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16 倒在雪山上的年轻人:当流量涌入户外

EP16 倒在雪山上的年轻人:当流量涌入户外

2024/12/5
logo of podcast 现场!现场!

现场!现场!

People
余物非
魏倩
Topics
魏倩:本期节目讨论了2024年10月发生在云南哈巴雪山的两起登山事故,一位26岁向导和一位22岁大学生先后遇难。事故引发了对户外探险安全、社交媒体影响以及商业开发等多方面的思考。 余物非:对两起事故的调查显示,事故并非典型的高海拔山难,而是由于准备不足、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的意外。第二位遇难者穿着单薄,选择非主流路线,缺乏高海拔适应性训练和体能储备,最终导致失温遇难。第一位遇难者是当地向导,突发脑梗去世,这在哈巴雪山30年的商业开发历史上尚属首次。 这两起事故凸显了户外探险的风险,以及社交媒体和追求短平快的文化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哈巴雪山因其接近性和相对较低的难度,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许多人轻视了高海拔环境的风险,缺乏充分的准备和风险评估,导致意外发生。 此外,哈巴雪山的商业开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直接连接了向导和客户,降低了成本,但也导致了价格竞争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向导为了追求利益,可能忽视了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对户外爱好者进行引导和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并加强对户外活动的监管和规范。同时,也需要在商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当地居民能够持续受益于雪山经济。 余物非:哈巴雪山因其地理位置和相对较低的难度,成为许多人‘人生第一座雪山’的打卡地。但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人们对户外活动的热情高涨,哈巴雪山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方面,流量的涌入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许多人缺乏充分的准备和风险意识,轻视了高海拔环境的挑战,导致事故频发。 哈巴雪山的管理也面临着挑战。虽然有报备流程,但执行力度不足,监管存在漏洞。此外,商业开发的过度竞争也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增加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完善监管机制,规范商业开发;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确保哈巴雪山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引导人们理性看待户外活动,避免盲目跟风,做到‘心中有数再出发’。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哈巴雪山被认为是入门级训练首选的雪山之一?

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拥有合适的路线和海拔爬升高度,技术性要求较低,不需要复杂的绳索技术和攀登技术,因此被认为是入门级训练首选的雪山之一。

2024年10月2日和10月4日,哈巴雪山发生了哪些事故?

2024年10月2日,一位26岁的向导在带领徒步者时突发疾病去世;10月4日,一位22岁的徒步者未经审批报备,从虎跳峡区域进入景区后失联,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死因为高原反应。

张启灵和他的同伴在攀登哈巴雪山时遇到了哪些问题?

张启灵和他的同伴在攀登哈巴雪山时,未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穿着不足,未讨论过保险、失温和高原反应等问题。张启灵的同伴因高原反应和寒冷提前下山,而张启灵继续攀登,最终因失温和高原反应遇难。

哈巴雪山的登山历史是如何发展的?

哈巴雪山的登山历史始于1995年,当时一位当地村民首次登顶,随后由专业探险者进行商业开发。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哈巴雪山逐渐成为大众化的登山目的地,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的推广,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

哈巴雪山的登山经济对当地居民有何影响?

哈巴雪山的登山经济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许多人通过提供向导服务、出租马匹、开设民宿等方式参与其中。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在村里从事与登山相关的生意,而不是外出打工。

张启灵的家人对他的登山行为有何看法?

张启灵的家人对他的登山行为感到不解,认为他不合群,并希望他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定下来。尽管家人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但在他遇难后,家人通过翻阅他的日记和视频,试图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对他表示敬佩。

哈巴雪山的登山活动存在哪些风险?

哈巴雪山的登山活动存在高原反应、失温、滑坠等风险。许多登山者缺乏高海拔适应训练和必要的装备,导致事故频发。此外,未经报备的登山行为也增加了风险,因为缺乏专业向导和救援支持。

哈巴雪山的登山活动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推广?

哈巴雪山的登山活动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推广,许多当地向导直接与客户对接,降低了成本,吸引了大量希望以较低费用实现登山梦想的年轻人。这种推广方式使得哈巴雪山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Chapters
2024年10月,云南哈巴雪山发生两起事故,一位26岁向导和一位22岁徒步者遇难。节目探讨事故原因及户外探险的风险。
  • 2024年10月2日和4日,云南哈巴雪山发生两起事故,造成一死一伤。
  • 22岁遇难者衣着单薄,未经报备,选择非主流路线。
  • 26岁向导在带队途中突发疾病去世。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来到现场现场,我是本期主播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魏倩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的事件发生在户外圈 2024 年 10 月 2 日和 10 月 4 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哈巴雪山连续发生了两起事故

起先是一位向导在带领徒步者游玩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仅隔一天之后又有一位徒步者未经审批报备从虎跳峡区进入景区后失联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据了解哈巴雪山是一座海拔 5396 米的积雪山峰与玉龙雪山同属在云南省境内的沙鲁里山南岩段山脉哈巴是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

因有合适的路线和海拔爬升高度近年来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追捧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呢我也经常能看到有徒步圈的分享贴将其升为人生的第一座雪山但在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入门级训练首选的雪山上为什么会陆续发生事故两位登山者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又为什么来到这座雪山在事件发生后我的同事于物飞前往了现场调查采访到了遇难者家属和多位事件的相关人士

除此之外因为于物飞也是一位相当资深的户外爱好者借此机会我们也想请他在这期节目里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他近年来对户外探险相关的新闻的一些观察物飞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大家好我是三来生活周刊记者于物飞谈不上资深谈不上资深我们可以先从这个事本身聊起就是你最开始的时候你听说到这个事件包括你去到那的时候这个整个事件它的发生的现场是什么样的

他两位死者的基本情况如何首先我知道这件事情可能是国庆之后然后七天里面在一座雪山出现两起这种事故我们先不说这个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我当时看着还是觉得有一点点意外的因为说实话其实我知道现在可能大家去哈巴雪山登山的也比较多然后登山的比较多之后其实我们总会说它可能处在一个正常的一个数分如果比如说我登一个雪山有

什么两万人去登那如果出现一两起事故可能也是正常的但是其实这两个人我在了解之后就说他们这个可能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那种高海拔出现的这种山难那其实是很多可能是大家可以看似相对比较容易避免的这种风险出现在相对低海拔地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意外吧

所以当时我听说这件事情还是觉得跟大家以为的会有点不一样因为其实今年年初一月份的时候哈巴雪山也出现过一起高海拔滑坠类这种事故这个可能就是跟这次杏日比可能如果你跟一些可能户外登山圈的人他们说那次可能更像是一起山难这个他们可能更觉得是这种意外但这种意外的这种出现包括尤其是一位这种所谓的带路人向导

当地的这种向导当地人出这种意外其实应该说是哈巴雪山可能开始开发登山 30 年来就是第一次吧所以这个当时我觉得是挺让人震惊的吧然后另外一位死者就是我当时看他说死的那个地方然后还有他登山的这个线路其实他并不是一条最主流的那种登山线路他可能自己去选择了那一条线路然后后来其实还知道他其实有一个同伴如果同伴可能先下去了就觉得还挺值得挖掘的

其实我作为一个可能比较关注户外运动的人也是很想知道就是说究竟山里这个意外是怎么去发生的因为作为我们经常可能会去山野这样的人我们其实可能都会从一些其他的这种事故里面学到一些自己的经验我们可以一个一个讲就是说比如说先说这一位年轻人

你说你刚刚是踩到了他的同伴嘛就是他整个他们的登山过程是什么样的比如他最开始是怎么知道说他的同伴死掉了他死在哪了呢当时事件的基本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当时他这个同伴是死在一个怎么还是说呢就是

哈巴雪山有一个比较网红的一个地方叫黑海湖然后黑海湖旁边有一棵他们所谓的网红树它是一种野花鳩树吧然后就有那么一棵公灵灵的立在那个湖边然后秋天可能十一的时候它那块叶子就会变成非常火红火红的样子然后最早看到这一位死者的其实是去那边徒步的一群人当时是四号的早上可能九点半大概十点的样子然后他们发现怎么有一个人躺在那呢

