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因其国际化的文化、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出海创业者的热门选择。它既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东南亚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资本。此外,新加坡政府提供了丰富的创业支持和资金补助,进一步推动了创业生态的发展。
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现金支付到电子支付的转变。早期,许多东南亚国家缺乏电子支付基础设施,电商平台如Shopee通过线下银行存钱的方式解决支付问题。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子钱包和金融服务逐渐普及,推动了电商的快速发展。
Kelly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对东南亚市场的不切实际预期。她最初认为东南亚市场充满机会,但后来发现创业环境和社群相比加州不够成熟,导致她在早期创业公司中遇到了困难,最终选择回到PayPal。
Erica通过亲身与用户交流,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逐步验证了Cup of Tea的市场需求。她最初通过校友群帮助单身朋友匹配对象,发现用户对高效匹配的需求强烈,随后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最终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度。
新加坡的创业环境与硅谷相比,创业氛围和社群相对不成熟,融资环境也不如硅谷活跃。新加坡的创业生态更多依赖政府支持,而硅谷则有更成熟的私人投资生态。此外,新加坡的创业者更多集中在消费品和专业服务领域,创新土壤不如硅谷深厚。
在新加坡组建创业团队的挑战包括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和团队成员。由于新加坡本地人口较少,创业圈子较小,找到志同道合且具备创业精神的人较为困难。此外,新加坡的职场文化较为保守,许多人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而非承担创业的高风险。
AI在创业中的关键优势包括自动化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以及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例如,AI可以代替人工客服、社交媒体运营等繁琐工作,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运营。此外,AI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决策,提升用户体验。
新加坡政府通过提供资金补助、创新实验室支持以及与本地大学的合作,大力支持本地创业公司。政府还为新加坡本地人才提供就业补贴,并优先支持本地公司拓展海外市场。这些措施帮助创业公司在早期阶段获得资源和资金支持。
哈喽 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出海和吼人出海和吼人是一档由千岩传媒制作的播客节目我们专注于海外文化创业动态和科技趋势通过对话聊天的方式呈现与之有关的故事和观察我感觉大家其实最好的那个 PMI 或者说创意 idea 都是从自身的这个经历或需求开始出发的说到现在 fast forward 就是现在这个 AI 的浪潮无论是中国还是新加坡还是美国
大家虽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我觉得这个起跑线其实不是在同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是不一样的那其实在新加坡我感觉那真的好爽啊就是无论如何你都拥有灿烂的人生就要不然你就上名校然后找一个特别高薪的工作然后结个婚住个政府的房子快乐地度过生活然后如果你上了没有那么好的学校哇但是你拥有了斗志然后你在创业你也能成功啊我天哪
这是什么开挂的国家我觉得寻找 PMF 的话总结下来刚刚开始不用着急其实慢一点刚刚开始你去真正的了解到用户的痛点并且这些痛你自己是认同的以及你能看到有很多人有类似的痛点然后以及你的 solution 是能够去被 replicate 能够去可复制的那么你的 PMF 就成功了一大半
哈喽大家好 欢迎收听这一期的出海合伙人我是主持人 Eric 我是主持人 Lisa 今天呢我们邀请到两位正在新加坡创业的同学一位是 EricaErica 是 Shopee 的高级产品经理以及 AI 业务负责人 Erica 曾经是安永旧金山和新加坡 office 的高级咨询师 18 年的时候加入 Shopee 担任高级产品经理然后从 23 年开始担任 AI 业务总部的负责人
现在 on the sideerica 也是 AI 情感咨询和红娘产品 cup of tea 的创始人另外加入我们还有 kellykelly 是 opencourt AI 联合创始人也是连续创业者 opencourt AI 是一个 AI 社媒营销工具通过 AI 智能体做社媒代运营
Kelly 曾经任 PayPal 全球和国际总部销售工程师和创新实验项目负责人同时拥有两项支付领域专利 2016 年她参与了并主办数百场女性创业活动包括全球最大女性创业和投资社群 SOGO 那 Erica Kelly 欢迎来到出海合伙人跟大家打一个招呼吧 Hello 大家好我是 Erica 很高兴来到出海合伙人这个 podcastHello 大家好我是 Kelly
听了初海和火人很多期节目终于能够上这个节目很激动谢谢谢谢谢谢二位现在都在新加坡对吧对我在我 base 在新加坡我也是其实也是很巧因为是前一段我在新加坡出差然后 Kelly 呢是新加坡创业圈的这个人脉一姐
所以凯莉就给我介绍了很多新加坡的朋友创业圈的然后尤其是就见到了这个特别特别优秀的 Erica 所以就是也是因为凯莉有了这期播客的这个想法
