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复调多元主义:思想史中的以赛亚·伯林、巴赫金、列维纳斯及其他 S4EP11

复调多元主义:思想史中的以赛亚·伯林、巴赫金、列维纳斯及其他 S4EP11

2024/8/12
logo of podcast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毕晓
Topics
毕晓:在'进取的年代',人们更关注普遍性问题,如自由、平等、正义,崇尚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收缩的年代',人们更关注自身经验,流行的思想家更贴近日常生活。俄国文学与西欧文学不同,它将伦理、道德、政治问题融入文学作品,形成独特的厚重感。五四文学与俄国文学相似,都将社会问题融入文学作品,这与各自哲学传统发展较晚有关。俄国文学和五四新文学都经历了本土化和西方化的矛盾,这在后发国家中更常见,与现代化进程和民族自觉有关。柏林是一个多维度的思想家,其思想具有多元性、不断变化的特点,他能够很好地融入不同文化背景。柏林对俄国文学和思想的研究,与其自身背景和对知识分子责任感的认同有关。对多元主义的研究始于对伯林作品的阅读,并逐渐深入到思想史研究中。当代多元主义面临困境,其宽容精神丧失,演变为竞争性或斗争性的状态,需要新的理论框架。当代多元主义面临的困境在于其宽容精神的丧失,这与历史经验的缺失和信息时代的谣言传播有关。'复调多元主义'试图解决当代多元主义的困境,通过结合巴赫金的'复调'概念和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在公共领域创造更多空间,容纳多元声音。'复调多元主义'并非旨在完全消除社会中的统一性,而是要在决策领域之外,创造更多空间,容纳多元声音,促进宽容。与哈贝马斯的公共理性相比,'复调多元主义'更强调主体间性的流动性和宽松性,允许多元共存而非追求统一。知识分子与大众在多元主义中的角色不同,知识分子更擅长理性思考和公共理性辩论,大众文化更具多元性和活力。 诡谲子:引导访谈,提出问题,并与毕晓进行讨论。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知识氛围的变迁,从过去的进取型文化到如今的收缩型文化。过去,人们更注重探索未知世界,追求自由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人们更关注自身的生活和眼下的处境,更重视安全和稳定。
  • 过去知识氛围鼓励探索未知,如今更关注自身生活处境。
  • 流行的思想家也发生了变化,从关注普遍性问题的思想家转向关注切身经验的思想家。

Shownotes Transcript

复调多元主义:思想史中的以赛亚·伯林、巴赫金、列维纳斯及其他S4EP11

 

 

本期节目诡谲子邀请到了毕晓教授,以多元主义在当今世界所遭遇到的问题为契机,共同讨论多元主义的一些可能出路,并且也从思想史的脉络当中探讨了以赛亚·伯林、巴赫金、列维纳斯及其他。

 

嘉宾

毕晓,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主播

诡谲子

 

 

本期访谈的主要问题有:

 

1.     能否谈谈你在读书时候的知识氛围?(自由主义?左翼理论的兴起?)

2.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柏林感兴趣的?在研究伯林之前,曾经做过哪些研究?

3.     为什么会对俄国文学产生兴趣?

4.     能否谈谈你自己的知识脉络?

5.     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伯林以及你眼中的柏林?

6.     这可能就要回到你对多元主义的研究上来?

a.     谈谈多元主义的理论谱系

b.     你是如何回应多元主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复调多元主义)

c.     你怎么看如今的文化多元主义?                                        i.     身份政治                                   ii.     性别议题                                 iii.     第三世界/非西方去殖民的浪潮                                   iv.     移民

7.     怎么看知识分子和大众这个问题?

8.     你认为思想史和哲学有区别吗?

a.     思想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9.     你在学校里也会教授文学理论,想问问你是怎么看待法国理论,后结构主义等对主体问题的回应?

10.  在《伯林谈话录》里,柏林提到英国哲学和法国哲学的区别,他说法国哲学是一种很在乎政治的哲学,而英国哲学并没有那么关心现实生活,你怎么看待这种区别,以及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此外,俄国思想更偏向于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