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94: 如何在露营时继续玩 PS4

Episode 194: 如何在露营时继续玩 PS4

2016/3/21
logo of podcast  IT 公论

IT 公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不鸟万如一
姚立夫
方欢
Topics
不鸟万如一:本期节目探讨了科技与建筑的融合,特别是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改变人们对空间和建筑的需求。他以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为例,说明建筑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空间、尺度、观感体验等多种因素,并指出游戏设计中也存在许多未被充分利用的建筑空间设计机会。他还讨论了Amazon Echo的成功,以及它如何通过开放的第三方开发者平台,类似于智能手机平台化的成功,来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最后,他还探讨了远程办公的兴起,以及它对传统建筑永久性概念的挑战,并由此引出了对可移动建筑和临时建筑的需求。 方欢:方欢从林璎的越战纪念碑出发,探讨了传统纪念性建筑的“monumentality”概念,以及林璎如何挑战这一概念,并影响了后来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她还讨论了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技术如何为建筑师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并认为这些技术能够激活建筑设计的可能性。她还谈到了建筑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建筑师如何从其他行业吸取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姚立夫:姚立夫分享了他使用Amazon Echo和智能家居设备的经验,并讨论了这些设备的易用性和局限性。他还谈到了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如何简化日常家居操作。他认为,预装配建筑和集装箱建筑等新型建筑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可移动建筑和临时建筑的需求,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还参与了关于如何尊重用户,以及如何平衡产品设计与社会责任的讨论。 不鸟万如一,方欢和姚立夫共同探讨了建筑设计与科技的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影响。他们认为,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同时也对传统建筑的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还讨论了可移动建筑和临时建筑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后,他们还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尊重用户,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科技对建筑的影响,从智能家居到虚拟现实,以及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两位建筑师嘉宾分享了他们的见解,并探讨了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对建筑设计的需求。
  • 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与建筑空间的互动方式。
  • 科技产品正逐渐成为家居装修的有机组成部分。
  • VR 技术为游戏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维度。
  • 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和空间尺度的巧妙运用。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 IPM 播客网络旗下的节目 IT 公论今天是 2016 年 3 月 21 日 IT 公论的第 194 期 IT 公论是一个为成年人准备的科技媒体不反制不接地气和失货多是我们的三大特点我们的网址是 it 公论.com 请大家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 IT 公论的唯一方法

关于客户端的推荐,请大家访问 ipn.li/faq 此外我们还有博客,IT 公论的博客地址是 blog.it.com 如果您喜欢 IT 公论,请考虑成为我们的会员支持我们把 IT 公论做成无所畏惧而有所敬畏的科技媒体成为会员,您可以每周收到两篇我写的会员专享通讯

如果您希望事先试读一下这些通讯的话,请访问我们的博客,blog.it 公论.com 进行试读。如果您对会员计划感兴趣,请访问 it 公论.com-member,it 公论.com-member。同时我们也鼓励您用小费的方式给予我们支持,我们在支付宝和 PayPal 都是 hi at it 公论.com,hi at it 公论.com。

OK 那么 194 期的 IT 公论我们有两位新的嘉宾这两位新的嘉宾都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事情是建筑所以这两位嘉宾都是建筑师他们分别叫姚立夫和方欢请你们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大家好我叫姚立夫我是在旧金山的一名建筑师大家好我叫方欢

我也是在旧金山的一个建筑师我在一个算是比较大型的算是最比较大型的一家建筑公司里面工作利夫呢利夫不用太低调的其实你我是想跟大家隆重推荐你的因为我们之前的听众应该记得我说过有人有一次说这个我饿着肚子录音的时候效果比较好这个就是利夫说的是这样子的首先我也是在旧金山

差不多工作了快两年了吧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这种商业建筑公司工作然后呢跟刘一呢我们认识了也不短了因为我是早期听众大概在两年前

我记得在两年前我就开始收听这个节目所以就也一直保持一直每一期都听所以其中偶尔会和李独一有一些交流比如说发发邮件了后来他来到了湾区了我们就多见了几次这二位都是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建筑系的硕士对吧

对 确实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建筑那么自然首先要交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一个关于科技的节目要讨论建筑那我觉得首先当然建筑是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这个毫无疑问但是我们其实我们选择的这个切入点是

一个特定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我们都知道现在像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这两个领域都很火我们先不说他就是他火的究竟有没有道理但是事实上是无论是从投资界还是从这个科技媒体还是做还是说这个创业这几个领域的人他们都很关注这些领域

呃像我们之前也在节目里介绍过比如说智能语音助理这样的东西他本身这个东西本身是跟这个智能家居其实是是他可以说他是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一部分因为这个智能家居给我们的一个想象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非视觉也非触觉的方式也就是直接靠嘴巴说话的方式来去和很多呃

所谓的物联网或者一些家居产品来互动那么这个其实就让我们跟建筑扯上关系了因为我们知道智能家居其实是一个软装的概念就是比如说一般来说如果你刚开始租房子可能你不太会太多的考虑这种问题但是如果你买房了然后准备装修了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很可能你考虑的问题不只是

就是一般的比如在墙上挂附画啊或者哪摆盆花啊甚至有的人会在那摆一个风水位要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吧以前我们可能会考虑这些问题但是举个例子像这个很多年前开始了就是国内很多朋友也开始在家里喜欢搞一个家庭影院

是吧这个其实就是有一些科技类的设备和产品会让我们把它当成这个软装就家居装修里面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那么站在 20152016 年这个时间点来说这个科技产品的范围就更广了它可能包括比如说我们今天都会谈到的像 Amazon Echo 这样的东西还有包括像我们知道飞利浦有出一些这种节能的智能的电灯泡像这类的东西

同时它也有可能包括一些 VR 就是虚拟现实的一些产品比如说像 Valve 这家游戏公司和台湾的 HTC 合作出的那个叫 HTC Vive 那个虚拟现实眼镜它其实是理想的状态它是有一个小小的三五平方米的一个空间让你可以玩的所以这个就并不是说你买个手机回来你窝在沙发上就可以用了就是你可能你家里的

你真的要严肃的准备好就是准备好一个地方然后专门用来干这件事情有点像比如说当时 Wii 出来的时候你要能够耍得开的话你多少你还得有一点点空间的对吧所以这个时候科技其实跟空间跟建筑发生了关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些事情嗯

我这里有一个影子就是因为上周嘛不是旧金山在开那个 GDC 吧就是游戏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然后在那个上面有一个加拿大的一个游戏设计师他自己本来也是做建筑他学建筑的后来转行做游戏设计叫 Clarice Ceron

我们回头把他的那个 Twitter 的 ID 放到我们的网站上是 atcyaron 那么他讲的题目就是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游戏设计然后他提出了一点就是其实他认为在现在的很多游戏无论是独立游戏还是大作里面都有很多用他的原话是这个 missed architectural opportunities

就是有很多游戏它里面的这种空间的设计其实它有它的考虑而且有很多做的也很不错但是他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在玩比如他举那个 Bioshock 的例子的时候他就会提到说我会觉得说在这里如果空间进行一个怎么样的处理他能更好的向玩家沟通某种讯息然后他当然也提到说因为在游戏设计里其实建筑师的自由度是大得多的对吧就是他没有实体世界的各种限制所以这个时候

建筑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可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然后他也提到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说很多时候这个他是别人知道他是建筑师嘛然后跟他聊到游戏的时候就说哇那你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很痛苦啊就是你会看到说这个游戏里的空间是有这么多的错误有这么多的在真实世界里不可能出现的空间作为建筑师是不是很多要吐槽他说我完全不会他说首先就是在他说在今天就是由于互联网和各种后现代理论的影响就是

他完全相信比如 90 后或者 00 后对于这两代人来说或者更后的人来说什么是真实就是这真实这个概念已经就完全就失效了就是他已经他的奇异他的模糊性已经多到了这个词也没有任何意义的程度所以他是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然后这里我想引出的一个话题就是他提到了这个华裔美籍建筑师叫林英

他做的一个很有名的一个建筑是在华盛顿首府的那个越战纪念碑我相信二位因为是学建筑的肯定对这个建筑都很熟悉吧这个纪念碑呢这个林英纪念碑其实他很多中国人知道林英这个人他其实英文名叫玛雅林嘛他其实是林徽因的外孙女还是孙女我忘记了反正是林徽因的侄女

然后呢就是因为林徽因所以很多中国人都会知道这个人然后呢他在做这个纪念碑的时候他其实还是一个学生然后他是通过一个竞赛得了这个奖然后才是建了这个项目对这一点其实相当的我觉得需要强调了就是因为他他不只是学生他是本科生对吧

然后才 21 岁就你可以想象就是说我相信我们听众里有很多人现在是本科生你想想就是你现在这个年纪你去参加一个这么重要的在美国首都的一个这样的一个怎么说建筑设计比赛然后好像说是 1400 多个参赛者然后他拿了第一名对他这个东西比较比较跟其他的因为这是一个纪念型的建筑他跟其实我的这个研究生的毕业设计其实做的就是纪念型的建筑嗯

它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一般来说别人对于纪念性的建筑的想法就是说如果你是纪念一个战争的话你会去用比如说英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种非常有点像集中的雕塑型的非常对称的非常那种

