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会说,阅读真正的效果,应该来自个人知识体系的搭建,个人目标的拟定或者说专业方向的找寻。但这些或许都是某种意义上质变的结果。
换句话说,当你阅读量不够的时候,你根本就无法寻找自己的目标,你也根本不能知道什么是知识体系,更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专业。
那这个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做了一个不那么详细的调查。
阅读量在200到300本之间的人,大部分都能做到相对的清醒通透,对事物的了解会相对全面,客观,理性,不那么容易被外界的人事物跟情绪所影响。
阅读量到了500本左右,就开始逐渐能够通过能知识赢得影响力,甚至是钱财。
以及,500本是一个相对的门槛。到了500这个量,大家就都有机会去搭建自己的知识系统,个人目标和专业方向。
不过这500本图书的构成有一定的要求,阅读方向尽量要丰富,阅读范围方差要大。可以有200本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但是还有300本,要是文史经管哲数理化玄学宗教,各行各业。
大部分人都是从小说开始接触阅读的,不管你是从郭敬明,东野圭吾,还是天籁纸鸢开始,问题都不大,好的故事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捷径,这些语料的累积当然都算数。
我身边真正意义上阅读量超过1000的人不是那么多,尤其是30岁之前就到达这个阅读量的,大部分都是工作需要,比如编辑,或是作家。
比如我身边有就有一个不算天赋型的作家朋友周宏翔,在10年间出了大概十来本书小说,现在是中国作协的会员。
他每一次出版都会给我寄一本样书,我在这十年间见证着他在技法跟故事塑造上指数级的能力增长,我刚看了下他豆瓣标注的阅读量,大概在1500本,我粗略统计,至少一半是小说,不过对于作家这个身份而言,这就是他的专业及所长,算是他的专业书籍。
另外还有一个阅读量在2000本的同龄人,她早年在出版社当编辑,公众号兴起,她跟着成了百万博主,那个时期她大概挣了几百万,在北京买了房。目前新的流量平台她没有接住,她的生命力还是在文字上更多一些。
另外就是我这个小趴菜,我是在阅读量到了400本左右的时候,开始逐渐意识到了搭建个人知识系统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有能力比较顺畅的去做这件事。我找到了占星学这个专业分类,在经历过大概50本左右的专业知识阅读之后,我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专家,并且开始赚钱。
500很像是一个标准线,一个人对于语料的积淀,对于思维模型的探索,是他有机会找到体系的基石。如果没有前400本的积淀,我学啥估计都浅薄,速度也都慢。
当然,知行合一很重要,我们不能指望依靠知识就能平步青云。阅读需要量的累积,实践也需要。除非我们做的就是哲思性的空中楼阁的思维模型的职业,比如文学,比如哲学,阅读本身就是捷径。
但还是很危险,比如我那位阅读量2000本的朋友,实践还是差一些,读人还是少一些,所以她无法穿越周期,持续赚钱。
但她也赚得比我多,所以这不影响500本是质变开始的这个观点。
随着对玄学的了解,阅读量的提升,我对阅读其实逐渐祛魅了。因为大部分知识都是重复,都是不同视角对于相同原点的个人化诠释。也就是说,阅读到了最后,可能会明白大道至简,大部分人一辈子有那么一两本人生之书即可。
但这也不影响500本作为质变跟理解大道至简的开始,我们不能直接跳过步骤引用答案,不同人对于原点的诠释,非常重要。
读人当然也是一种好的阅读,但一个知识跟见地储备不够的人,看人的层次就还是浅。一个人赚钱不够多的人,他能够遇到的人也单一。所以读人,做事儿,阅读,一个也不能落下。
那么500本就依然是质变的基础。当然,只是基础,如果你识人识物做事儿还是少,其他面向可能还需要再补足,但至少阅读量是一个可视的标准。
如果你现在很迷茫,很痛苦,不知如何行动,那么阅读就是你最快最便捷最便宜的开始。
接着,再开启你看书识人成事儿的成长飞轮。
没有基础,别谈方法。与你共勉。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astrologer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