因为当时就是跟新加坡的一些创业者聊天发现在新加坡创业的这个状态跟国内还是很不一样的觉得很有趣我们也很有邀请到二位然后其实我发现二位其实在背景和经历上面都还有挺多共同点的都是从美国本科之后然后来到新加坡其实你们俩都在加州待过对吧在新加坡之前对我们应该都是 H1B 没有抽中过来的吧
凯莉是吗我是抽中了放弃了那我是被逼无奈过来的
但是你们两个都其实在新加坡已经待了很多年了对吧我觉得得有快十年了吗我大概七年吧七年左右我六年是比 Erica 迟一点差不多差不多都已经算是很久了对另外一点就是大家都在加州而且是在科技大厂任职目前 Erica 也仍然在 SAPI 想问一下 Erica 你当时为什么选择新加坡呢
其实有几个原因啊第一是当时选择国家层面的话有几个 option 嘛后来觉得比如说英国或者是加拿大这些都跟美国的 working culture 比较类似当时觉得到亚洲能够体验一下就是在这边的工作氛围新加坡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 landing point 因为
其实东方就西方都会有这样一个接触当时觉得新加坡就是一个就对于人生经历比较好的一个契机所以过来了然后第二是当时因为我是安永内部 transfer 正好在新加坡这边有一个比较好的 team 这边正好在招人其实就阴差阳错的就过来了其实当时并没有说国家曾没有那么大的纠结主要是觉得一是 culture 方面就新加坡这边就是比较 international 加上这边正好有好的 team 然后就过来了
那 Kelly 你呢你是很早就到新加坡是吗当时为什么选择新加坡呀我是 18 年 6 月份来的选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觉得当时的创业氛围很好因为在 18 年左右当时 Grab 和 GoJack 这两个做 right sharing 的这个公司已经快成为 Unicorn 了
所以我觉得在新加坡东南亚这边的创业氛围是要比很多其他的国家还有其他的社群除了美国以外的要更有憧憬还有更有潜力然后第二个原因是我一直想要加入一些创业公司在正好在新加坡我参与了这个 Sogal 的创始人他也在新加坡
然后他帮我其实就很顺带的帮我的简历发给了所有的这边的 VC 所以我就当时在这些 VC 的 portfolio 的公司里面挑了一个很早期的 AI 公司加入了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我不得不注意到就很有意思的一点就其实 Kelly 是在我理解应该算是新加坡上一波创业大潮的时候来到新加坡的也因此当时选择了新加坡
对吧但是我感觉就是像 Grab 这波就大家是不是公认这波的创业还有 Gojek 这波虽然已经过去了不管是从股价还是从什么竞争度啊什么的这个你觉得呢嗯我觉得是因为当年
他们做的市场还是属于 O2O 这个类型这个类型其实已经在中国跑得很通了所以我觉得东南亚其实是在赶上中国的这一波创业潮流然后在新加坡其实也很受北美的影响其实他又看中国又看美国所以 Uber 当时来到新加坡其实没有成功
他们后来也离开了但是现在又回来了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我觉得新加坡有受到中国和美国各种各样的这种创业氛围的就尤其是独角兽的影响会让新加坡本地的以及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当时那个时代做了很多无论是做电商还是 O2O ride sharing 还是有很多就是电子的 scooter
Electronic Scooter 这个方向的创业在我们刚刚去的那段时间是比较火爆的一个赛道对那个时候我刚好我在北京然后我在美团工作然后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也在每天在疯狂的研究东南亚市场甚至说美团当时还投资了应该是投资了 Gojek 我不知道有没有投资 Grab 但是就那个时候应该是 O2O 最好的时候
就是后面其实中国的 OTO 其实也形成了一个定居然后我感觉东南亚的 OTO 现在其实也算是很成熟了现在其实去东南亚感觉有 Grab 呀什么就觉得已经非常非常方便了其实比去一些其他的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我感觉还方便一些
但是这个其实现在也很少有人在往这方面创业了对吧我理解新加坡的创业可能就是这波 O2O 可能过去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哇塞其实在东南亚创业做 O2O 好困难就是非常的麻烦可能比中国还麻烦然后毛利也不高然后应该比中国还低一些然后可能后面大家就发现就我理解后面又有一波创业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开始搞 web3 创业
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现在应该是 AI 创业对吧但是我不知道我个人的感觉是新加坡的创业者圈子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小我不知道这是我的感觉 Kelly 就是听听你的想法我觉得这个你说的感觉没有问题这个中间有一个很强的过渡点其实我觉得过渡点也是我之前一直在从事的行业就是 Fintech 因为如果没有 O2O 很多 Fintech 是没有办法
他的服务还有业务推广到更多在东南亚那些没有被银行服务的人群或者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身份的人群所以在 O2O 是很需要花钱的嘛那钱花过以后 VC 也投了很多钱基建也投了很多钱以后肯定就会留下来一两个赢家那赢家过后肯定是需要通过很多 FinTech 服务的支持然后再接下来有很多电商
你有 fintech 你肯定有电商所以这些都是连在一起的
欧洲可能没活下来但是 Fintech 很多都活下来并且做成了不同的方式我觉得你说的这点特别特别对其实我一直之前没有理解到这个结构上面的这个逻辑但是其实因为我们也比较了解像蚂蚁金服其实它在东南亚其实我觉得 Fintech 你说 Fintech 这块它做的事情其实很有 impact 就很有社会影响力的就是我知道像东南亚可能除了新加坡以外很多国家其实大部分的人是没有银行卡的
