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 131 科技快乐星球30: 苹果,AI,太空旅行

Vol. 131 科技快乐星球30: 苹果,AI,太空旅行

2024/11/20
logo of podcast 枫言枫语

枫言枫语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本部分讨论了苹果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分析了其潜在优势和面临的隐私挑战。同时,探讨了Thunderbolt 5数据线的高速率和高价格,以及其在不同用户群体中的应用场景。此外,还分析了iOS 18.1新增的安全措施,以及M4 Pro芯片的性能提升及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发言人认为,苹果在智能家居领域面临隐私挑战,但其隐私保护优势或成为差异化竞争点;Thunderbolt 5数据线的高速率对普通用户提升有限,主要应用于专业领域;iOS 18.1的新安全措施旨在防止盗窃,而非针对执法部门;M4 Pro芯片性能显著提升,但普通用户感知提升有限。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苹果要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

苹果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是为了整合其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提供更安全的隐私保护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此举可以增强苹果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Thunderbolt 5数据线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Thunderbolt 5数据线支持高达120Gb/s的传输速度,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视频输出的专业场景,如驱动8K显示器和实时视频剪辑。

iOS 18.1的新安全措施是什么?

iOS 18.1增加了一项安全措施,即如果设备在4天内未使用,重启后将进入BFU(Boot Failure Unlock)状态,需要密码解锁,以防止数据被盗。

苹果M4 Pro芯片的性能提升有多大?

苹果M4 Pro芯片的单核性能比M3 Pro提升25%,多核性能提升45%。M4 Pro与M4 Max之间的性能差距缩小,使得M4 Pro的性价比更高。

苹果收购Pixelmator的目的是什么?

苹果收购Pixelmator可能是为了增强其创意工具产品线,特别是在AI和图像编辑领域。此举有助于苹果在创意工具市场上提供更多高效的生产力工具。

AI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AI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是Copilot和Agent。Copilot专注于提高生产力,如代码编写辅助;Agent则更侧重于自动化和自主决策,如自动完成复杂任务。

ChatGPT新增的搜索功能有什么特点?

ChatGPT新增的搜索功能允许用户在对话中实时搜索网络信息,并提供多个来源的数据,增强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可信度。

深蓝航天推出的太空旅行项目有哪些特点?

深蓝航天推出的太空旅行项目提供12分钟的亚轨道旅行,包括5分钟的失重体验,票价为150万元人民币,目标客户是那些希望体验太空旅行的富豪。

比特币价格突破9万美元的原因是什么?

比特币价格突破9万美元可能与市场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增加、投资者信心提升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的避险需求有关。

AI修复的The Beatles最后一首歌获得了什么成就?

AI修复的The Beatles最后一首歌《Now and Then》获得了两项格莱美奖提名,尽管这首歌并非完整作品,但因其历史意义和修复技术而受到关注。

Kindle新推出的彩色版有什么特点?

Kindle新推出的彩色版电子墨水屏产品线包括Kindle Colorsoft Signature Edition等型号,提供更好的彩色阅读体验,适用于漫画和植物百科等需要彩色显示的场景。

Chapters
苹果公司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引发了人们对数据隐私的担忧。本段落深入探讨了智能家居摄像头的数据安全风险,以及苹果公司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有用的功能。
  • 苹果公司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
  • 智能家居摄像头的数据隐私问题
  • 苹果HomeKit生态系统整合
  • 不同厂商摄像头的数据安全风险对比

Shownotes Transcript

风言风语 听见科技与人文的声音 大家好 我是 Justin 大家好 我是自立 OK 时间过得飞快 11 月底 今年又要结束了如果我们按一个月两期的这个目标来说 我们已经达标了那肯定 接下来不跟你没问题但是我们后面还是要再努力努力把这个节目的频率提上来 当然

现在是 11 月底我们 12 月怎么着都得至少再跟两期的然后上一期的末尾提到我们做了一些小小的冰箱贴但可能还是觉得这个数量有点少拿不出手要不再整两个然后去年的抽奖都没抽然后综合一下抽了送出去对大家久等了慢工出细活对我们这个拖延症有点严重整整拖了一年期货对

对好的那不管怎样这个先跟听众老爷们道个歉然后我们今年反正冰箱贴都做了那后面再做点别的应该有问题不大对透露一下就是质感很棒我觉得我已经贴上去几个了我觉得还挺 OK 的我贴到我的冰箱上了

我觉得同行的其他主播们做周边的还挺多的然后我们可以跟大家取取经就是拿点经验看别人都在做什么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差不多一样的主打就是送给听众朋友们咱也不要钱对吧对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的这种周边比如书签或者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对吧

对对对有想法的都可以发挥一下这个我们反正也不是为了赚钱我们也不要钱到时候可能就搞个小店什么之类的大家上去搞个 0.01 元下单可以可以这样会好一点当然这个估计就是限量具体的形式我们也没想好那个这个后面我们想好了之后具体做出来了然后再跟各位听众来一个汇报期待一下

好 今天是一期科技快乐星球科技快乐星球来到了第 30 期东西有点多不过我们上一期节目讲苹果的 M4 系列 Mac 发布的时候带走了一波是的发布会 这是我们继续来把一些其他没聊到的聊一下首先第一条就已经聊过了我没把它删掉就是苹果发布 iPad mini 上周聊过了 旧闻旧闻 上一期已经聊过这个就不聊了

苹果呢还 Lumos 说他准备要进军智能家居的网络摄像头市场智能家居的网络摄像头市场应该其实不小尤其是在北美很多人家门口家里都会安装安防摄像头对

你知道前阵子那个万圣节对对对万圣节有个印度大妈我就知道你要说这个对那个就是全靠家里的智能摄像头智能摄像头本身是一个隐私特别敏感的一款产品苹果又自己自认为是隐私做的贼好的一家公司他来做产品硬件再加上他自家的那个 home 嗯

感觉应该会是一套比较不错的一个整合其实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是觉得可以理解因为之前你回到家的第一步应该是那个 key 对吧你开家里的那个门可能有些智能门会作为第一道但是我们看到北美的这种家庭

包括之前很多快递员老乱丢你快递各种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这种品德第一道其实还没到开门的时候摄像头先照到你了所以如果摄像头能够进入苹果智能家居里面我觉得未来的玩法还是挺多的有点像米家的这个生态

你不会想说人脸识别解锁吧这个苹果不会做的有可能是活动物体的检测啊然后根据这个去比如说猫猫狗狗啊怎么怎么样了那个现在摄像头都有然后大家即便是在北美啊家里有门口摄像头的基本上该装的也都装了但我不知道苹果进来它到底能打一个什么样的差异化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个隐私可能能够更让人放心 I don't know 至少你不会用一个 Facebook 生产的这个摄像头呵呵呵

反正就把你的院子时刻的监控起来这是苹果将进入智能家居行业目前国内做的最好的还是小米整个小米生态链确实是不得了我家现在因为要看着小孩在他婴儿床上是装了一个小米的摄像头我觉得还挺好用的如果到时候苹果出了这个摄像头你可能会把它置换成苹果全家同理的一部分吧可能不会因为这个

怎么说呢当然大家可能会对这种摄像头数据的隐私会有一些担忧小米这边我是没有打开它云服务的我是把数据如果要额外备份我会备份到我家里的那台 NAS 上面去至少它本地数据是 OK 的如果说小米偷偷在后台上传这个视频这没办法了只能是怎么讲君子协定我表面上信任小米不会偷偷干这样的事情

实际上就是这种大企业我们还是觉得它像谷歌一样不作恶是最好的不会乱搞但数据风险就是还是有上云的风险当然会有就跟小爱同学是一个道理是的完全一样小爱它时时刻刻在监听当然它有本地的设备上的一个匹配

是的那会好一点但如果它时时刻刻都上传这个不得了但 Siri 曾经也报过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在启动 Siri 的时候会勾一个选项说你允许苹果使用你的数据来改进 Siri 如果你勾了的话你的片段会被传给那些外包就一堆的外包在那里听你这段声音跟它的识别到底准不准

对他可能会经历一个所谓的脱米处理或者数据敏感度降低的处理但是我不勾我每次有新的电脑新的设备这种体验升级的东西我都不勾基本上都不勾选但是如果是第三方开发者的话你勾不勾选也只是个最后的兜底而已对你提到这个我就想到说有一些开发者其实可以很方便的摸到用户的剪切板剪切板里可能就会有

你的一些密钥你的一些这种钱包的地址之类的最近也是出了很多这样的案件对你说的是 web3 领域的很多人因为这个剪辑板所以只要上云就有风险那既然提到这个上云我分享一个我的小做法我的那个智能门锁它可以上云的就会获得很多功能比如说远程可以给人一个一次性密码或者远程开门锁但我都没有用到现在为止

我很多智能设备都接入了这个网络但门没有接入所以没有人知道我开门的这个频率以及

可以通过远程 hack 的方式把这个门打开这样会比较安全一些 OK 那是彻底切断的隔离就不用就用蓝牙去重置他的密码只要不用他就一定安全也行但我那个门是连了的就还好吧目前就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有一点像是以前在更早以前我们家里装防盗门

会说你的那个锁心要用什么什么级别什么 ABC 那个级别但到了后来大家都发现你这个门只防你自己不但小偷打不开你自己也会被锁在外面防君子不防小人对那个 ABC 最后只是决定的是开锁师傅在你家门口花多少时间而已

