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色刷最近在一家新西兰的NGO组织进行社会工作实习,他们的宗旨是为无家可归者寻找住所,并提供支持服务。关于福利体系的讨论在华语语境中是严重缺席的,涂色刷每天都在工作中迎接爆炸性的挑战,但她收获的仍远大于付出的。这一期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管中窥豹的切口,看到社会可以为个体做些什么。 00:00 这个新西兰NGO的理念是,住房是基本的人权,无论你背负了怎样的过去,都应该有家可依。11:27 教会是非营利性机构背后的大金主——但不涉及传教内容。27:23 我们在亚文化街区开一家店面,卖便宜乃至免费的咖啡、午餐,让它成为无家可归者在街头的家。39:30 对于无家可归者,你可能会有很夸张的想象;但真正打起交道来,却感觉他们无比友善、包容。55:35 专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法庭 ——「新的开始」,法官就像一个关心你的长辈。01:03:56 我觉得所谓的专业社工的训练,是训练脑中有一个意识模型,让你能去觉察这个人身上正在发生什么,然后思考要怎样去有建树地回应。01:06:06 像陪客户去超市、办驾照这样的「小事」,其实是很精彩的理论实践。01:09:30 当我观察到同行离职率很高时,我会去想——「如果我要干这行,我能做什么避免自己陷入这种境地吗?」01:11:30 自我关爱和督导是前提,而不是奢侈。01:17:15 在负面情绪还很微弱时,就尝试去解决它,而不是等它无法控制时,只能毁灭式地解决。01:22:18 当我不去想这件事有多难,只是迎头去做时,好像很多事变得可以handle了。01:24:35 我是不知足的那种人。是不知足的自我一直在激励我,我才来到了这里。 涂色刷还为本期节目写了一段导语: 「又记下了15个有关成瘾、顽疾和创伤的新术语/说很高兴认识你,我的朋友/握手/ 握手/ 握手并在拥抱时闯入/流动的Q街、K路和X巷然后交出我的东亚脸/和拗口的名字拼读/无家可归者/我们在旷野流浪的方式不同/我只是看上去体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