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62-大声思考的意义是什么

62-大声思考的意义是什么

2024/5/19
logo of podcast 独树不成林

独树不成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播
以丰富的内容和互动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中文能力的播客主播。
Topics
主播:本期播客探讨大声思考的意义,以及如何走出思想的回音室。公共空间除了插科打诨、科普知识、宣传立场,还能有怎样的讨论模式?现在中文语境里公共空间里的探讨,在我看来是对抗性的,而不是对话性的。我认为公共对话中对于“立场纯洁性”的要求,和“污名化”的指控,都是出自于讨论的对抗性。 中文语境下的公共对话多为消磨时间或获取信息,而非文明讨论。现代公共讨论空间中预设立场导致人们活在思想回音室中,难以进行文明对话。标题不预设立场反而引发不安,体现了人们对公共讨论的预设:立场预设、非黑即白。公共空间中“对错分明”的立场对立瓦解了妥协、让步和彼此理解的可能性,将讨论变成消灭对手的战场。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固然是回音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们不愿意预设立场,接受不同立场的部分正确性。 中文语境下,持有不同立场的人往往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与持有不同立场的人进行公共讨论,这反映了社会普遍现象。历史和现实案例表明,缺乏公共讨论空间会导致思想僵化和压制。与爷爷的冲突案例说明,如果不尝试理解不同立场,将无法与关心的人有效沟通。对抗性思维导致对立场纯洁性的要求和污名化的指控,这源于非我即敌的对抗性讨论空间。私下与朋友的对话表明,在对话性讨论空间中,即使带有侮辱性的言语也失去了攻击性。英文语境下也存在对立场纯洁性的要求,即使是充满善意的行为也可能因立场不够纯洁而遭受攻击。 大声思考的意义在于承认不同立场的部分正确性,将公共讨论视为对话式认识彼此无知的过程,而非对抗性说服的过程。与两位反女权主义者的不同经历说明,思想开放性是尊重他人、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即使立场对立,只要双方都保持开放性,也能进行有益的思想切磋。大声思考的意义在于享受与不同立场的人进行思想切磋的快乐,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愉悦。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公共讨论的不同模式,指出中文语境下的公共讨论多为对抗性而非对话性,并分析了这种模式的成因和后果。
  • 中文语境下的公共对话多为对抗性而非对话性
  • 对抗性讨论瓦解了妥协、让步和彼此理解的可能性
  • 立场预设瓦解了对对手部分正确性的认可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播客探讨大声思考的意义,以及如何走出思想的回音室。公共空间除了插科打诨、科普知识、宣传立场,还能有怎样的讨论模式?现在中文语境里公共空间里的探讨,在我看来是对抗性的,而不是对话性的。我认为公共对话中对于“立场纯洁性”的要求,和“污名化”的指控,都是出自于讨论的对抗性。播客还讨论了我湾仔码头的外号,我和一位男权主义者的友谊,以及我朋友状元姐对陈嘉映纪录片《解释鸿沟》的评论。

片头曲: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 K. 466

弹奏者: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