躺在那就是一动不动他们也挺害怕的然后打了一个伞给他遮雨因为当时天还下着一点小雨给他头部遮了点雨然后给他裹了一个保温毯然后就开始分别去找信号当时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上来的但其实那个时间点在那个位置出现其实就让人比较其实有点奇怪的一个位置对 是的然后其实大家可能都是徒步然后经过那里然后去到大本营再上山他怎么就那么早就倒在那里了

就是他肯定可能说是之前有在那里过过一夜就是当时大家看到的是这个情况当天 10 月 4 号的 12 点半的时候当地救援队的人从可能山上大北营赶过去然后当时我也是跟我后来也找到了就是当时赶到第一现场的那个哈巴云南省山地救援队哈巴分队的一位队员他当时去的之后就是跟

拍了一下现场的照片然后他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说这个人真的穿的特别特别的少而且他当时还戴了冰爪说明他肯定是想去冲顶的因为他还其实离血线还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他倒下的位置可能是大概 4100 4200 米那个位置然后他到积雪带一般我们到那个地方才会比如说穿上一些冰爪试图去走那个雪坡那个地方在 4900 米然后这个

这个路途他也是非常绕可能要穿过山脊然后再向上所以他其实可能还要走十公里然后五六个小时对于一般的登山者来说可能才能到那个位置所以他可以看上来他当时是非常雄心勃勃的就是这位渔难的人然后他当时穿的可能就是外面是一个抓绒衣抓绒衣湿透了然后里面可能他说有

当时那个救援队员跟我有一件衬衫然后还有一件比较简单的这种速干衣底下的裤子是一个就是比较相对普通那种运动裤吧然后是黑色脚下穿着一个徒步鞋他当时就觉得说这个真的他穿的太少了没想到就是穿这么少然后当时那几天又是比较雨加雪的那种天气国庆那几天

山下其实在哈巴村 2600 米的地方可能白天的气温可能都在 15 度左右然后在山上比如说你在 4200 米然后又是夜间那气温其实是很可能就是接近零度的然后当时在那个黑海湖其实那附近可能白天大家看的都是

很平静祥和但晚上他可能就是这种风和这种天气会更加多变而且就是他周围的草木也都会结上冰茶所以他穿的这个衣服就加上下雨他其实是就是可能身体会很容易感到失温或者是什么情况所以他当时就觉得说他竟然就穿了这么少就来爬这个雪山了所以就是其中国庆期间一起事故的可能现场大概是后来了解到是这个样子

如果我们上雪山的话当然可能我们大概理解不应该只穿一件抓绒衣但是如果标准配置的话比如说你那位受访者他说一般来说他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呢一般来说首先你得有一双徒步鞋然后徒步鞋然后裤子最好也有一些这种防风防水的这种性能

然后户外有时候就是他们说那种所谓的三层穿衣里面一层可能要兼具保暖性和排汗的这种功能在这种可能相对宿管保暖性质的这种内层里面外面可能还有你是抓绒衣还是棉衣甚至说这种保雨绒服来做一个这种保暖然后最外层大家可能尤其可能在攀登雪山的时候尤其可能到最后会有一种冲锋衣如果风大有一些雨的话就是有一些这种挡雨这种功能

尤其对哈巴雪人当天那几天又瑜伽雪温度也相对比较低得穿的比较厚然后尤其是你得有一个防水否则你身体如果全身被打湿那个也是很危险湿温也会非常快在那种高海拔地区嗯

就听起来其实那他比如说我们有经验的人可能第一次看到这个人的尸体就觉得他可能就有点怪异吧包括他出现的地点也好包括他的着装就感觉他应该不是一个非常专业或者做过充分准备的一个状态嘛他有同伴有讲他们俩是怎么回事吗怎么他到这来了呢他的同伴其实更像一个这种户外小白他自己可能还之前有一些非常非常多的徒步啊骑行啊露营的这种经历

当时他的同伴今年五六月份可能才有这种登雪山的这种想法

然后以前可能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宅的这么一个人他当时说觉得可能看了很多这种视频哈巴雪山可能说的可能比较容易然后他觉得他登上去他也会比较有成就感他就可能有了这个想法然后这两位其实大学里面是室友关系他一直知道就是这位就是后来遇难的这位同学我们叫他张启灵吧就是这个张启灵他以前经常去徒步然后也是他的一个

很大的一个标志也是他很大的一个特点然后他知道这个人可能有去这个雪山的计划就说就是跟他商量说能不能一起能不能一起去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快毕业了他们是三年毕业然后那个时候已经临近毕业典礼了他们俩就开始

可能就想这个事情然后后来他们可能定的那个计划就是十一的时候两个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到达丽江然后二号的上午在丽江会合在丽江会合之后他们先到虎条辖镇然后虎条辖镇再包车找一个司机带他们到这个哈巴雪山的西坡从那个地方有个村村落叫海巴洛村开始慢慢往上攀登当时可能就是相当于在学校里这么约了一下然后

在一起去决定开始这次这次攀登的然后也没有找向导他们之前也没有讨论过买保险的问题也没有讨论过失温也没有讨论过高原反应另外这位遇难者他可能心里有一些这样的概念但是其实他们可能之前交流的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就是造成了这么一个

他当时可能知道可能上了大概三个小时当时又下雨又下雪然后路又比较泥泞然后他感觉到自己可能身上比较冷他们当时可能穿的差不多他当时可能就觉得自己不太行了腿也比较酸可能当时后来想了想那可能是一种高原反应然后就下山了他们可能当时从大概海拔 3000 多那个村子开始攀登那个营地也是 3000 还是 2800 我点忘了

我有点记不清楚了然后到大概 3650 米这个位置那个地方可能有一个木屋然后走到那个木屋的时候他们其实可能还遇到了两个景区的这种工作人员劝他们就是说要不然不要往上走了然后当时他就感觉比较害怕了觉得身上可能又有点发冷他觉得自己吃的东西也没有带够穿的东西也没有带够他自己越来越害怕他当时就劝张启灵说要不然就下去

但是其实张启灵当时他跟我说跟他说的时候我这次来就是希望登顶的甚至说他们之前可能也讨论过一些登山的这种方式说要不要找一个巷岛虽然哈巴西坡可能不像哈巴北坡当时底下的那个哈巴村一样就是可能管理稍微比哈巴西坡那个海巴洛村要严格一些更成熟一些他们当时从哈巴西坡也是说也要不要找一个巷岛

他们当时可能还了解了一下就是说可能 1600 块钱找一个这种向导他觉得可能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但张启灵觉得这个可能太贵了他们甚至说讨论过说他可能还提到过说要不要我到了半山腰我到了一个营地在那可能能找一个向导没准 800 块钱左右但是张启灵他觉得还是

他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想坚持自己登所以他们两个最后还是说试着自己去上这个山出事之前可能有这样的一些沟通和交流他当时他们两个人分别的时候是 2 号的下午他们早上见面的分别是 2 号下午在山上分别一个人下车一个人继续向上后来他

就是张启霖的尸体被发现是在 10 月 4 号的上午所以其实他应该是在山里待了还挺长的一段时间而且据后面的可能无论是警方的人告诉的家属还是说军援人员告诉的家属啊

我们跟旧人再多的去这样的联络他们说其实他应该是在山里过了一夜但是其实也有点遗憾吧就是现在他在山里过夜的那个东西他应该有一个徒步包有一个帐篷家属说可能现在就是根据我上次跟他们联络的时候可能大概是一周之前一周多之前他们可能还是没有最终见到没有找到

但这个救援队员和后来跟他分别的同伴说其实他们可能看到有一些人可能也跟他们说说山上有看到他的帐篷和背包但是具体后续的处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听起来其实有点像是两个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一个有点像成人礼或者说这种我通过我去登山来告别我的一个人生阶段就是我们毕业了然后我们两个一起去爬一次山听起来其实是

其实蛮常见的一种行为但他们选的却是一个雪山就是好像比如说如果是咱们俩毕业可能咱们只能说我们去北京爬个林山什么的然后就回来觉得挺好的一个徒步嘛但他们可能说我选了这个哈巴雪山那因为我完全也是不太懂

