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播客是精英们展示文化特权的平台吗?

播客是精英们展示文化特权的平台吗?

2024/10/11
logo of podcast 席地而坐

席地而坐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夏洲
李海
Topics
@夏洲 :我观察到一些批评声音,认为播客越来越精英化,主播们高高在上,对普通人的生活缺乏了解,导致听众无法共情。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播客的初衷和作用。 @李海 :我同意夏洲的观点。豆瓣上有个帖子《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深刻地表达了这种感受。发帖人通过播客开阔了视野,但同时又因为自身条件无法实现节目中描绘的生活而感到痛苦和失落,甚至后悔接触播客。这反映出一种‘反启蒙’的心态,以及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绝望。 我们讨论了播客的失落感存在层次性,知识科普类播客更容易提取实用信息,而泛文化类节目则可能因观点主观而导致听众失落。泛文化类播客讨论原生家庭、性别议题、消费社会等问题过于抽象化,导致与听众的实际痛苦脱节。 我们还讨论了‘文科无用’的观点,以及文化资本难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的现实。高阶层人士对底层生活的建议,由于缺乏切身体会,常常显得脱离实际,甚至让人感到讽刺。在美国,只有富人才有能力深入研究和探讨贫困问题,这反映了阶层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不对等。 我们还讨论了只有真正的底层才能书写底层的观点,以及创作本身的门槛问题。批评作品中精英主义倾向,可能导致问题无解。评价底层写作的关键在于作者的写作能力和伦理,以及能否平衡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一些人文摄影作品,因缺乏对被拍摄对象的真正共情,而显得虚假和滑稽。 我们还探讨了仇富情绪的产生及应对方法,以及在阶级鸿沟面前的无力感,以及寻找自我价值和缓解沮丧的方法。韩炳哲的观点:数字时代人们自我剥削,却幻想自己拥有自由,这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幻觉。在系统之外寻找确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在面对巨大的阶级鸿沟时,寻找一些能够带来愉悦感的小事来缓解情绪。自然的美好是超越阶级的,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带来慰藉。 我们还讨论了‘底层’概念的定义和适用性,以及‘底层作家’和‘底层书写’的概念需要区分,非底层人士也可以进行底层创作。底层作家的身份和阶层会随着时间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而改变。‘非虚构写作’的概念避免了阶级和政治属性的标签化。素人写作成为图书市场的新亮点,例如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 《我在北京送快递》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打工者在系统中的困境,这是学术研究难以提供的。《我在北京送快递》的成功,与其说是文学性,不如说是切中了社会热点。对素人写作的批评,可能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出发,忽略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对素人写作的评价,需要区分感动人群的层次,以及是否关注到了具体的个人。讨论的重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作品的文学性或学术性上,更重要的是关注到具体的生存困境。底层个体常常以奇观化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这种方式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之间存在信息和资源不对等,难以成为亲密盟友。知识分子的讨论过于抽象,普通民众的叙事过于个体化,两者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生活与伟大的作品之间存在古老的敌意,单纯的记录生活不足以呈现伟大的作品。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讨论,可能因认知差异而加剧对立。普通人接触知识的门槛降低,可能改变对精英主义的看法。播客可以作为记录时代情绪和问题的平台,类似于70年代的‘民主墙’。播客可以及时记录当下时代的问题和情绪,即使无法立刻得出结论。播客可以作为一种口述史的形式,保存时代的声音和经历。做播客的目的是表达和相信,而不是追求观点的绝对正确性。建议将播客视为一种信息获取方式,而非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反思现代生活是否让我们被‘惯坏’,好的生活是否与物质高度绑定。许多普通人正在勇敢地践行自己的生活理念,这值得关注。强调个体生活方式的自洽性,而非迎合外界的期待。对‘好生活’的想象被物质高度绑定,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可能导致注意力涣散和对真实生活的麻木。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可以调整自身思维和逻辑,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社交媒体可能加剧了阶层之间的差距,弱势群体不仅被剥夺了经济和文化资本,甚至连感受力也被剥夺。建议尽可能远离社交媒体,以保护自身的感受力。对社交媒体上一些帖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可能被运营方操控,难以分辨真实声音。建议将目光转移到真实生活中,减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播客、文学、影视作品只是了解他人想法的方式,不应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东京八平米》展现了不同于主流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东京八平米》中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并非刻意追求的‘可能性’,而是其自身环境下的自然选择。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播客会让一些听众感到割裂感?