其实更多的安保现在都把它转嫁给了小区的监控然后门口的保安这些事情目前小区的安全性大部分情况下反正是肯定比二三十年前要安全的多了所以在家里的门一般来说还问题不是很大

现在我觉得更需要监控的可能是比如说你的门口的快递丢了不知道被哪个猫猫狗狗捡了或者是你门口有小孩过来二桌剧啊能够抓到是哪一个邻居家的诸如此类的一些比较边界 case 的一些场景可能会更需要但这个空间其实也是有一些隐私问题的就是它是个公共领域不像国外你可能独门独栋的

没错它是这样子的现在在中国国内装小区你自家的门装摄像头的话假设你对门邻居那邻居肯定是要过来投诉的假设你对门没有邻居那路过你家门口的邻居也有可能过来投诉凭什么每天我路过你要拍我那你只能照着哪了照着你家门我家门的那个状况是我家那个门正好是通道

他正对着通道所以无论如何你必是经过我家门的无论怎么拍摄一定会经过

对这个就比较尴尬所以不太能搞这个除非我的邻居不 care 这个事情或者有那种猫眼上面自带了这个功能的说到猫眼这就另外一个问题了很多人会装两层门我家就两层门就是里面一个木门外面一个防盗门那个防盗门如果把你的猫眼挡住了也是没有用的猫眼延长器然后你那个猫眼如果是要充电的那你可能隔断时间得充一下如果你不是一个装充电的那你是不是得接一根电线

那个电线的位置就很尴尬如果你的门旁边没有能接电线的位置其实就所以这种东西我觉得有些时候有些需求其实算是刚需有些是可有可无像我觉得装小孩那个婴儿床上的那个摄像头有这东西会好很多的你可以不用一直跑过去看他怎么样反正你随时拿着手机在家就能看着他现在是醒了还是睡着这个我觉得还是有用的挺好的 anyways

下一个是苹果发布 Thunderbolt5 的数据线它原文是说 Thunderbolt5 USB-C 的线是在 App Store 是可以买到了我家的那条线应该不是 5 而是上一代可能是 4 对就是雷厉 4 的线我们知道 USB-C 它不是一个扁的东西然后上面有很多个触点

其实不是每一条线他都把所有的触点用完了绝大部分你买那些什么电动产品就小家电他随机附赠的那根线可能就只有两个触点用来充电剩下的啥都没有然后即便是他把那些触点该用的用上了他能够达到 Thunderbolt 5

的授权以及达到那个速率并且能够传输数据的同时还能供电这个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整一个全功能线下来这条线会非常非常昂贵我没有在 store 里面搜到 5 这根线当然肯定它快上市了因为这次新的 Mac 和 Mac mini 都有配备这个新的雷利的 5 的口好巧不巧我上周正好换了电脑那我为了迁移数据快一点我就在官网下单了一个那个雷利 4 的线

然后传说速度也是很猛当时我去看雷利斯的线的时候我就震惊了它有两个版本 1.8 米的是 949 一根火线 3 米的是多少来着 1169 哇我太贵了然后我就看苹果官方也授权了另外一个厂去做了一个 240 多的一根线我就买了买了那根线然后过来之后基本上可以把这个雷利斯的速度跑起来迁移还是挺快的大概有 1G 每秒

是一米的吗我买的是 0.5 米的是一个第三方牌子的在苹果商城里面买的我现在用的这根是应该是 Anker 自己做的一根线或者是绿联他们做的因为在用这根线之前我用 WiFi 的传输速度就只有 40 兆

去签一两台 WiFi 受限于你家那个路由器对我当时在公司我要传一个 T 的数据他告诉我要 9 个小时我说去你的话我去官网买一根线我觉得已经很快了其实我可以选择挂一晚上但我觉得我都雷厉五的口了还没有用过雷厉四的线确实有一点对主要是因为你家没有显示器

没有一个独立的 8K 或 5K 显示器不然的话你没有这个线是不行的其实这个雷厉的线它的好处是可以去显示这种像你说的 8K 的这种显示器上然后你同时可以去做视频剪辑可以实时的去预览速度很快对吧是这个诉求吧主要是这种场景就是像我家这台显示器如果不是 Thunderbolt 4 它是不能驱动的

哦我没有这种显示器的诉求如果你家是像 mac mini 配置拉满你可以装 6 个 8k 还是 3 个 8k 显示器的话你没有那根线你也驱动不了你得买三根三根就是 3000 多了这个线可真贵然后一个网友在我的那个推下回了他说他买了那个小米的雷利的线以及啊还有一些网上的第三方的雷利的线也都能达到这个速度所以

我觉得苹果官方那根线的溢价还是有蛮高的但我怎么觉得一 G 这么慢呢我一 G 是很慢全是小文件是吧因为我还有一台电脑是雷厉三呀还有一台 21 年的老电脑就是你要传的其中一个电脑它的瓶颈在它是吧它生死就一个 G 了

这个就可以理解如果只有一个 G 你不是大量小文件的话我觉得应该不至于有大量小文件因为我是整个电脑搬迁里面很多 node modules 是的这倒是提醒了我到时候我那台新的电脑过来我也可以戳一根很快真的很爽同步一下对所以在家的环境的话几十 G 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你睡觉前放的但我家有线我没必要这样干对

刚我们说的体验到的预示雷利 4 雷利 5 发布之后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120 个 GB 到这样一个夸张的速度之后会不会带来一些用法上或者说跟之前不一样的体验呢只有超级 pro 会不一样其他人没有区别包括你我我们都不算超级 pro 你想我可能

我可能用了四年的电脑数据量才达到一个 800GB 这样的一个程度那这根线可能八秒就传完了哇塞以前不敢想你这个场景根本就不是他需要用到的场景比如说你用一台 red 摄像机然后它是一个裸的 16K 然后是一个 raw 格式然后拍电影

在拍电影的同时实时的用这根线传输到另一个地方那就可以满足但是这种真的是超级超级 pro 的我们正常人其实用不上等到比如说五年十年后我们的机器显示器全都是 16K 起步手机都是 32K 那个时候可能就需要了那时候就是纳米 LED 了但问题就在于说这里存在个编辑效益的问题

你发现我们的显示器到了 5K 之后其实再也没有人在网上激进的去网上拔了不用堆了我们看不出来了已经对已经是完全感受不出来从苹果在 iPhone4 上面引入 Retina Display 之后我们的手机的清晰度大概就是到那个阶段你再往上提其实也看不太清楚后来他们就搞什么 120 赫兹高刷刷新率那是刷新率跟分辨率也没多大关系你在网上也就那样了

我家现在这台 5K 的显示器你一定要说它跟 4K 有质的区别吗那当然是没有的但是 4K 和 1080P 是有质的区别的就是这个编辑效益是低点 1080P 现在已经活的看不了了是啊所以我觉得不太可能我们后面会出现说强行把自己拉到 16K 32K 应该不太可能除非你是一块像什么电视机那样的巨大的屏幕

然后你在上面玩游戏那倒是可能你想想 PS5 它从一开始就说它要做 4K 的游戏但后来发现支持的游戏太少了 4K 高刷对然后到现在它自己都不标榜这一点了然后 PS5 Pro 是可以支持 8K 的好像

8K 4K 我不太记得反正就是一个很高的分辨率但是其实支持的游戏就是很少说明这个东西不是很 key 或者说对游戏公司来说我投资资源去做这件事情它带来的那个收益是远低于我投入的成本或者说不是那么明显这 ROI 根本不值得我去投入就会变成这样

可能还是在专业领域吧这种摄影领域不然我还想说如果拿这种线去组建 NAS 是不是会同步起来会快一点没必要吧使用起来也很丝滑而且不是所有的 NAS 都支持 Thunderbolt 接口你用 PC 然后用开源的 NAS 系统组一台里面用 Thunderbolt 那倒是可以但是问题就在于你的 NAS 其实更多是家庭网络或局部网络连接的这么一台设备

你更需要升级的不是 sandbot 而是你家那个网络里面要不要用光纤对就是局域网内用光纤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你不是说我用到了我就拿根线戳一下而是我随时都是连接的状态所以你大部分可能是个无线连接的状态对

那就跟早期的 5G 一样如今的 6G 一样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使用起来就它很屌但是实际上 A4 就够了不会是一个高频需求也不会是一个大众需求就像那个 PS5 它的 SSD 在发布的时候也是业界领先但目前来看 Xbox X 活得也好好的它们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区别是那是一个道理 OK

下一条 iOS18.1 增加了一个新的安全措施如果 4 天没有备用就会重启并进入一个 BFU 状态这个 BFU 状态我觉得很久以前我们玩乐域的对小伙伴可能会记得这个东西但现在已经几百年不去左边按几秒右边按几秒同时按几秒好

不是那个是以前那个 BFU 状态是有一个 iTunes 的 logo 然后会有个箭头让你插你 iTunes 然后按住 option 键可以选接进去之后再可以 restore 我们通过那个方式来降级或者是升级或者是破解呵呵

那这个事情呢美国警察就觉得有点无语了他没收来的这个手机啊就过几天他自动重启了之后我要破解就更难了对如果是四天内他想办法破解可能那个安全性会降低因为我们之前比如说一天内我们这个手机是可以用人脸解锁吧

我都没有注意过这个点对我不记得是不是一天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比较长你不去碰它就要密码它会告诉你说你需要密码或者是你重启手机第一次使用是不能人脸解锁只能用密码解锁的这个没问题吧对所以它安全性其实是随着你重启了之后这个安全性是叠加了提高了的所以这个美国警察就有点尴尬