也就是说其实你去开电商他根本没法支付因为可能 O2O 什么就带起来大家把这个支付方式给弄起来了就甚至说数据上来讲应该像菲律宾啊等等很多国家这些人大部分人他是先有电子钱包后面才有可能有一个银行卡就都不是说他们有没有信用卡就甚至就是他们没有储蓄卡嗯
然后但是你首先你有电子钱包之后你才有可能说你在这个什么外卖下单你才能在电商上买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样一波这个很大的这个创业大潮包括资本进来其实确实很快的以新加坡为中心的这个东南亚完成了这一块的改造然后让现在的很多东西才有可能嘛其实我知道像现在东南亚电商也是非常非常火热其实这里就涉及到 Erica 的这个
专业领域其实 Erica 你在 Shoppy 这些年你觉得你有没有想就比如说想总结一下东南亚的你觉得这些年你感受到的变化呃
包括电商的这个发展是什么样子的我讲一讲刚刚来新加坡吧那个时候我刚刚过来出去买东西就我个人的例子买一个比如说在新加坡的 Hawker Center 就是那种付 Core 里面去买一个东西他们只收现金的我说你们这边没有什么 Vemo 啊或者是 PayPal 吗他们说不好意思你只能付现金
那个时候是觉得非常非常大的一个痛点作为你就是作为你在美国或中国已经非常习惯电子支付这样的一个方式然后来到新加坡发现这个在这边完全是 non-existent 可能有一些但是基本上没有普及到后来我这 18 年加入 shoppy 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依然也没有那么的普及 in a way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很多其他国家刚刚 launchshoppy 的时候其实真的是
半只腿在走路的就跛着在走路为什么其实并
我觉得很难是说先有鸡或先有蛋的一个问题因为你刚刚开始 launch 这个平台你也不能 expect 所有国家的这些就东南亚这些国家的人民他有电子钱包这个概念其实电子钱包在我们 launch 的时候并不是说有那我们当时是采取了什么一个策略呢就是说让用户在 offline 再去某一个地方银行的 branch 去存钱然后存到 Shopee 的这个账号上
然后我们把这个账号 link 到你的就是用户的那个账号然后这个就是完成了就是你在 offline 和 online 买东西就 online 买东西然后 offline deliver 的一个支付的一个流程的转换就刚刚开始就什么钱包啊 buy now pay later 啊包括呃你嗯像现在比如说 shoppy 在在 c money 然后做 digital bank 这些都是没有的刚开始就是想着怎么能够去最短的途径服务好这群在网上购买的
人的一个叫交付吧就是呃不管是钱的交付还是物品的交付啊然后就是在这个流程里面啊慢慢的我们的量起来了然后有更多的精力去建这个 infrastructure 然后在整个 ecosystem 里面去 build 我们自己 shopping 的钱包在 build 我们自己的金融服务其实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刚刚开始很难就是说我要有我为了有呃就是呃
就是 e-commerce 这样的一个平台我要去建一个金融产品其实很多时候你是走一步发现我现在已有的这个功能这样的一个 infrastructure 不能够 support 我现在的用户的人群的画像了那么我要更加的去 push forward
The next generation solution 这样子所以我觉得在 Shopee 这几年呢看到了挺多的吧刚刚开始就我进到我 team 就十几个人到后面整个 teamexpand 到两三百人其实都是刚刚开始你发现你刚刚开始做的东西都是非常 straightforward 的总结下来我觉得都是到最后啊就不管什么公司什么 solution 都是服务于终端用户刚刚开始你肯定是没有办法把面铺得那么的广的
而是走一步你的亮起来了然后再迭代你的产品迭代你的业务的一个方式来敷更大的这样的一个人群的画像
那回到我们其实这一期想要聊的创业这个事情 Kelly 你是从很早就开始创业而且是连续创业对吧可不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就是刚开始创业以及这一段路程当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其实是从大学在硅谷实习的时候就开始做创业的事了当时做的是 14 年在硅谷实习的时候
然后我们当时做的是一个 subscription box for dog 里面就是这个 box 里面有很多很多的 dog treat 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其实当时完全只是 launch 了一个网站然后 launch 了一个这个 mvp 我们就去一些辖州的工厂呃
然后搜寻了一些出厂家的吃的零食还有玩具然后我们当时大概就是一个暑其实是一个暑假的项目然后这个项目其实当时还做了卖了几百块钱卖了几十盒这样子那是第一次创业但是我其实觉得创业这个想法在硅谷这个地方是被放大而且是被充分的给予了很多机会并且你身边周围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创业这个步伐
或者是某一个角色不是 VCE 就是马农就是 designer 或者是其他的跟创业有关的人因为在硅谷这个地方所有人都做类似的事情所以来新加坡也是完全只拥抱这个群体因为我当时在 PayPal 工作的时候我也觉得不是自己的兴趣并没有充分地被发挥出来在大厂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只是一个小棋子
我不是很喜欢当小棋子这样子的一个角色所以我来新加坡的时候就是特地的只选了非常非常早期的公司这是跟我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当时我其实也申请了 Shopee 然后也拿到了 Shopee 的一个管赔的 role 但是后来我觉得我不想要去一个很早期的也不是说很早期是发展中发展比较快的公司吧但是我其实现在想想
