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三五环直接开始了我是刘飞突如其来 错不及防邀请到的是 G13 十三叔跟大家打声招呼三五环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 G13 果壳的创始人也是一个互联网的老兵刚才还在说其实
感觉上你也是很早就做内容有自己的博客然后包括果壳本身也是一个内容平台所以按理说应该挺早就接触博客了而且其实搜你上过的博客也有一些但好像就刚才你说没有正经这么录过对我没有正经的参与过一对一的博客录制所以今天是比较正经的一次是
之前是不是有的那种你去过录音室是吧不都是那种线下活动或者直播我视频的录制比较多但其实这种播客录制还是完全不一样就包括你们自己的节目你都不上你为什么参加的不多呢播客我觉得我这些年稍微比较淡出一点其实不太抛头露面不太在一线
然后年轻时候你会冲在前面比较多一点这些年我基本上是比较淡居幕后的感觉所以自己的内容也不太上说到 G13 这个名字感觉我们这代人
反正 80 后 90 后这代互联网网民吧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代表了因为你跨越了挺长的周期嘛就是像你刚才说的可能你个人不是特别活跃在台前但是不管是果科网还是你们在做的最近的很多事情吧包括那个投资相关的事情啊包括那个对新的这些科技行业的一些观察等等的其实
一直是在做的所以今天其实想聊的刚才在说是一个中年话题就是你跨越周期之后我最近也很好奇也在回顾就是我们个人的互联网的内容消费史或者互联网的我们怎么看待互联网内容的这个变迁其实变迁是挺剧烈的就想想这十几年嘛也就十几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二十年有巨大的变化大家不管是消费的人群消费的内容消费的形式
都有很多变化所以刘飞是哪一年呢我是 89 年的你是 85 前那我们就不是一代人你是 85 前吗我正好比你大一轮嘛大一轮吗你是 70 后啊对这个真的是著眼有数开始聊聊最早的一个体验就是最早接触互联网是什么时候所以你抛过那个问题对是假设我是 85 后的
对我最早接触互联网是 1996 年哇因为 95 年是刚接入嘛对那 96 年你是在哪接触 96 年我上大一啊所以那时候刚刚到中国科技大学嗯读大一啊那时候就在学校周边的网网吧里啊接触了互联网那个时候已经有网吧了有网吧嗯
应该是第一代网吧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是六块钱一个小时我和我同学去两个人各付了三块钱大家凑了一个小时对我有印象当时的网吧还挺贵的就当年的六块钱还是关键是六块钱干不了什么六块钱也只能上上非常简单的门户网站
然后可能 download 一些新闻看看我昨天也在回忆这些事啊就感觉有点像 2024 年我去玩 Vigin Pro 的感觉你感觉这个设备呢很高级很新颖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但是你发现里面内容非常少嗯
对能体验东西很少所以你不经想当他内容无穷大以后他会怎么样可是在当下他给你的东西就是缓慢的稀少的对我记得之前你上脑放电波的时候跟他们聊过那个卫生 pro 的体验嘛你是国内第一批吗国内第一批对那你会感觉他是跟你当时就我能理解体验是差不多的但是你理性的判断你会觉得他是跟互联网一样大的事吗
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事情因为 Vision Pro 里面它给到我的体验是在其他设备里面完全无法获得的就这个体验它是有差异形成的这种落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然后它也给你的体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情绪的感受我
我当时带着 Vim Pro 有一次在搬家的时候记录我家庭的一些东西然后想到这个东西将来会变成一个 3D 的完全空间感的视频当时不禁泪流满面但饶是如此这个设备在过去半年里面我也吃灰了
因为它里面内容实在是非常少你会感觉它未来是可能会有更多内容之后它会是一个很巨大的产业对吗对我觉得它提供内容是内容形态它有可能是下一代的它完全是跨于我们现在阶段所能感受到的东西
然后如果他的设备能轻易办的话需要继续迭代我们说回来就是那你当时用他就是上上门户网上看看这些信息新闻无法稳定的获得这个东西对吧六块钱一次一个小时不可能经常去所以体验一下后来也就不用了这种有点像现在商场里有 Vision Pro 你花一百块钱去体验一个小时也就完了当时感觉很好回来跟同学炫耀一下
但你再去你可能不会然后很快的就会用到学校里的机房然后包括你抛过来那些问题说最早接触到的 BBS 对不知道你接触过 BBS 没有你应该没有对新生的年代应该在
200 几年初就没有了高校的 BBS 像水木清华这种古早的一套户图基本上是 00 年之前是最巅峰差不多 05 年之前是比较巅峰的时候我其实之前属于运气比较好我爸他在的单位是我们县城里非常好的国营单位然后他们办公室里正好就有一台电脑很早就连了网所以我就去他单位里蹭下班之后和单位的机器然后
当时上网我记得没有搜索引擎嘛 3721 找很多网站然后那个时候就开始刷到一些内容自然的就刷到水母清华这些但是确实不太用太小了那时候那时候能找到的看看图片看看这种好玩的东西到后来开始出现 UFLAG 是动画这种那是那个时候的体验对我差不多 97 年以后就玩 BBS 比较多嗯
因为在高校里面 BBS 当时非常火是然后我们可以从当时中科大教汉海星云然后可以从 BBSTelnet 各个其他的高校是所以整个的 BBS 活跃度是非常高的穿到其他高校可以去交友可以去跟其他学校的同学讨论对
这个当时还大家业余时间很多会去集访里面是然后应该是 05 年之后高校的 BBS 它普遍开始限制校内 IP 访问在这之前都是基本上都是开放的所以你当时上的这些 BBS 应该也都是用像在命令行里就跟道斯界面一样打开全是字符用 Telnet 做的后来就是戴志康的 Discord 那个是后来我们这代人接触的高校论坛我上学校的时候
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论坛已经全部迁移到这上面了但那个时候因为社会上的内容已经多起来了所以大家其实校内的东西就会用的比较少那个时候比我们那个年代因为校内内容是远远多于社会上的内容的大家在高校里面自然就可以玩得不亦乐乎这个年代比天涯猫扑还要早天涯猫扑差不多是九八九九年以后对
