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汉水的身世Vol.1:北漂的人,北漂的水

汉水的身世Vol.1:北漂的人,北漂的水

2023/5/17
logo of podcast 汉水的身世

汉水的身世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彭寒
袁凌
Topics
袁凌:作为在汉水边长大的人,汉水对我来说既是家乡的象征,也是我丈量‘远方’的尺度。我离开家乡二十余年后,在北京与汉水重逢,这让我开始思考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以及汉水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我用了八年时间走访汉水沿线,记录下这条河流的变迁和沿岸人民的生活,试图展现汉水对中国北方的贡献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离开家乡后,我在北京等北方城市生活,长期感受到缺水的困境,这更让我体会到汉水对北方的重要性。汉水不仅滋养了北方,也滋养着我的生命,它是我精神上的故乡。 彭寒:通过与袁凌的对话,我们了解到汉水作为中国‘第三条母亲河’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为北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节目的内容将围绕汉水展开,讲述它对中国北方地区的影响,以及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我们希望通过这档节目,让更多人了解汉水,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节目探讨了北京地区水资源的来源,追溯到汉水——长江最大的支流,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节目讲述人袁凌,一位在汉水边长大的作家,分享了他童年与汉水的记忆,以及成年后对汉水沿线环境和人民的观察,展现了汉水奔流的壮阔与清澈,以及它对北方地区人民的意义。
  • 北京大部分水源来自汉水
  • 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
  • 汉水流经地区环境优美,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Shownotes Transcript

假如你此刻身处北京、天津、河北或河南,随意拧开一处水龙头,流过指缝的水流大概率源于汉水——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

对于在汉水边长大的作家袁凌而言,这条河流曾经是他丈量「远方」的尺度,后来又成为了「远方」本身。挥别家乡二十余年后,他与哺育自己的母亲河在北京重逢。从2014年开始,袁凌用八年时间,走过汉水沿线的水坝、老街和污水厂,探访移民、纤夫、船工和渔夫,试图沿着国家命脉与个体足迹,打捞一条古老河流的沉浮身世。

2022年秋天,在《汉水的身世》图书出版之际,跳岛FM联合MoreDisco 摩的士高声音实验室,共同开启了这档图书同名播客的制作计划。在长达半年的录制过程中,主播彭寒袁凌一同拜访了历史学家罗新、小说家李修文、汉江船运博物馆馆长刘贵棠等六位汉江子民,将采集到的讲述精心剪辑制作为五篇献给汉水的“声音散文”。

「汉水的身世」系列节目将在未来的两个月与大家陆续见面。在今天的第一集“记忆——北漂的人,北漂的水”中,讲述人袁凌将以切身经历带领我们认识中国的“第三条母亲河”,去体贴她的付出与隐痛。她舍弃了一条河流自由的形态,去滋养中国北方焦渴的六千万人口。

从没有一条大河像汉水这样,被切割成破碎的蛛网,与她的子民一同漂泊。如今饮水思源的呼告似乎已显得过时,但是人与河之间血浓于水的联结绝不该被遗忘。一档节目,无法回馈它对我们的恩情于万一。

「汉水的身世」系列节目由中信出版·大方和More Disco联合出品。 本节目由音频设备品牌RØDE罗德特别⽀持。 RØDE 是音频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使命是扩大世界创作者的声音和视野。RØDE 拥有 50 多年的传奇历史,是一家独特的澳大利亚人拥有和经营的公司,对创新充满热情,对质量执着追求,并始终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音频。 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处于创作者技术的前沿,通过不断激发灵感的标志性产品彻底改变了从家庭录音室录音到电影制作音频到播客的一切。

我们是Today's Creative Generation 的选择。 【联合出品】中信出版·大方 MoreDisco【联合制作】MoreDisco 跳岛FM【策划人】蔡欣 彭寒【文学顾问】赵松 袁凌【监制】蔡欣【制作】彭寒【编辑】董越 何润哲【文案】阁楼客 黄鱼 踹子【主题曲】清水一江-彭寒【视觉指导】汪婵【平面设计】玛丽昂【Logo设计】弓长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