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堆镇位于广元,地处龙门山脉北侧,地形隐蔽且靠近水源,适合核工业建设。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便于分散隐蔽的反应堆和后处理工程的建设。
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并威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同时,美国在越南的侵略和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使中国面临南北夹击。为应对恶劣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决定进行三线建设,确保国防安全。
建设者们需要在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状况下解决技术问题,尤其是核反应堆的供水系统建设。他们通过开凿2.5公里的疏水隧洞,解决了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
建设者们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工兵班长刘丹青在洞顶坍塌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战友,最终壮烈牺牲。
1965到1980年间,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其中,广元电子工业投资3.386亿元,而821厂投资高达7亿多元。
草帽书记杨维清在建设初期不顾危险,带领大家修建临时码头。李维因在丈夫刘启璐和女儿不幸遇难后,仍坚持完成工程任务,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821厂是我国第二套原子反应堆和后处理工程,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核工业技术的重要突破。
1969年2月25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批准建设821工程。同年5月30日,周恩来签发联合通知,要求对821工程实行军管,并派师级军官担任军管会主任。
建设者们通过开凿2.5公里的疏水隧洞,将白龙江的水引入核反应堆,解决了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
1969年10月10日,821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71年春天,核反应堆封顶。1974年10月11日,实现了满功率稳定生产。1976年10月,反应堆整体进入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