一些听众通过播客打开了视野,了解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但发现自己与主播在家庭背景、学历、收入和阅历上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他们感到无法实现这些可能性,从而产生割裂感和失落感。这种差距让他们觉得播客展示的生活是遥不可及的,甚至是一种残忍的提醒。

播客是否逐渐变成了精英阶层展示文化特权的工具?

播客的初衷是分享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促进社会多元和包容。然而,一些听众认为播客越来越精英化,主播们分享的内容与普通人的生活脱节,导致播客逐渐成为同温层自嗨的工具,无法为普通人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撑和生活经验。

为什么普通年轻人会对生活感到绝望?

普通年轻人通过播客了解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但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这些可能性,导致他们感到绝望。这种绝望源于他们意识到,只有那些拥有良好学历、工作和经济条件的人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自己却无法跨越这种阶级差距。

播客中的文化资本为何难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尤其是文科领域的知识,往往被视为奢侈品,难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本。尽管播客中讨论的议题如原生家庭、性别、消费社会等具有价值,但这些抽象化的讨论无法解决普通人面临的具体生活困境,导致听众感到失落。

为什么只有富人才能写得起贫困问题?

在美国,探讨贫困问题的记者往往需要承担高昂的调查费用和时间成本,而这些资源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因此,贫困和不平等的问题往往由占据收入分配高位的阶层来阐释,导致底层的声音被边缘化。

如何避免仇富心态?

韩炳哲在《在群中》中提到,现代人生活在自我剥削的幻觉中,精神世界不断萎缩。要避免仇富心态,需要摆脱唯功绩论的心态,在系统之外找到确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比如从自然中寻找无阶级属性的愉悦感。

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为何引起共鸣?

胡安焉通过讲述自己十多年间从事的19份工作,切中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情绪。书中通过细节展现了普通人在系统中的内耗和挣扎,这些细节是学术研究无法提供的,因此引起了广泛共鸣。

播客是否应该成为民主墙?

播客可以像民主墙一样,及时记录和反馈当下最集中的问题和情绪。虽然不一定能立刻讨论出结果,但播客可以成为时代备忘录,记录普通人的声音和感受,为未来的反思提供素材。

现代生活是否限制了我们对“好生活”的想象?

现代生活与物质高度绑定,导致我们对“好生活”的想象被限制在物质层面。然而,许多普通人通过跳出框架,践行自己的理念,展示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这些故事尚未被充分书写,但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好生活并不一定与物质财富挂钩。

社交媒体如何剥夺普通人对生活的感知力?

社交媒体通过算法和流量机制,刻意制造话题和讨论,导致普通人难以分辨哪些声音是真实的,哪些是被刻意塑造的。这种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使普通人逐渐忽略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陷入麻木和焦虑。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播客的精英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听众割裂感。一些听众通过播客开拓视野,却因无法与主播共情而感到沮丧,甚至后悔接触播客。这种现象被解读为一种'反启蒙'心态,反映了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绝望。节目探讨了泛文化类播客的初衷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如何避免陷入'同温层自嗨'。
  • 播客精英化批评:主播姿态高高在上,缺乏对普通人生活处境的理解
  • 听众割裂感:开拓视野与无法共情的矛盾
  • '反启蒙'心态:对无法实现的理想生活感到绝望
  • 泛文化类播客:初衷与现实差距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段时间,豆瓣上一条名为“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的帖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位自认家庭背景和学历都平平无奇的女生诉说着播客带给自己的双面影响。她曾欣喜于播客为她展现了广袤的天地,却发现那是自己永远无法靠近的所在。