这个选择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我其实算是吃了一个很大的亏是不是你就变成同事了对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可能这个也是跟我性格比较激进有关
因为我在那个很早期的创业公司待了三个月我就回了新加坡的 PayPal 的原因也是因为这公司的理念还有我当时对东南亚的创业的这个一些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对自己能力的一些不切实际的预测吧对我的 Kelly 真的非常的 honest 非常真诚
你我很好奇你觉得当时就是你对东南亚你觉得不切实际的想法是什么你觉得东南亚到处是宝藏对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觉得人群人口这么多又有又有很多创业的氛围然后又又已经有了很多 VC 去支持首先我觉得第一个 lesson 就是并不是我觉得除了加州以外的所有的创业的这个这个氛围啊
和社群它都是听上去很大但其实非常小除了加州以外的地方当然我觉得中国可能也不一样然后第二个点是呃在加州的创业的人和市场比其他所有的地方都要成熟的非常多我没有在中国创业过所以我不了解我不能以中国中国的任何一个说中国的市场我只是说呃加州还有呃
欧洲还有东南亚我觉得第二大学习的点就是在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很多创业者他们的无论是想法还是行为还是这个社群都是非常不成熟的跟加州比起来都是非常不成熟的嗯
嗯你说真的其实我刚刚想确实啊其实前一段因为我跟一个硅谷创业的朋友我们俩一起去迪拜然后那个他去完迪拜的感觉也差不多因为之前大家都说哇迪拜满地都是金子什么那个这些坊都好有钱然后去了之后就发现哇塞真的其实很不一样就他去了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创业土壤还是在就是硅谷就说硅谷就是嗯
怎么讲就融资环境真的没有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就包括中国中国的融资环境现在跟硅谷也是就没有办法比所以说就是可能去硅谷尤其是你们之前你们俩都一直在加州出去了之后我觉得肯定是会有一种就是对于现实的一个理解的补充对其实我觉得你刚刚说这一点
说到现在 fast forward 就是现在这个 AI 的浪潮无论是中国还是新加坡还是美国大家虽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我觉得这个起跑线其实不是在同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是不一样的非常非常不一样对这个说的是其实中国创业者或什么其实加州以外创业者都是男的
就是从其实就是可能从融资吧然后包括离真正就爱付费的市场的远近程度然后尤其是 B 端吧就是确实还是挺不一样的那要不问问 EricaErica 是 23 年才开始创业是吗对对对我我是其实我创业的尝试是在 COVID 之前那个时候其实也是想要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哈哈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创业都是最大的痛点来自于自己亲身能够 concrete 的就是能够感受到的一些痛我觉得在这边相信市场太难了
就 DTNF 刷回刷回就觉得不太行但是这个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为什么不行但是当时就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得要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所以当时就是有在 20 年初尝试着做一款社交的工具
那个时候原本是想要把大家从线上 channel 到线下但是后来因为 COVID 来了这个项目就搁置了一段时间然后直到 23 年又重新把它 pick up 了起来了当然就是整体的就产品的一个模式有 pivot 了但是解决的问题还是婚恋这一块的
我感觉大家其实最好的那个 PMI 或者说创意 idea 都是从自身的这个经历或需求开始出发的对我觉得创业还是有要有一些理想主义吧因为本来就挺难的这个事情本来就挺难的你想你做你现在为什么还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别人没有去做大部分的情况就是别人要么尝试过要么 fail 了要么就是你这个东西可能没有像你想象的价值那么大
对其实这个也是我上次在新加坡见到那个 Erica 我就特别特别印象深的一点就是我的天哪就 Erica 就坐在那给我就是怎么讲输出了一整套找对象的那个方法论还有她的这个哲学然后我天哪我当时给我整个一个震惊就真的说的太有道理了真的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点来上她这报名学习来了
然后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关键就是 Erica 它现在是一个就是 AI 加这个相亲的一个产品但其实就是它核心还是一个就是帮你找对象其实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点就是你不要什么你都 AI 而是说就是你这个技术到底有没有能有效的提升这个事情就首先这个事情得是 make sense 这个市场得在这个趋势这个需求得在
然后但是 Erica 就是她最开始就是她也没有我不知道你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 AI 啊但是最开始她真的就是她真的就是觉得这个东西市场在她觉得这个需求在她这个问题需要被解决所以她是来就是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那个而且特别逗的是就是 Erica 真的是就是坡岛第一红娘就是她在她的介绍下有 N 多匹配的士林男女们
