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聊聊《再见爱人》:女性是如何被「爹味儿」文化围剿的?| vol.93

聊聊《再见爱人》:女性是如何被「爹味儿」文化围剿的?| vol.93

2024/11/21
logo of podcast 当个事儿

当个事儿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简里里
老六
Topics
简里里:本期节目主要讨论了《再见爱人》中女性角色的困境以及"爹味儿"文化的影响。节目中展现了多种女性角色原型,例如麦麦的"妈妈"形象、黄圣依的"好女儿"形象以及葛夕的"觉醒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父权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她们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也因此受到限制。 麦麦的角色,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扭曲教导,她将自身价值完全寄托于丈夫的成功,并对丈夫进行严密的控制。这种控制并非完全出于恶意,也可能源于她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对家庭的焦虑。 黄圣依的角色,则展现了在"巨型大爹"文化下的"好女儿"形象,她看似顺从,实则内心渴望独立。通过参加《浪姐》,她逐渐意识到自身价值,并开始寻求改变。 葛夕的角色,则代表了女性的觉醒,她勇敢地选择结束一段不健康的婚姻,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 总而言之,节目中呈现的女性角色,是父权社会下女性形象的多重体现,也反映了女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 brofeng:从节目的角度出发,我主要关注的是节目中呈现的各种人际关系和情感互动。节目中人物的行为和言论,折射出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和婚姻问题,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我个人认为,节目组将这些人物的矛盾和冲突放大,并将其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下,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虽然节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同时也可能对节目中的素人嘉宾造成一定的伤害。 此外,节目中关于金钱观和家庭责任的讨论,也值得我们深思。节目中人物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财富差距和价值观差异。 老六:我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对节目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解读。我认为节目中麦麦的角色,受到了网络上过度的批评,这并不完全合理。麦麦的言行举止,可能源于她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对家庭的焦虑,也可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此外,节目中关于"爹味儿"文化的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个人成长环境中没有"大爹"式的父亲形象,因此没有受到其负面影响。但我认为,"爹味儿"文化不仅仅局限于男性,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对男性和女性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认为《再见爱人》这个节目,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当代社会中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机会。节目中人物的经历和遭遇,也值得我们深思。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期节目是我去上海出差的时候,跟简里里和brofeng两位老师一块儿录的一期播客,我们聊了《再见爱人》这个综艺,录的时候大概是2周前吧,正好是张泉灵老师当节目嘉宾的那一期,所以不排除后面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反转变化。

这期我们三个聊的比较放松,里边谈到很多折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包括对婚姻关系的一些思考跟探讨,以及对家庭关系的一些探讨,我觉得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所以要过来在《当个事儿》也发一次,供大家参考。

我很享受跟简里里和brofeng两位老师一块儿聊天的时光,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没有收获也没关系,有一段陪伴的时光就挺好。

收听指南

06:37 先说说《恋爱兄妹》这个综艺

10:58 为什么大家会骂麦麦?

15:47 把节目当做镜子,对照出自己的婚姻关系

19:10 对伴侣的提醒是对对方的幼齿化吗?

26:12 贬低对方是幼齿化的一个特征

35:55 《再见爱人》关于金钱观可以探讨哪些话题?

38:35 麦麦是典型的母亲形象,黄圣依是典型的女儿形象

42:00 葛夕是在觉醒的一个女性角色

43:53 社交圈子对女性的影响很大

48:50 一个优秀的女性是如何被婚姻困住的?

52:28 女性被教导:爹味重的男性才是优秀的男性

55:57 「好女儿」对应的是一个「巨型大爹」

58:00 生长在爹味儿文化里为何没有受到影响?

1:00:30 「大爹」的内在是一个「破碎的小男孩儿」

1:10:31 家里有「大爹」,孩子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1:15:49 父母是怎么利用愧疚来管理孩子的?

1:18:39 父亲在家庭的缺位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淹没

1:23:02 麦麦带入的是妈妈/全职家庭主妇的角色

1:27:33 中年大爹似乎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

1:33:53 《再见爱人》是让看得人会心疼的节目

制作团队

主播| 简里里、brofeng

嘉宾| 老六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