甚至有点极权性质的比如说是种非常尺度是很大的一些纪念碑式的这样一个东西来做一个纪念的状态但是马亚林呢就选择了一个他是选择每一个具体的人因为他把所有的人的名字给写在那个碑上他是从另外一个视角他不是从国家的视角他是从每个人具体参加战争的每一个牺牲的英雄的牺牲的人的

本身身上来塑造这种纪念性反而就有一种非常多的平凡的个体聚集成一个非常大的这样一个纪念性的价值它是以这个角度来切入这个角度是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嗯

我可以补充一点就是刚刚方欢说很多人对于纪念性的建筑有一些误解或者说普通人对于纪念性建筑可能有一套自己的脑海有一些 image 就是其实在设计师建筑师里面我们用的语汇里面我们叫 monumentalmonumental 呢呃

很多在做设计的时候呢我们在讨论这个房子的时候呢就会想这个设计这个角度或者说这个处理手法很 monumental 其实很多设计师也是在想这是一个比较让人注意得到的然后呢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的一个这样的一个意象所以呢所以说马亚林他这个做法呢和很多方案都很不一样或者说也影响了

之后的很多这种纪念性的建筑甚至是非纪念性建筑的一些处理的说法其实它有一点是从马尔林开始之后很多纪念性建筑开始慢慢转向以这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当然它很多处理的说法也跟不太一样比如说它是半嵌入在地下

大家有一个很长的走道沿着这个纪念碑一直在走就是是一个行进式的这样一个浏览一个纪念碑的这个状态也是反正有很多不同的手法包括他用的材质都都不太一样包括后来的这种啊我们说那个 ground zero 就是

世茅中心的后来的重建的那个项目他在那个两个楼的废墟上面重新做了一个这样的纪念性的建筑其实给我感觉有点像就是也是把名字刻在他那个是在水覆盖的那个石碑上面

对,刚才方欢提到刻名字这个点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也是纽约的世贸双塔的 Ground Zero 纪念碑我们纽约的听众应该都去看过,已经是著名景点了,那确实很震撼而且我觉得刚才利夫提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就是在遇到翻译的时候,这里有一点点小问题

monument 我们知道是纪念碑这个作为名词就很明确但是因为那个英文里有一个就是 monumental 刚才丽芙提到的作为形容词的它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就是刚才方欢一开始提到的尺度非常大非常庄严肃穆可以让人肃然起敬就是压倒性的让你整个人就是

恨不得要跪下的那样的一种特质对吧然后这种特质呢在英文里还可以因为英文可以很比较灵活的把这个各种词性进行转换嘛所以就是它还有 monumental 的一个名词的这个词就是 monumentality

而 monumentality 这个词在中文里其实说出来是比较拗口的因为我们可能知道就是那个著名的艺术史学者乌红他有一本名著叫这个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那么这本书很早之前就已经有这个中文版了中文版它叫这个

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也就是说 monumentality 这个词一般就我相信所有学建筑的人都很熟悉这个概念但是在中文里我们现在目前公认的翻译法是纪念碑性这个其实跟方欢一开始讲到的那种特质其实就是一回事但纪念碑性这个词说出来就有点拗口对吧

我其实还我没想到就方欢一开始提出的是这个林盈选择了在这个石碑上刻名字这样刻了很多很多人的名字这个特点因为我坦白说我在听刚才那位游戏设计师的讲座之前我是不知道这个建筑的那么所以他在讲到这个建筑的时候他当然他的那个背后的那个幻灯片上就打出了那个照片嘛而那个照片是一个俯瞰的视角

你们肯定见过那个角度拍的是在飞机上往下拍的然后这个时候对其实对就是那一瞬间我已经觉得很特别了就的确我一开始感受到的是他没有 monumentality 他没有纪念碑因为首先我想的说纪念越战里死去的士兵那应该是一个竖着的东西但他完全不是我甚至会说纪念碑在哪里为什么我没有看到

我就说这张照片是不是拍错了确实很有意思那后来我就意识到就他是有一个很钝的钝脚嘛就刚才那个谁说像八字一样但是他那个八字两只脚开的很宽像一个钝脚一样的然后后来那个他们的那个演讲者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角度的照片我就明白了怎么回事然后这个演讲者说到他为什么要讲这件事呢他就提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因为他那个怎么说他是一个

怎么说在这个八字的两个角的这个顶端的那个地方它是很低的嘛非常低矮的所以一开始但那个地方也写了字所以一开始你要去看的时候啊就你得弯下腰来看甚至你要跪在地方看就是说那个游戏设计师说他其实是有就故意的造成了这种阅读体验上的不便这其实是他想为你营造的这样的一种观看体验中的一部分

然后还有一点,就是说你往里走嘛,你从那个八字的那个两个角的顶端往那个八字中间汇合那边走,它那个墙就变得越来越高然后到了中间,到中间其实那个尺度非常大,就比人要高多了,但是你就从,你要跪在地下看,慢慢你就要仰头看,一点点看

还有一点他是提到说因为那个这个建筑说当时有考虑到华盛顿会下雪嘛冬天然后下雪了之后就是因为他那个写着名字的那个那个那是大理石吗还是什么那是反正是黑色的嘛然后下雪了之后那个那个墙面上就是那个顶上是一片的白所以这个黑白之间的那种对应的那种感觉其实也他就是按照那个游戏设计师的说法他是有考虑进去的是他设计的一部分所以

他就提出说这个林英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建筑里去利用空间甚至考虑到了这个怎么说季节的变化会对这个建筑的观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认为这个是很值得游戏设计师去学习的一种东西他有点他意思就是说以一个空间尺度的变换或者空间尺度的一个办法来给游戏玩家来

来给他一个在他的普通生活中不能体会到的一个空间的感受对的我觉得就是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但是呢我想说一句就是啊

因为林英她做的这个方案我们屡屡被学生或者后来的这个建议师所引用的是因为她当时提到了她这个形态比较像伤疤以及说很多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做一个这样的让人难以理解的一张纪念碑或者说超出了民众的想象整个事件整个方案一直到被选中

到深化再到再次向公众去呈现或要求它修改的时候整个事件是一个非常怎么说呢是一个非常让人注目的一个事件所以呢因为它的这种建筑手法并不是很新包括它之前也做过用水覆盖在一个大理石上做这种纪念性建筑的手法这个并不是很新但是呢它因为整个事件呢让人很受媒体关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

比较不小的一个事情所以说我们屡次会把这个林英做这个纪念碑的事情拿出来但是我想说的是就是说在我们在平时做建筑的时候以及在学习当中各种各样的其实都在处理这种人和空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某个特殊的建筑我们才会去关注到这个点很多我们自己在做很普通的建筑也会去利用这种手法嗯

OK 所以从这个我们以这个例子切入就是我们交代了建筑师我希望大家就是多少有所感受到就建筑师他有时候思考的时候的一些怎么说我觉得这个例子好就好在他的那个他在外观上其实有一定的平凡性你知道吧这就不像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各种明星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这就是他在外观上那种奇观性已经使得普通人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了

就是当我们提到一个建筑太注目了对首先想到的是它的那种外观上的奇观性那么呃就刚才这个例子我是希望就是试图说明当建筑师在做一个东西的时候他的他会考虑哪些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再回到刚才讲的这个智能家居的这个问题啊因为我知道利夫你其实是相当早你可能一年前吧你就跟我讲你有在玩一些智能家居的东西而且你也大概你什么时候买的 amazon 的 echo 啊

我们大概在半年大半年之前去年六六月七月那个时候应该是 Echo 刚开始发售的吧我记得对那个时候好像针对那个开发者是有个优惠我不是开发者但是我就是有朋友就借了一个给我玩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当时很早的时候就 I'm

Amazon 发了一个视频然后我跟方范都看了一下觉得这个很兴奋然后当时就在想象这个好像有一些什么潜在的应用然后正好也有个朋友买了然后他是开发者所以就借了一个给我们玩对 我知道是当时是有那本电影那个 HER 对那本电影之前还是之后我忘记了反正当时就是在想象之后之后我们在讨论之后就我们在讨论这个场景我们说这个不就是能够实现了吗这个跟机器谈恋爱对 第一

这个让我觉得 Amazon Echo 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或者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品的人其实就是姚立福你了因为亚马逊其实在做产品上并不是他的以往的怎么说啊以往的 track record 不是很好就是他们经常会比如说 Fire Phone 就是最典型的一个非常失败的产品而且他整个的

设计的开发的过程也充满了各种不靠谱的东西所以最早看到 Amazon Echo 的视频包括它的各种介绍的时候我们的想法都是说最终产品做出来很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你作为一个用户其实你跟我反馈的就是效果确实很好第一就是说

确实你把它摆得很远然后你叫它的名字它也能你也可以你说话你不用扯着嗓子喊它也能够听到然后就是说它确实能够具体的帮助你做一些事情这个后者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主要用它来干什么

比如说我刚买的时候就很新奇后来渐渐发现有一些功能确实是蛮好用的比如说问他今天的天气因为有时候要出门就来不及拿手机然后就直接问一下他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他就能够很详细的跟你说然后还有一些更多的一些比如说你可以寄一些 note 就你想买什么或者寄什么直接跟他讲

