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唱片》通过邀请社会名流分享他们选择的八首音乐,探讨音乐背后的故事和人生经历,吸引了广泛的听众群体。节目不仅是一档音乐节目,还被视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图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每期节目邀请一位嘉宾,假设他们被困荒岛,只能带八张唱片、一本书和一件有价值的东西。嘉宾选择音乐并分享背后的故事,主持人通过对话深入探讨嘉宾的人生经历。
开场曲是英国作曲家Eric Coates的《By the Sleepy Lagoon》,自1942年节目开播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Roy Plumlee最初在IBC工作,后来因二战爆发逃回英国。他向BBC提交了一个电台节目的想法,并成功打动了BBC的节目主管Leslie Perron,从而加入BBC成为《荒岛唱片》的主持人和制作人。
二战期间,BBC为了丰富士兵和平民的精神生活,推出了《荒岛唱片》。节目通过音乐和访谈,帮助人们在战争的阴霾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娱乐。
Roy Plumlee不仅是节目的主持人,还是制作人,负责节目的整体策划和脚本创作。他在节目中与嘉宾深入对话,探讨音乐选择背后的故事和人生经历。
Roy Plumlee最初以自由播音员的身份加入BBC,这意味着他是一个freelancer,与BBC签订了临时合约。节目的版权最初属于Plumlee本人,直到后来BBC支付了一笔买断费,才让早期节目重新被大众听到。
Kirsty Young在2006年接替Sue Lawley成为《荒岛唱片》的主持人。由于她之前没有在BBC总部工作过,听众起初对她并不看好,但她最终成为了继Plumlee之后最成功的主持人。
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的名流作为嘉宾,节目展示了英国社会的多样性和深度。嘉宾的音乐选择和人生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变迁,帮助听众更深入地了解英国社会。
节目通过嘉宾选择的音乐,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变迁。例如,1951年的节目嘉宾选择轻松浪漫的音乐,而2009年的节目则反映了社会对娱乐和极端行为的讨论。
一档好的节目是可以穿越时间的。当然,我说的不只是 Why for Jazz。
英国广播公司 BBC 有一档至今已经播放长达 82 年的节目。这档节目诞生于二战的战火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魅力不减,反而越来越拥有如今这个世界所缺少的某种特质。
这档节目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最开始只是我用来了解英国社会的一个管道,然而后来我发现,从这档节目中,也许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的一个个切片。从这些切片看过去,也许可以找到一些一直以来,我们力求寻找的答案。
Desert Island Discs: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b006qnmr)
Why for Jazz 开通了微信听友群。我会对进群的朋友一次性收取199元的入群费,作为对本节目的支持。想要进群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号Y4JZXZS,在确认群规及转账成功之后,我会将你拉进本节目的微信群。
如果想获得部分节目的文字稿,请移步我的小报童:https://xiaobot.net/p/Y4JZ)
爵士乐的现场性导致了单纯的音频没办法表现它的全部魅力,因此 Why for Jazz 在小红书和B站开通了视频号。我会在上面分享一些非常哇塞的爵士乐现场,也会发一些自己的视频,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Why for Jazz 视频号,作为播客伴侣,配合使用。
Playlist of the Show:
[09:09] Eric Coates – By The Sleepy Lagoon
[13:17] Frederic Chopin – 革命练习曲
[19:53] Dean Martin – Relex Ay Voo
[43:10] The Beatles –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