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依赖共生 VS 过度独立:为什么这两种人总能在一起?| 迫切提问 S01E08

依赖共生 VS 过度独立:为什么这两种人总能在一起?| 迫切提问 S01E08

2024/1/24
logo of podcast 迫切提问 Burning Questions

迫切提问 Burning Question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欢迎收听迫切提问,我是主播阿露。

这是一档公开讨论心理健康的节目。

我们试图通过更多的公共讨论,去除对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咨询长期以来的污名化,打破让我们感到愧疚、羞耻、脆弱、挣扎的那些偏见和污名。

我们试图探讨那些善而为人体验到的复杂感受。

那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一个独立职业的心理咨询师,目前受训于伦敦塔维斯托克国立治疗中心,同时我也在伦敦塔韦斯托克关系中心和 NHS 系伦敦区治疗中心提供心理治疗服务。

我相信心理咨询当中使用到的很多工具和视角是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每一个人的,也希望这些工具和方法是可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使用的。

在这档节目当中,我会从一个专业从业者的视角,从理论和临床结合的角度,为大家提供更多维的、从不同角度切入自身的方式,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爱上自己。

那我们这期节目想要讨论的是两种在关系当中看起来非常不一样的人。

一种是让我们感觉到他们是和别人有着依赖共生的关系的。

这样类型的人在关系里通常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就是他们非常非常的依赖别人,有一种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

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妈妈们,他们的孩子其实已经很大了,有可能已经是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了,但是妈妈依然会做一些类似于把他们当成小宝宝的事,事无巨细地去照顾他们。

这样的妈妈和孩子之间形成的就是一种共生关系,两个人像一个紧密的团体,无法被拆分开来。

不论是在关系里渴求照顾,时时刻刻要和对方在一起,还是事无巨细地去照顾别人,360 度无死角地为对方服务。

总体来说,这样类型的人,他们在关系当中呈现的状态是一种非常近距离的,像是有千丝万缕条线,和关系里的另外一方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那么另外一种呢?

是过度独立。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会陌生一些,怎么就算过度独立呢?

独立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吗?

总体来说,我们当代的价值观还是会用满称赞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比较孤独的人,我们充分认可不跟风,不抱团,有独立思想,能耐受得住寂寞,能忍得了孤独。

我们很多时候也认为,是具备这样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事。

过度独立的人,身上散发着一种好像不怎么需要关系的气质,可能在旁人看来会觉得他们超酷,看起来谁也不依赖,谁也不太 care, 你来也行走,我也不会怎么样。

像前面我们说的,在共生关系里面的人,像是有千万根丝把这个关系牢牢地牵拉住。

而过度独立的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氢气球,如果你没有用力去抓住它,它可能就飘走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两个类型放在一起来讨论呢?

就像自大和自卑一样,看似在光谱的最两端的,往往是内核里非常相似的东西。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这种有依赖公生倾向的人和过度独立的人常常很容易互相吸引,他们俩总能凑在一块去。

那么先从大家可能会更熟悉一些的,相对在关系中显得比较黏人的这一类,以及共生关系这个概念说起。

首先,共生关系前面有一个共,也就是说,这样的关系一定是双方参与的。

虽然可能是关系里的一方比较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关系模式和关系需求,但一定是另外一方也默许了、认可了这样的形式存在。

任何关系里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单独地归因在一个人身上。

这里我也想提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们在建立关系的初期,认识一个喜欢的对象,抱着恋爱的想法和期待的时候,我们会了解对方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菜,喝奶茶喜欢加哪种小料,喝咖啡加不加糖,喜欢哪个电影,什么运动。

但我们很少会设计一个话题,就是你在关系里喜欢有多少自己的空间,你喜欢我们常常在一起吗?

还是喜欢有更多自己的独立空间呢?

你有哪些事情是很希望我陪你的吗?

有哪些事情是你想让我留出空间给你自己的吗?

如果我们有些不兼容的喜好,这部分觉得我们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这些关系里真正重要的事,很多时候并不被关注到,而这部分内容大多数的人留在什么时候去沟通呢?

吵架的时候,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我们不能好好的沟通这些重要的需求和想法,去讨论和协商一个处理的方式。

而我们选择在吵架的时候大喊你都不陪我,或者你天天没完没了打电话给我,你不知道我在忙吗?

