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23 长乐路,20 年高低起伏

Vol.23 长乐路,20 年高低起伏

2024/7/31
logo of podcast 城市有意思

城市有意思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M
Mian
丁猫
锐裘
Topics
丁猫:长乐路动迁速度之快令人感叹,但实际范围比社交媒体宣传的要小。本次动迁更应该关注那些服务本地居民的小店,而非仅仅关注酒吧的消失。 长乐路动迁对长期居住在此的居民来说意味着情感上的损失,部分居民因靠近医院而反对动迁。 2021年参与的555 Project走街活动,关注的是即将消失的街区字迹,记录很重要。 在快拆迁的区域,依然有很多年轻人会来到这条街买酒喝,体现了长乐路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624 长乐酒馆的兴起是偶然的,它体现了人情味和社区氛围,与公路商店的合作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与书中人物赵女士的相遇中,感受到城市更新的变迁与人情味的传承。 长乐路这条路的名字,代表了很多普通老百姓对于自己一生最简单的夙愿,希望自己能够知足常乐。 锐裘:长乐路动迁涉及静安区和徐汇区,但本次动迁仅限静安区一侧。 城市更新是必要的,尤其针对居住条件差的二级旧里。 长乐路存在着服务本地居民的低价位小店,这些店铺的消失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陈冠希在长乐路开店对长乐路潮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长乐路潮流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一代人的消费习惯。 巨富长区域的潮流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早于安福路等新兴潮流街区。 Mian:长乐路弄堂深处隐藏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店铺,例如中国蓝印花布馆,其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但蓝印花布的传统扎染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长乐路靠近华亭路的路段近期出现了一些新的、有趣的店铺,例如Paper Moon书店和Fruity Shop唱片店。 动迁区域的里弄内堆满了居民搬离前的物品,与长乐新村等新式里弄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居住条件的差异。 长乐路上的贴纸和涂鸦反映了街区的活力和文化多样性,但很多字迹都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了。 Fly Streetwear潮牌店在长乐路经营多年,并保留了其历史印记。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长乐路的拆迁引发了社交媒体的热议?

长乐路的拆迁涉及到了酒吧街的核心路段,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站在马路牙子上喝酒的日子即将消失;而对于长期居住在老里弄的居民来说,这是与熟悉邻居的告别。

长乐路的拆迁范围具体是哪里?

拆迁范围主要围绕长乐路604到698弄的老里弄,东从襄阳北路,西至邮电医院,涉及几百米的路段。

长乐路的蓝印花布馆有什么特别之处?

蓝印花布馆由日本友人久保麻纱创办,已有20多年历史,藏于长乐路637弄的弄堂深处,是一个蓝印花布的收藏博物馆,展示了中国传统染布工艺。

长乐路的酒吧文化是如何兴起的?

酒吧文化起源于长乐路624号的水果店,店主英姐和老黄在2013-2014年间开始卖啤酒,后来与公路商店合作,逐渐形成了年轻人聚集的街头喝酒文化。

长乐路的潮流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长乐路的潮流文化始于1999年,滑板人韩敏捷在长乐路开设了滑板店,推广滑板文化,随后陈冠希的ACU等潮牌店陆续入驻,形成了潮流文化的聚集地。

《长乐路》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长乐路》是一部非虚构作品,记录了2010年代上海长乐路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城市更新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涉及拆迁、家庭故事等,反映了上海的城市变迁。

长乐路的锦乐花店有什么特别之处?

锦乐花店位于长乐路109号,已经经营了25年,是长乐路变迁的见证者,店主赵女士从1997年独自来到上海,至今仍在经营这家花店。

长乐路的拆迁对居民和商家有什么影响?

拆迁影响了长期居住在老里弄的居民,他们不得不与熟悉的邻居告别;对于商家,尤其是便民小店,拆迁可能导致他们失去经营场所,而酒吧和潮流店铺则相对容易找到新址。

长乐路的潮流文化与市井文化如何共存?