所以那个时候你整个在 BBS 的感受是什么样大家的社区氛围
我觉得 BBS 整个就是一个校内的大社区其实类似于我们零年以后上豆瓣有各种兴趣小组它只是按学校划分成了各种兴趣小组你可以在这个 BBS 里面读书 踢球 交友其实体验是一样的你在这里边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记忆 BBS 年代可能更多还是在看吧因为自己那个时候年纪比较小可能看时钟世界在讨论很多东西
然后再往后我记得 99 年 10 年以后大家就开始出现像邮箱对然后 QQ 那个时候就好像是打开了一个更大的门吧然后就可以开始跟社会上的现代人等去聊了 VBS 时代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看第一次亲密接触
那时候在 BBS 看的彼此菜我昨天还搜了一下他是 98 年出来的出来以后马上就非常火对那你属于那个时候对第一批看到的正好是我上 BBS 比较热的时候
对我当时看他的时候已经快上大学了那就是五六年之后确实那个时候的网文应该就是他是第一篇爆火的对对爆款的然后那个青雾飞扬我还记得那时候很多人把自己的 ID 改为青雾飞扬对你当时在互联网上除了 BBS 还有什么别的吗一开始就 BBS
后来就当时我叫 QQ 还叫 OICQ 一开始更早的时候我们是玩 ICQ 当时有一阵子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邮箱大家就拼命注册各种邮箱然后我那时候还网恋写情书是吗对快快快忘了什么原因反而莫名其妙就认识一个校外的女 ID 你都不知道她是男是女
但后来就大家写邮件虽然是用邮箱来写但是还是会写比较长的文章把网恋当做笔友来交所以那个时候因为那个时候见面很不容易所以你不太可能见面所以是纯粹的一个柏拉图式的这种网恋最后没见过的最后没见过对
对你说这个那个时候已经出现 QQ 秀了就 QQ 发展到后面出现 QQ 秀和 QQ 空间对那这个时候的一些社交的呃
方式就变更多了我还记得我记忆特别有心就是当时高中的时候有喜欢的姑娘快讲讲就是她那个 QQ 秀穿什么衣服我也要花钱去买一块两块的买件衣服穿到身上穿上情侣装然后人家姑娘不喜欢你她就把这个衣服换掉这些事我当时就感觉很小孩子做的事但是你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一种
按搓搓的你看两个人聊天的时候两个人站在一块衣服是一样的对衣服是一样的然后对方因为不喜欢你他就换衣服对我印象特别深换衣服需要花钱吗需要花钱如果你一点钱都不花的话你的 QQ 秀就是一个穿着背心和短裤的一个就看起来很错的一个屌丝的形象我记得当时 QQ 还有那个亮号对吧
量好对需要花钱现在有量好现在买的不多而且注册的早的话我其实有一个六位的 Q 好后来丢了那很厉害对然后丢了现在现在就是九位的 Q 好就是别人一看就觉得啊就一般了因为九位的到处都有这个不还有攒太阳对吧攒小太阳啊
我没啥经历过看在线时间就攒那个太阳我大概知道对这些是基本上是高中时候的事对到了大学之后基本上就到了像你像你说的除了学校 BBS 我当时在我们学校 BBS 还是那个管理员就参与运营是在大学 BBS 大学的你在哪个学校哈工大哈工大在威海有个校区我们校区有一个 BBS 叫关海亭桃本部有个校区叫紫禀乡那在哪一年
2007 年 08 年我在 04 05 年我当时在复旦读研究生我日月光号还是那个 feeling 版的版组 feelingfeelingfeeling 这是什么意思情感吗情感情感类的情感类的没想到你看来是网恋带来的这个灵感是吗
那当时里边是不是好多在那聊情感话题不是一个大的情感情感板块里面第二第三排名的一个版所以不是特别爆款的版我还是一个版三所以只是帮忙干点杂活对然后参与组织一些现场活动那感觉复旦的会更复杂一些我们当时好像就就一层版主顶多有个副版主
对我当时又想起来了我的那个大学时候那个女朋友是情感版的版主我当时是管理员感觉有点那个进水楼台的意思这个想象很有意思就 BBS 其实到零几年之后有一大批的流量或者说内容其实是被人人网
拿走那时候校内网嘛被校内网转走的因为校内网它的功能更丰富了其实它虽然也是发帖但是它有更多功能它有短的内容有动态有相册当时还有 China 人 China 人也是以学校班级为核心 Facebook 的社群对
然后包括接下来的就是当时出现了好多博客新浪博客有一个有一个明星当时应该是新浪博客徐进磊对对对然后包括韩寒当时这些博客就做起来你那个时候已经应该毕业了对吧我那个时候应该是国内第一批写博客的人之一我记得我应该是 2005 年开始写我们那边用的一个平台叫外库
我是外库上比较早的博客主后来就受罗永豪的邀请到牛博吧所以那个时候也是通过自己的博客认识了很多早期的这些互联网人物吧那最早那个网站能稍微说一说吗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博客网站当时大家其实大家都是平台嘛
然后你可以在 Y 库上面去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有自己的域名我当时博客的名字叫脑力劳动因为当时已经开始写各类专栏了所以那时候就把自己的专栏文章贴到上面来
所以慢慢的就会因为我是写一个垂类科学科技对所以那个时候就会有比较垂类的用户来用户也比较精准然后就会有其他人想跟你连接大家互相加链接然后就可以认识到当时互联网早期写博客的这帮人当时写这些是工作原因还是更多是兴趣
是兴趣因为那时候我还在复旦读书所以差不多是在科研之余开始写这些东西一开始也显得比较泛什么都有到后来慢慢就意识到你可能去建构一个早期的人设然后建立一个垂直的内容它是有价值的所以就把那些咱们这些东西都给干掉然后把名字取成脑力劳动然后写科学科技
那个时候你想的这个所谓的价值大概有想得很清楚吗就比如说这个未来可能会变成职业或者能赚到钱还是说只是模糊的觉得这个事可能会有用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在给纸媒写作我当时最高峰的时候同期开了十多个纸媒的专栏因为都是比较短小的文章所以它也很适合迁移到互联网上
所以当时是博客刚出来我就第一时间去尝试了这是最早的一鱼多吃嘛对最早的一鱼多吃就跟今天你做一个视频直播内容放到博客上是一样的然后你就发现因为那时候用户质量比较高那你过来留言的用户你其实可以跟大家社交然后大家彼此在彼此的平台上去留言也会带来自己的博客被人知道那个时候跟