除了像我说最开始做这档节目的动力,这些东西根本没人教过我们,我们无从练习和效仿。

还有一个潜在的可能性就是,也许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有人真的在刚刚接触的时候询问我们这么严肃的问题,也许我们也回答不出来。

这也就把我们引向了另外一个好奇,我对自己有多理解?

我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吗?

我在一段关系里想要多少空间?

我又能忍受有多少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事情出现在这个关系里呢?

在生活里,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常见的情形时一个人在一段关系里忍受、忍受、忍受,直到无法忍受,老大爆发。

这其实提示我们,这个人在关系里并不那么清楚自己的限度在哪里,或者说,即使有一定概念,但自己是无法为自己守住这个边界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鼓励大家多谈恋爱,因为我们确实需要在这样的关系中不断触碰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更清楚地摸到自己的轮廓。

与此同时,恋爱当中遇到这些不怎么顺滑的时刻,如何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

看言情电视剧和小说积累的情感经验,就如同看大厨烧饭和画家画画,看起来好像都不难,眼睛确实会了,直到自己需要实操的时候。

那我们说到共生关系,我们就先来说说容易有这样关系模式的人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

那首当其冲是总要去替别人做事,照顾别人,做很多自己分外的事。

嗯,不论是在行动上,比如说洗衣服,帮别人收拾行李,帮别人做他自己本来完全可以完成的事情。

但是你往往会听到这样的人跟你说啊,不行,我老公不行的,他这方面很差,或者哎呀,我女朋友就是得我给他把这些事情安排好。

我们可以参见在建安任三里面的王世清和老纪。

那么除了在行动上以外,也有在心里的。

我们看到亲密关系中的另外一半或者一个重要的家人不高兴了,或者遇到困难了,就会在心里反复地想,他为什么不高兴呢?

怎么办呢?

他遇到这个困难怎么解决呢?

我们在心里不断地反刍对方的事情,试图帮他克服困难。

或者说我们看到他回来就闷闷不乐,就想尽一切办法想让他开心起来。

另外一个容易促成这样共生关系的特点,就是总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面前,一定程度地讨好型人格。

比如说自己本来准备是去做一件什么事,但是别人比如说好朋友啊,爸爸妈妈、爱人,他有另外的一个计划,于是我们就马上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照顾啊、关怀啊,在亲密关系当中,甚至在好朋友的关系当中都是存在的,那我们又如何区分什么是所谓的共生关系,什么又是健康的互相有支持性的关系呢?

抓二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关系中的一方并没有通过自己看似是支持性的行为来阻碍另一方的发展,这个发展可以指的是另外一方对自己情绪的理解,对自己处境的理解,对自己如何应对这些处境的思考。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尝试理解自己的处境,尝试去学习,哪怕失败了,我们在其中也可以获得很多经验。

一个 360 度无死角要帮你应对各种情况的人,可能确实把你保护得很好,没让你受伤,但与此同时呢,也剥夺了你的体验,哪怕是对痛苦的体验。

这样的保护对个体的成长是没有促进性的。

东亚爱情剧当中塑造的非常理想化的亲密关系模板里,男友对女友通常就是这样的照顾。

而如果我们观察的样本足够多,就不难注意到,东亚恋爱关系里,大多数人都在找妈。

男人想找一个洗衣服做饭,无怨无悔生孩子养育孩子的配偶,不论自己多穷多不争气,都对自己不离不弃的糟糠之气。

与此同时呢,女人想找一个把自己当女儿宠上天的爹式男友。

社交媒体上流行的西瓜中间的那一勺,草莓尖上那一口,还有热搜词条里的宝宝玩、宝宝辅食,都是在新的关系里寻找一个理想化父母的尝试。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容易观察到的是,身边的家长,在孩子和别人有冲突的时候,常常会马上出面维护,帮忙出头。

尤其是看到自己孩子吃亏了,那更是一点也不能让。

如果你去附近的小公园,小区楼下的儿童设施,经常能看到小孩子之间起冲突。

也常常能听到父母教育孩子他打你,你怎么不打回去啊,你要打回去的,不能总是这样被别人欺负的。

虽然可以理解我们上一个时代大家隐忍过度,在这个时代弥补性的我们反向的去强调不要人,但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问题答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

