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马涌治理停滞4年终复工:要尽量缩短惠民工程“阵痛期” | 时评

马涌治理停滞4年终复工:要尽量缩短惠民工程“阵痛期” | 时评

2022/3/1
logo of podcast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孙梓青 海珠涌,又称马涌,是海珠区的重要水系,有“广州河南母亲河”之称。马涌治理工程(涌底调蓄系统)于2016年7月开工,但开工一年多后即遭遇停工。工程停滞期间,因施工而产生的围蔽一直没有撤除,既影响了河道景观,也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直到近日,停工4年多的马涌治理工程才终于重新开工。(3月1日羊城晚报)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从来就是一座水城,城中密布的河涌不仅滋润了两岸的居民,更承载着广州的文化。如广东作家叶曙明在《广州传》中所写:“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荣”,无数的河涌溪流为这座文明古城带来无限生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广州市内的水体不可避免被污染了。曾几何时,提起河涌,很多广州居民的印象就是“黑臭”。即至2013年,据首批广州市50条河涌水质监测信息,水质未达标的河涌高达39条,占公布总量的78%。而在中心城区,仅有一条河涌水质达标。黑臭的河涌,不仅破坏了城市界面和城市景观,更严重影响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 广州治理河涌有着并不算短的历史。早在1932年广州发生特大水灾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就筹款整修了东濠涌。在广州亚运会之前,广州更是豪掷400多亿, “一天一个亿”用于治水及修复、美化河道景观。在2013年,广东省印发了《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广州又继续投入到河涌治理之中…… 广州的河涌治理有没有成效?据报道,广州市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广州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示范性城市。曾经的海珠涌,同样是黑臭水体,被纳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环保部黑臭水体整治名单。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18年,海珠涌的水质基本都是劣V类,而在2020年的下半年,其水质大致能保持在IV类。 河涌的治理本是项惠民工程,但记者在对海珠涌走访中发现了问题。资料显示,海珠涌(马涌)治理工程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工,却因配合水质考核而在一年多后停工。一拖二拖,这停工就停了四年多,其间施工围蔽又没有拆除,反而破坏了河道景观,影响了居民出行和生活。 笔者愿意相信,水务部门和净水公司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无论是开工还是停工,都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治理海珠涌。工程停滞多年,也事出有因。但是良好的初衷在实施过程中却也带来一些“负面效果”,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工程围蔽对他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的“阵痛期”越久,对相关民生难以避免的影响就会越大。 停滞4年多的马涌治理工程在今年终于复工,预计年内就可以完工。我们希望,相关单位能够尽快完成施工,拆除围蔽,早日还绿于民、还路于民。我们更期待,治理之后的海珠涌,水能更清,树能更绿,更好造福周边居民。(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王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