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为了加强法国的中央集权,摆脱巴黎旧贵族的掣肘,选择在凡尔赛扩建他父亲的小城堡,将其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宫殿,吸引贵族前来,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这些传教士是全才学者,精通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天文、数学、医学等,路易十四赋予他们‘国王数学家’的称号,以彰显他们的多才多艺和法国的科学实力。
康熙皇帝不仅让传教士教授他天文、数学等知识,还让他们参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谈判,甚至允许他们参与中国地图的测绘,显示出他对这些传教士的信任和重视。
凡尔赛宫所在地水资源并不丰富,为了维持喷泉的运作,法国人发明了大功率水车,将远处的水运送到宫殿,以满足喷泉的巨大耗水量。
路易十四的宫殿设计使得他的生活空间完全暴露,没有墙和门的遮挡,甚至他的起床、洗漱、换衣等日常活动都被朝臣们围观,显示出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控制贵族。
凡尔赛宫的花园以几何化的对称设计为主,树木被修剪成各种规则的形状,如圆球、三角形等,展现出一种秩序美,与中式的自然园林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展览由故宫和凡尔赛宫联合主办,展出的内容主要围绕皇室和士大夫阶层的交往,涉及外交、科学、艺术等领域,而较少涉及民间的交流。
康熙皇帝对西方科学仪器感兴趣,不仅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先进技术,展示自己作为圣主的权威,并在大臣面前显摆自己的学识。
法国人对中国风的兴趣源于对遥远东方的浪漫幻想,他们将中国想象成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国度,这种幻想在17、18世纪的欧洲时尚和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特里亚农宫是路易十四时期建造的,后来经过多次改建,尤其是小特里亚农宫,其设计风格受到中国和英国园林的影响,呈现出不对称、自然化的特点,与凡尔赛宫的几何化设计形成对比。
故宫博物院的年度大展《紫禁城与凡尔赛——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正在展出。婉莹在参观完之后升起了强烈的兴趣:要不真的去凡尔赛宫本宫也看看吧!于是本期节目里除了有对展览本身的反馈,还有在巴黎西郊游览凡尔赛宫的体会。
本次展览开放到六月三十日,祝想要参观的朋友们都能顺利预约到故宫的门票。再提醒一下⏰故宫下午四点停止入场,记得早点儿去啊。
00:35) 简介凡尔赛
05:26) 本次展览概况
08:14) 展览场地文华殿与购票实用信息
10:14) 展览框架梳理
13:33) 进入第一展区,先说说「国王数学家」
25:36) 说回第一展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36:36) 第二展区《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50:35) 第三展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01:07:07) 终于来到了凡尔赛宫本宫!
⬆️路易十六书房里的中国风矮屏风,显然是想象中的形象,看起来很像今天人工智能生成的吧?
⬆️巴黎工艺博物馆里的手摇计算器。在它发明出来的几十年后,康熙命工匠在清宫仿制出的版本就在本次凡尔赛展览中可见。
⬆️为了给路易十四的美丽大喷泉们供水特别发明的超功率大水车子。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