然后还有一些更加高端一点的玩法就是它现在里面有一个 skills 你可以借用这个 skills 其实概念有点像 app store 它会有第三方开发者这是后来的事情一开始是很多官方的默认的一些功能就是你可以问到问题可以买东西

可以问他天气就是后面这个 App Store 的类似 App Store 概念这个 skills 就是很多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语音服务就是 Amazon Echo 它自己有一个团队专门做语音服务的然后呢很多开发者利用他的服务来做一些小的 app 就是在 app 里面的 building app

比如有一些就我们刚刚讲到的可以和我们智能家具连在一起或者是直接是有一些其他的有趣的应用和甚至可以跟你的这些社交媒体联系起来这个就很多很多了你可以想象 App Store 里面有哪些功能它其实都能够未来都能做得到它基本上就是用语音作为一个新的接口或者说语音是它的新的 UI 就是这是一个

非视觉的一个听觉性的一个语言我们可以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像这种巨头公司现在做一个产品他们都希望把它平台化因为这个当然最早我们是看到了智能手机平台化的这个吃到的甜头所以他们不会一般现在大家不会买这就多少都会有一套 SDK 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对吧之前我在那个会员通讯里写到的那个 Hound

就是那个做 SoundHound 那家公司做的一个也是智能语音助理就跟 Siri 啊 Katana 什么一样的那个东西它也有自己的 SDK 那当然刚才利夫说到的这个 Amazon Echo 的那个叫 Skill 这个东西就是 Skill 其实是他们对于某一个 Skill 就相当于他们的 App 对吧其实就相当于他们的 App Store

但是就是 App Store 里的某一个 App 在他那其实也就是一个叫一个 Skill 对就叫 Skill 因为他是女人化的他里面有一个叫 Alexa 的那个人其实你很容易理解因为之前 Apple 有 Siri 它是一个语音助手然后微软他们有 Kotana 但是这些据我所知都没有很好的开放给第三方

然而 Amazon 做的很好,它自己的产品一发布不到两三个月吧而且是最开始就针对开发者做了一个优惠就希望他们能够加入到整个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所以我觉得比 Apple 的 Siri 发展的要很快当时我在 YouTube 上查过一些 Echo 的视频

有很多玩家就不只是开发者他们已经就是拿 Amazon Echo 和 Siri 摆在那边拍这个视频做对比问一些问题什么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理是什么然后问一些很乱七八糟的问题以后他明显的发现 Siri 它有很多很多地方比不上 Echo 就是从那个视频很明显感觉得到所以呢

Echo 虽然它这个概念不新但是它最后呈现的结果我觉得比我看的 Siri 上要好很多对确实一方面就是 Siri 在苹果那边看来因为我们反复强调苹果就是一个靠卖硬件赚钱的公司所以他们做这种就对他来说 Siri 是个服务它的第一属性是一个服务这个服务是为了

吸引更多人买 iPhone 和 iOS 和 Mac 产品以后 Mac 上肯定也会有 Siri 的我们知道虽然现在没有它是为了吸引更多人买它的硬件而做的所以对他们来说从战略的角度说就是它

并不那么着急说要把 Siri 给平台化 Siri 好像对第三方是有一定的也有一些功能是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但是就是确实如你所说就不像 Amazon 去的这么近就一开始就把这个架子拉开了但另一方面就是像智能语音就像 Amazon Echo 这种状况跟现在的 VR 挺像的你不觉得吗就是这两个东西呢

都处在一个大部分的用户包括所谓的早期使用者 early adopters 都跃跃欲试但是大部分人还都没有用过的一个状态但同时呢他们已经开始去去维护去养育这批这个第三方开发者了因为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鸡和蛋的问题嘛就是说你没有第三方没有足够多的软件没有用户用然后但是如果用户不够呢第三方软件开发者赚不到钱他也不会来开发所以现在比如说

Oculus 就是做那个 Oculus Rift 的那家他们的做法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嘛因为他们被 Facebook 收购了他们现在是 Facebook 一部分他们就养了很多第三方的游戏开发团队你可以设想一下比如说你在 2014 年的时候你设想说我要开始做一个 VR 游戏那个时候风险是很大的你肯定你很难找到别人投钱给你的那个时候就是各种就是

Oculus DK 的第一代可能出了吧那大部分人是对这个东西就跟今天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大部分人是根本就没有试用过就没有任何感官体验的所以那个时候呢就是我相信 Oculus 也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就它养了很多第三方团队就是这个比如说我们以前在节目里介绍过的那个叫 Dead Secret 的那个恐怖 VR 游戏它其实是属于 Oculus 的资产虽然它是一个人自己在开发但其实就相当于是 Oculus 收购了它了

他在各种游戏展会上他也是在 Arcurs 那个展厅跟其他开发者和记者们见面的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不知道那个 Amazon 那边就是

你刚才提到了一些应用那些应用但是还是属于比较常规的尤其是比如说因为 Amazon 本身是卖东西的那么你去做这个 shopping list 这个是最常见的我相信也是非常好用的一个用例但是还有没有一些尤其是可以跟智能家居发生交互的一些使用的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个很有趣的应用吧,可能不是整个 Apple Store 里面的主流,但是我们觉得能体现出 Echo 作为一个服务来看,它能够应用到多少生活中的场景。就是美国的 Pizza 店,叫 Domino。

他们就提供了一个服务你就可以用 Echo 来叫 Pizza 说 Alexa I'm hungry 或者说 Give me some pizza 然后呢他就会直接把你在 Echo 里面登录的 Domino 的 Account 里面的一些 Preset 直接触发这个时候呢你发出这个指令之后呢

Domino 会给你打个电话或者给你发个短信或者任何方式问你是不是要把这个披萨订给你只要恢复一个确认就行了然后这时候披萨就马上就到你家了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应用然后它能够在生活中各个方面说到智能家居这方面那么就有一些因为也有很多开发者或者说 startup 就直接是在做这方面的应用

比如说你可以如果你下载了 Echo 里面的应用的话你可以直接用 Alexa 说帮我打开这个灯然后家里面这种 Connected 就是智能的灯就能够亮起来这个你是自己有在用的是吧对我在用现在能连的东西也很多了比如说平时在用的比如说灯音响但灯又分好几种有 Laflex 然后有那个

Philip HillPhilip Hill 然后还有比如说 Nest 就是 Google 的 Nest 三星有三星有那个就是那个音响 SonosOK 你们刚才提到灯其实那个像 Philip Hill 那个是灯泡是吧对它是个灯泡所以就是说你可以就哪怕你比如说你是租的房子你可以把你自己灯泡换成那个灯泡对然后你就可以用它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它就可以直接买那个灯泡就直接可以装在现在的灯上

然后你可以调颜色 OK 所以这就刚才利夫提到这个 connected 这个概念就是这个灯泡虽然它外表上就是一个普通灯泡但它其实是有这个通讯模块的对吧

Fillipo 这个产品他们是有一系列但是呢你现在有一个问题他们需要一个 bridge 就是一个桥接的一个相当于路由器的东西你要连在家里面通过这个路由器和你的手机服务或者通过路由器和这个 Amazon Echo 来进行通讯然后再通过这个路由器和家里面的这一系列的档等一下你说这个路由器是个硬件

它是一个硬件是一个 bridge 它叫 bridge 需要插在你家的这个路由器上就是你原来用什么路由器还可以继续用但是你它那个那是个什么东西它通过什么接口就是网络接口网口 OK 对网口上然后呢这个 Philip Hue 它是有一系列产品所以它需要一个 bridge 但是有一些像 LIFEX 它就是自己一个灯泡里面就自带通讯直接和你的手机能够连在一起

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桥接但是呢它的体积会稍微大一点不过也没有关系因为灯泡你也看不到所以这个已经成为你们每天在家居的这个日常行为的一部分了是吗对我对因为就我自己的体验来看因为在这些智能家居产品出现之前每天到家里因为一般都是下班晚上到家里你要先打开灯

要打开房间的灯要打开桌上的台灯要打开这个空调还要就是你要把这个温度调好要打开音响你要选择你今天想听的歌就这一系列关于你所有的电子产品你都需要手动去操作一遍

后来有一步就是说大家会用 app 进行控制你到家把手机打开你可以控制你这些智能产品但是呢 Echo 呢也就大大的一步的解决了这个你需要用手需要去操作现在的话我们自己的生活就是我直接跟 Echo 进行对话说帮我把灯打开然后呢他就会把我把所有的灯或者说

我说的一部分等比如说 bedroom 的灯全部打开它就全部打开了这部分这是你每天实际在做的事情是吧对因为刚才你那番话很像一个产品经理在说话我们都可以畅想但是我是想向听众确认的就是姚立夫每天都在过着的生活然后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比如说不好用或者经常不听使唤这样的例子

很少在最开始的时候呢你可能有些时候会有延迟吧就比如说说了半天然后他可能过了两三分钟他才灭等等等等两三分钟

就是会过一段时间那是非常偶尔的状态那是会有 bug 但是一般呢方弯指的延迟可能是两三秒之前其实遇到过这种问题现在这些产品有一些它是第三方开发者它还没有那么成熟它不是像这种大公司它 polish 了很久的这个程序能够发出来大部分我们还在尝试一些第三方的小的应用这样的话我还是容忍度很高吧就是对