就是哈巴雪山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山呢为什么一般人会想到选这个山就是它在雪山圈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中国的雪山自然是非常丰富的从 5000 米到最后最高的珠峰都有的然后其实哈巴雪山它的接近性是非常好的就是大家可以直接飞到丽江然后从丽江可能开车到山上可能两个小时就能到哈巴村就是哈巴北坡的那个哈巴村

它的接近性是比较容易去到比较容易到山脚下的就让大家可能都很容易去想这座雪山而不是说比如说新疆或者是西藏的一些山它们可能高度也差不多但是可能甚至说有一些地方可能更容易去攀登但是可能海拔的落差比如说在西藏它可能基础的海拔就有 3000 米然后可能那个雪山 5000 米它可能只有这么一段的这种爬升然后哈巴雪山它是哈巴雪山底下的村

哈巴村是大概 2600 米左右

到雪山最后的 5396 米还是有一个比较长的一个攀登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它的其实你如果论它这个技术性来说它雪坡上你只需要掌握一个比较相对简单的这种冰坡的行走的这种技术你就可以上去它并没有就是说有那种冰裂缝明裂缝暗裂缝然后你需要就是说有一种技术攀登的这种动作用一些可能相对接近攀岩的这种姿势或者是怎么样你才能上去它其实只是一个

只是一个非常缓的一个雪坡吧可能跟其他的很多雪山比其实比如说哈巴雪山包括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三峰甚至说四川甘孜那边的纳马峰可能他们就是相对初级一些就是他的技术攀登的层次没有那么高你不需要掌握非常复杂的绳索技术和攀登技术你才能去上到顶

所以就是这些雪山可能大家我们称它们为比如说入门级的这种雪山但是它究竟说是入门级它也是一座雪山呢我们知道云南其实因为它跟这个西藏的这个街壤处它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一个地势高差的部分然后它所以有特别多的雪山如果作为一个登山者来说我判断一个雪山的清静性其实是跟这个距离或者说你跟当地的民居之间的

相关性要更接近这样它的这个可攀登度会更高是吗不能说是可攀登度吧就是你从一个地方到达那个山脚会更容易就像比如哈巴村它在 1995 年的时候你从昆明去的话要走两天的时间你从昆明坐车到大理然后大理你可能还要换一辆可能更适合越野的车

然后再走一天走那种非常曲折蜿蜒的这种公路到哈巴村那个时候可能去的人就会少一些因为接近性是非常差的然后现在我们有丽江的机场了然后路也可能修的比之前要好很多了又有这种高速又有这种国道这个接近性可能比 30 年前就是好太多太多了

你刚也提到一个就是说 1995 年嘛其实那个时候是哈巴雪山第一次被探索或者说它的一个登山的起点的一个历史阶段吧你有了解过那个时候的历史吗就是比如说我们一般人来说呃一个雪山它被探索了意味着是说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上山的路线吗还是说它已经被登顶过了我们确定这个雪山是安全的比较基础啊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还挺重要的吧就是说可能呃

我们都会把一些山峰封成比如说未登峰还有一些比如说已经登顶过的比如说登顶的话就肯定会有一个首登就是谁第一个上去的这些未登峰可能很多人还会想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探索然后如果有人探索到了一条线路上到一个雪山就比如说哈巴雪山他可能也发现可能并没有那么的

复杂在上面的这种地形还是可以带人继续来爬的可能有的人他登顶之后就会想着说我可不可以继续带人来开发这座雪山或者做一些这种商业探险的这种运作大概是这样

第一次登海拔雪山的人是谁啊 1995 年 4 月份有一个当地人就是这个是可能当也算是一种没有真正的这种具体核实过吧地方性传说 4 月份的时候有 1995 年 4 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当地的村民说他自己可能上过雪山然后其实

在当地也是被相信的一件事情然后后来可能第一次这种可能比较组织探险这可能是 1995 年的国庆的时候我当时也采访到了一位当时算是比较早的去尝试攀登雪山的这一位 64 岁的这个我们叫他彪哥吧他也是在云南省就是比较资深的一位这种探险者然后也是最早试图去对哈巴雪山进行商业开发的这么一个人

然后他当时 1995 年 10 月份是跟着一个 17 个人的队伍我在那里先要建设这种通讯的基站然后还要建立大本营跟其实他们试图去攀登他的方式跟我们现在比如看到这种珠峰攀登你要上到那里然后做海拔的这种适应训练然后再等到一个所谓的窗口期然后才能有一批一批的人上去他当时可能 17 个人他们最后有 4 个人登顶然后他是其中之一

他们可能还有一些比如还有另 13 个人他当时就决定就是说这个窗口期的变化可能太快了当时他们可能也没有那种像现在一样有这种非常精准的数据他们可能看到这个天边的云散不开了就决定说哎呀这次可能攀登行动也差不多了大家可能也

等不到再有一个长沟期了就可能下撤了所以当时其实他们甚至在准备这个雪山的时候他们可能有的只是一种这种等高线的这种图他们可能发现哈巴雪山比玉龙雪山还有一些其他的雪山可能要好爬一些根据等高线这种判断然后又在当地的人之前去问谁可能能够提供麻痹谁可能能提供这种更熟悉的这种雪山上面的这种信息

他们是靠着一种很原始的方式把这些信息搜集过来然后也想去做这么一次攀登所以一个是这位叫好斯的当地人还有一个可能是当时云南昆明那边金飞镖彪哥他带的这么一支这么一支队伍可能是比较早上去的

所以其实他们属于是一个由当地人跟一个专业探险者组成的这么一个应该叫雪山探索队他们相当于把这个项目整体开发出来了就是说如果有这些先行者把这条路探好了然后也有基站了也有一个大概的支持系统的情况下其实如果你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你是可以去联系他们然后就可以登这个山了是这样吗就是那个时候可能当地人也没有太强的这种意识就我了解因为其实当地可能是把登山的协作这种服务吧比如从村里运点东西到可能后来我们大家说大本营比如 4100 米这个样子那个地方以前可能是村里人的牧场

然后就是他们在那上面放牛后来可能发现最早当时可能是说我在这个牧场旁边修几个小木屋或者铁皮房子当做可能中间他们歇脚的一个地方是歇脚甚至跪的一个地方但周边其实都是算是一个怎么说呢理解成山上的这种客栈和民宿吧我放牛的地方或者牧场的一个附属的生意这样开始接触雪山的这种攀登的项目服务的嗯

然后当地就是后来我跟彪哥也有聊过吧其实一开始大家只是口口相传就是可能圈里人知道有这么一座雪山这个谁谁谁比如说彪哥他上去了就是说能不能去带我再去爬一下这个山然后他可以可能也是一种比较临时的这种方式有人想来爬这个山我作为一个爬上这个山的人我组织一下我跟当地人说我借一些你的马有几个人就是 90 年代末的时候

首先价格是六七百块钱对于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非常贵的对于当时的工资水平来说非常非常贵的还有就是可能一年也就能够贷个两三次所以那个时候限制因素还是非常多的大家其实那个时候对这种风险的考虑在我看来也是比现在的判断者要更多的吧

对因为之前在那个官方通报里是写他这个张启灵啊他是叫未经报备登山我也不知道就是说登一个雪山是需要报备的吗还是说就跟咱们之前比如说我爬一个什么山他路上会什么野山禁止攀登啊这种话就是但是我们也有一些探险者或徒步者他会爬野山吗就是雪山跟这个是可以类比的吗嗯

其实我们就是现在可能说去哈巴雪山的这些人他们没有从哈巴北坡相对成熟的哈巴北坡登雪山的这些人比如找了个向导找了一个比如当地的一种一个俱乐部当地的这种向导和俱乐部就会给你完成这样一个所谓的这种报备的程序像谁报备就是 OK 这个是我觉得比较有点 tricky 的一个地方吧

我跟那些当地的向导聊过他们说其实他们只需要可能比如说在一个这种微信的这种群里然后说谁谁谁几个人谁谁几个人可能就有人在另外一端可能就做这种统计了可能还是像当地的这种雪山的管理局当地这种有关的部门进行了这样一个报备的这种流程