但是去研究这个东西的人是说苹果要防的人不是防你们 FBI 他真正要防的是那些小偷对数据安全 anyways 反正 AOE 一下啊

下一条是苹果的 M4 Pro 芯片就是我们上一期说的 MacBook ProMac mini 那一波所有的芯片现在大家都已经第一批拿到手了然后现在跑分下来 M4 Pro 的单核是比 M3 的 Pro 要高出 25%的性能多核是高出 45%的性能

M4 Pro 这一次的进步呢跟上一代 M3 是不太一样的上一代的 M3 Pro 和 M3 Max 之间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性能鸿沟但这一次呢 M4 Pro 和 M4 Max 之间的那个跨度没那么大所以使得这个 M4 Pro 和 M3 Pro 比的话就会高出比较多的一个性能提升对所以这是这次为什么我去选择了这个 16 寸 MacBook Pro 的 Pro

Pearl 版本没有去选 Max 我觉得

我觉得 Max 的这个贵的完全不值当有这个钱拿下来我不如多买一块硬盘额外买了个 2T 的硬盘外置硬盘对对对大部分人其实也用不到 Max 了然后我现在的 M1 Max 确实也还是能占所以我也没有什么换 MacBook 的动力然后由于我上一台 MacBook 是 M1 的是 2021 年的距现在已经三年多了然后这次对我来说的提升是翻倍了基本上所有的这个数据指标跑分都是在 M1 芯片上乘二这样一个状态那个是指标嘛

然后 SSD 真的很给力我这补一下 SSD 的体验基本上能到达 900 兆每秒对这些是跑分的但你的用户感知呢就是你的使用体验用户感知呢我的使用体验就是数据传输真的非常快我所有的东西解压也好还有我去导那个剪印的导触也好包括那个 Xcode 的编译基本上快了一倍吧

那当然编辑速度肯定是提升巨大这个不用考虑但是那个普通用户我现在这个 SSD 的写入速度是 6 个 GB 每秒独视 5 个 GB 非常的离谱对就是普通用户其实它是没有那么巨大的拉开差距的用户体验感知的比如说普通用户他至少不用 Xcode 去编一个稍微规模大一点的项目吧

所以它也就没那么多编译时间花在上面可能撑死它一个项目比如说我平时就是编个三十秒那现在可能就变成两分钟或一分钟那也仅此而已对吧但我一个项目之前要大概八十秒现在四十秒提升蛮大的数据上它快了一倍但体验上我想冲杯咖啡我还没走出去对那就已经没了然后另一个是你说的 SSD 的那个读写变快

只有在我们 copy 大文件的时候能感觉得到而平时我们绝大多数时候无论打开一个 app 或干嘛的 IO 量其实都不大所以在跑分上确实很牛逼但普通用户的用户感知其实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对我觉得这个是所有的这些功能产品他们到了一定瓶颈之后啊

就再也没有办法通过跑分来说服用户了你看 iPhone 手机也一样小米手机也一样天天在那里跑分跑分跑啥最后拿到手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明显的 gap 对我还有朋友就比较喜欢用那一代比较刘海屏就是有一个上面不是一个单独的刘海

屏幕的 iPhone 吧就是比较前几代的 iPhone X 吧还是 XX 嗯当时觉得非常好又非常顺手 13 开始是有灵动岛 12 之前那就是 11 和 12 就觉得非常顺手完全没有任何升级的诉求所以我觉得 iPhone 这个产品在纯做这种你不做应用开发的这个角度上其实很经营的

五年起吧这个还是要看需求如果是说到 iPhone12 的话我有发言权还是挺卡的而且它有些问题 iPhone12 它是不支持 120Hz 屏幕的首先它不支持 120Hz 再加上它因为我平时的使用习惯是会下拉搜索的这个下拉搜索其实非常好性的这个丝滑不丝滑你能感受到是吧哇巨明显就是 12 13 14 15 就巨明显

那个东西当然这个跟大家的使用习惯有关系有很多人觉得那个小小的那台以前是什么 5C 后来是把那个 C 去掉了就是比如说 iPhone15 就是对应早前的那个 Lite 版本对那现在是没有在后面带一个小数字吗

那 iPhone15 它就是一个最便宜版本然后砍掉了大部分 Pro 功能的一个基础款就两个摄像头对很多人觉得那个东西好用因为它平时的使用场景就是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装的东西也不多我可能就是打开微信聊聊天然后看看新闻刷刷短剧或者开个视频撑死玩一个王者没了呀它也不玩原神对吧它觉得非常够用那就完了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生产力供给是远远过剩的所以你再提升个 50%也就那样对吧我记得这件事情是我之前在买笔记本的时候从有四盒然后到后面八盒开始我就觉得如果你买八个盒可能有七个盒平时都没有再运行过对一盒有难七盒为官对

是这样的没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发烧友或者是这些极客们喜欢把 16 个核的 CPU 状态全部铺开像最近 iStack Menu 不是发了个新版本现在我的电脑上面就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 10 个核然后两个节能核 8 个大核现在两个节能核跑得快跑满了剩下几个都是空的差不多是这么个状态

所以就是极客喜欢干一个什么事情呢就是让你的电脑尽可能跑一些很重的任务然后眼睛盯着那十个环让这十个环尽量都满起来然后心里就会有种莫名的满足感对 anyways 那现在这款 M4 的

CPU 性能呢在 M4 Max 这款全满血的目前单核跑分是仅次于英特尔的酷睿 Ultra 9 的然后酷睿 Ultra 9 我记得也是翻车了哈就是英特尔的桌面芯片如果从能效比来说呢 M4 Max 应该是无出其右但是如果你是单纯因为桌面它是不考虑能耗嘛

我只要我的电源然后我的整机工具足够支援对风扇的散热足够 OK 压得住那我就爱怎么释放怎么释放对我就堆料嘛

所以桌面版的性能在单核跑分和多核跑分肯定都还是比 M4 Max 或甚至接下来准备发布的 M4 Ultra 要更高的但是这个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了但目前来说 M4 Max 已经是可以比肩英特尔旗舰款的 CPU 了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是的好的这个是 M4 Pro 然后下一条是 Pixelmator 一款非常老牌的

苹果生态的一款图片编辑软件有点像 Photoshop 的意思它的第一次发布是在 2007 年距今已经 17 年了然后最近是宣布被苹果公司收购苹果其实很经常收购苹果生态里的一些优秀的产品比如说之前收购的 Walkflow 就

Tesfair 也是收购了 Shortcut 也收到就 workflow 对 Shortcut 就是从 workflow 收过来然后 Siri 也是收的它好多这些优秀的产品收购了之后就会加入苹果公司很多时候为的是团队的成员加入苹果公司然后把这个产品变成苹果的官方产品我记得苹果的那一套

什么 numbers page 那些其实早期是 iwork 套件那堆早期好像也是收购的小 team 是吧做了一大堆的这种爱折爱拿的 iwork 你说的 iwork 套件吗 iwork 对但我不太记得确切的团队以及他是不是真的收购或怎么样了但是我是说苹果他很经常干这样的事情

就它生态里面一些优秀的开发团队做的优秀的产品经常会被它收购过去对 我记得这款产品在 iPad 上的用户受众还是挺多的之前经常也拿到小编推荐编辑精选之类的如果它收到囊中单独出一款你像前段时间才发的无编记是吗也可以图图改改画画

它是往里面去加工的呢还是单独再出一款我觉得都有可能很期待这个都有可能最好免费收了之后它就能够拿出来做更多厉害的事情但是呢

之前的几款产品就本来做的好好的像 Siri 然后收了之后其实也经验过一两年后面就变成现在这个鬼样子了希望接下来的 Tesfly 还是可以的收到之后到现在为止一直都勤勤恳恳很好用不一样因为 Tesfly 它是一个纯工具导向的一个东西而且它是垄断性质的不用不清除了 Tesfly 你没有别的东西可用虽然它不好用但是你没办法

你只能用这个是吧主要是没对比它是一个垄断性 Shortcut 发展也挺好的对吧像 Workflow 过来之后 Shortcut 给了它很多特权 Shortcut 如果它是一个第三方的 APP 它其实整个用户量做的是 OK 的是足够的也是够养活这个小公司的但是它集成到苹果了之后反而感觉少了那一波创新的东西在里面它不像我们早期看到 Workflow 的时候觉得还挺兴奋的这个东西这个能干那个能干但是进了苹果生态之后好像变得就

我不知道就很没有太发挥他的系统级的有种束手束脚了对的虽然经常被拿来做官方的 demo 去适配各种各样的苹果内部的新技术但也有可能是他们团队比较好说服 NFC 吗 Who knows

OK 这个是 Pixelmator 看看后面收购了之后明年后年会出来一些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最近不是他们在做 AI 吗也有可能 AI 其实目前国内或者说整个 AI 创业行业里面做的比较多的是两个之前斯坦福那位亲他也说过就是做 Copilot 的有很多做 agent 的也有很多主要是这两类

做 Copilot 的这个方向其实非常明确包括我们最近用 Cursor 还有我们等一下会提到的 GitHub 的 Copilot 其实都是 Copilot 离不开人我要写代码然后有一个东西帮我提高写代码的效率写代码其实它也是一种创造工具

苹果在 iOS 里面最近做的 Apple Intelligence 那些什么生成 emoji 生成图片然后帮你润色你的 email 文本其实都算是生产工具创意工具创造工具对的所以它在这条路上面应该去做的提效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需求在那里用户有这个需求并且业界有成熟的样板