有时候你延迟两三秒我也能够接受两三秒我觉得 OK 的但是两三分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能理解那个是 bug 那是意外我能理解这里面的一些怎么说啊就是凡是涉及这种无线通讯的东西多少都会有不靠谱的时候吧因为你不要说这种哪怕我只是那个比如说我用

AirPro Express 那个路由器不是可以它有一个耳机口吗一个音频口吗你可以把它连一个音箱然后我拿如果我的这个拿着我的那个电脑在另外一个地方我就可以直接无线的播音乐那固然这个播音乐需要的带宽比你可能指挥 Amazon Echo 去操作一个灯泡需要的带宽要高很多但是怎么说呢我家也不大然后这个信号也很好是吧播一个音频经常有时候还是会卡所以

我完全可以想象这里会有一些问题现在就相当于我觉得是这么一个比喻就当年我记得 Lawrence 你跟我讲过是吧就是玩 iPhone 的那群人就现在我感觉就那个时候这一帮还是一个比较 geek 的一帮玩家在玩智能家具然后他们写一些程序 po 在网上互相交流然后现在也有一些比较严肃的 startup 他们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但是呢始终还是一些像像我这种就很无聊的然后喜欢电子产品的去研究的人还在玩像我身边的朋友也只是听说我在用这个东西很多人我跟他讲了以后他也但其实我们在我们有的时候演示给我们的朋友看他们也会觉得很惊奇就是说比如说我们说 Alexa

如何如何如何然后就整个东西就开始运作的时候大家还是会觉得这个东西很惊奇就很有趣

毕竟它语言它是一个身体就是你自己的一个非常原始的一种动作并不是像你用手去点手机或者用鼠标操作这都是后来被设计出来的一个动作其实你刚才提到那两个例子就是用手去点屏幕它和你操作鼠标键盘相比已经要自然很多很多了对吧

这个乔布斯在第一代发布会上很有名的嘛他就说这个我们要用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工具来操作手机就是我们的十只手指对吧这是他当时表示说我讨厌那个触摸笔讨厌那个手写笔的一个一种合理化的一种说辞了那么说但是利夫刚才说的其实很对就是语音其实会更加的

怎么说因为人类是先有语言再有文字的文字是后来发明的语言更接近本能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完全是人类发明的一种东西我其实这里有个有趣的事情就是我跟利夫第一次我们见面吃饭的时候我当时我知道他学建筑的他当时跟我讲说

我觉得我们首先很多听众听到这里会不会觉得姚立富这个人不务正业你不是个建筑师吗怎么你整天在玩这些我就想起他跟我讲他说那个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第一节课老师就问他们一个问题说在座有多少人将来毕业了是想去 Google 工作的然后你说有多少人举手 90%吧

除了我这种当时还不知道 Google 公司能接受建筑系学生的人没有举手以外其他的人好像都懂了都上了套路了我倒刚好认识一个清华建筑系的现在就在 Google 他之前就是他玩那个 TechLatex 那些东西就题外话所以就是说

利夫当然我认识他之后他也经常除了他还有包括其他一些建筑师也经常跟我就是说这个建筑业如何如何不景气所以建筑师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那么现在问题就是说我们看到像我刚才在开头讲的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的这种火爆有没有让你们作为建筑师的你们有一种我们的春天要来了的感觉

不能说是春天吧就是我们看到了有很多其他的相当于说建筑又作为一个接口能够开始承载其他的一些

新的概念或者新的一些想法新的一些用法或者说新的一些东西新的一些点感觉能够激活对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因为你知道国内喜欢说 O2O 就 online to offline 虽然美国没有这个说法但是其实趋势都是在那的对吧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对于 O2O 的理解是说比如说什么叫外卖或者 Uber 这些东西就是说以前好像所有的创业公司做的事情都是在一个浏览器里发生的

或者再怎么说都是在一个屏幕上发生的对吧是这个数码玩家的玩物但是现在好像你是一个基本不太会用电脑的一个比如说企业管理者可能你也会用 Uber 打车这是一种 O2O 就是让一些本来很不擅长在二次元空间里游走的一些人

它在三次元空间里也会跟新的科技这种基于软件工程和互联网的这种科技发生关系而我这里说的 OTO 更加是一种就是这跟建筑本身承认关系了因为建筑的话就是除了我们一开始提到说像游戏里的虚拟建筑在实体世界的建筑好像在过去十几年里跟互联网

其实没有发生什么关系而且更相反的是那个就我上次找到那个苏奇我们讲的 Modelo 那一期我们也提到就是我说 Modelo 的网站做的很像一个硅谷的创业公司的网站而大部分建筑师或者建筑事务所哪怕是那种明星建筑事务所的网站就感觉味道很不对因为它很像是针对平面设计美学做出来的一个东西字号非常的小然后 navigation 做的也不好

对吧所以以前土业嘲笑对就是以前建筑师和互联网人技术人这两个群体中间感觉隔阂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两边有融合的趋势我觉得这个其实就是你们就当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生活起来之后你们作为建筑师其实确实有很大的机会我觉得建筑师除了盖房子这种非常实际非常原始的这种

行为以外了他在想法或思考方面其实跟我们现在说的互联网啊这些新技术啊差的并不是很大因为我觉得建设师他呃

有一部分的教育被训练成了就是你能够很容易去思考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就是一些虚拟的东西乌托邦的东西我们从很早以前很早以前所有的建筑师都会去进行思维的训练或者说是思想的游戏说这个世界还有可能是这样的

这个实体世界还有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大部分他们所设想的乌托邦都很难以被建出来这个是一点建筑师经常在发现生活中有没有另外的其他的切入点来看待不同的设计上或者说建筑上面的问题或者说他们建筑师往往都有一个非常宏观的想要改变世界的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的非常美好的想法另外一点就是说其实建筑教育本身就

使得建筑师很容易他很喜欢去将不同的东西连在一起就是他会去从其他的行业他其实很多很多那个建筑师都会从其他行业去吸取一些东西过来然后放在自己的设计当中我有一个这样的

比喻吧就是说建筑它不是比喻建筑它是感觉是所有的产业里面的最后一环因为它牵涉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它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我觉得应该是在所有工程里面它可能耗时最长最复杂牵涉到的政府需要承担的风险包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最大的

整个系统它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房地产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吧但是呢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整个系统会非常的庞杂那建筑师呢其实要处理每天要处理的关系就特别多所以呢这个行业的发展也会特别慢因为大家都很保守因为它牵涉到的社会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说技术或者说其他的产业或者是学科影响建筑是非常缓慢的

这个很有意思我之前在很多文章里我也提到过这一点就是我觉得其实软件人可以从建筑师那里学的东西非常的多而且这个在历史上并不是没发生过就是利夫我之前问过你两次就有没有看过那个 Pattern Language 那本书嘛那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那本来是一本建筑书而且是贵校的

著名的教授写的教授那本书呢就是后来有软件界的人把它写成了就把它发展成了叫 Design Pattern 这样的概念这个很多工程师都非常的熟悉虽然他可能并不知道那个书最初的灵感源头是一本建筑书

然后我之前在文章里也写过就是因为软件业在我们如果从个人电脑的革命就 80 年代初算起的话它是个很新的领域嘛然后在这个领域里就是感觉一切就是百废待新然后这就使得出现了一个其实未必是一个非常好的局面就是很多人类社会已经经历过的思潮范式全都要在这个电脑的这个虚拟空间里重新再走一遍

比如说之前我反复强调就是说现在在 UI 设计界就是大家会觉得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美学的那一套东西是几乎被视为是唯一的正确这个其实是相当有问题的就是说干净简约不要多余的东西形式追随功能所有这些东西在软件 UI 的设计领域里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一种理想但是其实这个是在实体世界在建筑界是

100 年前没有到 100 年吧就 20 世纪初出现的一种理想有人提出说现在的 UI 设计 web design 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吧大概是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这个大意我是完全同意的就是我以前写过的就是提到说建筑界至少在 1960 年代已经开始讨论后现代的问题就是那本经典的叫像拉斯维加斯学习嘛

但是这样的讨论在目前的软件界是软件设计界我们说比如 UI 设计和 UX 设计界是没有发生的事实上如果今天有人写出像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那本书里的一些概念如果把它移植到软件界我相信它就会被人喷的

大家会觉得你这什么意思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是好的设计比如说其实当那个 iOS6 变成 iOS7 的时候不是有很多那些原来的按钮都变成了已经那个按钮的那些纹理都去掉了只变成文字了吧就有点这个意思当时有一拨人就会觉得说你这个东西没有 affordance 你这个东西不像按钮这样让一个不熟悉的人看了之后他并不知道就是可以按的但是另外一方就会说

你十字就可以了我这里写了一个是 back 写的是后退对吧你如果十字然后我们今天已经用你说用智能手机也用了六七年了对吧就不是 2007 年智能手机刚出现的时候我并不一定要把它做成长得像个按钮一样大家也可以去所以我觉得其实这是软件人可以像