这个具体的其实我不是特别特别的清楚但是是有一个流程你登山者你不用太去担心这件事情你当地接待你的这些向导啊俱乐部啊他们会帮你完成这个程序这个跟其实很多其他的雪山你要去尝试攀登的这种报备也是有

有一些差异的吧比如说甚至说比如我要去爬一个就是那种技术比较强的山峰这个宝贝可能你要走到比如说圣灯鞋甚至说圣体育集这个程度你才能够去比如说接近这个山然后让你去爬这样所以其实还是因情况而异的吧嗯

那正常情况下因为我们知道山它是一个立体结构它其实是事实上你只要选一条路你随便上去都是如果是一个很普通的山坡的话原理上是我们怎么样都可以上去的嘛就是如果未经报备上一个山的话这个风险在哪呢就是你会走错路吗还是说你可能会掉在什么沟里还是怎样啊

其实因为山它一直就在那儿嘛你其实总有一些旅友能够找到一些线路去上山而且他说你必须报备但是说你说他是在哈巴村哈巴北坡的这个村子他有这么一个要求吧

但是比如说哈巴斯村比如说它还有西坡它可能它从西坡甚至说比如说我从一个地方谁可能技术判断能力特别强在一个地形非常崎岖的地方它也甚至说可以有这种上去的可能性它也能找到一些方式去上去就是你可以从

另外一个地方可能找到一个可能有人走过的路这个人可能在哪里分享过在两步六只脚这种户外能够记录你轨迹这种 APP 上分享过可能人就会看到他就说这可能也是一条能够上去的路但是因为哈巴北坡和哈巴西坡其实属于不同的这种行政村你哈巴北坡的比如说出了这种规定或者说甚至说你省的这种行政局省的这种管理局出了这种

这种规定或者市级的什么管理局在那边出了这个规定大家可能总能够找到一个方式去爬而且雪山它可能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这种我们讲地质结构的一个交叉地带吧它本身可能也确实是会存在于不同的这个行政管辖领域就好像比如说喜马拉雅山它是既在尼泊尔又在中国嘛两个坡嘛那我们可以从这边上也可以从那边上

那他可能的管理方式或者说报备流程可能就完全不一样是有点类似于这样的情况那你当时问到就是这个张启灵他同伴他有没有讲他们为什么要选就是为什么不报备啊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便宜吗是因为对因为其实西坡他的管理没有像北坡那么严那么或者配套设施也没有像北坡那么完善而且西坡的这条路线也会更长然后就是也可能有

有一些难度也会更大一般我知道可能有人从西坡上去然后再从北坡那边下去或者折返到西坡这边你基本花的时间可能要在平均可能在三天两夜两天一夜的人可能也有但是可能听说的也不是那么多所以它其实可能难度相对较高路线也相对比较长然后这种配套的设施也相对比较少走的人也会少一些然后一般可能选择这样线路的人都是一些

强驴来自对强驴然后自己想上的但是也有那种可能向导可能你总能够找到通过小红书或者抖音跟一些向导上面那种或者是所谓的博主直接联系每次也能够找到有人带你上去所以就是说他其实有找一个向导的这种选项然后找了一个向导的话可能也会这个向导会帮着你去做一些这种报

但是其实可能西坡那边的管理还是跟北坡不太一样就是更松散一点可以理解成更松散吧就是当地并没有被开发的像北坡从可能 95 年就知道我从这个地方我可以上然后当地人有这种从一开始的这种离道路相对近一些的这种村落小组

然后慢慢可能大家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村的这种村落可能稍微离这个竹竿道稍微远一些的这种村落和小足迹都会有这样的人都会有人去做这样的生意在海拔洛村就可能那个村可能也没有海拔村大然后就是没有被商业化的那么相对完整一点的一个流程出现是吧那

我看你稿子的时候提到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他就说他们俩的这个计划就这个张启灵他们爬山计划是叫快速攀登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怎么叫快速爬雪山一般要多快这个东西其实我并不觉得他们的这样的方式叫做所谓的这种快速爬雪山因为其实我知道有一些越野跑的运动员他们也会在爬爬雪山尝试这种速登

他们所谓的速登其实是你要先做足一个充足的高海拔的训练你要可能在这种开始跑上山或者快速行径上山之前你要对你首先除了对自己心肺的这种功能有个适应你要在上面学习一些比如说你走的时候在雪岩上面摔倒

你要会用那个冰稿用冰稿来完成划坠的这种制动要对这个路线非常熟悉然后你下来之后你再去尝试去快速去攀登这个雪山这个是可能他们比如说想做这种比如说速攀的这种记录他们会这样然后还有另外一种速攀的就是说可能接近这种所谓的这种阿氏阿氏攀登

就是说我带的装备最少但是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安全我快速上山快速下山把这个东西风险性降到比较低这也是一种但是之前你也要体能的这种储备和对狗海蛙的适应这应该是比较基础的像他们这种所谓说我快速上山然后同时我背着很多重装的这种这种东西可能也低估了它的盘通的这种难度

或者说自己本身的这种情况也并不了解比如说高海拔或者甚至是高原上一些风险吧对于无论是自身的还是说道路中间的这种就这种风险他们这个速攀在我看来可能并不算是一种速攀更像是一种冒险

所以他们到了这个云南之后也没有进行任何海拔的这种适应性的训练或者说在这个之前他们也没有说为了登这个雪山之前我要去做一些体能上的就这种就是体能储备啊这方面的工作是吗张启灵他是之前做了一些体能上的这种储备的然后他其实平时也是非常喜欢去户外运动的一个人

他每周末可能都会去周边的什么地方然后去可能甚至是单人单包去做这种露营然后也会在工作的城市里找一个高校然后他可能能去里面经常去跑步什么的但是其实他的同伴做的这种储备可能相对少一些可能之前跟张启灵约着在南宁周边徒步过两次然后这个体能储备肯定在我看来平时可能又是一个大学大部分时间也是一个可能相对于宅在宿舍里那样的一个类型

所以这个体能储备首先肯定不足以对支撑雪山的这种对张启灵他是当天早上才到丽江然后他的同伴是在丽江睡了一个晚上等于说从丽江睡了一个晚上就直接上山了然后可能也上到了 3600 多米的一个地方所以高海拔适应基本为零吧嗯

他同伴那么信任张启灵啊就是他俩都没有任何一个讨论说我觉得我身边这个大哥他很厉害他完全可以带着我一起爬雪山就感觉他好像前面的这部分建设就比较空白的感觉因为张启灵其实在他们的这个学校里面就是是非常喜欢户外的然后他

可能当时专业里有 400 个人然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像他这样他是一个就是他可能之前去户外运动之后也会来发一些朋友圈然后他又是一个室友嘛室友可能虽然可能大学里面交流没有那么多但是也知道他是喜欢这个的准备的计划也都是张启龄来负责的

那我感觉这个同伴可能就把张麒麟当成他的向导了他其实是第二次爬到哈巴雪山了他 2024 年 5 月份的时候就自己试着去去攀登过一次然后当时其实我后来看到了他的这种就是视频日记吧然后还

还有他朋友给我发的一些他之前可能爬哈巴雪山的一些这种片段他那次登顶了吗他五月份那次也没有登顶而且其实穿的衣服比现在还要少所以他可能比跟十月份相比他其实穿的衣服可能更多带的物资更充分他其实有过一次这样攀登的经历然后这个室友也是在知道他有这一段攀登经历之后然后跟他提起的这个事情然后

他们有一个朋友吧就记得就是说其实他们俩可能在一些微信朋友圈张启灵发了一个朋友圈他在底下回了一句大家有这么一个印象对那其实对于张启灵来说他 10 月 4 日的时候遇难的嘛当时还不知道说 2 号其实已经有一位遇难者了是吧

对他当时其实是对这个完全不知道的然后他是 4 号早上被发现中午可能才被救援队确认遇难然后晚上 10 月 4 号的晚上才把电话打给家属的另外一位就是 10 月 2 号当地人带别人上山的时候遇到在一个休息的地方可能再也起不来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发生在北坡也不是一个特别高海拔的