有认识什么比较有意思的早期网友吗包括当时三联人物周刊的苗尾啊等等呃王晓峰啊包括后来的呃牛波网上的一些网友啊嗯
当时就是在那个阶段认识的很多那个时候的一些博客主现在就销声匿迹了但是还有一些很活跃你像薛兆峰是很典型的他应该也是牛播网很早期的当时还有谁来着方舟子方舟子 韩寒和太投对那牛播网那个时候你写作的体会和之前有什么区别吗
我其实长期抑郁多吃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博客时代早期还是跟纸媒时代并行的
纸媒时代那个时候也迎来了一个爆发点是因为那时候很多报纸都开始开副刊比方说我当时长期给上海一周写上海一周就专门的自己的第一财经周刊专栏版上海比较火的一个报纸叫上海一周当时是连月在上面写啊
非常知名连约在上面写情感问答后来被合集为我爱问连约对那个时候你已经有本职工作了是吗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状态但是我就发现写报刊的这些专栏文章能给我带来不菲的收入我差不多那时候能写到千字千语所以在那个时候还算不错的收入了所以算是第一波靠自媒体能养活自己的
所以慢慢我就会觉得这个收入还不错甚至没必要找工作了对对对就是份工作了对所以我那我那个时候可能如果按今天语境来讲就是第一波靠自媒体能养活自己并且当成全职收入嗯
所以我后来从学校毕业以后我就没有找工作当时是有媒体的记者岗编辑岗的邀请但我后来就没去我觉得自由自在非常好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能够成为一个自媒体一个博客主并且能养活自己是难度大不大跟今天比的话是
是不是因为接触的早我觉得看预期首先那个时候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说在网络上面可以赚钱所以当时是完全是靠纸媒
来发稿来获得收入所以它是一个按键记筹的一个方式那么指名一篇你无非是你名气大了然后你的签字多少对签字签言已经算高了已经是比较高了那像我当时一周可能写一个月写十篇专栏一个月收入可能上万在那时候的标的里面它算是一个比
比较高了不像现在互联网然后把每个人的人设给放大以后自媒体博主网红能获得收入他远远不是这个量级的所以那时候我的梦想愿景是成为一个专栏作家因为当时也看到很多海外媒体专栏作家的生活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一个生活状态当时那个状态下后来是怎么做了果壳网的呢后来我就到北京了然后
也正好遇到中国当时一波的早期的互联网发展所以那时候是 09 10 年我当时 2008 年我创办了科学松鼠会然后在网络上面比较活跃然后在豆瓣上也比较活跃所以 10 年就会有些投资人找找过来也是 10 年在豆瓣上有个有个投资人发邮件给我现在去了红杉的郑庆生所以当时就
是他来找到我他认为基于科学方向的亚文化的社区是有机会的但是之前我理解科技松鼠会它是一个内容工作室对吧科技松鼠会它有点像一个自媒体联盟按今天的语境来讲简单来讲就是我帮助一批没有太多媒体写作经验的人联系到媒体帮助大家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稿费收入
有点 MCN 的感觉大家把这个一多吃一多吃一并的放到一个平台上
对然后从中还有大量的然后作为一个共同的品牌去获得推广然后对于股科网来说可能他的愿景就会更大一点了对所以当时就也是投资人看到我有早期的这个 KOL 的能力然后正好遇到中国那一代的新居社区的发展我当时股科愿景是做一个科技版的豆瓣
所以是这么起来的那个时候豆瓣已经能当成标的了吗豆瓣当时是非常火的产品阿北当时是产品精力之神嘛就跟后来的张小龙一样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10 年 0910 年 10 年左右啊
那个时候豆瓣已经快速在起量了嘛对豆瓣量起的非常快对那在那个时候其实你自己的内容消费的习惯是不是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0910 年前我觉得豆瓣是最大的内容消费的地方因为我们自己是活动主办方那么也会参加不少的豆瓣同城的活动然后在豆瓣各种小组里面活跃包括当时同期的天涯等等啊
包括当时同期的牛波吧啊所以整个来讲它是一个当时叫 web2.0 时代对对呃原来 web1 讲的是纯在线的那些东西然后现在跟我们的生活跟现实世界又连接了对 web2.0 当时还是讲究互动啊交互啊
对就现在很多人印象中豆瓣好像就是一个标记电影和那个读书的一个网站但其实当时也不光是被当成就是大家真的是把它当成一个很重要的生活社区来做的对吃喝玩乐小组当时还是非常做得非常非常大
非常非常活跃对我觉得豆瓣在那个年代前段时间跟潘润他们聊我说小红书就是做到了当年豆瓣想做到但没做到的事或者回过来我们讲当时的豆瓣其实在
做到了今天小红书在做了事大量的生活的东西都放往上面放对而且这种氛围是一直因为我三五黄也跟苏千阳聊了好几次小红书跟很多朋友交流大家会觉得之前的大量的内容就这些年我们已经看到特别多的那种纯线上的内容或者制作精良的内容但是这种
跟生活跟现实世界关联比较多的互联网内容反而不如以前多了其实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时候像多半这种是能感感受到那个时候的氛围的就你在线上认识的这些人我们线下组织一些活动这些是经常有的但是后来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这种氛围就比较少只有小红书他才又重现了这种氛围的感觉最近在看 BBS 的历史其实 BBS 的
它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就是一方面它的内容分发效率远低于现在的个性化推荐或者说通过关注关系它都会效率低很多但是它有一个另外一个很有价值的地方就是社区氛围里面人跟人相对来说是很平等的
就是你是靠你的帖子你谁都可以发帖说我组织一个什么活动但是如果今天你在一个其他的内容平台上你发一个可能都没有人看到你都没有流量对他就是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就分给每个人的流量的机会是均等的对所以每一个再小的个体他都可以真的被发出声音被看到