建筑人学习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我其实想引出了一个话题就是说在今天软件对世界的影响它的深入程度像我们嘴上都老这么说什么软件残世世界什么的但是很多人我觉得其实对它的意识就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它深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因为它可能举例来说软件和互联网使得异地的远程办公成为了一种不仅是可能了已经是很多人的现实了对吧

我今天才在 GDC 去听了一个不是今天 sorry 是上周五我们今天是礼拜一上周五听了一个讲座就是有一个叫 Aury and the Black Forest 的一个游戏独立游戏他们那个团队就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今天这个事情其实已经不值得拿出来说但他们因为情况比较

比较极端就是他们有人有人在维也纳有人在特拉维夫有人在德国有人在美国有人在奥地利有人在澳洲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然后他们就一切的这个工作也都是通过 skype 进行我之前在别的工作里其实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那么其实就这个事实本身我觉得跟建筑是有关系的对吧

Lawrence 我不是很懂你是说远程办公这个事情是吗对因为你知道就是远程办公意味着说你并不比如说一家公司它可以没有办公室然后其实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迹象就是像 WeWork 这样的公司

如果有听众不知道的话 WeWork 是那种简单来说他们做的事情是把比如说一个城市里的一座大楼租下来然后把他们每一层分割成或者他们只租其中一层然后他把每一层分割成很小的一个个隔间对吧然后他们以这个比较低的价格租给别人这个这个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了就这他满足那种需求是比如说有的人他可能

他就需要一个很小的办公室或者甚至他就在某一天的下午三点到五点需要用两个小时的这个办公室短租的这种办公空间就这个使得以前的比如说建筑其实在很多年以来它象征的是一种永恒性象征是一种 permanence 而现在由于这种异地办公这种异地合作这种可能使得这种 permanence 变得已经有一点动摇了你们有没有发觉

这边就是我可以给出几个不同别的例子就不光是跟办公有关系甚至办公可以有一个更加极端化一点的例子比如说有些人他想要去一个风景如画就风景特别好的地方去办公比如说有些人可以在云南对吧因为你只要网络通你只要如果在那个地方能够选一个

他风景好就是不再也不需要跟现在现代人一样在城市里的在那个写字楼里面办公对你说的完全没错而且我是有我就有认识做软件开发的朋友就是这样他平时在北京这是六七年前的事了然后那天我看到他在推特上说他说哦反正在家宅宅宅在酒店宅宅然后他就拉整个团队去他们做软件外包开发的嘛他们去厦门

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是不是有一种是可以移动的对吧或者说是一个临时性的跟原来那些永久的建筑的观念是相反的就是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建筑的成品或者说这样的一种建筑的概念提出来去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对吧

我们刚才说了其实这其中的一个功能比如说只是一个办公的功能完全可以做到其他的功能比如说刚才说的酒店酒店现在很多也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比如说是在某个湖边比如说那边有一栋酒店的大楼但是不是

比如说我有些人他很喜欢 camping 嘛他很喜欢去各种深山老林这个时候但深山老林就没有基础设施去帮你建酒店啊对吧那时候如果是不是就有一种这样一种像拖车类似的临时建筑的东西出现可能就会解决那部分人的这样的一个需求等一下你说的这个你反复在问是不是是不是你这是涉问是吧就是你是知道有还是没有的是吧对就是

不能说社会嘛就是说它就是一个很现成的想法那现在是有没有这样的建筑呢像刚才说酒店类似的并没有这样的不能说并没有吧非常少就是这些行为其实一直以来都有比如说说简单一点就是你可以搭个帐篷就出去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人想要把这个这种行为越来越多以后就会有一个

要升级就是你想要更加优越的条件你想要更加舒适的环境你想要更加让你感觉在家里的那种舒适度舒适度要求一上去那么当然这个帐篷就受不了的材料对材料这个建筑物理环境它其实都有一个提升

刚刚方安说的那些说你可以拖一个箱子到深山老林去有很多独立的建筑师他们也在做但只是说我们现在没有看到一个产业或者说有一批人在这么做就现在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它不是一个很有商业化条件的一个这样的事情所以说呢就是我

我觉得刚刚 Lawrence 说了这么多就是现在的人的生活生活的方式的改变吧就是不是像以前一样大家都是从各个地方向成都市的中心进行 commute 然后集中在一起办公然后下班再分开现在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使得这个我们所谓的 soho 的方式越来越多以后呢建筑

确实应该要满足这些行为产生一些新的模式或者是新的形态或者是原型

那我们其实我跟方方一直也非常感兴趣这个事情就是临时建筑可移动建筑和这种标准化建筑这几个概念其实有一个对于这种行为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对应或者说叫做预装配建筑就是它不是现场它不是在那个地方本身就有的它是在

之前比如说在工厂就已经搭建结束的它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它是一个可以通过货车来比如说就举个例子来说是一种集装箱改装过的一种建筑的形态它是可以用一辆货车直接就可以拖着到处走的这样的一种方式

集装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看这么多对于这些行为的满足它其实一个是我说的标准化的临时性的可移动的这三个点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交叉点集中体现嗯

但是并不仅限于集装箱这个概念当然我们说到集装箱的话就可以稍微扯一点以前集装箱这个来源这个大家我估计都很多人都很了解就是集装箱它当时的发展的来源它是全球化可能有人听过某一期内核恐慌那个 Rio 和吴涛有提到过就是有本书嘛就讲集装箱改变世界集装箱改变世界

对当时集装箱是为了连接全球的贸易我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就是当年的历史也不是很早了

就是为了满足全球化的贸易有一个人他就提出我能不能用一种方式能够把货物能够标准的放在船上然后同时下来以后不需要把货卸下来再运到马车或者是卡车或者是火车上再运到其他的大陆的另一个地方去呢

所以有人就想了直接在轮船运输这个现有的基础上面他做一个标准化的一个空间能够把货物直接从船拉到这个卡车直接在卡车拉到各个地方去所以呢他提出了一个标准大概是一个这样的尺寸的一个小箱子的形态形成了一个就后来我们所谓的这些全球化就改变了很多很多很多

然后呢现在我我们意识到就是有些建筑师开始意识到看到了很多港口上堆放了一些因为现在现有的这种全球流通量慢慢在减少然后呢堆在港口很多其实我也亲眼看见过很多箱子堆在港口没有人使用这个时候呢就有一些呃

集装箱的这个主人就是这些运输公司他们不愿意把这个箱子空空的运回去因为运费太高了所以宁愿堆在港口

也不愿意运回去所以有很多人就开始注意到你这个箱子没有用的话我可不可以拿过来用一下有的人拿去自己装货物然后就有些比较有心的人就想我可以把它拿过来做一个空间可以当做临时的住宅或者是当做这种工地的营地你可以直接住在里面

所以我觉得全世界都有很多对吉章箱的一些二次的创作吧就是不是用于原来的运输货物了就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利用它我觉得渐渐的在出现对有挺多

最开始对于这张商业用的话有些人就像刚才利夫说的用在各种营地上或者简易的一些简易的有点像工棚一样的这样一种房子但其实现在很多设计师对它的改造之后

它的用途显就会更加广泛会有比如说做咖啡厅有些人就拿去做一个住宅而且已经不是作为一种临时的住宅是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居住的住宅就是集装箱住宅然后有些它会做成一些永久性的这样的一些住宅然后在加州其实在加州这儿就有一些类似的项目然后还有一些人就会做成商店像

旧金山的话这个地方就有一个用集装箱堆它是三四层集装箱堆起来的一个商店对这个地方其实很有名了我们回头把它的那个照片的那个链接我们放到那个网站上如果有我相信我们这边湾区的听众还是不少大家可以去参观一下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对这个那个像

那个项目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项目它已经现在变成了三番的一个景观就是如何用一个集装箱的一个新的概念来激活整个这个地区的活力导致由原来一个比较 hipist 这样的一个社区变成了一个比较新潮的就感觉像

你是说他从一个 hippie 社区变成了 hipster 社区明白了对有点这个意思

现在就是一个非常潮相当新潮的东西很多年轻人在那很多新的比如说新的服装店都会开在那很多新的咖啡店它都是以一个这样集装箱的方式来呈现这样一个状态我问一个外行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知道集装箱它的尺寸是固定的基本上这个也是它一开始所谓集装箱改变世界的一个前提就是它是标准化的尺寸

但是我们在涉及建筑或者空间设计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甲方对于空间的要求是很多样化的,也就意味着你如果用集装箱作为唯一的素材来搭建空间的话,其实它能多灵活呢?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甲方各种各样的需求?

