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诗人、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如果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阿赫玛托娃就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歌聚焦于自己的生活,写得精致巧妙,表达出常人所有而不能言的隐秘内心。但1917年的十月革命在当时的一批诗人身上留下烙印,阿赫玛托娃的写作风格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苏联的大清洗时代,她的丈夫惨遭杀害,儿子被捕流放。阿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伍中度过了17个月,她把这份苦难写在了组诗《安魂曲》中。 60多年后,汪剑钊来到阿赫玛托娃曾经忍辱负重生活过的地方,纪念馆工作人员为他播放了阿赫玛托娃自己朗读的《安魂曲》。她的声音是那么平静而高贵,仿佛死亡不是生命的中断,而是另一场生命的开始。 那个曾经在失恋的沮丧不安中“把左手的手套/戴在自己的右手上”的抒情诗人,现在已经在史诗性的写作中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融为一体。 在那个精神分裂的年代,有些人被迫流亡,有些人放弃了立场,而颠沛流离的阿赫玛托娃选择为民族留下自己的证词。 为什么她可以如此从容地面对屈辱和死亡? 【时间轴】 01:43 阿赫玛托娃如何表达爱情与失恋? 05:08 俄罗斯文化的“白银时代” 07:19 十月革命以后,她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一些诗人一样离开自己的国家? 09:27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阿赫玛托娃被剥夺了发表的权利 12:25 “我在那里站了整整17个月” 14:02 《安魂曲》不仅是个人苦难的书写,更成为时代的缩影 18:18 她看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也经历了人性的善良 21:09 为什么她可以这么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 汪剑钊老师的书《没有主人公的抒情诗——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再版,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