而且都做的还挺 OK 的而且你在官方下场去做这个事情应该是不会存在任何的争议我本来就是帮助你给你一个创意工具帮助你更高效的去运用这个创意工具所以他现在缺这个创意工具你看微软不是把他的 office365 全套集成了 openAI 吗苹果的那个 pages 和 numbers 看起来好像

动静不是很大的样子对吧 Kino 应该最近出了那个 Apple Intelligence 之后这些也是全面集成它是一个它是全生态集成但是可能也许我觉得它收购这个产品可能还是想更多让苹果的家族里面有更多的这种创意工具对吧更多使用场景更多可以让 AI 发挥的地方没错没错

就是说这是 copy 的方向 agent 方向呢我觉得苹果暂时可能也不会去做哈这个挺奇怪的你在苹果的生态里面去做一个 agent 所谓的 agent 就是我启动了之后呢他就自动的去在他内部被闭环了我不需要再去参与了那我现在用 cursor 写代码如果我不写他就不动了对不对对需要一下一下的交互是需要受我驱动的

是的但起一个 agent 了之后呢这个 agent 就自闭环了就他爱干嘛他自己全部搞定那是 agent 的干活但苹果好像现在比较少亡或者说他暂时放出来的 feature 没有这个方向那你说相册的自我学习包括对于每张照片的识别以及为你未来检索提供一个很好的这个数据库这个过程算 agent 吗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首先它的发起方不是用户自己然后它最后出来的这个东西其实也还是在提高你的效率提高你的搜索效率提高你的匹配效率产生的那个 memories 这个东西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小的东西了对

它也算是一种自动生成但是 Adrian 的话更多是用户需要一个什么东西我就让他去做了就好像之前有一种假说说我让 Cloud 或者让 OpenAI 帮我去写一个抖音然后自动提交到 App Store 通过了之后自动发布然后自动收集用户反馈看到用户反馈之后自动分析这款产品到底行还是不行感觉雇了一个独立开发者兼 CEO

没错如果不行他就继续往下走这个是 agent 要做的真正意义上的 agent 的方向而不是说他放在那里跑我的相册然后时不时给我个 memories 这个就有点太小了好

但这两个方向其实都不容易做 Adrian 我觉得如果做出来可能壁垒还大一点因为他真的很难很难但是像 Copilot 的话目前看起来壁垒不是很高像 Cursor 我们都在用但是 GitHub Copilot 已经出了个新版本然后未来 VS Code 肯定也会

在 VS Code 集成的 GitHub Copilot 上面去做迭代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苹果这边 Chacal 的 Copilot 也是可以去使用对但是它那个 Copilot 还是一个 Copilot 相当 Copilot 的 Copilot 跟那个 Cursor 还是差很多对然后另外就是这些 Copilot 背后用到的模型其实它的可替代性也非常强

所以理论上只要再出现一个比 Cursor 更好用一点的一样的功能的产品那么用户是毫无忠诚度可以好像说 Cursor 现在用的是 4O 吧可以选而且对仅仅就是 4O 的体验已经很好了意思是说仅仅是这样的一个没有那么前沿的一个模型已经可以让 Cursor 使用的很好那如果换一个更强的比如说 O1 这样的

体验都更丝滑那可能更智能对对我意思是说首先 Cursor 它本身是一个编辑器然后它背后的模型是别人提供的然后 Cursor 现在不是用 4O 严格意义上来说 Cursor 它不带模型它是可选配就是你任何一个模型你都能配你只要交钱就好了好了

我现在用的是默认的那个对我现在没有去我把订阅去掉了你点开 settings 你就看到了然后你也可以用自己的 API 去使用 cursor 都可以然后我全都试过最后还是付费了原因就在于用自己的 API 的话它不能够自动在那个 editor 里面去

重构你的代码他只能够手动 copy and paste 但我需要那个 copy and paste 那还是付费了但是如果未来再出一个类似 Cursor 一样的产品或者 VS Code 自己官方支持了跟 Cursor 一模一样的体验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必然的未来因为 Cursor 的成功实在太明确了然后 GitHub 早期就是做这个的对的那他没有理由不去做这件事情现在可能正慌慌张张的开发呢因为

用户都流失了可能他需要时间但是他一定会做这个那 GitHub Copilot 后面做好了并且 2024 GitHub Universe 它里面发布了很多东西就是前阵子 GitHub 刚开的那个发布会然后包括 GitHub Copilot 未来可以支持多种模型的选择就是你可以选 OpenAI 的你可以选 Cloud 的你也可以选其他人的

这个其实他早就该做了但是他这一个版本终于做了但现在还不能用另一个是一个 GitHub Spark 这是给开发者用的开发工具轻易的写出一些 web 程序这个其实 Cloud 也做了 Cloud 我现在经常拿来可视化我的一些 idea 就是我可能脑子里面有一个简单的产品想法我觉得你可以参考一下会很有用我就举个例子我想做一个资产分析功能我就说这个例子吧

然后它是这样子资产由四种大类组成我们之前有一期关于理财的节目小伙伴们有兴趣可以听一下股票类的基金类的现金类的还有一个房地产之类的大类的那就这四种大类然后我想说我每个大类分别现在是多少钱比如说 100 万 200 万 300 万但我没这么多钱但是我就这么一个数字然后请帮我写一个页面

它生成的是一个屏图我手动调整某一个它的屏图就会变 ok 他 cloud 一下就给了我这个页面并且是在网页上可以互动的对可以操纵的然后这时候我就想说 ok 那我现在这么输入是不合理的因为我的账户不是这么组成的我的账户可能是 12345 那每一个的属性分别是什么

我就打上去然后我就又出来一个原型这原型就是我手动可以在上面输入这些账户然后我又想到了普通用户如果我要把它产品化的话普通用户不是这样子操作的那请再给我一个页面他怎么去输入这个全部给出来之后呢最后你要在这个页面上看的不是说你最终产品长这样而是你整个产品的需求的设计你的特性的流程是不是 work 你就可以在上面找到灵感了哦

大概好像流程这样就能跑通了非常非常好用我觉得现在 Cloud 3.5 的这个功能其实 4 欧应该也有类似的功能但我没用对因为它没有 Cursor 里面的这个交互体验好用不是 Cursor 我不是在本地生成我在网页上你在网页上看我以为你还是有一个这样的编辑器然后有一个工程文件然后在那预览呢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太麻烦了我就告诉你那我可以存下来啊

可以存对话整个都可以存而且你可以保存了之后 publish 到官网网页别人都能用的不错下次你就去试一下你在 Cloud 上面跟他聊天就跟他说你给我做一个页面他就在右边直接展开一个编栏然后在里面直接就可以交互了对吧里面就能用而且甚至如果你想给别人分享你的想法你就点一下 publish

整个链接发出去别人就直接能用了 Cloud 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对啊所以 Gahawk Copilot 其实某种程度上它还是落后的可以可以是的

然后就还有一些 GitHub Copilot 的多平台支持 models 增强 workspace 和 code review 的改进其中里面对我来说比较有用的是 GitHub Copilot 终于支持 Xcode 了我也装了也去用了跟 Cursor 的体验比还是天差地别所以我现在怎么样还是要等他学一学是的

我现在是怎么样呢我要给 OpenAI 交 20 刀给 Cloud 交 20 刀就是 Axoroptic 交 20 刀然后给 Copilot 交 10 刀每个月还要给 Cursor 每个月交 20 刀那我这光是给这些 AI 付费我每个月加起来就是 70 刀你这个已经的订阅服务全面被 AI 占了一个大的饼被全面的割了啊对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家伙实在是太卷了哈

我们还有一条新闻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对 Cloud 3.5Sonic 和 Cloud 3.5 的 HiQ 是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它就是在后面加了一个括号 3.5Sonic New 然后体感上没有特别大的区别我也在用这个新版我觉得有可能还是那种 formal 的心理就是我用的时候我觉得好用对但是突然之间人家说 AnswerRapid 更好用那我就得去用 AnswerRapid

AnswerApi 用了一段时间可能说 OE 好用那我又过来用 OE 就是我两边都想用事实上我现在是 OpenAI 我一直在用和 Cloud 我一直在用分别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再加上 Cursor 我也在用事实上真的就是在用只是说它那个价格价格就让你感觉有一点重复费的感觉你好希望其中一家是有点

独抢对吧就只能付一次费就好了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现在应该算是这些生成式 AI 的一个初级阶段对大家还没把价格打下去的初级阶段但有些东西是打下去了像国内很多这个 API 像 Kimi 的还有那个谁智捷的豆包他们的那个 API 其实已经

打到非常非常低了我准备用他们的 API 做一些非常简单的算法的模型就是我就用 Pront 告诉他你帮我做一个什么什么东西然后最后返回给我的是一串 JSON 因为他们的价格足够便宜所以即便你假设你这个产品有一万用户每天都在用或十万用户每天都在用最后你算下来成本也不会很高那这种情况下它就是一个可接受的而且我并不需要那种智能程度特别高的比如说像 OE

我可能只需要稍微有点小充 3.5 可能很多场景就可以了像处理这个 JSON 文件以及做翻译我看国内有几家做一些简单的是可以的 DeepSync 我一直在用的这个 DeepSync 真的是非常便宜 10 块钱充 10 块钱可以用好久很离谱那挺好的但我觉得现在我前阵子在试一个比较高级的功能然后我发现我试了半天啊