这个就是我想说就是我觉得集装箱这种标准化建筑它永远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因为我相信这个多元化一定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或者是主流的点就是大家还是希望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嘛

那么标准化的空间这个不只是一张相比如说江南公寓这种限制很多的居住或者是商业的使用空间来说它确实是存在市场的比如说一些你可能没有什么钱你只是想在别的城市住的话你可能对这个空间的要求就很低了所以说我想说的是这种

customize 的程度很低的空间是有它的市场的对你知道我稍微打断一下就是你说这个你知道我想到什么因为我住在 BerkeleyBerkeley 是一个你也知道对流浪汉非常友好的一个城市所以我不知道就是对于这个因为就无家可归的人很多嘛在美国就大城市旧金山其实也有很多对

我不知道这个是有没有可能说比如说作为 shelter 这样的在这样的这个空间设计上这个集装箱可以被运用到这里因为好像就在 Berkeley 稍微往南一点的 Oakland 那边好像就有很多货柜码头吧很多很多集装箱就如果你坐地铁去旧金山的话都会路过可以看到对这个就是有一点

就不只是说从设计方面来看这个问题有点从社会责任或者说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或者说但其实建筑师做的事情总是要考虑这些的对吧无论你做任何建筑人文关怀不只人文关怀我就觉得就是你其实你一个建筑摆着大家都说要跟周围的社区要发生关系是不是你不能只是趴在这边摆着其实就是不可能完全不考虑社会维度的对

这个集装箱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其实我也是经常看到有一些建筑师他在 TED Talk 上进行演讲他很多建筑师他们说做这个 affordable house 就是专门给穷人或者是

他们的生活环境非常差的人就专门做箱子我记得有一个演讲者他提出这个成本大概是主要 focus 在成本上他说成本大概在两个 iPhone XS 的价格上就能够做出一个一家三口的这种房子就完全能够满足就是一千多美元可以造出一个共一家三口居住的房子你的意思是

对而且还是条件会比较好

我们刚刚说的三番那个项目它是出于商业或者是甚至比较注重在旅游上面它其实作为一个项目来说它是一个其实蛮功利的话的就是想要通过一个项目花很多钱把这个箱子做得很好很新潮很华丽使得整个社区能够被激活甚至很多人都会去旅游这是出于城市和商业上的考虑同时呢

对于有一些我也在那个 West Auckland Bus Station 那边也有一些 West Auckland Bus Station 那边也有一些箱子明显它就不是出于这个旅游上来考虑的它就是完全是出于对首先它那个箱子很多因为在港口那边同时呢那边的人的这个生活环境很差所以我也不知道是有人刻意的去这么拉来两个设计的两个房子呢还是说有人拉过来自己做的呢

刚才说那个 Hiss ValleyHiss Valley 就是他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包括既过城市包括商业性的一些特征的话他其实那个项目花费还挺多的他其实花费了挺多钱来做整个项目他为了保证把不管是设计方面还是最后的功能方面都要做到就是以一个比较其实比一般的建筑它的成本是要高很多的对

所以这个跟你们刚才提到的就是带有社会维度就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那种用集装箱做建筑的那种行为其实是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是吧你们想说明的还是不太一样但其实这个除了除了这边集装箱它其实也只能算是这种预装配建筑的一种就是我们其他其实像之前在很火的在那个优酷上有很火的一个视频远大

用 17 天还是几天造一栋造 30 多层的一个楼它其实就是用了一种叫预装配的这样一种技术就之前在工厂里面已经直接就装配好了我们可以就是我可以给一个概念什么叫预装配它到底能够预装配到怎么样的程度比如说

像美国很多的预装配的那些墙它会直接把管线什么叫管线呢比如说水管然后预埋件结构它直接全部帮你埋在这个墙里面然后就整个这一面墙是带有功能的墙它就把这些在工厂里面装配好之后直接就可以运走了这就使得像远大这种他们这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施工的

这种公司就能在 17 天或者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这个楼建完它其实都有一个它整个工程从工程管理来说还是之前材料的准备或者说这些预制的这种预先装这种标准的这种装置的准备其实都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一个流程

远大这个楼说起来很巧我其实还住过一次就是你说的那个 17 天造那个楼啊就是这事很早之前了就是具体什么机缘我就不说了反正但是我当时在那个楼里待着的那个那个楼其实是一个给外来的客人住的一个酒店嘛然后我在那里就其实并没有

太多异样的感觉或许这个也怎么说也说明它的成功就是说它虽然用了新的这种建造方法但是你没有必要让住的人知道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就是说预装配建筑不一定会是一个简易的建筑这么说好了它不一定是一个简易的建筑比如说在过去十年二三十年以前我们就是我们在

整个国内还不太就是大家还不太富裕的时候很多流行过一段时间大家用那种预制版的混凝土就是你看到这种混凝土板里面都有一些圆的孔对吧它叫预制版就是某一种这种预制版的混凝土它其实那个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标准化的一个建筑的构建来作为楼板 OK 所以说其实或多或少一个房子

都会有一些标准化的元素在里面对就不可能有一个房子是从头每一个零件都是一手一脚重新做的嘛对所以像这种预装配建筑它主要的好处因为我们刚才一开始在谈说可移动的建筑临时性的建筑那么我们希望就可能它的周期很短包括现在美国也不会很多那种叫 pop-up store 嘛其实就是临时的一个比如咖啡馆或者一个什么店铺啊什么的

然后我们从这儿就谈到了预装配预装配的好处除了说有可能它可以满足这方面的建造的需求之外是不是还有像成本和节能上面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帮助这个说的挺好的就是说预装配本身它就是一个大批量生产它肯定在成本上就会降低然后在节能方面

它倒不一定是预装配的特色但是节能绿色建筑对于整个就是对于环境来说肯定是建筑师以后需要非常严肃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怎么在预装配的在工厂里面就可以将一些比如说太阳能板这样的一些元素或者说像地热那个

怎么样收集雨水这样的一些这些东西就已经提前就集成在集成到了整个产品之中的话

就会使得去解决一些环境问题可以这么说吧可以这么说就是当一个建筑它很多东西标准化以后就像 iPhone 一样大批量生产之后呢它的这些配合方它这些合作方就我们之前做建筑手一般都会讲究到这个 MEP 啊还有其他的合作的工种啊

如果当成一个产品当这个建筑做成产品的时候呢所有的配合方他就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标准在那就是你告诉我你预留多少空间吧你都不需要在这个项目在发生之前我就知道了你这个 iPhone 就是留了这么多空间给我这个摄像头我就外包给你就可以做了这样的话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广泛的社会的分工

不像传统的建筑就是你每个项目你需要拉一批施工队这个水暖通结构重新要造一个队伍然后呢大家针对这一个项目针对这个场地的特殊性咱们做一个做一个长期的合作然后团队甚至要磨合

就是说传统建筑上有很多为什么周期长为什么成本高大部分还是在对针对具体的场所针对具体的项目针对具体的甲方的要求大家要齐心合力做一个非常独特的一个建筑一个项目但是呢如果是集装箱的话或者说我们说预装配的话它有很多东西都标准都预先设好了这样的话包括节能的产品

到底用怎样的太阳能板这个太阳能板的厚度我们都可以针对这个集装箱这个尺度每个外包的这种公司他们自己都会去参照这个行业标准这样的话有很多产品都能够降低成本然后呢它的这种适配性也会非常好整个周期也会变短我觉得这

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一种升级吧你刚才拿 iPhone 举例我当时听了有一个感受跟你商榷一下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有一个错位因为如果大家有留意 Stratechery 的分析师 Ben Thompson 他之前在还有美国有一些人他们会把 Android 和 iPhone 这两个阵营分别称之为 Modular Design 和 Integrated DesigniPhone 是 Integrated

然后 Android 手机是 modular 就是说因为我们知道 iPhone 是苹果一家做的然后他在很多时候他在里面的各个零部件上他要进行很多的定制化设计因为从我们知道从某一代开始他 CPU 整个都是他自己做的了他们自己独家做的一个东西然后当然他们各种工艺上他们也会有很多自己的发明但是相反 Android 的厂家一般来说他们会

更倾向于使用已经做好的东西简单来说所以我们称之为这个 modular 模块化的这样的一个一个做法那么很显然就是在在手机领域哈这两者的优劣是非常的明确的就是模块化和 Android 那个阵营就是它会便宜对吧而且会简单方便但是你我们要如果要谈论用户体验或者手机本身的创新来说很

很显然是这个 integrated 这样的一种设计的方式就是 iPhone 的设计方式会更容易像刚才利夫提到说什么管线或者说什么排水或这些东西你是不是每次都要拉一个施工队来做那事实上其实我们看到这个就有点像说 iPhone 其实它就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很多东西他们是完全定制的是只有我们这里有的比如说从这个 lightning 这种接口对吧

我理解你的意思这个比喻还挺好的这个有可比性吗我就想问因为这种有很多这种比喻它看上去好像很合理但其实从专业人士角度来看是错的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理解你的意思我想说是这个 iPhone 它毕竟还是一个产品它是 scale 的你做一个你拉一个队伍你其实可以卖几千万个几千万次销售但是建筑它就特殊性在于我在一个场所盖好一个我不可能在另一个场所复制所以

所以说我把它做这个比喻的原因就是我当然也希望有一个集装箱公司像说我们说苹果公司如果他去开发集装箱公司我也会非常的高兴就像你刚刚说的一样他会专门拉一个施工队专门去研究很长时间然后呢 fine tune 到非常好然后再呈现给客户我当然希望是这个结果但是呢要考虑到就是

集装箱它本质上和建筑的区别其实的距离其实和集装箱离这个 iPhone 的距离可能稍微更近一点所以刚才就是说性质上它是不可移动的不可复制的

所以说我觉得比喻是在这个点上当然有一些你刚刚说到的苹果公司它的这种和安卓的公司谷歌公司他们的策略不同确实有这个这有很多细节我也不太了解所以我觉得我的比喻应该是在它的复制性上

