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明鉴认知学苑。 上一讲我们留下一个奇怪的问题:作为作者的“曹雪芹”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难道这个名字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细看,其实这个名字不是像现在出版图书都必须署名的作者,不管是真名还是笔名,总有一个作者,而《红楼梦》当时并没有署名,否则就不会这么大费周折了。 而“曹雪芹”这个名字是从书里来的,我们节录书中的一段话: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这说的是什么?曹雪芹是拿到别人传下来的故事,只是一个编撰者,而不是作者,那么又何以认定曹雪芹就是作者呢?为什么不是空空道人呢?书里已经明确说了,大石上的话是由空空道人记下来的,而且自己还改名情僧,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情僧录》,显然,《石头记》的名称是因为故事来源于大石头的记录,那么第一作者应该是这位空空道人、这位情僧。再不济,还有第二个经手人孔梅溪,这个不像空空道人那么虚无缥缈了,为什么作者就不能是孔梅溪呢?曹雪芹因为看到孔梅溪的《风月宝鉴》已经记载了空空道人之事,自己又重新编辑整理了《风月宝鉴》,改名为《金陵十二钗》,为什么一定认为作者就是曹雪芹呢? 因为认定了作者是曹雪芹,又因为成书的大概年代,这样反过来去查找当时的曹氏家族,而且还要是大家族,因为有一个前提假设,作者一定是经过荣华富贵的实际生活的,否则根本写不出来书里的那些细节,基于这样的假设,寻找到当时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曹氏家族,那么我们的作者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出自这个曹家了,其实后面的考证,是考证曹寅一家的情况。而这两点假设其实是存在漏洞的:一是,“曹雪芹”是不是真名本是未知,与曹寅一家到底有没有关系,也无人可知!二是,即便作者需要经过书中描述的大富大贵的实际生活也不必只能是接待过皇帝出巡的家族,之所以研究者非要往曹寅一家靠,还是因为假定作者是“曹雪芹”的缘故。可是为什么没人考证空空道人和孔梅溪呢?很简单,无从考证! 而且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红楼梦》的成书年代还要往前,只是在那个时间段被人陆续传播到市面上的,如果是这样,整个的研究时间点都错位了,硬往曹家生搬就更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书中说,曹雪芹给这部书起名《金陵十二钗》,那如果程伟元、高鹗在后面接着续写:“后又经程伟元、高鹗二人整理编撰成百二十回,并题名《红楼梦》。”那么我们是否必须承认程伟元和高鹗才是真正的作者呢? 其实,真正令人费解的是,此书流传之际根本未署作者姓名,哪怕是笔名也没有,后人只能通过这些间接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一种可能是当时作者有所避讳或者担心,以至于,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只能隐藏名姓。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理所当然地推断,曹雪芹是一个像空空道人、情僧、孔梅溪一样的虚名虚字,因为,如果根据袁枚或者脂砚斋等人的说法很容易就推测出作者是谁,那么作者隐藏名姓的目的岂不是在当时就被揭穿了?那这个作者隐藏自己的技巧实在是太拙劣了,而且这岂不是违背了作者想要隐藏的本意,所以从这儿倒是反证了脂砚斋等人根本不了解作者的想法,成了多事之人了(有研究认为后来出现的有脂砚斋等多人点评的版本可能本身就是后人伪造的),所以这个名字的信息一点也不比空空道人的名字传递的信息更多,甚至还不如另外两个人,也就是说,作者更可能是携大石入红尘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或者是其中的一个!(当然也只是虚名) 故事的开始就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遇见石头,大石经历红尘若许年之后回到大荒山,没有说是怎么回去的,但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当然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回去了,缘起缘终都是要有缘人去了结的。那么大石上的字迹又从何而来,总不能是石头自己刻上去的吧,最佳人选还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空空道人、孔梅溪和曹雪芹都可能是作者的名号,也都可能是作者的写作手法,真实作者确有其人,可惜现在还无法确定。所以,《红楼梦》的作者即便是叫曹雪芹,也很难说就是曹寅家族的人,现在的考证不仅没能证明,反而让人觉得更像是反证,因为如此搜集一个人的信息却还漏洞百出,按一般的判断,其实早已可以反证出曹雪芹不是曹家人的结论了。曹雪芹更可能是作者的笔名,所以,茫茫大士、空空道人、曹雪芹等几个名字对应的真实人物,也即真正的作者当然存在,却仍然未知,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而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在我们分析完之后,我相信大家定会有新的理解,这可能本就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设定,而不是传播中的意外缺失! 其实,《红楼梦》的谜团远不限于这些细枝末节,它的出现本身就很奇异。它的横空出世是将一块写满文字的大石扔到了世间,从此就不再离开,而是一下子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从而也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之中了。在我看来,我们甚至可以用《红楼梦》作为划分人类历史的节点,把历史分为《红楼梦》出现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出现之后的历史。这话说的也太大了吧,再怎么样也只是一部小说而已,至于抬得这么高嘛,这样的疑问当然是合理的,也是一定要提出的质疑,不过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思考之后才能真正地回答和体会到。 回到作者的问题,《红楼梦》的作者当然是一位伟大的人,但《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伟大不在于作者到底是何人,曹雪芹又是何人,这些纠缠了所谓的红学界很久的梦魇应该让位于对作品本身的思考。其实,作者的伟大正是因为作品的伟大,而不是相反。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探讨的是还有没有更配得上这部作品的有价值的解读? 如果书友你是一位《红楼梦》的爱好者,请问你又是从哪个角度开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