对他这种筛选机制是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就让他的社区氛围确实不太一样这是当年的那个很不一样的一种感受他会更那时候的流量效率很低对但正因为低他给到了普通人一个很大的发声的机会那现在聊天流量效率变得非常高嗯那么这种情况下强的内容创作者好的头部的人他集聚了所有的流量嗯
然后普通的用户就变成很多的不起眼的 ID 包括最近可能在小红书上写的默默文化对这就是一种映照到社会里面可能有一些阶级固化的
现象出现了就在一个内容平台里面这种固化它会让这个内容很难流动起来有的时候它都不光是因为内容分发的关系它就是可能社区发展的后面你像哪怕天涯茅坡发展的后面所谓的大微网红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会再变大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对
你像之前看知乎的时候我是知乎的老网友了老创作者了在知乎上写东西很多年就会发现知乎上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刚才说的因为它的分发形式是跟围绕问题的而这个回答呢以前只要有个好的回答它会顶到上面而所有人都会优先看到顶到最上面的回答它会不断的出现这个马太效应很不利于新的内容出现那所有大家聊过的这个内容其实都已经
越来越固化那这些创作者也会越来越固化这是会面临的一个问题那你自己个人的感受上你会觉得现在这种状态会比较遗憾或者可惜吗他肯定是丢失了一些东西
但这也是我觉得时代变迁绕不过去的我们刚才讲到当时整个互联网是欠缺商业化的基因的所以各个平台在大家有大量非商业化的行为出现而今天几乎互联网上所有的行为它都可以被量化被商业化
所以任何商业效率不够高的事情它都会被干掉或者被弱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流量就意味着收入意味着变现所以大家今天你会看到说我们不再休于去谈变现了连播客大家去谈变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羞答答的可是在那个年代可能你做一些事情你每次都去提变现好像都还觉得不太好别人看不上你对对
所以变现变成极大了获得最大的流量最大的变现机会是每个人都在极力把它最大化的一方面所以在这个时代下我觉得刚刚出现的这种形式它是必然的吧作为一个互联网中年人会怀念那个时代吗我觉得中年人怀念一切少年和青少年的时代这是中年人的一个常态所以
就像我们互联网现在到了一个中年这里的互联网大家去怀念少年时代它可能是必然的但这种怀念它可能也是老气的不值得的这个也是我挺好奇的因为你做的这个锤类它不是一个更文科内挂的可能还是偏技术的偏科技的那技术本身就是会追求创新追求更新的东西你在这
过程中会有一些情感上会有一些对抗内心的对抗就是你既怀念一些老的东西又觉得好像我这么怀念是不对的我需要去追求更新的东西要更年轻一点要拥抱一些变化我的情绪可能更多在后面这部分对我觉得老的东西它就是应该
被历史洪流给吞噬掉的虽然说那是自己年轻时候记忆但那不重要我会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内容每一代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内容形态所以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
平台形式新的平台形式会带来新一代的人新一代人会变成新一代内容所以老人在这里联系过往这是非常不值得的一种情绪不管是你还是你感觉像你做在做的事情你们公司会有那种中年焦虑吗就做事情的方式和这种思路方法
我觉得必然是有对当一个公司的人逐渐的老化年纪变大中年化大家的思维可能更多会去聊会去想自己习惯的那种方式但这些东西在整个社会的变迁当中它必然是相对在光谱的后端一点所以这里面你
你很情不自禁就会带入到自己的老年化的这种状态所以这也是可能需要创始人不停的去警醒的当然最难的是说你自己也变得中年化这里面你自己的投射在里面怎么样不被这个光谱给吞噬掉我觉得也非常重要那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对抗这种可能会老化或者中年化呢
那只有是更多新的信息包括今年开始玩小红书我记得你也在小红书上玩对对我觉得也是某种试图的对抗吧去更多年轻人所在的社群社区里面去发现更多的新的可能性去看年轻人在怎么在生活怎么在社交你现在在用的这些内容平台还有哪些会刷微博会刷极客会刷抖音偶尔刷刷会刷小红书嗯
但我发现现在其实很少会有小众的社区平台了大家刷的可能都是差不多东西只是在大的平台上每个人可能刷到不一样的内容参与不一样的内容但是小众的内容平台其实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你现在更多在用什么样的在平台上你的行为是怎么样的跟工作无关的部分
我刚才也想说我其实用这些内容平台经历过一波内心的这个这个跌宕或者转折就我刚开始有有很多这种短平快的内容尤其是你一打开你做一个新用户一打开抖音或者一打开小红书他的推荐一定是最大公约数的嗯
这种人群的内容这种画像的内容那你打开抖音都是小姐姐跳舞打开抖音都是那种抖包服的一些段子猫猫狗狗你就觉得这个好像挺没意义的这个平台这种我觉得是因为之前我们的互联网习惯
确实我之前接触互联网就跟你前面说的一样不管是 BBS 还是这些各种各样的论坛或者说门户网站博客都是你自己会有很多前面的判断前面的这个掌控感在现在的这些平台里几乎没有什么掌控感了就哪怕小红书这种也都是推荐的
但是播客现在还有掌控感这是比较少数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对这些平台尤其是推荐算法的平台不是那么信任或者说也很不喜欢就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是另外一些用户画像他们才会去用的这些产品当时还会有这种傲慢但是后来我慢慢感知到了一点是其实你还是能够找到更
只要它是足够大的大众平台其实你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的只是因为它大众所以刚开始你没有调教你的算法也好没有去主动做一些事情也好其实还是能主动做很多事情的就这些你不喜欢的点一点哪些喜欢的然后多关注一些你喜欢的那些人