一个地方还没有到 4000 米从他的那个村小组大概 2800-900 米左右当时他要上山去拍一些俱乐部的这种素材或者说是作为这种宣传的这种材料然后正好有一位登山者他也是正好要有人带路上山他就带着去了在路上比较老的一个牧场的这种附近吧出现了意外然后当时也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我们就叫他沙利泉吧是一个 26 岁的哈巴村村民他是 98 年的很年轻啊对是挺年轻的他其实是在带队上山的时候吧就是路上就晕倒了然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村里人告诉我他是 1 米 75 左右一个非常精干也非常开朗爱笑的一个小伙子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因为他爸爸上山上过很多次也在当地有一些名望给其他人带队打工打了很久这样一个人然后今年四月份他们注册成立了这样一个户外运动的这种俱乐部然后之前可能也投资了这种客栈罗马

然后他们把自己的这种房子可能改成了这种客栈然后也还有马屁然后甚至说在山上的大本营他们也有一些建了一个就是说可以给他们的俱乐部来登山的人在上面给一个休息的这样的一个

一个地方然后他的爸爸可能主要是带队负责这种从 4100 米带到 5396 米这样一个带队登顶的一个角色再加上他的这种人脉可以在当地能找到这种登山的协作但是其实沙利泉他和他的一个妹妹一直是在帮他的父亲去对接客户然后运营他的小红书抖音的这种账号

今年 7 月份的时候他们请了一个网红博主一样的吧有 100 多万粉丝然后邀请他来拍他们当地人去捡垃圾的一个活动其实当地人他们当地的这种村民他们是定期可能会不由自主的有这种组织的这种机制说身上垃圾太多了然后谁可能在群里喊了一下然后

每个俱乐部然后每一家人可能都出那么一两个人然后把山上给清理一下他们就想把这个做成一种视频宣传的这么一个材料带来游客这个网红博主把这个视频发到网上之后就首先找他们的人就会就非常多国庆的这种旺季嘛很多人就会慕名而来嘛

然后当时去世的这个人的表哥也跟我说就是说他们当时人都是满的但是他当时因为沙利权可能头疼了两年这两年其实也一直在找药什么的因为他带队登顶比较少他也没有参谋各种各样地方组织的这种高山协作的培训平时也更多的就是往返于大本营到村里这一段路

他出事之前其实就十一之前还是在北京看病找药的一个阶段九月底的时候他当时在医院检查了结果还没有出来但他还是决定说回到哈巴村那个时候因为比较忙要帮着父亲或者帮着家里的俱乐部要带队然后负责这种人的管理而且他以前我听说他比如说晚上俱乐部谁可能需要一点什么东西或者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他可能从山下

哈巴村里就直接就拿着东西就上去找这个客户或者说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所以可能在他看来这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情或者说小时候就经常上山玩耍了这么一条道路但是就是说他 10 月 1 号买了北京直飞离江的机票回来晚上回到哈巴村第二天他可能有一个客人他说我要去我们最早说到那个黑海湖那个地方

然后他可能到时候也要去拍一些这种视频给他们的抖音账号和小公司账号来提供一些素材他顺便就带着客人上山了他可能出发了只有四公里他走的再经常不过的这么一个路在一个海拔四千米左右的一个牧场然后就休息了可能就再也没有起来嗯

当时表哥跟我说他当时可能是坐下休息了猛的站起来之后然后就晕过去了然后就出了这样一个事情后来家人也确认是突发脑梗去世了就是说他其实是自己是有一个基础病这样一个状态然后自己也知道自己有基础病但还是因为可能是

找他们的人太多了他要去帮忙所以他可能也算是一种冒险上山他自己可能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风险当地人也都知道对他的这个趋势他们感到非常震惊因为

就经常看他会在山上就带人啊大家也没有想到说是这么精干的一个小伙子也经常上山之前可能一两天现在还在部队里待过这么一个小伙子他就离世了当地人也是很震惊的就是说从 95 年开始有人从事这种高山协作商业登山这种服务以来当地人跟我说也是第一个去世的当地人他们可能有人在山上发生哗叙发生一些意外那都是可能一些游客但是当地人这还是第一次嗯嗯

所以他从北京检查那个结果后来出来了吗他到底是有什么基础病啊这个其实后来这个其实不知道但是他已经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村里的人都知道说他可能这些年有一些头疼嗯嗯

就是因为听下来其实感觉不管是这个张启灵还是这个沙利权他俩对这个山的整体的我觉得就是有一种这个事本来他认为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相对来说我们如果说轻视也好或者准备不全也好都是

相对他这个登山过程是非常莽撞的我们完全没有登过雪山的人或者说我们没有在那里居住的人我们会觉得雪山这两个词它带有一种危险性但他们却会认为我们认为很危险的事情这个事情却那么的轻松这两者之间好像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带来这样的一个对冲呢我也挺想跟你聊的我们可以就从哈巴雪山开始说啊

对哈巴学生来说他这两年到底是经历了一个什么阶段呢为什么会现在变成这样一个状态 95 年的时候还是一个探险者才爬的东西现在为什么像张启林这样的普通大学生他也可以去爬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不知道有这样的风险的情况下还去

想这个事情这可能就是一个是我觉得最近这个社交媒体的这种推波助澜吧还有一个就是大家希望快速去攀登

一座雪山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成就或者说这样的一个心态或者说我们叫这种说追求短平快一种快餐文化的这种心态在疫情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比较集中的爆发的这样的这种两天登哈巴的这种无论是向导团还是想法快速攀登哈巴的这种现象其实可能在 2010 年 2011 年那个时候就有出现那个时候其实有一起事故吧就是在高海拔地区划坠 2010 年

11 月份吧那个时候其实就是在这种体能不足高海拔适应不足以前可能觉得说上山下山没有问题冰坡行走没有问题但是真正你在不该滑倒的地方滑倒了因为你的高海拔适应不足

你就把一个可能就是之前也很正常的事情到了高海拔如果你适应不足就全是问题嘛然后就会出现这种哗坠疫情的时候很多地方可能说开就开说风就风那个时候可能有从昆明想去爬雪山的人他可能就只有两天三天这种时间他就两三天抱了抱了一个这种团但是后来这种团在 2010 年又存在但后来越来越多了之后他其实并没有回到那种说

我要四五天去爬一个雪山

我要进行一个充分的高海拔的适应和这种技术的这种培训他并没有回到那种状态而且那样的一个团可能也要花四五千块钱然后你这样一个两三天的这种花把的这种找个向导这种团可能你的报名费只需要一千五百左右一千左右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落差嘛然后疫情之后大家可能都希望去去雪山或者去户外完成这样一种释放他又会找一种比较极端这种释放的

条件和环境让他来完成他们的一个这种夙愿或者是梦想来 cope with 他们的这种压力所以就越来越多的人会报名参加这样的一种团或者会有这样一个想法让他们可能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高海拔盘增的风险

然后 23 年跟 24 年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小红书啊抖音又能够让很多当地的向导直接的对接到客户以前他们可能是有一个这种中间商或者是有一个这种比如说去过哈巴的人在做这种可能探险旅行社的这样的一个人他可能是像一种地接一样对接这种向导和这种希望登山的攀登者吧但是有了小红书和抖音之后他

他们的本地人做出了这样一个账号他直接可以跟客户形成这样一种对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降低成本方式然后对于客户来说他们也想花一些比较少的钱来去实现这种攀登雪山的这样一个梦想

对所以其实在我看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东西是一个有推力有拉力的一个有推力有拉力然后又根据这几年的这种情况有变化的这么一个比较复杂的一个体系吧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有一点像是我们这两年说这种特种兵旅行或者打卡式爬雪山的这种感觉就是说我快速攀登

比如说我打卡式的去趟淄博当然没有问题但我打卡式的去趟丽江或者我去趟雪山实际上它是本身是一个不能打卡的行为但是我们是把它当成一个可以打卡的或者说我两天就可以回来

就是像有这样的一个项目背景可以这么理解吧甚至说有时候我说爬雪山你自己爬的那一段其实也可以背比如说我从村里到大本营我可以骑马我从大本营到雪县我甚至到 4500 米的一个地方我也可以选择骑马上下这个时候你就是其实你真正爬的就比较少

