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说到了富尔德带领下的雷曼,越来越多的从事风险业务,而且他的副手格雷戈里还用了一堆外行。这引起了公司内部的不满,他们纷纷找富尔德投诉,但富尔德一如既往的支持格雷戈里。雷曼危机爆发后,其实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政府是否要去施救。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甚至有不少的媒体大肆报道,政府是不是开了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的先河,并且问,未来会不会是大势所趋。将来是不是那些遇到麻烦的金融机构,都可以来找政府救助,这个问题让财政部长保尔森压力巨大。他不得不面临道德风险,啥意思,就是如果每次都是政府来替金融机构兜底的话,那么这些金融机构就会越来越无所顾忌,反正赚了钱算自己的,出了事就扔给政府,让纳税人买单。所以只要政府每次都救,那么就会产生一个结果,会让金融机构,越来越冒险,捅的篓子也就会越来越大。保尔森面对犀利的问题,也只能换一种说法,他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均旨在有利于美国人民的利益,力争把破坏性降到最低。其实保尔森现在十分清楚,救助雷曼是损失最小的方式,但长期可能让美国万劫不复,但是如果不救,可能这次就万劫不复了。在雷曼之前,高盛先发布了业绩,盈利15亿美元,这比上一季度32亿下降了一半,但对于信心已经崩溃的市场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起码证明投行还是能赚钱的。而CFO卡伦随即发布了雷曼的业绩,盈利4.89亿美元,比上一个季度也是下降了57%,虽然很惨,但也是明显高于分析师的预期。算是暂时平息了市场的恐慌。随后就是他舌战群儒,回答各种问题。大家关心的问题包括,雷曼与贝尔斯登有何不同,流动性到底有多强,窟窿有多大。卡伦总算是对答如流,业绩发布后,雷曼的股价涨了46%。甚至一些分析师,开始调高雷曼的评级为买入。但是,市场总有质疑者,一名对冲基金经理就发表言论,雷曼岌岌可危,现在保尔森跟富尔德同样紧张,他促成了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但是价格还没有最后敲定,摩根大通的CEO戴蒙打电话来告诉他,可能最后要提高到每股10美元,这让保尔森不解,一个要破产的公司怎么还那么贵?其实要不是政府干预,贝尔斯登早就破产了,保尔森其实不愿意承担骂名,所以他希望摩根大通能把价格压下来。让这一切赶紧平静下来。但是价格太低,贝尔斯登的股东打死也不干,甚至还要揭竿而起,搅黄这笔买卖。所以戴蒙也只能接受涨价。保尔森当时最痛恨的就是救市这个词,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挽救美国经济,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他进行指责。甚至他也感受到了来自于小布什政府的压力,在几天前,布什的发言稿里,还在声明,政府绝不会实施救助。保尔森看到之后,找了布什,才改了这句话。他当时就告诉布什,这次恐怕必须得救助了。否则可能会发生崩溃。所以可见,保尔森当时的位置也很尴尬,他知道肯定得救,但是政治上,却完全被束缚住了。因为总统要赢得老百姓的支持,他是不愿意救助的。多说一句,保尔森在出任财政部长之前,是高盛的CEO,他应该是最了解华尔街,对华尔街感情最深的一任财政部长。他一开始是不想当这个财长的,多次拒绝,但是一堆老朋友过来游说,最终才勉强答应,没想到赶上了这么一个烂摊子。有人问了,保尔森是不是欲擒故纵凡尔赛,还真不是,他当这个财长,对他来说可谓损失巨大,他必须出手323万股股票,相当于4.85亿美元。这让他少赚了3分之一。损失了上亿美金。不过好在保尔森也不是一个奢侈的人,他住在一个110平的两居室里,带着塑料手表。一件外套穿10年。只开一辆丰田普锐斯汽车。而他媳妇比他还抠门。总之你很难把他跟世界第一大投行的CEO联系起来。他当年在高盛的薪酬就高达几千万美元,高盛也是华尔街最赚钱的机器。跟在高盛比起来,保尔森成为财政部长后,基本就算是免费打工了。作为一个老金融,老投行,保尔森当然知道,金融危机已经近在眼前,甚至在2006年他就已经预感到情况不妙,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一片混乱,并且跟癌细胞一样,已经开始向其他市场扩散。贝尔斯登深陷其中。保尔森曾提出,美国存款保险,必须也对投资银行开放,当时这种存款保险只对传统商业银行有效,银行破产的时候由保险公司和美联储对其接管和拍卖,但是5大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贝尔斯登和雷曼不在这个名单上。保尔森预感到,未来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