比如说你像小红书现在我关注的很多就是一些可能你还会关注的像科技领域的话题像 AI 领域的一些话题小红书上有的时候就是有很多最新的消息它不一定有那么长篇幅或者那么严谨的一些分析
一些展开但是你能通过他去再了解更多的一些事情他是已经确实跟我们现实生活里边很多朋友在关心的事就全绑定了有一些信息只有小胡说有了就有有的人把他当朋友圈去发嘛包括抖音之前我跟那个评论师聊他当时讲的就是他会用抖音去去发掘那些三四线城市很多
很多县城小镇青年大家都在做什么其实这些它不会被推到流量的头部我们平时也刷不到但是你主动去搜主动去了解你能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事从更根本的逻辑上它还是在实现我们最早接触互联网的时候那种兴奋感就是它在连接人和人连接社会让我们知道更大的世界所以经历过这个转变之后
就回到问题日常这些都还是会刷但是会有目的的刷了所以你需要更好的去调教我觉得你刚才讲的其实对于一个用户的媒介素养是要求比较高的你要主动的去调教这些但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讲他其实很难跳出这样一个平台的算法跳出一个平台的主动的
对平台对于它的流量分发的意图你其实很难去跳过的这个还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对所以这个时代的转变或者说互联网进入中年之后它有一个流量
主要的原因还是面向的用户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之前面向的是发烧友你就像看科技历史上每一个阶段都是这样的最早的计算机发烧友那个时候是自己手打的我自己搭起来操作系统我自己改这种门槛其实它就限制了就是一个小圈子十万人不得了了但是你想要把它扩大你就得像苹果一样把它做的体验特别好所有的电路板都焊到里面去我所有的东西都给你准备好图形界面
它就需要这个那在当时那些满清以老的视角里面好像苹果在做的是一个背叛祖宗的举动就是你做的这些电脑它就没有那种灵活性了或者说没有我们当年那个氛围了但是其实它适应的是更大的人群再往后手机它又覆盖更多的人群
覆盖多了之后他又像抖音他已经把交互做到这个极致了他又再继续覆盖更多人群他其实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就是黄峥不做这个事红峥蓝峥可能也会做这个事
对,所以我觉得内容形态的变化它是不可逆的,从早期的长文,对吧,到今天的短内容,短视频,这是完全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短内容和短视频所带来的兴奋感,所带来的一进入即兴奋的一种感受,也是长内容使我不可逆。
取代的所以我现在会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在回头看这些内容平台我会很很佩服或者说很认同有一些朋友他们的做法就是你吐槽你觉得说这个平台它没有你喜欢的内容或者说你认同的内容那你可以去创造嘛这个变化还是挺明显你像之前
一个短视频平台它能不管是抖音还是视频号它里面的内容大部分确实都是那种你能很快想到的那种猫猫狗狗啊就抖个包袱这种那现在陆陆续续也能发现视频号里有很多挺好的内容就包括科普的内容之前之前有的时候刷到就讲的都都很好有很多这种非常专业的制作很精良的内容虽然它流量不一定是那种最一线的流量但是这这种内容慢慢的多起来之后它又会
形成一些比较垂类的自己的用户自己的这种供需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吧它确实是需要有一些时间的我会觉得今天用户好像截然就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就是创作者这里面又分两拨一拨是他正经在成为一个创作者他可能
以创作者的身份来获得收入的但更大的提亮是他其实也没有什么创作能力但他有受到宣传的影响认为自己可能成为一个网红或者他在这个阶段的内容他是扮演一个创作者的比方说在他的小红书上他希望获得 1000 粉希望获得
他可能会把他平淡的日常内容变成一种创作的内容做了很多的装扮那么这两批人就构成了一个创作的生态那么另外一些人可能他发的内容是完全没有创作
那可能就是当朋友圈来发当然第一波所谓创作者生态的人群会越来越大所以这个生态好像跟原来不太一样早年可能所谓的创作者是比较少的因为
因为通过创作在互联网上获得收益这个事情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事情而今天不管是抖音还是小红书给予大家这么一种期望成为网红的期望而成为网红我觉得在十年以前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他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对对这个我觉得生态是非常明显变化的对甚至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网红是什么概念所以网红成为一种职业成为年轻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这应该是最近可能也就五年吧嗯会
才会出现这件事刘飞你这两年做内容创作你会认识很多新的网红吗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心里面其实已经很难认识新的网红了新的网红是指说在最近三年里面他可能依托小红书或抖音一个平台对吧他自己也比较
年轻剧创了年轻的内容它成为一个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一件事首先我觉得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就是你看概念上创作者和网红我们这些老互联网人会自然的等同但是现在其实你会发现如果是细拆的话现在有一些网红不是创作者
他不需要创作内容他只需要发自己的生活对或者说直播他就是现场的依靠一些快速的交互完了之后他也不会形成一个长期的所谓作品也好或者说一个内容产品也好他是不生产内容的