步入了我不知道有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但肯定是步入了这个恋爱的殿堂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话题点的一个事情对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身一定是对跟自己的 pinpoint 结合然后跟自己的优势结合并且我很同意莱萨说的一点就是 AI 这个东西
不是说万能的到最后是服务你的用户和你的 use case 我在 Shoppy 做的是 AI 产品看到对于公司实打实的体效和用户体验的提升那么确实 translate 到我的体验
自己兴趣爱好以及就是啊就是 datingrelationship 这样的一个市场发现啊真的是就是呃系统成熟了就呃产品也是比几年前以同样的一个方式可能省了 95%的一个 investment 所以就是有这有这个技术的存在让整个事情变得非常的呃
feasible 而不是像几年前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在在异想但是你真的是到最后要投多少钱能够得到多少的 RI 其实非常的呃
不确定的我可以顺着 Erica 这块说关于 AI 产品解决的事情因为我们产品不是最近终于做成了我们的 PMF 也就是说我们有很多的付费用户以及很多用户回来找我们说我们觉得这个产品很有用我就想分享一下我的三个想法
我觉得第一个肯定是他他会做 AI 会做人不想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精华精髓所有的 AI 工具的精髓因为没有人喜欢当客服没有人喜欢在电脑前面不断地去回复别人的信息没有人喜欢不断地在给别人回答问题我觉得这些这些事情人其实是不想
所以在过去的很多时候如果要通过传统的那种 AI 的技术它的价格就是比较高因为它需要很多数据去 training 并且你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在后面去做客服但是现在的这种 AI 我觉得是完全可以代替部分人的思维和人的思考逻辑它可以帮你去做非常简单的一些事情只要你能想到
这个简单的事情在你的工作流程或者是在你的生活中你不想做的或者是你需要帮助的东西我觉得这个点是很重要的那第二个点其实就是从多人协同到用更少的人把事情就可以办好这件事情因为当有很多人协同去完成一件工作的时候你的依赖性就很强但如果你只要跟一个 AI 或者是一小部分的人去工作你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这件事情我觉得也是可以通过现代这些 AI 工具很快地解决这个效率的问题应该是前一段时间其实是特别巧是我从另外一个人耳朵那边听到说 Kelly 的那个 OpenCore 现在非常的成功然后现在有很多的这个需求然后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 Kelly 要不要也 share 一下自己现在这个
OpenCourse 现在的发展历程现在目前的状态就是 anything you wanna share 我从后往前说我们现在是做一个 AI 代运营的业务通过 AI 解决了很多 Reddit 还有 Twitter 账号的运营那这个运营其实只专注一个部分就是通过回复去发软广
然后给你带来更多的销售那软广这个概念其实在海外还没有很火但是软广这个东西在中国大家都很清楚无论是在你的小红书的评论区还是在你的抖音你都可以发现很多软广那现在软广我们把这个软广的概念呢放在了 reddit 还有
推特这样的一个社群里面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社群文化比较强的地方有很多人愿意讨论然后你其实也是一种在发广告但是你发广告有点像是你在做递推但是你就让 AI 帮你去做递推帮你从找到分析帖子到回复到收集数据这一系列东西都是让 AI 帮你去做了你只要给它
最开始要怎么做就可以了然后回到我们最开始要做的事情我们最开始说我们要让 AI 去做社交媒体的运营者就是 AI Social Media Manager 但是这个点因为太宽了非常大的一个点一个 Social Media Manager 要做很多很多事情除了内容制作到编排到什么时候发
到什么样的平台发到什么样的平台怎么样发不同的内容或者是相同内容的不同的形式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太多的多样化我们最开始其实是从那里开始的我们其实最开始做了以后呢用户觉得那种东西很新觉得很好玩但是它并不好用非常难用它经常会做很多错误的事情或者连续发很多的帖那用户体验就是非常不好
因为我们作为一个非常早期从零到一的一个产品跟 Shopee 这样的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 OpenCore 其实是一个完全全新的概念大家以前会找代运营大家没有想到我用 AI 运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情况
他把 AI 的能力想得太过神奇结果导致这个他的预期跟现实的不符合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学习的过程在过去的这个大半年一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学习怎么样把我们的预期降低到现在 AI 可以完成并且可以完成到用户满意的这个阶段把他的点从 AI Social Media Manager
到 AI 回复发软广带来销售这个点对其实那个对凯莉说这个我也挺有感受的因为其实我知道我本国一开始是做社交媒体代孕影其实说实话因为我们自己公司也做社交媒体代孕影
然后我对这个事情一直是比较将信将疑的但 Eric 可以 comment on this 或者说我觉得哪怕他能取来一些最基础的 work 但是一个好的社交媒体运营或者一个真正能给你带来一些明显的变化包括增长的我感觉还是就是肯定还是要不少的策略的
嗯但是后来我听说 open core 改了去做这个软广这块我我确实当时我一下子觉得哦确实特别 make sense 因为这个事情就属于就是人做得费老大劲甚至他跟语言也没有关系但是这个东西他确实他的套路是可以有一定的算法有一定的就是基础的逻辑灌进去然后是可以是可以去做的然后
