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庙经常出现在西游记、红楼梦、甄嬛传、中国奇谭等影视作品里。2023年新年伊始,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寺庙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你是否有新年烧香、祈福,憧憬美好一年的传统?寺和庙的区别有是什么呢?寺院对于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意义是什么?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从寺院空间布局与构造以及寺庙代表的宗教文化角度带你云游寺庙。 本期提要
知识拓展
山门:寺院正面的楼门,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
宋代首创“伽蓝七堂”:指寺院应具备以下七种主要殿堂:1.佛殿;2.讲堂、法堂;3.禅堂(供僧众坐禅或起居);4.库房(又作库院);5.山门(又作三门);6.西净(厕所);7.浴室。伽蓝七堂出现后,我国佛寺布局后期多以此为规范。
寺院的正殿:大雄宝殿。是寺庙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信众在此上香礼佛,重要的法事活动也在此举行,故它的室内室外空间也是一间寺院中最大的。之所以这间殿宇叫『大雄宝殿』,是因为『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敬称,其意为释迦牟尼佛身具神力,能慑服群魔。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佛像,则根据时代和宗派的不同,存在多种情况。
先秦时期,“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会”是天子与诸侯或者诸侯之间重要的政治活动,《说文解字》解释为:“庙,尊先祖完(貌) 也。”《周礼·大宗伯》谓“诸侯时见日会"。
庙会的形成有无数渊源,但万变不离其宗,源头就是民族信仰,无论是对神灵、自然的敬畏,亦或是对忠臣良将、志士仁人和治运功臣的缅怀与纪念,正是有了出自信仰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支流,才会在全国各地涌现出庙会文化的繁荣景观。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繁,佛教得以广泛流传,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时至北魏,修庙之风大兴,盛大的庙会逐渐代替了原来的社祭活动,当时仅洛阳一地就有寺庙1300余座。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空前发展,人们思想境界日益开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再独占鳌头,佛、道等各种思想及宗教得到广泛的流传。明清时期,许多庙会已经开始向市集的性质上转变,“行香走会”活动更是风靡一时,民俗艺术活动在人们自发组织的祭神大游行中大放异彩。
松柏:“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寓意佛教香火不断源远流长, 因此寺庙中普遍种植有 罗汉松、油松、白皮松、圆柏、侧柏、龙柏等。
佛教四大吉花:佛经中一般把“花”写作“华”,取生命升华之意。佛教根据花的传说、四大吉花有昙花、曼陀罗、莲花和玉兰。七叶树:
七叶树:掌状复叶多由 7 片小叶组成而得名。相传释迦摩尼居住和讲经的地方是一个岩窟,周围长满了七叶树,因此也叫七叶岩、七叶窟,也是众弟子集结、统一经法的地方。
娑罗树:龙脑香科植物木质部含芳香树脂,心材可点香敬佛,还可以提取龙脑香油点佛灯,使得寺庙满园清香。
银杏:是北方寺庙中的“菩提树”。
源自佛教太一生水的理念,据说世界的源头是从北天极流出的水,为了表达天的概念,抽象为水,以荷花表达。
有助于社会团结、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个人通过宗教的禁忌制度,习得自我行为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