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爷爷在55岁时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症,全身瘫痪,经过治疗后虽然康复,但手脚仍然不便,生活需要照顾,因此选择住养老院。
卡尔爷爷认为送父母去养老院并不是不孝,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尤其是当子女工作繁忙、有自己的家庭时,养老院可以提供更好的照顾,减轻子女的负担。
卡尔爷爷提到一个案例,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为了老人的存款和房子争吵,最终老人住进了养老院,但子女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退费,而不是老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较高的老人通常有子女的关心和支持,家庭关系和谐,子女会定期探望并照顾老人的需求。
鲍博在51岁时突发脑梗,左半边身体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建议他住养老院,通过参加养老院的视频拍摄活动,他逐渐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尊严。
养老院中的老人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如拍视频、下棋、唱歌等,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社交的支持,从而缓解孤独和抑郁情绪。
陈卓的爷爷住在养老院,他最初是为了陪伴爷爷并记录老人的生活,后来发现与老人相处能让他更真实地表达自己,并从中获得智慧。
养老院中的老人对死亡有较为坦然的态度,许多人已经安排好身后事,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在活着的时候保持快乐和尊严。
通过参与养老院的活动,如拍视频、下棋等,老人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摆脱了因退休或身体不便带来的失落感。
根据9073模式,90%的老人将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朋友结伴上养老院的情况,养老院的需求将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