就从建筑师本身设计上面来说他就希望是每一个设计或者说每一个房子他是根据他都有一个他独到的设计对啊来针对这个是来针对这个房子对啊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在整个过程之中就不像是集装箱或者说预装配建筑一样这个过程他从最开始的设计逻辑上来讲他就是其实就是两条路了对对他不是不是

就是像是一套打法我还有想到一个就是离我们说这个集装箱或者标准化建筑相关的一个建筑产品吧我可以说万科这种开发商他们把建筑其实当做一个产品来做因为据我了解的是万科他在做这些户型在做一些小区做一些居住性建筑的时候呢他自己因为居住建筑其实在在中国其实就

没有什么地域的差别了所以他们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这种开发商来说他自己会拉一批这种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拉在一起我们去研究一套在使用上或者非常人性化的或者说水平很高的一个这样的户型拿出来这个户型拿出来以后它其实就是一个产品了它其实可以比较高的

原封不动的能够放到全国各地的各个地方虽然这个做法在最原始的点上不一定对因为我们可能说最理想的情况下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的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质对吧对但是在中国这个市场的这个条件或者现状上来看呢万科其实在这种基础上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研究把它做成一个产品

万科本身他们内部万科本身他们内部对他们就称为他们自己的房子或者说他们这个新的户型就到产品他们就是在研究这个东西就是以怎么样这些具体的东西都怎么做来推广这个新的户型或者推广这个新的产品到其他不同的城市这本身就是他们的

内部的想法我确认一个问题就是当你们说这个建筑是一个用做产品的方式来做你们意思是说是指一种一定程度上的可复制性对吧对就这个意思 OK 这个我觉得这个也是软件对世界的一个怎么说深层次的影响就是 scalability 这种东西这种概念以前在可不可以说以前在建筑界是没有这种概念的

甚至可以说原来建筑师对于这样的概念是非常排斥的对啊是反 scalability 的嘛对这个确实我其实真的不知道这种事情对于人类的整体生活是不是一定是个好事很显然他对于当然这个事情不能孤立的来看因为比如说我们现在

有能源问题对吧我们要考虑这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这些角度来说可能这种这种东西会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但是比如说如果你从说这个就像刚才方欢讲到了为什么方欢讲到说设计师会希望每一个作品每一个建筑会有自己一些独特的地方那这个其实也是跟甲方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嘛大家会希望自己住的地方会

多多少少跟别人不同对吧对起码城市跟城市不一样刚才那个利夫提到一个有趣的事情你提到搭帐篷就比如说有人喜欢露营然后我当时听就想到的确是啊因为其实你搭个帐篷本身就是一个建筑你可以说对吧

那么但是你也提到说现在很多人说会对这个比如在野外去进行短期的居住无论是为了这个娱乐还是为于什么他会有更高的需求然后我当时脑子里马上想到一个场景就是说我们知道现在玩很多在主机比如 Xbox 或者 PS4 上玩很多游戏要很长很长时间可能要就是要一个月对于现在一个上班族来说那么如果一个人玩这个游戏刚刚玩到一半

这个周末然后他女朋友说我想出去玩那么这个时候呢你比如说作为建筑师来讲可能你所面临的一种需求就是我希望我到另外一个城市或者那个地方去玩或者甚至是深山老林里去玩的时候我可以继续打游戏先不提这个事情会引起女朋友反感或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假设这两个人是都是游戏迷都是一起在打的他们又想拥抱大自然但是又希望在我这个帐篷里我还可以玩 PS4 比如说

这个就可以回到我一开始讲到的智能家居还有虚拟现实了因为虚拟现实现在很火嘛就是说你可以把虚拟现实理解为一种微缩化因为我们知道虚拟现实现在有两种嘛一种是就是这个 Mobile VR 就是典型的就像三星的 Gear VR 它其实是往那个就两者都是戴这种虚拟现实眼镜但是 Mobile VR 就是放一个手机进去

包括你拿那个 Google 的 Carboard 然后你放 iPhone 或者 Android 手机进去这都是 Mobile VR 但是我们现在大家比较热衷于谈的什么索尼刚刚就是宣布了定价的那个 PlayStation VR 包括 Oculus Rift 还有 HTC Vive 这三家都是 Tethered 的就是它都是要连一台电脑和主机的而且是要很高级的电脑

就是不是就一般配置得是一个游戏电脑所以像这种情况的话你就是你不可能背一个主机去露营嘛肯定是不好的那么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手机肯定它的这个呃配置会越来越高嘛然后这到总有一天就是 mobile vr 会成为一个可行的东西就假设我们我们我们进行这个讨论的前提是 vr 不是一个 fat 不是一个过两年就死计的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潮流是它真正能够慢慢的发展起来的

那么以后肯定是 mobileVR 会是一个主流那么那种情况下怎么说我觉得它跟建筑的关系也是在于说其实 VR 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在于那一个眼镜对吧它还在于那个用来进行这个 motion capture 的那个有另外一个设备是一个类似相机那样的设备那么

有没有可能像这些设备比如现在来说你可能真的要买一个像如果是 PS4 的话它有那个 PlayStation Camera 这个你现在就可以买到四五十美元但是那是一个单独的东西你要放在电视机旁边对吧

我老是觉得以后 VR 应该跟家庭软装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像你们刚才我们讨论模块化建筑以后比如万科一个小区或者谁的一个小区某一类的户型本身它就已经装好了各种各样的摄像头这个监视的问题今天暂时不讨论那就是说这样的房子你住进去之后

你本身你跟这个怎么说就是你的房子里的墙和各种各种材料变得 smart 了用一个庸俗的说法就他你可以看他他也可以看你他有的他有 vision 了然后这个时候你如果这样的房子又变得可移动和临时的话那么其实刚才利夫最早提出的那个露营的那个场景就会变得很

很 versatile 对吧这个打游戏的人也不会觉得说我录影就不能打游戏了我在这强调游戏只是我随便想出了一个例子虽然我觉得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一个需求但是肯定会有很多那样的需求就是有很多事情你必须在家做但是你又想出去玩但你又不想中断那些在家做的事情对吧

老师我觉得你还挺乐观的我觉得未来就是你刚刚我们那话题没有结束的在于说为什么说大家这个社会上大家人人都希望 customize 大家都希望发挥自己个性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讨论这种标准化的很 boring 的完全反对多样性的这种产品的我觉得是在这个社会它有一些阶层或者说它的这个

社会它其实分很多种人群我们就收入来看呢很多人他如果是去找这种建筑师来设计一个比较有个性的房子他们是完全负担不起的所以说标准化的产品包括 VR 这种东西我都觉得它未来的面向的

人群可能是更加低收入阶层的人就是说我万科我研究好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呢虽然很 boring 虽然是统一的但是它质量还是相对于比较好的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居住的要求的这样的话呢它能相对低廉的价格卖给更多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你这个说的就是杀软的对吧

对就是 Zara 我不能否认说这个很多建筑师的理想是想要盖一个非常华丽非常独特非常 timeless 的建筑但是我想说我更愿意去研究如何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用一个非常廉价的方式造福更多的人然后在这个设计上尽量高一点然后我就想牵涉到 VR 这个事情

你刚刚想的还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小资的状态理想化我想象的

很理想化我想象的 VR 可能更实际更现实更黑暗一些的未来的现状而未来的状况呢可能是像英国那个黑镜那部科幻片里面描述的一样就将来大家都是可能是说我说的这个层次比较低一点的人大家都是也能够享受非常高端的技术

但是呢他们有一集好像就是讲有一个人就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每天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小的盒子里面盒子里面这个盒子什么家具也没有就一张床你可以睡在软软的床上然后周围全是可以发光的屏幕每天你可以你要看很多广告然后呢你可以看节目

然后这个人的梦想就是想要上去买一张票能够参加一个什么表演或者说一个比赛吧好像是唱歌歌唱比赛我忘记了

然后呢他就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个社区的这个健身房里面跑步跑步就能够发电然后通过发电来赚取一定的 credit 然后最后他能实现他的梦想去买一张票去参加那个比赛所以我想象的 VR 可能是让更多的人去接受这个技术但是呢

大部分人我觉得是说有理想有追求或者有钱的人他可能还是更偏向于说我去大自然里面接触一些真正的吸收一些真正的空气而不是虚拟的阳光虚拟的空气虚拟的这种视觉所以我想象的 VR 可能还是更加黑暗就像你这个问题非常好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现在讨论的完全不够

有一个例子就是就前一阵子我忘了什么活动了但是当时 Oculus 的创始人他在这个活动上说了就是说我们我们的技术其实是可以让我用比较粗糙的方式翻译出来意思没错原话肯定是更加软性的是包装过的但他意思就是说让这个低收入的人可以去享受富人的生活然后呢

这个观点在他看来显然是一种他认为是一种有社会价值的东西他认为他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当时那个有一个叫 Adam Greenfield 的人他是一个应该我称之为他是一个 futurist 他写过一本叫 Everywhere 的书就是那个 software 有 hardware 然后他那个叫 Everywhere 就很早之前他就在讲跟什么物联网什么相关的事情那