而且这个东西确实大家需求很大因为每个人都在聊到底怎么在 reddit 上才能发出来一个不被删的就是不碰敏感线的一个东西
甚至我都觉得可能还有一些像国内的一些社交媒体你发了之后它经常触及到一些敏感词这些其实也都可以有一个可能你文案或者说这个 idea 你自己写但是 AI 可以帮你就规避一些东西或者说能够帮你软植入一些内容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很 make sense 的
结果确实现在这个 OpenCore 产品也做得非常好对 我们公司当然就是一个纯服务的形式去做社交媒体然后社交媒体运营这块其实刚刚 Kelly 这么说我也很有同感就是我们可能也包括 Lisa 刚刚说为什么将信将疑因为其实在跟客户的沟通的过程当中其实最难确定的就是说社交媒体运营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这个东西就是如果放在内容层面的话这个东西就会变得特别主观但是 Kelly 刚刚讲到就是这个 scope narrow down 就是说通过软广去做一些软植入然后这个我觉得问题以及说目标都被拆解的比较细之后其实就是让社交媒体运营这个
会变得更成立因为当时我一开始想到就是说 AI 去做一个人都挺难去规范的就是说目标或者说结果成果到底是什么的一个服务的话怎么才能就是 make it work 但确实是我觉得这个是个挺 specific 就是具体可以去 achieve 的一种形态
其实说到这儿我们也想听因为刚才 Erica 讲了自己现在做这个项目大概的一个背景和解决的问题其实也想听听 Erica 在利用 AI 去提效相亲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一些你觉得你现在有 PMF 了吗现在是一个好的契机吗好的 我可以讲一下其实我觉得找 PMF 刚才
刚刚开始大家都会经历一段比较长期比较 painful 的一个过程但从我自己做这个项目而言我觉得有几点可能方法论或者是自己一些经验吧可以分享出来跟大家参考一下
最简单的是你刚刚开始不用想去如何去 skill 因为我做这个东西其实是有 traditional player 在市场上的那么我是要去看他现在的痛点是什么以及我如何作为一个人如何去服务好这些用户能够交付他想要交付的东西那么刚刚开始我其实没有必要用 AI 或者系统去做那其实也是我刚刚开始
确实是这样子去做的 2023 年开始我刚刚做这个 project 的时候就是去跟人线下的一对一的交流就我很简单刚刚开始就是在我们校友群发了一个帖子说大家如果想要找对象可以来跟我聊我愿意去帮大家去 connect 基于你的一个个人的背景以及你跟我聊的你的一些 expectation 我会去帮你去帮你去找嘛其实就解决了用户呃
的 efficiency 去找用在网上去用 dating app 你呃刷过去刷过来然后聊到半天聊不下去然后就很大部分的 conversation 就成了就就 lead to nowhere 啊就这样子一个切入点我去找
很多新加坡的单身朋友去聊可能 Kelly 也是其中一个当时我有聊过的当时通过这样子的一个途径其实是亲身的感受到了大家的 pain point 是不是跟你想的是一样的然后以及你的这个 solution 你去跟
人去聊然后聊出来你给他提供的一些 solution 是不是能够去复用的我觉得是首先最简单的是你要明白这个痛点是不是真的痛第二个是你的 solution 能不能够很快的去用一些科技的手段能够去复用那么如果真的是这两个都能达成的话你的 PMF 基本上就到那里了基本上就 OK 了那你其实就是接下来就是去产品去交付然后去 operational 去提高你 skillability 的一个过程了嘛
这就是更多的偏向 execution 的一些东西了所以通过我这边的一年的做下来做这个项目而言我觉得寻找 PMF 的话总结下来就是刚刚开始不用着急其实慢一点刚刚开始你去真正的了解到用户的痛点
并且这些痛你自己是认同的以及你能看到有很多人有类似的痛点然后以及你的 solution 是能够去被 replicate 能够去可复制的那么你的 PMF 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大家刚才其实咱们也聊了一下就觉得哎呀还是硅谷
还是这个加州的这个创业环境好呀你们现在怎么评论就是新加坡创业环境你觉得它跟就是咱也就是不说加州你觉得它跟中国比起来你们觉得怎么样然后包括你们觉得这边的创业者社群呃呃大概是什么样子嗯
我分三个方向说第一个方向是从社群这一块我觉得社群肯定是有的社群其实在新加坡有很多很多的创业社群尤其是现在在新加坡有几个比较著名的这个做 AI 的 communityErica 其实也挺活跃的在几个通过她的校友的这个几个这个活动中然后还有一些比如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叫 Generative Bing 啊
加六五 party 就是新加坡是加六五这个国家的区号嘛还有一些 A
AWS 啊 NVIDIA 这样的 incubated AI 活动然后还有一些呢是之前在参加了一些 YC 的也是经历了 YC 在 YC 毕业的一些公司他们也比较中期了他们会举办一些这种 founder network 其实各种各样的各种各样的阶段的在新加坡都有因为现在新加坡东南亚的创业也不是一个很早期的阶段了也有一些 uniquon 诞生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
那这是属于比较递推吧我觉得那肯定还有一些校友类的如果你在新加坡上学那 NUS NTU SMU 然后我是在新加坡上的 MBA 叫 INSEAD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我们在新加坡的这样的创业社群其实也挺多的大家那校友肯定有在各种各样创业公司各种各样阶段创业公司也有在大厂的所以其实这样的创业的氛围也是比较 active
那上升到政府层面呢我觉得是新加坡政府它给予很多 grant 那新加坡会非常支持它自己本地的公司到海外去发展这点我对新加坡真的我觉得这点真的是没得比确实厉害就是钱就是给你让你花让你去增长自己的 business
它也是分两种不同的阶段两种不同的层面一种是发给新加坡的公司小公司一种是发给新加坡的这种很大的公司比如说我之前在的公司叫 PayPal 他们的我们的 Innovation Lab 其实