他可能是甚至有一些他连内容都没有他是因为有一些意外突然变红了变红了之后他可能能依赖这个名气能做一些什么事情所以这个也挺有意思因为在当年我们想要在网上其实这个也跟 BBS 或者社区在早期的氛围有关系我们想要让别人知道那个时候
你只能依靠发帖发内容可能有一些是博出位的但是你哪怕芙蓉姐姐和凤姐都有自己早期的所谓成名作比如招男朋友的那个帖子什么的他的帖子因为写的很让大家大叠眼镜所以他最后红的都是因为这种红的所以这是一个点再一个就是以前的网红以前想要成名的门槛是非常非常高的
你可能得很早的接触互联网很早的在互联网上创作然后以及说你可能得成为最知名的就我理解比如说像当年能上牛魔王的这些人那可能也不多然后除此之外你可能很难说我做一个博客主我就能赚到多少钱那我理解今天的网红的门槛会不会是更高的一件事
因为你可能能赚到很少的钱但是你要获得稳定的固定收入这个头部的集中度还是更高的当它变成一个很大的生态之后它中间的分化会特别严重就是大量的人去做网红你从绝对数上来说现在能养活自己的网红绝对比以前多很多可能是成百上千倍但是
比例就是能成名的比例比如说你说在那个 00 年左右的时候你开一个博客你只要认真写一个垂类的内容你可能大概率可以但是现在非常小的概率才可以
就是概率在发生变化但绝对只是有巨大的膨胀的所以他会给人很多人信心嘛就是我是不是也能也能当网红他就陆陆续续变成一个职业了而且现在的分化我感觉是会能够你像最大的那些网红他你像那个不管是那个小杨哥星巴这种他能他能养活一个巨大的公司一个产业再往下其实腰部也有很多尾部也有一些他可能是这么一个新的生态所以
所以这个是我感觉跟跟之前很不一样的你像我现在住在杭州的滨江区滨江区应该是全国网红最多的地方然后那个地方有大量的小红书和抖音的小小网红你像我现在租的那个公寓之前我跟那个房东聊就是很多呃
小姑娘很多小帅哥在那租一个两户两局室然后一个屋是卧室用来睡觉另一个屋就是办成直播间这种
生态它是今天才能出现的就是小红书和抖音今天这样的平台才能支持你说以前比如说你想上牛播你不认识老罗你根本上不了它根本不是一种门槛了所以平台的巨大流量所带来的分润所以今天普及了这么多的网红这个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在过去是是
然后以及说整个消费群体的变化它变成最大众化的一个平台了对你刚才还提了一个问题是有没有认识新的网红 B 站我有认识一些小红书的还真不多抖音的就更少了对小红书还有一些关系的可能会认识一些比方说 B 站你认识的人会是比你在小一大截年龄的人吗
小一些但不是很多所以基本上还是跟你同一年龄大段的 up 主对
对然后我现在认识的这些新的网红朋友或者做自媒体的朋友确实还是得靠播客认识就我我现在感觉有自己还是一个很古典的就是认识人只能靠这种土地线去认识因为你刚才提了咱们在闲聊的时候你提了一点我也觉得蛮蛮有趣的呃因为你其实是这两年投入到内容创作当当中的嗯
但你也提到说现在新的年轻人年轻用户的生活状态说这么一句话吧你也不太了解好像觉得自己是一个我们还是一个古早互联网人所以这个我还挺好奇的就是你其实是当下活跃在内容第一线的
但你觉得好像其实年轻用户年轻网红的生态你也不太了解对我现在通过小红书我能大概知道大家在做什么这件事很重要其实这个就看你认识人的这个社交的场景你像如果是播客认识的那大部分还是聊播客嘛嗯
还是通过播客去交流但是你说现在年轻人到底他们在大学里到底是学着什么东西就甚至一个计算机的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的代码能力他找工作的这个困难程度等等这些很多已经很遥远了这些事情可能得通过小红书去了解但是播客上怎么认识别人呢
你作为一个主播因为他缺乏交互的手段对这就是我觉得小宇宙现在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他的评论区真的做得很好评论区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功能但是他其实能把小宇宙塑造成一个跟我们早期的社区很接近的一个形态在这里面有很多主播就是你通过这么来回交流你发现这个人很有趣
其实小宇宙上在体现一个现象是哪怕你是一个就像你刚才说的哪怕你只是副业或者兼职甚至都不是兼职就是爱好自己想随便聊聊天你也可能会开一个博客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这件事内容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交货币但我会觉得小宇宙上因为你要输出一个博客门槛是非常高的
但哪怕你做了一期五期十期播客以后你有可能你的关注度是非常非常小的因为用户要打开你的内容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心理门槛高所以对于一个新的主播来讲他要让别人看到这个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这里面跟刚才我们讲的说早期 VBS 还不太一样那个年代你可能写一篇文章就能让很多人知道你对
对那个那个是属于当年的互联网的红利但现在我我其实想说的一点是因为这些平台它的规模变大了它又变成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所以其实会有一个新的现象出现就是你在网上创作内容在早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你最终会变成网红几乎都会变成网红但是现在的创作不一定是要变成网红嗯
现在的创作可能就是为了社交就像你前面说的有些人就是为了玩就是为了当朋友圈这个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常态这个是我觉得未来会有的一个趋势就可能我发的这个播客十几二十七也没有太多人看有看的人里面有一些我能
开始交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还是社交货币因为我认识你我通过你长期长时间的表达他跟其他的这种方式其实就跟之前的帖子一样我就发几条微博对这个人刮目相看这个难度还是很大的或者说大部分人没有这种表达
但是不管是那个小红书还是小宇宙它会更接近你的生活化的东西或者说你完整表达的东西别人会更容易认识你这件事我觉得它会它是不一样的价值
听一下多听讲讲那个播客里面的社交状态比方说你会通过播客去认识非主播的网友吗如果一个网友在你下面评论会会他会让你们有社交的机会吗会会我我觉得这个就是我我自己的一个社交货币我之前发起过几次 coffee chat 就在在那个美国
