实际上 挺 晚 的 了, 要 到了 大概 南朝 时候 了。 在 南朝 梁大同 六年 的 时候, 在 常熟 这个 地方, 在 南沙 这个 地方 的 设置, 常熟 县 是 常熟 名字 的 开始, 限制 在 今天 的 海虞 镇 福山 这个 地方 也是 在 渔山 附近 了。 对, 就 可能 万年 以前 愚 山 实际上 是 那时候 长江 很 宽 了, 等 于是 长江入海口 的 就 原来是 个 小岛 了完 了 就 变成 了 一个 可以 想象 对 当年 的 这个 形式。

对, 那 常熟 这个 名字 就 挺好。 顾名思义 就是 这个 地方 土地 很 肥沃, 种 的 这个 五谷 很 容易 成熟, 这 叫 常熟。 这个 地方 一直 叫 常熟 县, 当 历代 有 更改, 比较 隶属于 什么 地方, 因为 这个 行政区划 变更 历史 挺 多 的, 我们 就 不在 这里 赘述。 总的来说, 就 元代 以后, 这个 地方 就 基本上都 属于 苏州, 苏州 府。 对, 苏州 府 常熟 县。 到了 清雍正 四年 的 时候, 把 常熟 一个 县分 置 成了 两个 县, 以 漳州 一条 河 为 界, 完了 东边 就 戏称 叫 昭文 县, 西边 的 还 叫 常熟 线。 这种 情况 在 中国历史 上, 比方 一些 大 的 人口 多 的 一些 城市, 为了 管理 的 方便, 把 它 变成 两个 县。 甚至 像 苏州 还 变成。

过 三个 县, 变成 三 县 两 县。 对, 就 说明 常熟 当时 很 重要。

对, 说明 你 常熟 自古以来 出产 丰富, 也就是 人杰地灵。 比方说 刚才 曲 家 讲到 这个 于 先生 言子 墓, 闫 子 是 何许人也 呢? 颜子 据说 就是 孔子 七十 2弟子 里面 唯一 一个 来自 南方 的 底子。

对, 挺 靠谱 的。 因为 跟 吴国 南方 的 崛起, 而且 到 北方 到 山东 去 学学 文化。

对 学 文化 有关系。 所以 严 子 故里 也就 常说 城外 闫 子墨 常住 城里 有 言子 词, 还有 言子 故居。 他 据说 他的 后人 还 聚居 在 这个 地方, 现在 还 有迹可循。 对。

而且 言子 祠 今天 也是 一处 国宝 单位, 非常 难得 的。 有人 认为 里头 还 留 了 部分 的 原子 磁 的 主殿, 留 了 一些 早期 的 木。 够 吧? 大家 去 看 那个 凉皮, 下面 有 奇迹, 曾国藩 的 大名 在 上面, 那 值得 大家 去 看一下。

讲到 这个 檐子 词, 它 实际上 是 文庙 常熟 文庙 的 一部分 公路, 对 吧? 对, 我们 这个 后面 再 讲 常熟 文庙。 常熟 自古 就是 因为 人杰地灵, 尤其 到了 明清 时期, 人们 尤 胜 科举 的对, 从 科举 来讲 就是 出 进士, 出 状元 什么, 各种各样 人 特别 多。 这 里面 有一个 应该 就是 曲 老师 的 一个 本家。

对, 就是 徐 景 淳, 其实 他的 孙子 更 有名, 但是 我们 现在 讲 取景 纯。 西 锦城 是 明代 中后期, 就是 嘉靖 时候 的 人 了, 他 其实 挺 厉害 的。 我们 现在 都 知道 连中三元 就是 相似, 然后 卫视 电视 都是 第一, 当然 取景 纯 不是 连中三元, 真正 离 连中三元 就 差 一点点。 他是 南京 乡试 第一, 然后 到 北京 去 会试 又是 第一, 那 就是 电视 的 考 了 个 第二。 想想 也 挺 遗憾 的。 你 想 乡试 会试 都 闭卷考试, 对不对? 这个 电视 是 开卷考试, 我 估计 嘉靖皇帝 没 看中 他, 故意 给他, 就是 差 那么 一点。