50%或者是更多的钱基本上都是新加坡政府给的那这些钱还是用来培养新加坡本地的才能无论是跟新加坡大学做合作比如说我们有很多的 researcher 都是我们跟这个学校一起签的合同我们付这些学生的钱让他帮我们去做研究那最终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公司的但是能够做这个 innovation lab
的公司其实它对于企业的要求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在招人的时候是一定要优先新加坡人和新加坡公民或者新加坡永居的嗯
以及在疫情期间基本上我们是不发这种 employment pass 我们是优先招就是我们会把招人的这个门槛降得很低对于新加坡本地而言然后也会政府也会补贴我们付的工资给这个新加坡本地的人所以它在很多的层面而言
其实是对于新加坡本地人新加坡政府对于新加坡本地人和新加坡本地政府本地的公司有非常多的资助我觉得确实这块还是就新加坡政府在这块扶持力度还是很高的但是我感觉这里头是不是好多的中国人我感觉就是那种新加坡本地人其实创业的好像挺少
我觉得这个点可以让 Erica 说因为她可以说一下新加坡男生的性格以及新加坡人的性格导致我觉得是新加坡人性格导致的这个问题
假如我们把自己放在新加坡人这个 shoes 里面去想如果我生下来就是衣食无忧房子也可以用很便宜的钱买到我的上学还有任何的问题我觉得竞争力都小很多当然他们也会觉得有很大的竞争力比如说小生出世上小学其实是一个很卷的赛道但是我觉得你把它放在任何其他的国家而言我觉得它可能都不算是很卷的地方
导致了新加坡人本身其实对于创业这件事情不是那么的感冒因为他觉得对他的生活改变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我反倒发现那些没有上了名校的新加坡男生或者是人很多他们比如说他们上了 Polytech
它不是属于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这些人其实他的斗志非常强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说 Secret Lab 这样的这种非常有名的一个电竞椅还有什么
还有个叫 OmniDesk 是他的创始人他们最开始我觉得他们都是新加坡本地人而且他们做的都是消费品在新加坡还有东南亚卖得非常的好而且很快其实我不知道有没有退出但是是盈利的哦 好厉害这个好有意思啊
就是那其实在新加坡我感觉那真的好爽啊就是不论如何你都拥有灿烂的人生就要不然你就上名校然后找一个特别高薪的工作然后结个婚住个政府的房子快乐地度过生活然后如果你上了没有那么好的学校哇但是你拥有了斗志然后你在创业你也能成功啊我天哪
是什么开挂的国家其实我觉得 Kelly 总觉得挺好的就整个国家制度经济它的一个定位而言它就是一个 professional service 为主的一个社会那 professional service 为主的社会它的一个优势和劣势呃
我们可以过会儿讲但是从政府的角度他扶持的一定是大家是 well educated 这样子的话出来之后有一份 proper 的工作基本上新加坡你工作之后你的衣食就非常的无忧了那 Mansion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这种 top tier 的这种学校出来的你基本上都是能够去 secure 一个不错的工作的
那么你想啊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你又衣食无忧过得很 comfortable 那你对于创业的这个热情还有加上从小一个教育哈就是新加坡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又回到了他他的 professional service 为主哈他是去服务的一个社会的一个定位一个体制那么他其实对于你要做非常 innovative 的呃
事情的创造的一个土壤它不像它不会像比如像硅谷那么的优渥它不管是从 industry 从 education 或者是从那种 education institution 或者是 investment company 这些 ecosystem 而言
它很多年就是经过多年培养起来的这样的一个土壤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因为因为也是这个原因吧我觉得大部分的投资啊以及鼓励大家出来做创新啊或者是去创业的事情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按道理如果你的创新土壤足够深厚那像美国这样子大部分的这种 investment 的机会都是从 private sector 出发
但是在新加坡其实倒过来是从上往下因为它可能下面的这个土壤它不够深厚很难去长出来这样子一个 ecosystem 所以政府需要去做一些事情这是我的一个 general observation 吧
刚刚提到就是说在找钱或者说政府这一块在资金上面其实还是真的是非常大方然后大力的支持那就是在组织团队上面大家在这一块的经验和感受是什么样子就是好去找到这样比如说一个创始团队吗以及说好去找到想要招聘的人才吗
我们的团队其实基本上是我的合伙人是从中国之前一直在创业联系创业者我们是在新加坡认识的然后我们大多数的团队的成员也都是在中国我个人觉得在新加坡找组建团队是很难的原因有几点第一点是无论你有没有之前的创业经历
我觉得如果在新加坡找到合适的合伙人是一个小圈子中的小圈子并且你还要花时间再去培养你们两个之间的合作的方式和风格再者是如果不讨论钱的这个前提下两个人是不是都有同样的工作的目标以及有没有经验去讨论分享
分钱的事情我觉得这几个都是不同的元素然后我们在招人的这个方面呢我自己其实之前在 PayPal 也看到也跟很多新加坡的同事合作我的感觉是大家更适合或者是更
在比较有结果性就是给他一个结果你说我要完成这个结果这个过程也有一个固定的过程对于这样的一个阶段是比较好招人的或者是好招本地人的但是如果你的结果和过程都比较 ambiguous 没有一个固定的 SOP 那其实很难招到
无论是从这个本地大学非常优秀大学招到的一个本科生或者是实习生或者是你在社会上去招这样的一个人我觉得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人是需要有自己的一个对自己的能力的一个探索以及他对于你想象中就是创业这个事情也有同样的追求
