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二) 文/羊城晚报特约评论员 盘和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省居民收支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币值为2.56,比2019年2.64有所缩小。然而,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范围来比较仍然较大。 在推进协调发展方面,广东可圈可点 2018年10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广东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第三点就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在推进协调发展,优化经济格局方面同样可圈可点。根据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5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8年的2.58:1,2019年的2.56:1,下降到了2.495:1,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习主席指出,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政治,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可见,国家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城乡协调发展会给社会带来以下几点正面影响:其一,全民富裕,让每一个人享受国家发展红利,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地方向,城乡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农民切实获得感,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其二,从经济角度来说,城乡协调发展将进一步调动农村要素活力,包括激活农村消费潜力,提升土地流转效率,促进农业生产转型等等。 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是广东经验 乡村振兴,应当是在保护农村环境的前提下,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这是广东城乡协调发展的宝贵经验。 具体而言:农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只有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竞争力,才能带动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农村。当年“三农”问题提出的核心也是在于农业本身发展落后。 农业发展首先要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小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共同闯市场。要想激活农业规模化生产,就必须要从土地流转入手,广东早在2019年就曾就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出台意见,旨在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全国的先行者。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将农村的农业生产和产品供给与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和消费潜力结合起来,以市场需求牵引经营渠道的转变,进而引导农产品生产。 其次,农业发展同样要以科技为中心,贴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赋能农业生产。一直以来,农村受到其收入状况、经营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先进技术,因而农业的科技迭代速度,相较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远远落后。农村数字基建的进一步落实,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为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机械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下,需要重视农业经济、农学相关基础学科建设,疏通产学研一体化渠道,引导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从事农业转型研究,串联企业和农村实体生产,加快农业转型速度。广东实行的种业专家“揭榜挂帅”制度,在最大程度上集聚了社会智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生,为农业成果转化和科技赋能贡献了广东经验。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重在统筹“均等”“精准”和“流通” “均等”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比如居民养老保险,广东是我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地区,目前已经基本建成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网络。我国从2009年就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除此以外,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充分借助数字经济的力量,包括探索建立数字乡村统一服务平台,简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申请流程,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精准”就是要精准扶贫、高效扶贫,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农村仍然有不少低收入群体需要得到精准帮扶。要从给予式扶贫转向开发性扶贫,推进新农村建设,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收集低收入人群的切实需要,并调动当地要素资源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用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精准帮扶服务,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广东实行了两轮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改革,2016至2020年出台了一系列包裹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低保兜底的各项扶贫政策,专项资金超过800亿元,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流通”就是要形成农村内部、城乡之间四大要素的流通,具体包括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资本、技术资源。强行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与其设置人口流动的壁垒,不如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的市民化,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同时促进城市向农村的反哺,在农村人口密度降低的同时,引进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不仅如此,农村内部的土地资源也需要进一步高效流通,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为土地资源流转提供制度支持。 与此同时,借助普惠金融等新业态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引导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金融和技术支持,比如广东创新性地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设置了乡村振兴版专场,为乡村企业打造了全方位的资金服务平台。 综上,窃以为,协调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城乡协调发展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我们应当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为抓手,统筹好“均等”“精准”和“流通”三者的关系,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傅铭途 姜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