但你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服务或者说他们花钱可能购买了这样的服务你排的真的很少这样就导致比如说我一些体能技术不错的一些户外小白可能高一凡也没有那么严重我有这样的东西或者说有一个向导能给我拖上去抱上去背上去我在那拍一张照片那我就可以说我登顶了哈巴雪山他就会拿到一张云南省灯鞋可能有一个签字这么一个证书说你登顶了哈巴雪山

那我觉得可能他们很多人就会希望就可以拿这个发朋友圈了对的就可以炫耀或者说很多人就拿着比如说雪花啤酒到就是勇闯天涯嘛然后到那个山上去打卡拍照或者拿着很多东西到山上去打卡拍照哦嗯

那其实我听下来就是他如果我来捋的话他其实讲这个哈巴雪山他经过了这么几种阶段吧我大致的感受比如说我们可能在很久以前如果我是一个当地人我们以前会觉得雪山都是神山嘛之前比如说玉龙雪山它是一个什么神女的脚啊或者什么就有这些传说嘛那我们对它是有一定的敬畏的就觉得它是一个有一些灵魂或者什么东西就是一些超自然的东西在那里待着我是不会去碰它的这么一种感觉

然后接下来很快我们进入这个现代社会或者说这种登山探险的这样的一个大爆发之后那很快比如像 95 年再之前可能 90 年代之后 80 年代它逐渐它就有一些

探险者或者国外探险者他过来把山都探险过了 OK 我们是可以作为一种个人行为或者说我是一个专业人士去做的就有点尖端的一个行为吧它是对你的体能啊对你的精力对你的金钱这些其实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包括你的技术然后这些东西

那可能再到后面它逐渐的它就慢慢的它变得更加大众化了它就变成一个说可以是一个旅游项目或者说我可以把你带进来一个普通人完全没有接触过雪山的人我可能不需要登顶我爬到半途比如说我像玉龙雪山我坐这个缆车到一半我可以拍一张照片是吧我在雪山然后我现在是在一个什么海拔多少米的地方我觉得起码在这一波大流行之前它是这么一种状态

但是像可能你讲说 20 年之后可能 10 年之后吧他可能这个趋势就变得非常的陡峭迅速的增长变成说在这个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的那些人可能完全跟探险户外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他也被快速的吸进来了他把这个当成是一个我觉得说打卡或者可能也不是很公平吧但起码是一个旅游项目就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我不需要做任何训练就可以完成的一个事好

哈巴雪山以前是一个户外圈子里面才会知道的这么一个地方现在它变得越来越流行通过这种社交媒体通过各种各样的主观客观的这种原因很多人都认识到这座雪山然后也有了这种区巴雪山的这种想法但是我觉得跟以前比如说十年前十五年前

来攀爬玉龙雪山的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这些人来说的话以前的人可能更享受攀登的这样的过程但现在的人他们可能我觉得更多的是去享受攀登这样一个结果

但是我想知道就因为咱们刚讲它现在的这个火爆嘛因为你当时去台北坡的这个村了所以你去到那的时候它当地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因为我想象中的可能一个雪山下的村落它可能是一个比较因为它是一个边陲地带嘛那我们可能觉得它就是比较荒芜啊或者说居住的不那么密集啊这是我想象啊你可以描述一下当时你看到雪山下那个村什么样吗哈巴雪山其实是一个挺大的一个村呢它有 4000 多个人

然后这个四千多个人分布在可能将近十八个二十个这样的村小组然后这个村小组可能从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这个行政村然后到海拔三千二百米左右的一个小村小组都有所以其实它是一个挺大的一个村以前这个村并没有像现在可能这么因为现在大家每个人可能都因为雪山经济的发展

每个人可能都在建一些大房子每一家每户可能都有一辆小车以前大家可能主要是放牛然后可能种一些像青壳小麦或者说种花椒会比较多一些其实雪山也甚至说以前可能很多人会出去打工现在你在那个村里还会见到还蛮多年轻人的

就跟现在很多这种说农村会空心化这种感觉其实是一个反差因为雪山经济确实给当地的人我觉得带来了很大的这样的一个收益而且你能够真的看得到就是每个人都会建很大的房子而且现在可能还在扩建他们的房子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说还会有更多的人会来爬这个雪山

很大的房子是多大他们以前的传统民居是一层的吗以前可能就是一层一层一个小院现在他们可能旁边会建一个首先他们自己的房子肯定会比之前大一些然后现在他们可能在旁边建一个两层的民宿这样然后对各种各样的这种配套的设施也是越来越齐全

你可以在当地可能能够找到这种咖啡厅因为在十一期间你排队那个上山的路基本是排的满满当当的车他们那个村道想错车都非常困难因为那个村道我感觉是修的还不错但是可能那个宽窄更像是说给拖拉机去错车的并不是说给两辆 SUV 两辆私家车去错车的

那沙利权的表哥他是不是也是在做这个生意他也是在做这个生意的他有时候还会帮他们这个沙利权和他父亲的这家俱乐部去帮忙然后自己也有运营他跟我说他就是其实做了半年给别人打工给别人的项目打工他后来自己也运营了一种小胡书账号然后也发一些视频然后也会有人来找他所以他其实也现在在运营自己的一个俱乐部从 2022 年开始

从 2022 年开始跟我说了一个数据然后这个数据其实也被一些当地的人验证了当地其实目前可能有这个高山协作证的人可能有 500 位但是其实有大概二三百位都是可能近三年才出现的而且以前像我刚才说的那个以前他们标格 1995 年登的时候他们可能找的是这种就在主干道两边的

这种村落可能那个时候主要只有两个村落现在比如说扩展到更偏远的这种村落他们可能要走那种小乡道很多很久很久可能 20 分钟才能到那个村落然后路也很窄那些的人也可能通大路一般的人他依靠这种抖音小红书也能够对接到一些客户甚至说在那个村子后面也被走出或者开出了一条路能够

带大家去上山到大本营现在越来越火了然后当地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我感觉也是来想想做这件事情不会再去外面打工而是回到自己的村里来赚这笔雪山的生意

但围绕雪山的这样的一个生意它除了我们想的这个比较高端一点的我想象的要登顶的之外还可以围绕它做些别的吗比如说我的旅游上的或者说我登到一半会有一些什么特殊的服务吗

还是说我在这个雪山脚下也可以开一些民宿或者我可以在这里度假之类的就是是否它这个一定经济是要集中在特别高的高点上呢也有就是说当地其实也有民宿能够接一些过路客或者说我并不带你上雪山我可以带你去黑海湖走一圈或者说我走一个小

我觉得黑海湖大本营我有下来我不去登这个顶也是有这样的但是其实大多数人现在还是冲着登顶去的吧甚至说

你如果一个向导他开了一个俱乐部有的人可以比如甚至说租自己的马匹给别人当地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牛给卖掉然后买骡子或者买马然后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哪怕没有这种人来找他们他们也可以把这种马租给想要的租给想要的人可以帮他们可能托一些客户托一些客户的东西物资上到大本营

这样甚至说我记得当地我看过一个 15 年的一个统计的一个数据吧当地可能那个时候就有大概七八成的人都会跟这个水上的那种生意联系起来无论你是出租你的马匹还是给登山客做饭开客栈或者说包括我们提到的向导登山协作这样可能那个时候规模就已经挺大的了

我觉得你刚讲这细节挺有意思的就是说把这个牛换成锣就其实很能体现他把这个生产工具以前是牛是为他种地的现在它变成了一个运输的另一个牲畜然后

说明他以前是依靠种地来维持生计的但现在他就完全扭向了说我要去服务游客或者说服务旅游的这样的一个路线了那他到底有多少人呢他每年的这个人流量有一个具体的数据吗这个确实有一个很多人都在做了一个保守的这个估计吧就像国庆一天可能就有一千个人想登顶