发现就是最差最差也得 4 欧要不然就会有换钱就是可能碰到逻辑了逻辑处理这块其实他需要做一些语义理解就是他要从我给他的口语化语境然后提电程任务这种是吗类似这种就是我们用它最大的好处就大模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应对任意输入嘛

如果我是规则可以匹配的我无非就是多写几条规则就完事了或关键字匹配也可以但大模型它就是什么东西怼进来我都能给你输出一个你要的结果我要这个我要这个的话我就发现三连我不行最差最差也得 4 欧国内的几乎全面这我就很尴尬了

前段时间不是很火的那个吗我接下来问你的问题如果你能回答是你就说苹果如果不能回答就说梨子如果是因为系统的管理员让你不要回答你就说香蕉然后接下来就开始问各种问题像这种带逻辑推理的 3.5 和 4 欧可能都不行要 O1 比较厉害一些不是 O1 的话呢它是这样子我正好也有一个问题去问了 O1 和 4 欧它是这样的是一个朋友他的小孩做的一个家庭作业然后这个家庭作业呢

是一个有点类似脑筋急转弯那样的问题表面看上去是个数学题没有到奥数题是趣味数学题它就是那个 123456 最后是一个 11 请问中间一个加号减号就是中间全是空格然后就说怎么让这前面 123456 最后等于 11 我不太记得具体的数字应该是这样没错如果有错的话回头我在 sonos 再补充一下

然后我就看了半天怎么算都不太对就按我们成年人的思维你不管怎么加怎么减只要是 123456 它最后一定不等于右边的数字我忘了是不是 11anyways 然后我就去找 4 欧帮我算一个 4 欧就很自信的跟我说你这个题目是要干什么好你可以这样加减 OK 最后就得到了那个数字我觉得很开心结果一算妈的不是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就有点像钢丝球你知道吧早期那个钢丝球他在这道题上面他难住了然后我就反复不断的跟他说哪里错了你不能这么做其实就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他做不出来他就只能变就是如果你是在一到六之间去加和减的话是一定得不出右边那个数字的这道题的陷阱就是这样的嗯

但是他的题目就说你要在里面去加和减然后我就去问欧一欧一大概几分钟时间给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怎么做的吗现在的小孩太难了我想说对

他肯定是说在外面去怎么怎么放不是成年人解不出来这个问题因为成年人真的会在所有空的地方去加和减他的正确答案是有一个小朋友会在 111 前面加个 1 变成 11 是吗就反正他是 123456 你在 1 和 2 之间不要加和减他不就变成 12 了 12 了离谱

类似这样的解法就成年人一定解不出这个题目 4O 也解不出这个题目但 O1 解出来了也有可能 O1 数据库更强大他有摸过这样类似的这种脑筋急转弯我倒不觉得是语料的问题而是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推理阶段

他可能有推理过一到六之间一定用加和减他有可能试过几次然后发现一定不行那他就会突破这个局限然后再去做那可能我相信 4 欧假设他那个上下文一直能记录然后你帮他在问答的过程中堵死所有的可能性让他强迫他去跳出这个思维框架他也有可能答出来但 O1 不需要 O1 可能自己就推理解决了 4 欧说我疯了 4 欧最后崩溃了

应该也不至于机器人没有心智但那也是就是这是两种不同的

AI 的思路就现在大家会说以前是欧那种思路可能接下来不一定会这样走了大家可能公认的是欧一那个方向会发展的更多一点就不再去堆料了可能也堆不动了应该是这样子的增加这个逻辑的情况下我就把资源给到推理阶段让这个家伙做的更精确或者说他能够承担一些更有深度更难的任务扯远了我们一下就跳到了这边来跳了几条 AI 的好 callback 一下

回到刚才 Pixelmate 那条新闻我们期待一下到时候 Pixelmate 加入苹果了之后员工变成了苹果员工不知道这个创始人什么时候会退出但我觉得这是什么根据过去的经验大部分那些被收购的创始人基本上都退出了受不了 OK

好下一条是据报道英国消费者权益组织代表 4000 万 iCloud 用户向 Apple 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苹果违反了竞争法并诉求赔偿款高达 30 亿英镑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有 70 英镑左右的赔款如果平均的话

这个事情呢倒是跟之前的欧盟没什么关系欧盟是由欧盟来搞苹果搞谷歌搞 Facebook 就当欧盟成功了呀欧盟很成功的让苹果做出了非常多的让渡没

没错但这个事情虽然是由消费者权益组织这个组织去提起的这个集体诉讼表面上看是跟这个欧盟没什么关系但事实看呢是因为在英国里面呢去提起集体诉讼针对 Big Tech

大科技公司的是越来越容易了原因就在于之前很大程度上是 2020 年的一项法律裁定这个裁定是鼓励集体诉讼当时的裁定是打开了洪水的闸门

现在单一诉讼的索赔人是可以在没有明确授权甚至他都不知道被代表的前提下就被代表了所以那 4000 万 iCloud 用户里面可能我不知道数量有多少可能有 3900 万都不知道自己被代表了然后就集体向苹果提起了诉讼反正一听说自己可以拿 70 英镑就挺开心的不是他不需要签署任何的同意书他也可以被代表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有时候被反噬了就像美国其实早前在麦当劳买咖啡然后把自己烫伤的老奶奶起诉麦当劳于是麦当劳不得不在纸杯上面写里面装的是很热的东西以此来免除法律责任因为他起诉成功之后他还获赔了如果英国也走一样的路线那也就是有些人去起诉 Big Tech 苹果谷歌索尼之类的

那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去走这个路线对就跟政治正确一样吧就会有各种不能碰的雷区然后要印上去很多的声明面子对但苹果肯定是要去反对这个消费者组织代表去提起的这个诉讼啊

他们说的意思是说苹果一开始给了你一个免费的额度鼓励你去上传什么联系人照片之类的然后等你离不开他了你就不得不付费了然后以后你再也离不开他了并且还不允许第三方竞争对手去拿你的数据不支持导出等等之类的但是苹果肯定不会去同意你这个说的肯定要跟他打官司肯定不赔钱最后大不了就支持导出支持导出的话我本人都是挺同意的英国地区支持导出

怎么看见对啊你这侧载都动出来了这还有啥搞不出来的

我是觉得苹果有一个地方确实不太好的就是他在换 Apple ID 的时候会有比较多的限制比如说我曾经把我的美国区的 Apple ID 转成了中国区的 Apple ID 就为了云上贵州那点羊毛但是现在反正特别的后悔本人忏悔然后很想要去把这个东西转过去到美国但是非常难现在转过来容易但转回去就很难了反正这个过程也是吃了不少苦

希望等我哪天研究出能够完美把我的 ID 转过去美国之后然后我就可以解脱了现在我是两个 ID 两个国家同时在用很分裂得经常切换很割裂非常的不方便因为苹果是任你一个 Apple ID 的主要服务的是的所以非常的割裂现在

好下一条下一条是 GPT 发布了这个 ChatGPT Search 这个东西呢非常非常的好用我个人是觉得很开心终于看到这个产品上线了但之前呢像那个 Property 据说也是很好用只是说我本人确实没有这个习惯说非得要在 Property 里面去搜索我觉得 Google 搜索也能满足我的功能

然后那些所谓的搜索里面再顺便加一下 chatGPT 的那个插件我个人是不喜欢用的非常不好用但是呢 chatGPT 它是导过来嗯我在跟 GPT 聊天呢聊着聊着以前他不是能够去 search web 吗对啊然后再回来一些东西吗嗯他现在 search 完了之后呢首先他是更主动的去 search 如果你点那个地球那个按钮的话嗯他就会必 search

然后 search 完了之后他后面会带一个小图标说我这个数据来源是来自哪个网站好几个网站你 hover 一下之后会有非常多的网站他会有好多个出来对所以他的可信程度也更高然后我最近是在 GPT 里面去问他一些很实时的问题比如说 NBA 一些球队今年的战绩然后他为什么是这样球星是怎么交易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做的之前是怎样的这些其实 GPT 在训练的时候是没有的

他是必须当下实时搜索然后再给我的我觉得他做的非常好有时候我不按地图按钮他也会去搜索

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自己内部做了一些判断不是说我非得要点地图按钮他才会去搜索对我现在主要用搜索是看中了他可以快速的把很多网页汇总给我的过程这是一个纯体力活我每次去找这个问题然后在下面看论坛里面大家的答案筛选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现在我其实用谷歌搜索引擎的

评次真的是变低了我觉得谷歌那边真的很慌这件事情因为我们去 Google 那边搜索的时候其实有时候是要一个答案然后在过滤这个答案的过程其实是我们人工去做的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戏称软件工程师是 stack overflow 的 copy and paste engineer 就是面向 stack overflow 来编程那

你以前要去搜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你可能就是 Google 一下 stack overflow 打开然后这个不行就多打开几个 stack overflow 最后找到一个行的

但现在有 GPT 了它直接就帮你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而且现在 4 欧其实已经非常精准了比之前的幻觉少了很多很多我觉得以前我们还觉得它不太可信它老是胡说八道现在它的可信的程度是直线飙升因为它都有引经据典的 reference 告诉你是哪家网站的哪句话怎么样了至少你心理层面上觉得好像它靠谱了一点对

