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通过《三体》音乐专辑,从个人审美和风格的角度重新表达了他对《三体》的喜爱和理解。专辑并非为《三体》配乐,而是以《三体》为灵感的流行音乐集,选取了最打动他的部分,如地球文明的唱片、电影、诗歌和酒等,展现了人类独有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云天明》以轻松明快的爵士风格呈现,与云天明孤僻、内敛、冷静深沉的性格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增强了戏剧性,仿佛云天明以局外人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现了角色内心的心酸与无奈。陈楚生的温暖醇厚嗓音与云天明的角色特质相契合,弦乐部分则由国际首席爱乐乐团录制,增添了歌曲的华丽色彩。
《不要回答》探讨了人类在AI时代逐渐被异化的现象,以及人类对自身种族存续的反思。歌曲通过谭建策和朱哲琴的演唱,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技术进步时的道德伦理困境和生存抉择,提出了是否应该阻碍人类进步的深刻问题。
《落叶》通过舒缓悠扬的节奏和突然变化的副歌,展现了叶文杰前半生的迷茫无助与后半生的惊涛骇浪。交响乐团的编曲将叶文杰的极致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歌词中的“风把我吹向哪里我就落在哪里”生动勾勒出他如风中落叶般的命运无常。
《地球最后的夜晚》通过不和谐的旋律走向,表现了人类面对末日时的荒诞、无法接受的情绪。歌曲以逃跑计划的演唱,展现了罗吉在孤独中守护地球的历程,以及人类在绝境中的错综复杂情感。
《质子》通过疏离、蹩脚的歌词,展现了质子作为三体文明代表的冷漠与蔑视。然而,歌词最后一句“穿过千疮百孔却透出星星点点的火种”暗示了质子对人类的顽强精神产生了一丝敬畏,展现了人类在绝境中的不屈力量。
《一沙一宇宙》通过纳英的演唱,总结了高晓松对《三体》的理解,强调人类独有的情感和生活方式是最珍贵的部分。歌曲从宏观到微观,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敬畏与豁达,为专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近我听到了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就是由高晓松监制、参与部分创作的《三体》音乐专辑。
《三体》我想大家肯定都知道啊,来自我国作家刘慈欣的一部闻名全球的科幻小说。
围绕刘慈欣《三体》衍伸出来的各种作品,不管是电视剧、动画片、广播剧,或者是音乐,都已经很多了,而且也不乏佳作,所以我很好奇,高晓松会怎么用音乐演绎《三体》这么一个史诗级恢弘的科幻小说?
我在完整地听过几遍这张专辑之后,有了一些想法,所以我想结合我个人对《三体》的理解和情感,跟你分享我对这张专辑的分析和听后感。
我会先简单聊聊《三体》这部小说,以及我对高晓松的印象,再聊聊专辑的整体听感,也会和大家一起,把专辑内的 6 首歌,一首一首地介绍和聆听。
下面,就让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三体音乐之旅。
欢迎收听 :)
QQ音乐丨网易云音乐丨Apple Music丨KKBOX丨酷狗音乐
歌曲介绍赏析与聆听:
「Vibration 歪波音室」是一档以爱好者的视角分享音乐的播客节目,希望能让你进入更丰富有趣的音乐世界。欢迎大家到微博还有小红书关注我的账号,除了节目资讯之外,我也会在上面分享更多音乐和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