但是我觉得这个肯定并不是只有新加坡有的问题但是因为新加坡本地人口就比所有的地方的人口要小这个市场就是很小那我们作为一个小团队其实要又招到很好的人又花很少的钱其实是非常的难的像 Shopee 或者是 PayPal 这样的大公司它可以花钱从海外花一些高一点的价格请到稍微更好质量的人但是小公司没有办法
而且小公司很难去把外国人带到新加坡来因为我们对于新加坡本地人因为新加坡公司对于新加坡本地人这个数字的 quota 是有要求的你不能所有的人都是外国人你必须要有新加坡本地人这个前提这个 quota 大概是多少我没记错的话至少是 40%是新加坡人那还是要求挺高的
对也听听 Erica 的想法就觉得在这个招聘或者说但是你可能也有一个这个 Shopee 的一个 scope 我知道 Shopee 是招了非常多的中国人
我觉得可以分几个阶段去聊吧从刚刚开始招合伙人我觉得在新加坡不一定是说不是一个好地方招合伙人因为如果你是走对圈子就我们刚刚有聊到在你的创业圈子然后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并不是说你不能在这个圈子里面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但是招到合适人之后你要找到合适的 cofounder 之后你要去组织初始团队那么你实际上就是要去做 hiring 了嘛这 hiring 你的 first batch 肯定是首先你是 vision 要比较符合跟你
就你做的这个项目而言他人家是能够 buy in 的然后二是他对于创业这个事情本身是有兴趣的第三是 skill sets 而言他是不是能够 compatible 他 skill 是不是真的是足够好能够去帮着
这样的一个初识团队就 navigate through uncertainty 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三个加起来就没有那么没有那么容易啊刚刚也提到了就是整个新加坡社会他是比较 conservative 的他特别是 working professional 人家有了 proper 的工作为什么人家主动降薪或者是平薪然后过来 take 更多不 certain 的事情然后压力还可能还 triple 对吧
这个首先来说就是比较比较大的一个门槛了比较高的一个门槛了加上你在这边招聘你的货又会相较来说会小一些所以就是所有的这种原因的叠加就导致在这边建立初始团队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容易然后往后再做 expansion 的时候做 expansion 比如说就是你
从一个小期就非常小的一个 startup 你要往中期这样子去扩那么新加坡是有一定的 talent pool 让你可以去就是去 top on 的因为他这边确实是有比较好的 CS program 或者你是做 tech 的或者是其他的
其他的专业他也是这边就新加坡教育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他是有一定的 talent pool 让你可以去 top on 的然后到最后就是像 Shopee 这样子你要去做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你要去做不是 0 到 1 不是 1 到 100 是 100 到 10001000 到 1 万这样子去做的话那么你这边的 talent pool 就远远的不够了
因为你的人就总总量就有限了啊并且你到之后你要去做各种类型的 specialization 其实听听 Kelly 和 Erica 这样讲就是确实呃新加坡创业也有他自己的一些呃
可能挑战尤其在就是 skill settalent 这一块确实可能从这个角度上面来说在其他国家有一些其他的资源可能对于说新加坡创业的成功也挺重要的对对我很同意就是其实都是看你你的公司 stage 是什么样子的并且
新加坡也有它天然的优势了这边不管是税收或者是政府的一些扶持加上这边的人群它总体来说还是更 diverse 的你作为在新加坡作为一个 testing ground 在这边去测试你的产品去看你的产品的 PMF 在不同的人群中都是一个会比在非常就是 homogeneous 这样的一个 market 比起来让你是半工备的一件事情啊
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它的好处当然也有它的 challenge 刚刚提到不管是 talent pool 或者是技术层面这些但是我觉得作为比如说出海的这样子的一个角度回到我们这个主题本身作为中国人是有它天然的优势的其实这个优势不仅是我中国人能够去 recognize 很多我在这边认识的我很多校友一些美国的朋友也
发出了啊你是中国人你会中文就是大家都觉得很羡慕的这样子的一个 message 就是说啊你你其实真的很好啊不像我们只会说英文对吧你会说中文你完全无障碍的可以跟中国的 talent pool 或者是 developer 这样无障碍的沟通你就是相当于对公司本身就是从 just from day one 你就拥有了可能比你的 counterpart 有更多资源或者是更多呃
Opportunity 的这样子的一个起跑线上今天非常感谢 Kelly 还有 Erica 两位非常经验丰富的创业者而且两位其实创业的这个思路非常不一样但是都各有千秋的这个创业者然后来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他们创业的一些心得包括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地方为什么选择在这创业然后在这创业的氛围怎么样其实我相信可以给很多听众一个参考
如果你是在考虑在新加坡去参加一个创业公司或者说想要在新加坡创业或者说是想在新加坡建立一个分部等等的然后最后呢其实我们也会把 Erica 还有 Kelly 他们的创业项目都放在我们的那个 show notes 里面然后大家有兴趣的话都可以去了解一下他们的产品好的谢谢 Lisa 和 Erica 谢谢 Erica 谢谢 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