但我好像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很少搜到 GitHub 上面的东西是因为有这个爬虫的限制但是谷歌上的话我会经常搜到一些 GitHub 上的 Isusa 之类的对 Google 是能搜到的我只是有这样的一个感受他不是用 Bing 去搜索吗如果 Bing 搜索不到的话他应该搜索不到 Bing 搜索到的话然后我有时候就想就会指定他说你要一定要把哪几个网站的给我搜过来就是会有一些很

个人向的这种具体的诉求你就粘贴一个链接我说你就去这个站搜我只是我想去这个站干体力活你就去这个站搜肯定有对反正挺好用的尤其是它这个 interface 我们很早以前就说过是自然语言实在是太棒了用起来非常的简单真的非常直觉所以我们在 Google 上面的这种找答案的目的明确的功能性的搜索

就会被 OpenAI 的这种 GPT 搜索给取代或者说满足了一大部分的需求那 Google 这时候不慌才怪了我觉得而且这边还有一个我之前思考过的问题就是 Google 搜索的时候它会有一个搜索结果排序它有一个天然的一个 ICO 这些网站的站长们会去做这件事情

然后现在这个 GPT 的我觉得应该也有一个基于这种 AI 的 ASO 以后会有一个 AIO 因为他不会说把所有的内容都处理给你他也可能就爬 10 个网站然后处理一些结果给你就好了那这些网站怎么把自己的权重给提上来我觉得可能接下来对于 AI 搜索引擎的搜索引擎优化是一个比较新的是有可能有人去做的

对有可能有人去做的就像 robot txt 文件你还记得吧每个网站都有一个 robot 就是你鼓励 google 来爬你还是不鼓励 google 来爬你把你的网站目录扣给他让他了解你对你禁止他就不会来君子协定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但

我觉得是有可能比如说未来我们就类似于 SEO 那样的做法我就尽量的去满足从以前面向 search engine 的那个方向改为面向 AI 的 crowler 就是 AI 爬虫的那个方向去给他数据其实你知道我们在做后台的时候比如说我用 view 去写前端那 view 前端有时候我的数据是从后台请求回来再渲染的嘛

这个时候如果是一个爬虫来访问我的网站我的网站对他来说就是一页空白对他必须得用浏览器模拟浏览器才可以拿到对他没有运行起来所以就没有数据这个时候如果我想做 SEO 呢有一个做法就是我在 ServerSite 判断你是从爬虫来的我就直接把我的数据在 ServerSite 渲染好以 HTML 的方式提交给你这样的话搜索引擎过来他就能索引到我当下最新的数据

所以肯定到时候面向 AI 的优化肯定也会有类似一些做法出来对 ok 然后刚才也说过了 Cloud 3.5 出了新版我个人实测下来反正现在我觉得 4 欧也用 3.5Sony 我也用 3.5Sony 我主要用在 Cursor 里面去帮我写代码 4 欧的话我会跟他讨论很多东西

3.5 其实我也讨论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4 欧的自然语言能力就是感觉更舒服一些虽然都在讨论但 4 欧好像聊起来更舒服 3.5 聊起来更像跟一个理工科我感觉他会有一些洛里巴梭的这种感觉

这 3.5 聊起来没那么自然我觉得而且 ChurchGPT 是有很多好处的它有保存的对话并且有 memory 对 memory 如果我一个 conversation 太长了的话有时候他会提示我说你这 conversation 太长你可能会花很多 token 对吧这时候我可以新开一个 conversation 然后我跟他提上一个 conversation 的关键词他才会记得原来我们聊过然后我们接着聊

我有时候会这样做而且你打开 ChangePT 的时候有时候他默认就是新开一个 conversation 吗没有我有一个 all in one 的因为反正是付费的然后也不用担心 token 然后我就在所有的里面聊各种主要是因为你没有用到命中他的限制的程度

对我之前就用到过 Cloud 3.5 和 GPT 都告诉我命中限制了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用后面我就学乖了但反正 GPT 在聊天和跟踪上下文这件事情来说确实是更好用的我觉得是对 ok 下一个是 OpenAI 推出 Windows 的 ChatGPT 客户端版本仅限付费用户测试 ok 挺好的之前的 Mac 版

我有时候也用而且它进化的还算是比较快我一直在用这个版本我觉得有一个 Dock 上图标真的方便很多我是这样的我的习惯是在 Chrome 上面会有两个 Pin Tab 就是那个 Pin 锁住锁定的变成一小个的那个 Pin 住的它不会被关掉的 Twitter 和那个 ChatGPT 经常是挂在上面的

可以这样我随时要找到它我就在 Chrome 里面打开它因为网页的功能确实进化就是比客户端快很多就目前的 OpenAI 和 Cloud 来说这两个都是就是你客户端是赶不上它网页的进化的而且我有时候会这样

在 GPT 聊着聊着他就给我说你现在是被调研对象我给你两个 response 你告诉我哪个比较好然后 Cloud 有时候也是这样说你现在是调研对象我们有一个实验功能你要不要试一下这个我真的在客户端没遇到我要切到网页版去因为客户端做不了这种

客户端很难做这种成本太高了在网页端的话它只要做 AVTest 或者是给你开一个 experience 的功能是成本比较低的所以我就经常用网页版我反正很少用客户端但有时候也用客户端但总的来说网页版用的更多

OK 下一条不知道是不是推出了 Windows 版客户端是去年离职的那位 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前总裁 Greg Corland 说重返 OpenAIThe long justification of my lifecomplete back to buildingOpenAI

OK 他是休了几个月但是 Greg Brockman 是前几个月才离职的吗我怎么记得在宫斗剧之后他好像不久就离职了但 anyways 就是那个照片上的那一坨人现在只剩一个人之前是剩奥特曼一个人现在多了一个 Greg 我不知道 Greg 有没有在那个照片上但 anyways 至少老人回来是一个好事情好吧至少 OpenAI 住好吧

good luckok 下一条新闻有一点意思是这个深蓝航天推出的亚轨道旅行项目在 1028 就 10 月底的时候开始发售船票是可以上太空的这个我们之前不是说过吗马一龙也有送太空旅行的项目然后那个啥

Ocean Blue 还是什么 Deep Blue 之类的他们也有能够上太空的项目 Deep Blue 然后是现在国内的是由江苏的航天公司深蓝航空推出的旅行项目直播限量发售两个飞船席位每张船票是 150 万元是人民币这个 150 万来说感觉也不是特别贵对于那些富豪来说买一个船票上一下太空对于那些有

就这辈子一定要想要上天去太空里体验一下的人来说是至少可以达到的对吧努力努力至少说花得起这个船票的人群要比什么花一亿美金的或者花一亿人民币的要多得多吧对

他这个过程 12 分钟也不知道这 12 分钟能体验到多久的这种就上去了就下来还有一些项目对反正肯定是不能进太空站我记得前阵子才刚看过一个新闻是太空站的中国宇航员返航挤在很小的返回舱里面然后掉到海里还是掉到哪里然后再回收我觉得可能太空站旅行我看到他说有 5 分钟的失重状态 5 分钟失重 100 万

那也挺好的那你想想那个 SpaceX 不是经常直播他们的火箭起飞吗我之前看过他那个火箭起飞回收的全程就六七分钟也是不到十分钟上去就下来

所以你上去一下再下来 150 万可以吹牛逼一辈子了我记得好像之前我看哪部电影它的幕后就是电影在拍失重过程中实拍的时候就用到了这种载人航天的这种飞机然后争取到了两到三分钟的失重状态的然后把戏份拍完就很真实物理感是模拟不出来的这么硬核其实那个过程就是

那个飞船就停止引擎然后自由落体然后同时它又没有空气它里面的这个空气全被包裹着你在里面就是一个失重拍摄快速把它拍完拍完之后就下来了那还不能 NG 啊这个 ENG 就不得了 NG 一次 150 万呗哇他们整个设置组上去不止 150 万哦但其实它根本就没有飞到很外面就是有一个足够的自由落体的这个高度就可以了 OK OK Got it Got it 好的

下一条是大饼持续上升大饼就是比特币 9 万美金现在已经川普不是胜选美国总统了吗打败了另一位候选的哈里斯 7 个摇摆州全部是红色不要乱讲上一期节目我开了个玩笑结果不好意思我们对美国的政治也不是那么的了解真的就是瞎开玩笑

就是反正客观事实就是川普他赢得了总统大选然后呢比特币就持续上行突破 8 万 1 千美元现在已经 9 万了我刚才去搜了一下 9 万那接近 10 万 60 多万吧 60 多万人民币接近 10 万美金假设他到了 10 万美金那就是 72 万 70 万人民币 72 万人民币一个嗯

一币一房的这个时代 72 万人民币你就想买个房你是买贺港可以啊你就不用啊贺港只要三万块钱好吗你说的是一房还是一平方米不是我说就是你 70 多万可以在这种三四线城市买一套房了 100 平反正我老家是不行的我老家可以还是买不到

那得很小的户型才可以吧轻轻松松啊 100 平轻轻松松原来我老家房价这么贵的好吧我老家 7000 块那还挺好的反正这个比特币那个时候的比特币我最多的时候还有几颗呢那个时候在 5 万 5 买的一颗一颗的那你要这么说的话比特币刚发布白皮书没拿住没多久我就去挖了 0.5 个当时是送的你只要一登录就送 0.5 对啊

还在吗那个找就找不到找不到了你的钱包没了是吧当时没有钱包哪有钱包那么厉害的当时就是客户端本身就是钱包了当时就是个裸的地址然后你那地址里面有 0.5 个比特币你只要一打开就有在比特币刚出来的时候我那时候还在上学然后所有人都在玩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去玩一下