这种与主播之间无法弥合的现实差距让她觉得痛苦,她说:“有时候我没有怨恨播客的意思,只是我想也许我不应该接触播客,接触到播客,了解到另外的世界对我而言是一种残忍。”

相比单纯的批判或怒骂,这种对自我的失望与沮丧击中了我。当人生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有阶级的,播客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普通人提供有效的经验和情感支撑?

如果泛文化类播客的初衷是希望呈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让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那么像这位豆瓣发帖者的失落是否意味着,这种初衷落空了,它是否逐渐变成同温层自嗨,展现文化特权的工具了呢?而普通人最大限度可以追求的有意义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这条帖子聊起,谈一谈我们对”播客越来越精英化”这一批评的看法,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无法被理论所抚慰的“割裂时刻”。

虽然这依然是一期呈现争论与困惑,无法给出答案的节目,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或许割裂感带来的不适是对“文化”祛魅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自己从他人描绘的生活里挣脱出来,就像网友说的,如果播客带给你太多的情绪困扰,不如将它当成沐浴露上的说明书,听过看过就好。

或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勇敢地跳出了框架的人,只是这样的故事还没有被充分写出来,没能充盈我们的生活而已。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从“他人的故事”的沮丧中挣脱出来,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时间轴

00:50 如何看待“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这一帖子?

02:50 “反启蒙”的心态是不是意味着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绝望?

05:00 性别、原生家庭、消费社会等问题一旦被高度抽象化,就会将具体的痛苦变成看似高级但实则简化的命题。

06:38 当我们在说“文科无用”的时候,实际指的是文化资本很难转化成经济资本。

08:02 在美国,只有富人才写得起社会问题吗?

10:30 只有真正的底层才有资格书写底层吗?

16:10 如何避免仇富心态?韩炳哲的书带给里海的安慰,要摆脱唯功绩论的心态,在系统之外找到能够确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21:30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的漂泊之旅切中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情绪。

28:10里尔克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好的文学创作还是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记录。

30:41 播客应该成为民主墙,及时记录下某一阶段最集中的问题和情绪,即使没有立刻讨论出结果。

34:23 与物质高度绑定的“现代生活”是否也限制了我们对“好生活”的想象?

35:18 里海分享在瑞典过“游牧生活”的朋友的经历。

37:04 普通人的世界被社交媒体过度地绑定,连对生活的感知力也是不断被剥夺的。

39:48 “独树不成林”主播的分享,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讨论有时也是被有意筛选和塑造出来的。

41:40 《东京八平米》:我们不断地强调可能性,恰好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可能性之中。

【双十一席地而坐听友福利】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十周年版

演出地点:北京·二七剧场

**演出时间:**2024年10月25日——11月17日

票价优惠方案

  原价:¥180/280/480/680/880/1080

   优惠价:126/170/260/350/440/756元

“席地而坐”选座优惠购票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ticket.antank.cn

演出介绍:

享誉全球的百老汇殿堂级音乐剧《我,堂吉诃德》取材自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传世巨著《堂吉诃德》,采用“戏中戏”的形式,对原作中的剧情做了延伸和展开,巧妙的将堂吉诃德的冒险经历与塞万提斯的心路历程相结合。这一独特的戏剧结构,使得这一基于经典文学的艺术演绎跳脱时代背景的限制,而拥有了丰富的现实意义。

这部音乐剧被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音乐剧之一。《我,堂吉诃德》是一部幽默谐趣且真挚动人的作品,她讴歌了希望、爱和梦想的力量,让观众在因滑稽的剧情而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因主人公捐弃一切追寻心中理想的情怀而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