长乐路既有潮流文化的聚集地,如滑板店和潮牌店,也有市井生活的便民小店,如包子铺和菜店,两者在同一条街上共存,展现了长乐路的多样性。

Chapters
长乐路近期动迁引发社交媒体热议,但实际动迁范围仅限于几百米,且位于静安区和徐汇区交界处,呈现出一边拆迁一边繁华的景象。不少人因此重走长乐路,观察变化。
  • 长乐路动迁范围主要在襄阳北路至邮电医院路段
  • 动迁仅限于静安区,徐汇区店铺不受影响
  • 社交媒体热议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Shownotes Transcript

老城厢的改造和更新,终于轮到了长乐路,这次的搬迁范围主要围绕“酒吧街的核心路段”,东从襄阳北路,西至邮电医院。

对于还不到 30 岁的年轻人来说,它的拆除意味着一个站在马路牙子喝酒的日子即将消失,但对于常年居住在老里弄的居民来说,是和这条街区,以及比亲人还熟悉的邻居老伙伴们的告别。

长乐路是街头的、潮流的、年轻的、原生态的,也是有文化积淀的,它的复杂性和矛盾感随着近期的搬迁又闯入人们视线。长乐路的故事远不止当下的这一页,带着《长乐路》重走长乐路,惊讶于城市更新的速度,也感叹「巨富长」里依然保留着的人情味。

大家有哪些在长乐路发生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聊天的人|

锐裘、丁猫、Mian

01:36  长乐路新一轮动迁,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02:50  藏在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竟由日本友人创办

09:35  亲临动迁现场,小店、居民搬离前的最后几天

17:54  长乐路“酒吧街”的溯源,从一家社区小店讲起

38:42  “巨富长”:10 年前的长乐路没有酒吧,潮流文化是标签

50:38  重新阅读文学纪实书籍《长乐路》

55:00 丁猫带着《长乐路》这本书,奔赴书中人

60:14  街区30年的风起云涌,我们都是它的见证者

【节目中提到的信息】

  • 长乐路拼贴画

2021 年夏天,丁猫和Mian参加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 555 Project,详情请看此链接:《老字迹或许会被清除,但我们依然“沉迷寻找”》),在这次走街和字体创作工作坊环节,我们深入巨富长地带,收集了大量的新旧招牌、标语、符号,用地图的轮廓打底,做了一圈旧一圈新的拼贴,共同构成了 2021 年我们心中的富民长乐印象。

  • 蓝印花布馆

长乐路 637 弄,藏于弄堂深处已有 20 多年。

中国“蓝印花布馆”的创始人是日本友人久保麻纱,是一个蓝印花收藏家,70 年代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她深入华南、西南的农村,收集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后来买下长乐路的这幢两层小洋房,正式设立蓝印花布馆。

  • 624Changle

曾经位于长乐路 624 号,在长乐路经营了 18 年小酒馆。

创始人是一对夫妻,英姐和老黄,最初拿下 624 这个铺面,楼上居住,楼下开店。

2018 年,公路商店找到 624Changle,正式合作 “624Changle&公路商店”,这成为公路商店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店。后来这家店越来越火,马路牙子上喝酒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2022 年公路商店和 624 合作到期,英姐老黄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最近随着长乐路动迁,624 已迁至陕西南路 108 号。

  • Fly streetwear

长乐路 704 号,是中国滑板潮流店铺代表,经过一次升级,去年重新开发。

1999 年,滑板人韩敏捷Jeff Han 在上海长乐路开了 一家专业滑板店,售卖滑板用品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推广滑板文化。诸多潮流鞋款在此发售,引发国内第一波排队抢购球鞋热潮。在长乐路 24 年间已经成为中国街头文化的地标之一。

  • fRUITYSHOP

长乐路 609 号,是一家成立于北京的音乐唱片平台。

2023 年 11 月,在长乐路开设了上海门店,简洁的设计置入自家品牌服饰、黑胶唱片、唱片机、音箱系统设备。今年是品牌成立的 11 年,fRUITYSHOP一直以音乐为核心,开发自主服装产品、音响设备。

  • 长乐新村

长乐路764号,这里曾用名“杜美新村”,建于1930年,砖混结构,新式里弄住宅,共有4排28个单元,以双拼联排建筑组成,每个单元均有小庭院。长乐新村早期居住者多以文艺人士和知识分子为主。 △ 长乐新村一居民在打理自家种植的兰花

  • 锦乐花店

长乐路109号,《长乐路》书中赵女士的花店

在这个路口开店25年,《长乐路》书中记载的店铺都已经找不到了,唯独赵女士还在。 街角的锦乐花店,已经开了 25 年

  • 长乐路的字迹和涂鸦们

剪辑:沙师弟

|Music|

  • Lomme - Kayba
  • SPARKLE - さかいゆう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给我们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