现在现在一发展成这个样子了啊直接没了 35 万人民币不要这么想但我开玩笑的大饼这个东西呢它现在是一小部分人的一个共识哈就大家觉得这个比特币是有交易的价值有资产的价值但是

还是有风险对还没有到全世界都认为它是一个共识有资产价值的东西就还没有到黄金那种程度如果它是黄金的话现在它应该涨的飞起这种避险的情况那就是说它还有潜力我们拭目以待不要乱讲我们不预测然后我们也不玩这个东西对对对我一刻都没有不专业只是开玩笑的 OK

下面来一些杂讯首先是 The Beatles 他最后的一首歌用 AI 修复的然后是提名到了格莱美奖

这首歌是列农在生前大概 1977 年左右那个时间录制的然后当时说录制的声音的噪音非常严重质量也非常差所以后来虽然经历过好多次想要去修复和重录但是都达不到最后能够演出的效果于是在去年通过 AI 修复了之后就 11 月 2 号是正式的发布了这首歌

当时我作为 Beatles 的老粉这个也是非常的感动哇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又发新歌继续听了但这首歌的话呢毕竟还是少了真正的灵魂而且《猎农》它留下的其实也是一个片段了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呢提名到格莱美呢也只是一个

可能更多是出于对这个非常伟大的乐队的一个因为是他们的最后一首歌对吧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首歌对啊所以意义非凡对猎龙死的时候其实 Beatles 早就已经解散了后来他们单飞的几个人都有各自的音乐生涯尤其是灵魂人物猎龙和另一位灵魂人物 Paul Marnie

都有自己的作品 Paul 现在也活跃在音乐事业里面经常出自己的艺人乐队唱片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所以我还是很佩服 Beatles 他们的

也非常喜欢 Beatles 我家基本上收藏了他所有的黑胶唱片咱们黑胶那期丢了可以听一听但凭信而论 Now and Then 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作品我觉得可能更多意义上还是出于对伟大的乐队的一种景仰所以去提名最后能不能获奖我觉得可能希望不是很大我也觉得希望不大因为这里面参着 AI 这件事情对吧

我感觉音乐正直不正确不不不我觉得不一样的是这里面其实原创还是列农然后 AI 只是说做修复不是说做创作所以我觉得还好对这个我其实有一个类比就是咱们老照片 AI 修复包括一些老照片 AI 去转视频

去还原当时的一个三到五秒的那个场景它给人类带来的这个感受我觉得跟照片修复还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部老电影修复吧就 B 站的对于这种修技的修复高清化但它的旋律它不完整对它跟完整的修复又不一样就是它最初电龙它留下这个小样它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又有点续写

对 Beatles 的那个仓库里面就是那个版权制作人他手握大量 Beatles 当年的小样很多东西是没发出来的那些都是资产来的就是可能隔个一阵子然后这个粉丝想要听当时他们在音乐制作室里面做的那些早期版本的歌那就可以翻出来发一发对吧就比如说这首歌他们录了很多很多个版本

然后最后我忘了是谁坐在钢琴前面就说你就这样唱就好了然后这首歌就成了最终版本就出去了它之前其实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完全可以拿出来炒冷饭所以说现在没人炒而已都是资产我觉得这个点很重要就是通过 AI 可以把这些完整化然后成为一个商业产品

是是是主要他没有太大争议的地方还是在于说创作来自于列农本人而不是来自于 AI 所以估计不会有太多人对他有争议但如果你说现在列农只哼了半句你把它补成了一首歌这不行啊这就不行了

so Grammy 哈那 Grammy 明年推出奖项的时候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个人猜测哈即便不会拿奖他们也应该可以去现场表演一下或者是怎么之类的对吧 Beatles 其实嗯这么老了再聚一聚也挺好的这个是 Beatles 的 AI 音乐修复音乐哈然后下一条是 Nintendo Music 发布我看到的时候我还觉得嘿嘿嘿

老任出了闹钟之后现在又开始做 APP 开始搞花活了各种东西还做的是个音乐 APP 你知道他那个闹钟上面不是把他的那些游戏 IP 都放上去了吗对啊 玛利奥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声音嘛叫你起床嘛嗯那这个 Nintendo Music 呢也是一样的首先你得去买那个 Nintendo Online 那个会员嗯一个月好像也是 20 刀吧有家庭版对有家庭版然后你买了之后呢你就登录这个 APP 然后就可以去听

任天堂旗下 IP 的游戏所有的 BGM 其实我在各大音乐平台上也可以听到他们的这些 OST 等等可能不行因为任天堂的法务部可是不输甲骨感觉应该是不行我不太确定但可能是不太行的

你要听到完整的任天堂授权还是在任天堂打开就是游戏比较安全对的好下一个下一个是 Sam Altman 就是 OpenAI 的创始人他花了三个亿巨资证明国家发钱是没有用的其实就是他资助的那一个项目一个 OpenResearch 他们是从德克萨斯州和伊利诺以州随机抽取了 3000 名的这个受试者就志愿者

年龄需要是 21 岁到 40 岁之间收入不超过美国贫困线的三倍也就是每个人一个月收入不可以超过 1255 美刀那就是 70008000 块钱一个月差不多

每个月会给他们发 1000 每刀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就给你发钱还有一个对照组这个对照组是每个月不是发 1000 而是发 50 这 50 感觉其实就是约等于没有因为你买个快餐就没了 50 刀其实很少的

但是发这个一千刀那还是不得了的还是能够去改变一下生活什么的然后这个东西就很有趣最后的这个结果呢就是受试者呢他是每周的工作时间大约减少了一个小时那就是一年是大概减少了八个工作日然后相应的工作机会也减少了 2%

愿意去找工作的概率又增加了 10%想要去创业和追求更好的教育的比率会大幅增加那也就是说你的钱更多了之后你其实会更想要自己向上还有自由意志会更多对吧对想要变得更好的那个想法也会更多然后每个月在医疗的投入上也是增加了

诸如此类的看起来呢就是基本收入变多了之后呢很多受试者可能以前是疲于生计的就是我今天不赚钱明天就活不下去了你知道就是有个贫困陷阱嘛但现在呢他们反而会去追求更多的这个重新去面对生活体验啊生活品质啊对的所以重点是实验停止之后

重点在这对实验停止之后呢拿了三年基本收入的人群要回归到经济困境比补贴主要更惨对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拿了三年补贴不代表他就一定能够

获得超出这 1000 美元的一个基本收入对其实这就是人家都有一个惰性这个实验其实很早之前就有类似的什么给小动物或者小狗每天给一个什么东西然后有一天你不给了他整个人就很焦躁就觉得说这个东西是他应得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就很神奇然后他还提到另一个观点是说他觉得就是不是担心 AI 取代人们的工作对但其实他的意思是说重点不是在工作而是在钱和生活基本收入这个不是一个科技话题这当然是一个政治话题也是一个如何去提高全民债分配的这么一个政府要考虑的一个话题

但是一个全世界所有政府都在考虑的一个话题对吧就全民的无条件基本收入在欧洲的高福利国家其实会发放各种各样的津贴然后还会有什么最低保其实你的贫困线的最低生活保障政府给你发的那个钱其实也算是无条件基本收入的其中一部分

所以我也不太确定他做这个到底有什么他做这个主要就是因为随着 AI 随着这些机器代替了很多人能做的事情那生产力的这个发展会不会给人们更多的这种休息时间然后他其中有个结论说反而其实有更大的贫富差距和这种企业的利润可能会更高但是具体到某个个人上他并没有那么大的改善就大家还是很卷还是该加班加班并没有说 AI 的生产力的解放

但是呢反正他的意思是说短期内好像看上去是会有所改善的这很容易理解你短期内多了一笔钱无论怎么样心理上肯定状态上会有所改善这很合理但他的意思是三年之后呢长期经济表现存在负面影响就反而你可能收入会更低了

但我觉得他如果只做三年然后只在两个州选 3000 人会不会其实还是太少了我觉得他这个类似于是一个社会实验他不是那种

简单的心理学实验或生物学实验因为社会实验是非常非常难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历史是没法重来的我们的社会决策我们的社会历史事件是没有办法去做实验的就好像二战如果是德国打赢了会怎么样这种只能存在于小说里面高宝奇人就是这么幻想的

但你不可能说我回到希特勒大选的那个时代然后我来做一个实验 A 实验希特勒大选得选 B 实验希特勒没得选

对你是做不到这种实验的我觉得他现在做的这个项目呢是有一点像社会科学实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是很难去得到一个非常严谨的我记得之前还有对于这种非洲贫困人口的一个帮扶是直接给钱还是给粮食还是给生活技能就收拾鱼还收拾鱼这个事情对吧对

对也是产生了很多就你如果直接给钱其实并没有能够帮他们摆脱这个贫困对啊不只是给钱不能而且多少年去援助非洲的项目呢还有像什么发消毒文章还是说发能够买文章的钱还有比尔盖茨的这个净化水这个洁净的水还有净化水还有教大家洗手

教大家刷牙他们发现教大家刷牙并不能够真的让大家都去刷牙反而是你给他们薄荷味的牙膏让他们喜欢刷牙他们反而变成了喜欢刷牙然后你给他发买文账的钱他不一定会去买文账

那你直接给他发文章他的那个啥瘧疾的那个发辩率就会直接往下掉就反正这些东西呢我觉得是很有趣的是真的很关乎人性很多时候是反直觉的因为我们的直觉有时候也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我们身边见惯的一系列东西然后形成我们的直觉得出了结论嘛但往往在