他当时就非常反对因为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他就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话而且说就说你这个东西难道大家看不出来吗就是这是一种怎么说从社会意义上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就是你已经假定了就你是在

恶化这个贫富不均你知道吗就你已经假定了有些人你就是一辈子要贫穷然后我们给你制造这种幻象让你认为你过着跟富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其实你仍然是贫穷的

这个讨论其实我现在我并没有想透这个问题我可能我会更倾向于站在这个 Adam Greenfield 这一边但是我也不认为他的说法一定就是对的但是这可以跟今天很多的这种创业界的很多事情联系在一起就是究竟什么叫

尊重用户或者尊重普通人对吧比如说我们以苹果为例子很多人会觉得说呃苹果由于他的这个品牌形象或者他的这个定价区间一般人对苹果的印象它是一个中高端的产品甚至有会有人觉得苹果是奢侈品这种观点我们在国内的互联网上肯定是见过的那当然我我们知道苹果就他不是奢侈品对吧但是中高端应该是没有错的那么

是不是说苹果的产品就是一个不考虑普通人的产品呢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问说如果一个比如在中国的三线城市

月收入三到五千的人那么苹果的产品对他来说其实是不太容易负担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为什么苹果不做相对低端的产品乔布斯以前的说法说我们总是想做我们想做最好的产品那么我们会尽量把这个我们心目中认为最好的产品做出来让它的价格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压到最低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说对吧我们不会做三百美元五百美元的电脑就他们以前的说法

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商业公司在他就放弃了自己的社会维度因为尤其现在苹果是这么大的公司我们完全可以说你会你需要有一些企业需要一些社会责任感什么的但我觉得不是就我觉得这才是尊重用户尊重普通人因为他给普通人的这个信息是说 You deserveYou deserve the best product

相反另一派的人的说法是说 OK 你现在只有这些钱那么我们做一个平庸的甚至是就是相对中庸甚至是劣质的一个不能说劣质吧大家其实我相信我相信没有人真的想做劣质的产品啊那我们现在做一个相对中庸的产品然后我们以低价卖给你然后你也很开心对吧我不知道二位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觉得你刚刚说这个我想总结一个词吧就叫做给大众做设计这个在设计界我觉得相信已经讨论过很多很多了反而我们两个在对这个事情比较感兴趣就刚刚说的这个集装箱标准化建筑的事情是我们认为现在给大众做的设计还不够

并不代表说我们觉得以后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做成这种统一的标准的只是我现在觉得给大众做的设计还非常的劣质就像你刚刚说的还很劣质我觉得讨论很不够所以说还完完全全没有到达说我们要在这个

在这个同质性上面要做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或者说个性的探索我觉得还没到这个阶段你能举几个很有趣的例子吗比如说你觉得 Zara 劣质吗 Zara 当然是一个

说从这么说吧就是说我觉得设计上来说或者说从商业上来说它是一个挺成功的东西但说你说衣服质量的话它不一定是一个好质量的东西是的我听到的也是我听到反馈大家都说 Zara 的质量包还有那个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例子就是宜家了对吧对我刚才也想说离宜家所以稍等一下所以刚才利夫所谓的劣质是这个层面上的劣质对吗我在说的是设计上的劣质包括我们

我包括我对我刚刚说的时候我的心里想是设计上的劣质还没有探讨到质量上那你能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比如说集装箱上我先不说质量上的问题就有很多他用很好的材料他也没有去认真去关注说这个集装箱它其实对人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压抑他的心情呢在这些考虑上面完全不够先

那再说到质量上我觉得有更多的这种问题就是大家还印象中集装箱还是一个很劣质的有点像简易工棚的这样一种感觉

但是在现在来看有一些人已经开始说把吉良箱用一些好的材料或者说用好一点的成本去投入进去做一个好一点的东西以外呢我觉得对设计对心理对人的对空间上的使用方式上没有一个特别充分的讨论我只是把吉良箱作为一个例子吧比如说 Zara 那边像宜家这边呢首先质量上

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差毕竟是大工厂出来的东西能够承担一定的这种功能上的使用吧但是在设计上我觉得还可以就是说它起码比我们对建筑的一些产品来说印象比较好起码说一个宜家甚至有很多人说我想设计一个宜家风格的房子你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其实在我们设计师里面的

的眼光里面觉得这个设计应该是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比较低层次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它还是蛮好的一个设计我觉得这是宜家给大众感觉里面最奇特的一个点它本身很多人会觉得宜家这个设计都很好看

但是其实它不管它使用的质量或者说很多设计师就会觉得宜家其实的设计并没有那么到位这个是我觉得宜家本身品牌给人留下的这个印象特别好的这个特别特别特殊的这个地方

因为我们刚才讨论这件事情是从这个企业的这个社会维度在说的嘛就是呃我觉得关于宜家的设计的好坏哈其实这个你们刚才说的都属于公论了就是设计师群体显然是不怎么看得上的然后呢呃有有很多这个用家这他会觉得说就

不至于看不上吧他也不至于说一张这个非常现代主义的简约的一张白白的桌子就真的多在设计上有什么了不起但他至少觉得简洁啊干净啊对吧简单啊但没有那么多多余的装饰啊这个跟我们之前说的问题是有关的就是今天现代主义美学成了一种

一种政治正确设计上的政治正确而且在普通消费者心里这种正确几乎是雷打不动的你知道吧你今天如果给他一个巴洛克的风格或者给他一个或者后现代的风格杂柔的风格他会这种风格对很容易引起反弹但是现代主义风格是最安全的

但是我们回到社会层面的意义来讲就是我听下来我觉得你们俩其实对于虽然你们对于宜家和 Zara 的设计和质量都颇有微词但是你们认为它还是在社会层面上做到了一定的起到了一定正面的效果的是吗对我觉得是的

OK 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是好像没有什么产品类别像如今像这个智能手机一样会引起如此 passionate 的争议就是在普通民众当中因为你去买比如说 Zara 的衣服可能有时候你会听到你平时那种对时尚比较关注的朋友去嫌弃它对吧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没事就是会去在网上激烈的跟别人辩论一家衣服品质的人

应该远远不如会去激烈的辩论 Android 和 iOS 哪个好的那群人数量多嘛所以这个事实决定了就是我们大家会去思考关于这个手机的问题但是像家具和服饰这样的问题大家很多时候就可能是一个某种意义上说更纯粹的一个消费者我觉得这种纯粹性其实对于业界它有它的好处的就是很多时候这种

普通消费者的那种讨论是一种噪音真的或者说很多人对于服饰和这个家具的讨论更多是在线下的并没有像线上那些讨论软件的人多吧对我觉得它毕竟是一个物理的东西所以如果说更喜欢买衣服的人可能在网上花的时间会少一点我觉得更多是其实大部分人就不知道怎么讨论衣服他连词汇表都没有备熟对吧

就是电脑的各种语汇那种玩硬件的硬件发烧友们其实至少什么是内存什么是 CPU 这些东西他都很熟嘛但是相应的一套语汇包括家具上的其实掌握那套语汇的人要比掌握这个智能手机和软件语汇的人应该是少得多我觉得

也跟接触的信息有关系比如说他在硬件不管硬件手机他平时大家接触的都很多但你比如说你让一个人说你能说出多少个服装品牌他可能都不一定说得出来多少就更别说家具了在国内国内很多比如说像我们这样工作过几年

比如说工作过几年买了房子想装修房子的人你真的问他你想买怎么样的家具他可能很多年轻人脑中除了一家他都不知道还有其他的别的牌子是这样当然也有价格问题了因为你买一套家具花的钱比智能手机还是多多了

好吧,我们今天也聊了不久了然后今天请到二位建筑师来跟我们谈新建筑,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以及尤其是二位提出的可移动的建筑和临时建筑的概念我觉得我自己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最后在节目里抛出的那个问题

我自己没有答案我相信今天这个问题本身他也没有什么确认答案我非常鼓励各位去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怎样才算真正的尊重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类的消费者你是应该给他他目前可能还没有不能够负担但是会至少在你心目中你以这个相对不妥协的态度做出来的一个最好的产品还是应该说考虑到

他作为一个消费者就你可能会做市场调查你会做一个阶层分析对吧目前这个 segment 的这个消费阶层他能够负担的什么样然后以那个为出发点来做产品哪种其实对于作为一个人类的这个消费者会更好从社会意义上说哪种是真正的尊重这个消费者我觉得这个大家都可以想一想如果有自己的想法也欢迎给我们写反馈我们的邮箱地址是 it 公论 atipn.li

好的那那个谢谢姚立夫和方欢二位来这边做客好的谢谢谢谢李如一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 IT 公论的网址是 it 公论.com 也欢迎大家考虑成为我们的会员如果大家对会员计划感兴趣请访问 it 公论.com-memberit 公论.com-member

欢迎您在社交网络关注我们我们在新浪微博叫 IT 公论 IT 公论的公 IT 公论的论在 Twitter 和 Instagram 都是叫 IT 公论的全篇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 IPM 播客网络在 Telegram 上的 Telegram Channel 它的地址是 telegram.metelagram.me-ipnpodcast

最后欢迎您收听 IPM 博客网络旗下的其他精彩节目太一来了未知道映影像 High Story 博物志选美内核恐慌流行通信无次元陛下观以及风头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