美国那边之前也比较出名就是你发一下别人报名然后这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对哪个行业或者对什么样的人感兴趣我通过这个认识了一些年轻人
但是你如果说没有这个播客别人不认识你你想去突然说我想尽办法找一个 05 后聊聊天没法找所以这是什么状态比方说你给刘飞突然挖个播客说我今天周末想在杭州滨江区认识三个 05 后的姑娘那没有我是发一个
那个报名表但那个是长期开放的就是我希望有个 coffee chat 但是如果我需要的话我会联系你用这种方式对然后这样我就可以挑大致的年龄段或者职业对就还是以你为中心然后你是有一定的跟别人有不对等的权利的对这个是作为我自己一个主播的可能有的一些小的特权然后我会发现
因为小红书上有很多基于地理位置的或者说基于个人生活的帖子内容所以其实你在这你如果想要线下再去跟人接触有一些连接小红书是一个比较好
好能够做判断或者筛选的一个途径小红书的确是挺容易去展现一个人的整个的生活风貌的对所以他像一个过去我们讲一个用户的 profile 页他怎么去构成他的各种个性让别人去有社交愿望我觉得小红书
今天的 profile 也可能是中国用户最有价值的因为我记得可能在 10 年初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你像之前出现了好多各种各样的 APP 像之前三五环也聊过的像原成像科技他当时做街旁当时很多朋友做的这个基于 RBS 的
这个手机 APP 目的就是说大家能不能通过标记通过一些各种手段我们线下认识然后我对你的这个画像我对你的这个认知能不能更立体一些他们想尽办法让这个人更立体那你这个社交的时候效率会更高嘛
但后来能够比较容易效率高的其实还是相亲或者说异性之间的那种因为就大部分颜值或者说最基础的那几个属性基本上就能匹配了还是那种效率高最近我想去看一个展我想跟一个同样喜欢这个展的朋友这个朋友最好也喜欢播客或者怎么样就这些条件你是很难那种时候的 LBS 工具上去体现的但是现在小红书可以做到
我觉得这个事就就很有意思就他其实又在实现以前我们希望 LBS 这些工具能能达到这个效果小红书还是非常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人的生活喜好对所以你通过他来判断一个另外一个人呃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社交社区呃是一个最好的说到最后开始给小红书打广告了嘿嘿
那你平时播客听的多吗播客我听的还可以因为主要是健身的时候开车的时候你对播客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其实现在是不是对你来说主要还是获取信息
一阵阵的我觉得自己在信息比较焦虑的时候可能会当它当做一个信息获取的方式所以听的话题可能也都跟商业科技有关但当你自己比较疲惫的时候其实你对这种信息
过度的输入其实有点会过于反感这个时候我反而会去听一些更加舒缓的可能跟老科相关的一些话题比如说呢有什么喜欢的博客吗你真听吗然后饭拿铁然后会听互作互诱这种对那他跟你工作无关但他是一个闲聊的话题对
但是你为什么现在没有再有冲动做播客了就还是因为我自己吗对我自己好像不太有太强的内容输出的欲望那你早年是一直是播客主早年年轻时候喜欢表达吗
然后到一定的中年之后你会对自己表达的东西很慎重但这种慎重可能是过度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反过来讲比方说我发的东西可能都是跟营业相关的跟公司相关的但是自我的表达那些东西它会放得非常小这个我觉得可能到人到一定的年龄状态你就不想留太多的痕现在你还会
是不是有那种兴奋感说这个新东西真的特别好还是说像之前亚当斯说的那个定律科技定律就是你到人到 35 到 40 之后你看到所有东西都是不能接受的每年交通还是会有很多兴奋感像 2024 年出来一些新的智能硬件嗯
Virgin Polo 也好 Meta 的眼镜也好等等在当时接触的时候我都会很兴奋的去记录我会写公号我会写小红书嗯
你不管去看我的公号 极客 还有小红书它都是一阵阵的可能一年当中会有一两个月拼命的发因为我会非常兴奋但它缺乏持久的让我输出的动力所以我也不太把自己当做一个内容的创作者对 所以我听下来感觉你之前的创作经历还是很兴趣驱动
很好奇心驱动就是他是在完成你自己满足你自己的某些想法和欲望对早年可能更多还是带着自己的对未来的一个愿景所以整个当时聚焦在科学跟科技但后来自己创业以后可能更多的进入管理的状态然后退居到幕后
所以那个时候自我表达的这部分变得非常小也会有各种顾虑吧所以就整个的自我表达部分他会变得很谨慎好像也丧失了一些作为内容创作者的我觉得内容创作者是需要有一个过渡的表达欲的我那个过渡的部分我觉得慢慢的消失了我想你现在变成一个职业的主播所以大量的内容所以
所以你在做每期内容时候会有那么比较大的兴奋吗或者有百分之多少内容你会是觉得我必须要跟一起了就这也是我现在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之前也没有特别想把做内容当成主页就是有点担心这个
因为你做成主业之后尤其你把它变成生意之后你其实就得就得卡点去做一些那种选题你就把它当当工作了最后你连这个爱好都变得不喜欢了嘛
但是现在相对来说还好就会出现一些疲态当然没有刚开始做播客的时候兴奋但是现在好在每一次选题都还是自己可控的我不会给自己定一个 kpi 你像三五环又有一段时间没更新了但我也不会说我每周必须更新那个最近突然想到哎我跟谁聊这个这个事应该挺有意思嗯
所以相骨环我觉得更像你的一个自留地对吧它是一个可控的是兴趣的然后它可播可不播但是你其他两档节目可能更多是一个工作对那个会更像工作但是相对来说也还好的就是它那个选题吧
也是找自己更感兴趣的就会有的时候比较任性比如说如果我定了一个博客的定位是聊硅谷最近发生的 AIAI 的最重要的新闻那当然这个选题可能现在挺好的挺受欢迎的但是如果我一直做我会很疲劳
就我这两个星期我就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关心硅谷 AI 发生了什么但是你想到它是工作就还要去做但是班达铁好在这些选题比如说我之前做的会更偏科技互联网就硅谷那些科技公司的历史是什么它没有那么动态真的
