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21: 医院自制药无「神药」

Episode 121: 医院自制药无「神药」

2017/12/20
logo of podcast  太医来了

太医来了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梅清华
田吉顺
Topics
田吉顺就医院自制药品的现状、监管和未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相关问题与梅清华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医院自制药曾因药品供应不足而被允许,但随着药厂产能提升和监管加强,逐渐被限制,最终大部分医院停止自制制剂。这主要是因为成本过高且监管日益严格,医院缺乏大规模生产能力和有效性、安全性验证。 梅清华详细阐述了中国医院自制制剂的三个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医院自制药无法在市场上销售的原因。她指出,医院自制药的门槛低于药厂,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不足,且缺乏大规模生产能力。此外,她还解释了为什么医院自制药很少涉及化学合成药品的研发,以及为什么网上流传的医院自制“神药”多为炒作,其疗效未经验证。她认为,医院自制药主要为中成药,因为化学药的有效期短,且用量小,药厂通常不生产。 两人还探讨了医生使用老药的原因,以及新药进入医院使用的限制。梅清华认为,医生使用老药可能出于习惯或对新药了解不足等原因,但从性价比角度考虑,新药通常更优。新药进入医院使用也存在一定限制,例如国家对医院药品数量的限制等。最后,他们都认为,医院自制药最终会被淘汰,因为从经济角度和医学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梅清华从专业角度详细解释了医院自制药品的历史演变、监管政策、质量控制以及与药厂生产药品的差异。她指出,医院自制药品经历了从早期由于药品供应不足而被允许,到后来由于药厂产能提升和监管加强而逐渐被限制,最终大部分医院停止自制制剂的三个阶段。她深入分析了医院自制药无法在市场上销售的原因,包括门槛低于药厂、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不足、缺乏大规模生产能力等。此外,梅清华还解释了为什么医院自制药很少涉及化学合成药品的研发,以及为什么网上流传的医院自制“神药”多为炒作,其疗效未经验证。她强调,医院自制药的质量整体低于药厂生产的药品,虽然也有少数医院自制药质量较高,但总体而言,药厂生产的药品质量更有保障。最后,她总结了欧美国家基本没有医院自制药的情况,并指出中国医院自制药最终会被淘汰。

Deep Dive

Chapters
我国医院自制药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药品生产不足,医院自制药监管较弱。80年代末,药品供应稍有改善,监管力度加大,对医院的设施、仪器、卫生条件提出要求。90年代末,药厂生产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国家开始限制医院自制药发展,出台GPP规范,提高了自制药的门槛。
  • 80年代,医院自制药监管宽松,仅需基本技术条件。
  • 80年代末,监管加强,要求医院具备一定设施和检验仪器。
  • 90年代末,药厂药品基本满足需求,国家限制医院自制药,出台GPP规范,提高门槛。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段时间出了条新闻,吉林一位女性吃了某医院副院长自制的中药后中毒死亡。此案因为证据不足,检方不提起诉讼。如今在网上可以轻易搜得各种医院自制「神药」的清单。医院自制药品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于是便在网上倒卖,价格高居不下。医院自制药到底是何方神圣?疗效能有多神?本期我们请来曾经从事医院自制药品工作十多年的嘉宾来聊下这个话题。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为什么会有医院自制药品? 医院自制药有没有什么监管约束? 为什么医院自制药更便宜? 老药就真的更好吗? 医院自制药是如何研发出来的? 为什么说 100% 没有医院自制「神药」? 医院自制药和医药公司研发的药物有什么区别? 欧美国家有没有医院自制药的情况? 《太医来了》网址:https://taiyilaile.com 登场人物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梅清华:主任药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Special Guest: 梅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