然后 1000 个来客想登顶然后 1000 个向导在山上所以在旺季的时候可能会有 1000 个人在山上这还不包括比如说我就去黑海湖徒步的这些人就是他们就想去登顶这个其实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四姑娘大风的一个数据四姑娘大风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一个 5000 米级别的这种山峰可以供大家去攀登的它每年大概可能在两三万人会去

而且还在增多因为比如说我知道在去年由于非常资深的户外人士也是户外的一个媒体人他告诉我说从他去年 10 月份去问了一下四姑娘山的这个管理局说有多少人

想爬这个大峰当地说队其实已经排到了第二年的二三月份这是去年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情况所以还是有非常非常的人想登这个山我们也可以拿这个数据其实来类比一下哈巴雪山因为哈巴雪山其实可能相对比起来它的费用会更低然后大家的这个接近性可能也会更好一些嗯嗯嗯

那作为当地人比如说他的表哥就是沙利权表哥的话他怎么看待这个事呢他会觉得这是对他们当地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吗我觉得是给他了很多这样的一个机会然后让他说白了就是你他跟我算了一笔账吧就是你如果带队上一次山你可能的收入一个人你就跑去这种基础的费用可能就有个 1000 块钱然后你如果国庆的时候你带

就是七天你带五拨人登顶然后一拨人可能是两三个或者三四个你赚到的钱可能甚至能够上万甚至说达到两三万三四万这个水平这个确实是一笔非常非常可观的收入对于当地人来说然后但其实他现在也对很多这种前景也有点不确定吧因为其实这种今年其实哈巴雪山已经是第三次封山了第一次是在月末第二次其实是这种规定的这所谓的这种

与其的这种封山的保护是六七月份今年他 10 月 20 号又出现了这样一次封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有环境的可能有国庆期间的事故的但可能也有说我们要怎么去开发运营哈巴雪山的一些讨论因为其实也有一些投资集团的人也试图在做当地人的一些工作

他们也非常不确定吧就是他们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吃这碗饭以向导的身份来吃这碗饭因为如果他们担心说如果有一个投资集团把这个地方开发成一个景区他们担心会不会以后只能给投资集团的这个人去打工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可能觉得以后可能有的人也觉得说这个东西需要一个管理但是其实当地村民也在雪山那种发展中做了很多很多的这种贡献一个投资集团的人

他们也算是这种外来者吧他们想把这个东西给做起来当地居民他们以后究竟还能不能享受到这个雪山精英带来这种红利很多人也是有一些不确定的嗯

但是你看它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两个问题啊就是一方面是如果没有外来者的一个规范的话好像它现在就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什么人都可以在上面建房子什么人都可以带人上山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如果有了人的规范对他们可能是一个挤压嘛在这个两者之间会不会存在一个中立的地方比如说是以

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模板说我当地人可以参与它的发展同时有一个相对好的监管或者比较好的规范化的一个登山行动呢业内有这样的案例吗或者说应该怎么做会好一点呢就是你了解到的话我可以

分享一下就是我知道比如说美国国家公园就是说你如果在一些国家公园要进行这种徒步露营探险性质的这样的活动你是需要报备的但比如说所有人你都可以买一张门票进那个公园那个门票价格可能也不是特别贵就开车在一些这种地方然后它步道的这种系统是有一些等级的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体力一般你就可以开车在里面转

你如果体力稍微好一点你想走一些小的这种 trailday hike 你就可以在停在一个地方走这种 loop 如果你比如像大峡谷你如果想做这种走这种穿越你可能需要跟国家公园这种管理部门你去报备你去报备之后然后你

可能要约到好几年甚至说两三年之后因为当这个火爆的这个程度你是要有的然后它本身已经存在了然后你又要你如果想去的话你就得稍微等一等有这种一个排气的这种系统这样既我觉得保证了一个环境的一个承载力又让人们对自己的这个能不能做这件事情有一个比较更清晰的一个评估其实国内有一些案例我觉得也还可以

就像四姑娘山它有这种预约的这种系统虽然可能我们知道可能还是因为人流比较大的问题在比如山脚下的一些这种攀登的这种体验被人和马然后堕的那个路都感觉其实是非常一般的但其实可能你至少比如说当地的这种培训可能有四川省东西的这种更多这种介入当地的这种开发可能有这种

可能自由攀登者甚至说这种非常资深的这种户外向导他们有一个话语权有一个这种建议但是有一些地方的开发我们就可以感觉就是他们只是有一些人想拿它开发成一个景区开发成一个项目甚至说找一些人来坐缆车修点步道然后把一个可能原来以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个户外资源给它

某种程度上说是毁掉了或者说完全这种商业化了然后这样其实对当地的社群也没有达到这种说分享这种红利的这个效应因为可能来的人更少了没人来了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说很大程度上你是要对这种

希望去到户外这种人也是有一个引导和教育吧就是说你去到户外是一个非常不入流非常不主流非常不被鼓励的这么一个行为还是说我们需要去学会

正确的认识一个户外的风险然后你再做到这种心理有数你再去出发而不是说我完完全全我又说我这完全不让你来这是一个我觉得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但我觉得至少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山地资源然后也有这么多人想去登山去爬山我觉得其实我们就可以试着去解决这样问题一个基础吧

对因为我听你讲这个海拔雪山的这个故事我觉得让我想起我去年做过的一个题目它其实是一个做这种洞穴探险的然后它其实蛮像的因为它所谓的也叫什么水底的珠穆朗玛然后就说是因为它洞穴探险它是非常深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人士的话你能够下潜到非常深的深度那个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常年的这种艰苦训练的然后

然后但是当时他们也是在广西下面的一个小县城吧我现在有点忘叫什么了他们有特别丰富的这种洞穴的资源就是那里的洞穴非常的深然后你上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一个水潭当地人在那洗澡啊洗衣服啊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往下潜里面是非常非常非常深的然后

他也是被过去那种国外的探险者来了之后你下险到一定深度之后他把它给发掘出来了然后就国内会有很多的这样的洞穴探险者去那里去也去探险然后在那里开俱乐部但是当地的居民呢他们最开始赚的就是说这些俱乐部或者说这些来探险的人的这些钱比如说你探险之前你总得在我这吃个烤串吧是吧我得给你提供点船啦这种租借的设备啦一种资源的支持但是到后来他们当地

首先是不停在出事故因为这个来探险的时候就断断续续的总会有点出事的情况另外呢就是他们当地人又很快的发现这个东西它太高端了它没有办法吸引更普遍范围的人来比如说我想去洞穴探险我肯定不可能啊我可能连一个普通的这种就是休闲潜水我都很难嘛那他们就会想说你能不能给我们开发一点相对前腾的旅游资源就是我不需要潜到那么深我可以到洞穴里面去拍个婚纱照

就是我可能在很浅的水域你带我去搞点同学摄影然后我在上面做个漂流什么的这样的活动那他对于当地来说他们觉得这个是他们想要的当地政府也很想去通过这个来吸引客流的但是呢因为我去的那次他正好出了一个这个探险事故嘛那个事故之后呢他们政府就说 OK 那我们把这个坛封起来了谁也不要来了

以前能拍照的人也不要来了然后以前就是居民们有这种清水的项目也不能做了就是他总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摇摆所以他们其实当地的这个居民们也对这个事情他们也很矛盾吧当然有人在这里去世了他们肯定很难过嘛但是那本来能够看起来还在人人生起的这样的一个旅游项目到这个方向就完全被行政阻断了他们也觉得非常的遗憾

我觉得肯定当地这个项目能做起来肯定有当地人的蛮多的这种付出的否则也不会说这么多冬季探险的人也会去到那里其实我觉得跟哈巴雪山也是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的这个风险其实可能就是你在发展这种户外运动之中你必须要面对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对于风险的这种心态我觉得确实是需要去讨论的就像其实这次我知道一位中国登山协会的委员

他就是说中国能量协会可能想了解了解哈巴雪山这两次事情然后他就说那我去帮你在当地问一下吧然后结果当地他可能问到当地警察局可能当然有这种救援也有参与这种家属的后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要不要写一个事故报告然后当时警察局就说我们才能去 release 很多这样的信息那就是说如果你出了这样一个一起事故你就把这个事故的这种各种各样的原因给藏起来了那