所以它更多是一个历史的叙事它可能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长河里面去选你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所以其实选题库也会足够能够满足之前的预期就会还好
但是这个事儿就是刚才我想提的你提到有很多人是觉得说我是不是也可以做网红现在这个职业是不是就跟去工厂上班一样去拧螺丝一样我把它按部就班的做完就行但是现在有一些是可以靠这个的但是内容创作如果你没有
动力没有特别多的热情创作就像你刚才说的可能这种要么是表达欲降低了要么是你其实对这个事压根不感兴趣你只是知道他火所以你硬要去做这个这种
会很麻烦就是内容它是你如果做的很不真诚的话它是很难很难长久的因为现在大量的内容形态其实是一个一个网红或一个主播根据最近的时事对吧加上自己的评论观点然后出一些内容对因为那样的内容的选题是不愁的对所以你会造成说大量的人去聊的是
同样同质化只是说不同的角度而已甚至说有的是那种一个桥段一样的内容一样的观点一模一样的甚至剪辑都一样但是因为这个平台很大所有人都想试试看我就完全模仿别人去做这个
这种其实还是很有感觉有的确实能成但是它确实就不像内容创作了它其实是一个增长黑客对吧就这个事你不把它当成内容你就当成一个广告投放当成做一个什么任何别的东西都可以对所以对我来讲我觉得你刚一开始在问说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消费什么内容
但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今天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完全不消费内容今天把所有的社交媒体都卸了除了可能没办法去跟上一些新闻之外其实你一年下来完全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大量的内容都是只是在重复的去聊类似的话题就这种信息爆炸的
状态下确实更需要主动去做选择我觉得好的内容还是会有的只是说需要做更多筛选你说的是之前大家会说的一个段子就是你一天不刷手机感觉错过了很多但你一个星期不刷你反正什么都没错过刚才你问那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挺好奇的你现在会你最近认识的网红或者做自媒体的是什么样的人我好像也就今年 2024 年
就在我们那个群里面组织主播的聚会认识一些新的创作者好像除此之外没有认识太多新的人那个就是你其实最新的一些
对因为有些人也是博客加小红书都有嘛这好像是我新的认识的一些人那你当时组织这个是出于什么动机呢就是纯粹想因为我们公司刚深度了开始准备做博客所以我也对这个生态比较好奇加上那个时候自己也比较异常常比较异
所以下半年就没怎么组织活动了我上次组织应该在上海那次上海我去了也算下半年吧对那你感受怎么样呢其实我会觉得蛮兴奋的就是说当我比较一的时候然后我去组织活动认识很多新的状态我记得上海我们那次是搞了你当时来了对吧对做的是果壳宇宙我们当时找了不同领域的创老者不光是内容行业还包括各种创客嗯
所以你会接触到很多新的人新的生态新的好玩的点子这个时候我是觉得很让人兴奋的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做一个
从中年老炮来讲你会觉得这事根本成不了怎么可能成呢但他就是很有热情他很像你自己 20 年前的状态无知无畏我觉得这种勇气和信念和眼中的光是很打动人的像我们今天已经非常习惯于去拿去看一个事情当他开始起步的时候你会去算他的
偶然机会市场空间那大部分的事情其实在整个或者这个社会的一个相对的下行年代很多事情其实就无法被启动对但是更年轻的状态它是就像我刚刚讲的有过度的表达欲过度的对这个事情的过度的对这个世界的占领的欲望嗯
那这种野心这种欲望会让年轻人去起步做一些中年人觉得很难做成的一些事但这种东西是非常打动人的对我觉得这个就有点扣回主题了我们硬扣的话就是
其实现在哪怕说有很多我们刚才怀旧的时候在说当年其实有很多社区氛围很好当年我们逛 BBS 的时候是那么青葱田园时光但是现在类似的故事还是依然有的只不过它的形式可能会有变化或者说方式会有变化并不是说现在这个平台你在上面最大工业数的或者最大面积的
最大众的不是这些内容我们就没法像在组织的能再组织起来这种活动了或者说再认识这种比较有耐心的创作者了还是一样有的对就像咱们在聊说怀念的是什么怀念的是那些不那么功利的发内容不那么功利的见面不那么具有明确目标的表达
它是无聊对无聊的那种过度的表达欲过度的表达欲在线下的体现这东西是构成大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作为结尾特别好很担心这种中年对谈最后变成很丧的一个结果但是我确实觉得我身边认识的这些中年人里面十三叔还是算很
积极的在看比较年轻的不光年轻人就是比较年轻的这些产业和方向的应该说 2024 年我大部分时间是兴奋的是表意的还是觉得 23 年到 24 年整个世界的信息链接的方式在发生巨大变化
对 AI 所带来的这一波虽然可能这一天诚信的应用还没有出来但是它总在未来不停地在向往说再过半年会出来什么新的东西再过半年会出来什么新的东西来改变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人与信息之间的链接期望 2025 年可以带来什么好玩的事吧
我觉得我们今天讲互联网那从今天流行这些互联网平台抖音是 2016 年小红书差不多也是那个时间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差不多都十年了所以今天我们在使用的平台差不多都有十年的历史他们的信息结构在这过去十年里面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整个互联网我觉得需要被
重构一次也有机会来重构一次这个还是蛮让人向往 OK 好呀那我们今天聊到这感谢 G13 好先聊到这感谢大家拜拜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突然终结了那一枪终结我不停的世界有无限的可能而燃毁我的脸怎么睁了眼怎么看不见模糊的杨武杰空气传来的力量无情的姿态都要往头远接只看空笑看
我是三九六我是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