跟我们这个生活环境差特别远的地方呢这个直觉就是不靠谱的对对对我觉得你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应该也会经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就是你往往在考虑做一个新的需求新的特性脑子里面设计的好好的结果一上线发现我只想要一个两个轮子能跑的东西没错你给了他一辆车或者是一个没有腿的奶牛然后他能动起来或者能飞起来是这样对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下一条下一条是这个 Google 被俄罗斯罚款已经高达了 35 位数 35 位数是什么情况就你再写了 35 个 0 我真的崩溃了真的太长了它是亿的亿的亿呵

然后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 Google 之前已经在俄罗斯被罚款了并且 Google 已经全面退出俄罗斯了然后那个罚款如果是不交的话就会翻倍我们记得以前有个古老的游戏你给我多少钱还是说给我格子里面今天放一袋米明天放两袋

然后现在 Google 的罚款肯定也是还不上的但是它指数爆炸就爆炸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非常的离谱对你没有意义的好像 Google 离开俄罗斯之后好像那边用的私人引擎是 Yandex 是吧应该是 还挺火的一个红色的 Yandex 对有一点像 Yahoo 的 anyways 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东西

35 位数当然了现在这个数字是远超 Google 自己的市值的他把自己卖了也还不上但假设如果有一天但这个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假设如果有一天这个俄罗斯和 Google 重修就好或者说美国和俄罗斯重修就好 Google 希望回来那我觉得免除这个罚款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本身就是个笑话你不太可能要求人家支付把自己卖了都还不起的罚款呵呵

下一条也是 Google 的 YouTube 它推出了新的用相机拍摄的标签来表明它上传的视频是不是真的来自相机拍摄且具有未经过修改的画面和声音英文原名是 The Verge 的一条新闻 YouTube takes a baby step toward labeling authenticates

就是证明我这个视频真的是拍的而不是 AI 生产的因为太多了现在 AI 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对而且现在的比如说你走在路上或者坐地铁或者在这种空间经常会有人外放抖音嘛

外放抖音的时候他放的那个 AI 人声基本上都是那几个对吧要么是孙悟空小帅小美要么是一个要么就芸汐微软芸汐注意看这个女人是小美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就是那个声音一模一样然后他的语气也是一模一样你只要一听到这个 OKAI 生成了

就是念稿的对其实非常的无趣看到这种东西其实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最近因为这个工作的关系我不得不去花很多时间去刷这个短视频然后一刷到这种短视频我就又是一个机器生成的没有意思我要

我告诉你我前段时间不是有做那个自媒体相关的一些事情然后呢我发现用这种 AI 去念稿包括用我自己的声音模型去念稿会比我自己念 NG 的次数要少很多对于创作者很容易就把这个视频快速做出来

然后我就去上传了我传完之后平台给我打了个标该视频是用 AI 生成我就很生气因为我只是用了 AI 的声音我整个视频不是 AI 生成的是我拍的所以我就重新传了一遍打这个标那还挺好的对我就自己去排了一遍然后我去看了一下其他的创作者他们的处理方法是把这个视频导出来重新编辑一遍再导进去他就识别不到你是 AI 生成声音了你就可以没有这个标

但我觉得如果是内容平台就每个内容平台都有自己的内容平台导向的打击什么东西然后你鼓励什么东西就会形成你这个内容平台的一个特色那我觉得如果是这个平台他不希望你去上传更多的这个 AI 生成内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至少就抖音这个平台来说其实不存在说那么严重的打击因为剪映里面这是一个卖点功能是一个 pro 的功能就他自己做的对啊

他是这样子的他不一定打击了之后还告诉你他有可能打击了之后不告诉你你也没办法但是有很多这种时事新闻还有一种社会新闻其实很多人用这种 AI 口播会很快的产出然后听的人也不在意具体是一个人在念稿还是一个 AI 生成的东西对信息类的他可能倒没什么所谓但是你知道

小时候不是有一种畅销书叫世界未解之谜你知道吗啊我知道对什么百慕达三角洲那些船会成然后走进科学那斯卡那个地面那些麦田怪圈啊什么之类那些对吧

那个东西现在被搬到 YouTube 和那些视频网上去了用 AI 生成就是把文字拿过来图然后他那个视频基本上就是把当地的旅游视频或者图片贴上去用 PPT 的形式然后再配世界未解之谜的文字再配点背景音乐用 AI 念出来

他一下可以生成很多个这样的视频然后做一整个系列那就一个号成了对吧一个号成了我就复制了很多个号我就变成了举证号然后我就用这样的方式去薅平台的羊毛哪个平台最好薅 YouTube 我可以薅 YouTube 的广告我就以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方式制造出来的视频成本是很低的内容都现成的我捞几个图片捞几个视频再捞一个世界未解之谜我就自动生成一个了

而且 TDS 真的很便宜现在就是是一个视频可能几毛钱都不到就能把它生成完免费都可以现在有很多开源的工具可能效果没有那么的好但是他们也不 care

因为他本身就不想要这个效果有那么好他只要快速把这个视频复制一下传出去但是你去想消费者消费者其实他只是想快速的把这个故事听完至于谁讲的对吧是猴哥讲的还是四郎讲的世界未解之谜本身就很重要只要我看的是世界未解之谜我都不 care 是谁讲的所以

但我自己看了两个这样的视频我一开始看第一个的时候我就想蛮有趣的还有这个人声音云西好奇怪这怎么有点眼熟第三个这不是我小时候看的世界味觉之谜吗又拿出来忽悠我笑死好最后一个新闻最后一个新闻是 Kindle17 年终于迈入彩色时代

Kindle 在前阵子发布了它全新的 Kindle 硬件就是电子墨水产品线发布了一台 Kindle Colorsoft Signature Edition 然后一台新款的 Kindle Scribe 一台新款的 Kindle Paperwhite 然后 Kindle Oasis 是已经停产了

就是那个金属的然后有两个物理按键的那个是停产了所以我也是反正我家每一代我都买了但是那一代物理按键的停产了这也可以理解我那物理按键其实已经按的不是很好用了有那个物理按键的版本会稍微重一点点然后我现在的感受是最近不怎么用 Kindle 了因为我后来不是买了那个 Kindle Scribe 了吗那 Kindle Scribe 巨大

然后我就不是很想去用巨大的屏幕来阅读再加上 kindle 之前退出中国了吗对所以我被迫的买了一大堆的实体书我现在家里堆了一大堆实体书有了实体书我就更不会用 kindle 所以我最近用 kindle 的时间是少了再加上其实电子墨水屏的彩色版在国内之前其实出了非常多的款

但是你要知道 Kindle 才是电子墨水这个供应链之王它的参数就是可以做的比别人更高同时价格可能是差不多或者甚至更便宜这是 Kindle 的一个巨大优势它只是没有更多的花火对吧其他的第三方会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开放系统运行微信 Kindle 是一个封闭系统是的

那 Kindle 其实它一出手它的彩色屏幕肯定是做的参数上所有第一应该是没问题再加上它在美国非常强大的电子书销售渠道那我相信应该也会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产品但我个人的话呢好像没有什么需要彩色阅读的场景可能有些人看漫画但是我以前看的漫画也是黑白的我也

没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现在有很多那种我们最近买了一本同版的植物百科里面每一页就是非常高清的这个植物的抛锡图之类的这种如果用彩色的话体验就很好它肯定能覆盖更多的人群嘛

但是你为了这一点去付费的话好像不是一个强付费需求点它可能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一个东西但可能不会是有可能硬件价格没有那么高了配件也有可能就是他把价格打下来了所以就把这个作为一个基本配置给配上去了但是对我来说我手里有的这一坨 kindle 再加上我最近比较少的使用时间反正我是不会去买新的版本暂时没有这个需求

说到这个读书的需求我最近就是自从小孩出生了之后呢被动的这个读书的时间也变少了这有点尴尬不会读一些这种整编故事睡前读物吗他还不会他还听不懂我给他读过那个 Alice in the Wonderland 就那个跳进兔子洞那个爱丽丝梦游仙境过早了吧对我给他读这个但就是你跟他读的时候虽然他听不懂

但是你跟他讲话他就会笑但他现在是说了之后还睡不着的 anyways 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绘本给他读的但是这种不同的年龄段的小孩他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些成年人看的这种书他肯定也是没什么兴趣的 anyways 这个是

Kindle 好的那么今天发散了很多慢慢的聊了一个多小时对科技快乐星球然后接下来就进入到 12 月了 holiday season 然后美国的小伙伴们准备要过圣诞节了然后中国的小伙伴们准备要过元旦今年我们中国的春节是在 1 月底其实非常快对 12 月过完很快 1 月过

对还多了两天假然后呢这个一月一来大家又可以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去过一下春节了这么快祝大家春节快乐有点太快了先期待一下元旦吧

对双蛋快乐元旦只放一天假但是它是在正中间是在星期三好像这样的话你上班的人他就是做二休一再做二再休二你应该这样说寝室休九寝室得九也不是不可以寝二也可以获得五天性价比还挺高如果有出行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安排起来进走

好我们接下来 12 月还是会继续更新我们的节目的至于周边的事情我们就接下来合计看能不能再做几款不一样的东西出来然后一定会再去回馈到我们的听众老爷们的

好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的话呢请不要忘了给我们点赞转发收藏一键三连那非常非常感谢各位听众老爷们对我们一贯的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