你之后再来的人可能如果他没有看到这样的案例他们还会再会犯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这样一个错误然后又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非常危险的这样一个境地我知道国内现在很多人比如在翻译这种北美攀登攀岩的这种事故报告可能在国外这样的一些事故他会有当事人把这个东西给写出来给记下来

提醒之后的人但是我们能够从每一次事故之中取到什么我们又怎么去对待每一次事故我们作为户外爱好者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说我以后进山的时候我是不是要多带一层内胆我多带一件冲锋衣或者我多带点吃的或者说我要做出这种高海蛙的适应我如果要爬一座雪山我是不是比如说我在两千三千米的地方如果他们不提供这样的服务当地向导可能不提供这样的服务我是不是要在那我多自己

适应一会儿我再去报一个向导去上山当地的向导会不会说我可不可以在当地比如说我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一个这种保险的这种体系或者说你可以成立一个向导协会你可以试着去自己把这个东西给管理起来他们从事这个事情其实是非常非常值钱的一个事情

如果你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的话他们很多每个地方都有这种向导协会他知道你这个工作是有风险的你从事这个东西因为你要在上面保证大家的安全以一种安全的方式一种负责的方式帮大家识别风险他自然是有一定风险系数的你如果加入在欧洲阿尔卑斯你加入当地的向导协会

你首先有这种保险有这种比如说如果出现意外也会有会有些给你的补偿再有就是他们也好像也会自己有一个有一个有一个自己的这种规范比如说你接客你就不能低于一个价格去接客你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去接客你就不会再享受到这个向导结合给你提供的很多东西

他有一个行业的一个自我规范就制止人去说卷价格去卷这种他们更多是在卷服务他们没有去说我来更低的价格更少的时间带你去完成这样一个攀登然后那管理者呢我觉得也是一样吧就是你如果说出现了这个事情然后想把它做成一个景区的一个开发项目你就直接把这个山给封掉而且给当地人一种不确定性

但是大家又知道这个雪山又在那很多人还是会来爬这个东西你如果比如风调一两个月之后不只是对当地的这种生计有一个影响还会说那我现在每年我只有以前会可能有一年的时间哈巴雪山可能现在被认为是说全年都可以攀登的一座雪山那我现在只有说六个月能攀登那我这六个月难道是要接待这一年的这个客流吗那

这个风险系数我相信风险性可能也是不降不降反升的吧但与此同时就是你刚讲到它是一个一年都可以攀登的雪山嘛它的亲近性又那么的高实际上它又非常容易接住我们所谓的来自这个社交媒体的这个流量吧就是说你不停的被人引导着

走向这个人生的第一座雪山然后因为我是想起来就是咱们今年正好也是国庆节期间我知道你在做这个题目之后我就想起来国庆期间不是在讨论这个埃劳山怎么开发了这些话题就是因为第一次听到埃劳山的时候还是李小杰当时做那个埃劳山里面有地质探险队员遇难的那个事儿

当时听说感觉这个是一个非常非常恐怖的地方然后什么又有什么弟子也不太对了又有什么里面云遮雾罩了帐气了反正当时都这么讲的嘛结果到现在又突然到了这个国庆期间会有很多人讲说

我们需要我们的埃劳山也想拥有这个像什么天水阿兹伯哈尔滨这样的流量我需要人来这里旅游然后我们要把它开发出来我当时其实中间也就适隔两年左右的时间吧我觉得其实这种变化还挺让我意外的然后再加包括就可能中间会出现今年可能大量的这样的事件比如说什么以前爬建扣可能就掉下去了然后现在有人在建扣长城上被雷击啊

然后有人听说各种这种在香山上都有迷路的啦没有资质的向导然后说我自己开一个这样徒步的团队我就把你带过去去了之后其实我就是一人收 150 块钱然后我带你去爬就爬着爬着连向导都迷路了就最后发现他没有资质就这种

行为好像会变得越来越多你作为这种比较资深的户外的这个就是爱好者吧你对于这样的大量的流量涌入你们这个群体你什么感觉我就是平时也是就爱好这些事情嘛然后自己可能也把自己当做就是比较喜欢户外的一个人也会挺关心这些圈里发生的事情的说实话怎么说呢我觉得

每次看到这个事情感受都很复杂我觉得首先就像如果攀岩的话就是我会买保险我自己会买保险的然后就是每次我比如我跟盐友出去我们也都会提醒大家说那个你今天买保险了吗有时候我忘了我马上在车上买一个保险然后这种我觉得还是要做一个心理有数吧比如说你在岩壁上你省所操作你知道自己心里是有个数你不会把自己玩死比如说你

如果去一个徒步团你这个徒步团的话你走的这条路线你实际上有没有下好一个轨迹然后你对当地的一个天气有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有没有你这条走的路线有没有一个下撤路线你这个都其实可以去咨询可以去问可以去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查到然后我现在确实觉得很多的这样的社交媒体对于这种风险的强调基本是太少太少

大家可能还是会觉得说这个地方很美这个地方非常这个地方就是我做成一件事情我有一个成就感这样的其实可能会多一些对这个其实也是心态使然吧还是需要更多的专业性的教育包括这个安全性的考量这个我觉得还是需要你们徒步圈的人更多的其实是需要去发声让群体知道这个事情它的风险所在或者它的整个要求是有一定的 level 的而不是说你

是吧你在小红书上看到好的我现在我想去我就可以去不是拔腿就走的那样的一个地方是我觉得还是要做到一个心中有数再出发吧因为我知道你还去张启灵家里了嘛她家里人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对她是广西人百色那边的一个村里的人

从百色下了高铁租了个车先要走高速然后爬很远的山然后才到一个水库的边上才能进到他们家里那个村子他们家人其实对于他这样的行为是有点不解的他们甚至说问我你们这些喜欢户外的人到底是为什么会去喜欢户外就是可能还是一种觉得说有点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是一个很正常很标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一个心在想这件事情然后他们可能心里有很多疑问就是说为什么他要去登这个山就是最主要的疑问因为他们其实可能他以前更多的这种徒步户外的这种行为或者是骑行那种行为也是比如说以一种先斩后奏的形式父母可能之后才知道的然后他跟他姐姐可能交流比较多

他其实可能就是他是一个非常向往自由的一个人然后他其实有觉得说自己还是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然后可能徒步户外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事情他现在之前去之前他是在广西某市的一个审计局做这种工程造价审计员的这么一个工作这个工作其实压力还是挺大的他之前就会很担心我三年之后

还会不会是这个状态我三年之后会不会工资还是这么低

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他考虑过去云南旅去考虑过去川西去可能买个摩托车去开甚至说他那个时候也考虑过登雪山甚至说以后可以考虑转型做一个户外博主他家里的情况其实从小就非常非常一般吧他姐姐跟我说从上小学到上初中上高中其实都是靠着国家的这种特困生的这种补助才能走到现在的对于户外这件事情他可能一直也没有获得到家里的一个真正的一个

一个理解和支持父母可能还是对这个东西有一些想法吧觉得他有点不合群也对他提出了一些就是一些要求也不是他们可能觉得不是要求但是我当时我听的时候就感觉挺多要求的就是说我希望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然后找一个女朋友要安定下来然后说你这个性格不行你要去多跟别人说话对吧否则怎么办啊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他之前一直处在一个这种

震动的一个状态吧然后他家自从出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姐姐其实之前是在成都打工现在可能因为出了这件事情也一直在家里陪家人其实家人后来出了这件事情之后有时候也会经常去翻他弟弟之前写的一些日记或者说录的一些这种小视频然后他们家人也试图去理解姐姐其实能一开始会说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情但现在

肯定还是很难接受但是也觉得说其实他们心里他是挺佩服弟弟的这种感觉嗯

我确实是很遗憾到最后其实家里人也是没有真正的跟他达到一个这种时间上的一个理解他现在可能有点时差了好像已经好的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如果大家对这起事件的更多细节和于无非的报道感兴趣欢迎大家购买三联生活周刊或者在中毒 APP 上订阅我们的电子刊现场现场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