因为 电视 实际上 就是 皇帝 的 面试。

以后 官 也 当 的 还 可以, 但 也 不是 很大 的 官 了。 许 景 淳 的 墓 今天 还在 常熟 虞山 的 这个 南路, 和 我们 后面 会 讲到 柳州市 的 钱谦益 的 墓 挺 近 的。 他们 徐家 在 常熟 还 真是 世家, 他的 儿子 孙子 什么 都是 进士。 比如说 他 有一个 儿子 叫曲 汝 言, 也是 近视, 后来 他 留下 了 一个 曲 辕, 这个 我们 后面 有。 对, 到了 1950年代 还有 遗迹, 但是 现在已经 是 找不着 了。 比较 有名 就是 他的 孙子, 就是 瞿 氏 四 南明 时候 的 一个 大 忠臣, 最后 在 桂林 死 劫 的, 被 孔有德 好像 杀掉 他的 还 后来 就 归葬 了 常熟, 葬 在 这个 虞山 的 山顶。 一个 非常重要 最好的 一个 位置 上, 可以 去 缅怀 一下。

这 里面 还有一个 注解, 就是 渠 十四 还是 中国 最早 的 一批 信仰 天主教 的。 常熟 很 有意思, 因为 我们 后面 还 讲到, 比方 常熟 出的 一个 很 有名 的 一个 画家 吴 力, 武力 对, 武力 好像 就是 信 天主教。 天主教 也就 说明 这个 西风东渐 也很 早就 吹 到了 常熟。 对。

反正 就是 明清 之际, 常熟 是 特别 出 人才 的 时候, 比如 像 徐 十四、 渠 14, 其实 他的 老师 就是 那个 钱谦益。

钱谦益 是 太多 了, 钱谦益 的 名声 当然 不是太好, 但 他 因为 柳如是 很 有名, 这 柳如是 大家 都 知道, 陈寅恪 先生 还 写 过 这个 柳如是 传。 对, 但 钱谦益 也是 明末 的 江左 三 大家, 江左 三 大家。 另外 对, 吴梅村 是 太仓 人, 还有一个 叫 龚 鼎 孳。 但 钱谦益 的 故事 很多 了, 我们 就 不多 讲。

钱谦益 他的 墓, 是 跟 柳如是 在一起 的, 就 刚才 讲 到了 是在 这个 曲 景 城 墓 附近。 对, 也 在 这个 榆 山 的 南麓 南路。 对, 其实 渔山 附近 的 名人 墓 很多, 还有一个 墓 就是 黄公望 的 墓。 黄公望 大家 现在 知道, 因为 富春山居图 很 有名, 虽然 富春山居图 画的 是 浙江 的 风景。 黄公望 他 自己 说 自己是 浙江人, 就是 习惯了。 其实 是 他是 生长 在 常熟 的对, 而且 死后 也 归葬 在场。 对, 所以 黄 国王 的 墓 为什么 会 在 渔山 呢? 在于 山 的 这个 西路, 今天 还 修 的 挺好的。 刚才 讲到 无力 是个 画家, 因为 清初 六 大家 六 大家 里面 有 四王, 四王 里面 的 有一个 王辉。 对, 王辉 常熟 的对, 就 常熟人。

其实 其他 几位, 也就是 太仓 隔壁 太仓 娄 东 画派 这些。

对, 太仓 人 什么 王元 麒、 王世明。 对, 还有一个 常熟, 这 不在 常熟 城里, 常熟 城 以东 的 一个 叫 古里 镇 的 地方, 有一个 清代 四大 藏书楼 之一 的 铁琴铜 剑 楼。 那 这个 楼 应该说 也是 去 了的 本家。

对, 是的, 就 创始人 是 乾隆 时候 的 一个 叫 徐 绍 基 的 这个人 据说 特别 珍爱 金石 的 这些 古物, 一把 铁琴 一个 铜剑, 更 重要 的 还是 他们 就 收藏 了 大批 的 真本 善本, 而且 非常 不容易。 据说 从 徐 绍 基 开始, 几代人 都是 特别的, 就是 以 藏书 读书 为乐。 我小时候 看到 铁琴铜 殿 罗, 当时 就和 那个 武侠 联系 在一起。 其实 一个 重要 藏书, 而且 非常 不简单, 他 和 其他 几个 藏书楼 还 不一样, 就是 他 从 乾隆 年代 开始 收 书, 一直 你看 近 200年 他们的 藏书楼 的 收藏, 到了 1950年代还 基本 完成。 你 想 当中 已经 经历 了 尤其 像 太平天国 这样的 一个 大 的 一个 变故, 特别 难得。

这批 藏书 的 大部分 后来 都 归 了 这个 国家图书馆。

对, 在北京 对 对, 在北京、 南京、 常熟, 也 上海 也都 有 一些。 对。

如果 大家 喜欢 知道 这个 历史 的, 也可以 去 看一下 怎么样 这个 图书 收归 了 国有 也 挺 有意思 的。 刚才 讲 的 都是 常熟 的 一些 人杰地灵 的 东西, 我们 今天 以 什么 出发点 来讲 常熟 呢? 想 从 常熟 的 园林 作为 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