什么时候选择宽容和原谅,什么时候选择捍卫自己和保护自己,这个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如果父母只教给孩子一句打回去,其实是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

这几乎可以比作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讲课,只告诉学生选择题全是 c。

与此同时,父母过于频繁地介入儿童之间的打闹和冲突,也是剥夺了孩子处理和学习如何应对冲突、化解冲突的经验。

那么,在关系当中,如何让自己不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一个和别人共生的位置上,是需要一些方法或者说技巧的。

可以说,这是一些善而为人的核心技能。

核心技能不是语文、数学、英语,而是比如在这里,我们就会非常需要的怎么设置自己的边界,或者说怎么先知道我的边界大概在哪儿,又怎么去维持一种健康的边界,既能维护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又不伤害官司里的另外一方,那我们又是为何如此呢?

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对别人的生活和情绪要负责任,并且认为自己真的可以?

一部分可能是在成长的环境里,家庭父母情绪不稳定,波动大,包括但不限于酗酒、有药物依赖、暴力倾向的父母,都能算在这一类里面。

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孩子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拼命拼命地用尽全力,努力让父母停留在他们好的状态里了。

虽然父母不稳定,但意味着他们有些时候还是好的嘛。

所以孩子就会拼尽全力的制造或者尽可能的维持父母的好状态。

比如通过承担家务、懂事、不给爸妈添麻烦、不让爸妈不高兴。

也有的孩子会通过努力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毕竟我们大中华区的父母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还有的孩子会从小就是乐天派,什么事情都嘻嘻哈哈的,因为家里已经鸡飞狗跳了。

孩子乐观的状态既是一种防御,也是一种努力,给爸妈带来一些良好的安抚的情绪非常幽默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发展出这部分能力的,从小都在努力给爸妈讲段子,讲笑话,把事情讲到好玩搞笑,这样就能得到一颗开心的爸妈,自己就能做一会儿有开心的爸妈的孩子。

那么另外一部分呢,就是父母本身也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和关系当中共生的特点,自己的边界不清晰,是讨好型的和别人相处的。

那在这样家庭当中成长的孩子,从小以父母为范本,自然会耳濡目染地习得这些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我举个非常非常常见的例子,当我听到一个妈妈形容我的女儿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会马上先在这里亮一盏红灯。

当然,在我细细了解之后,有可能觉得哦,其实它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那我会灭掉。

但为什么说这个描述不那么恰当呢?

因为一个妈妈就应该是一个妈妈,她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很多个身份。

但不论我们怎么去定义一个妈妈的身份,他都不应该是这个孩子最好的朋友。

而共生关系的关系模式背后也触碰到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表面看来,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自己的关系模式,但事实上,和别人的关系边界不清,过度关注别人需求,这背后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需求的,不明确自己的边界的,或者干脆允许自己的边界被别人随意破坏的。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和自己建立一个更真诚的关系,更真诚地去面对自己。

看看我的需求是什么,我的愿望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的愿望和需求在关系中很可能是没有得到良好的表达和关照的。

但也许并不是因为别人不关照,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先选择了不关照。

而在选择不关照的时候,我们也就先抛弃了自己。

因为从小到大,别人喜欢的你,一直都是那个关心别人,抛弃自己的你。

那么现在你长大了,可以有一个选择了,你还要继续做一个抛弃自己的人吗?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总是把别人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刻意练习,试着提提自己的要求。

这件事做起来可能并不容易。

刻意联系这些年被反复强调,但似乎从来没有被强调。

可以在关系上刻意练习。

关系不是天然存在的,好多关系也不是天然存在的。

我们和自己的好的关系也不是天然存在的。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可以联系。

迫切提问是一档公开讨论心理健康的节目,由 Marcus 的 media 制作出品。

在这里,我们试图讨论那些生而为人体验到的复杂感受陷入过的困境,走入过的死胡同和无法挣脱的关系。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吗?

别人也是如此吗?

我这样的感觉正常吗?

是正确的吗?

是健康的吗?

我有这样的感觉和问题,我该怎么处理?

怎么应对?

我们试图的通过不断提问,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我们相信总有人对自己的内心充满好奇。

那么接下来我们说说光谱的最另外一边过度独立。

我们节目中谈到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一个连续谱。

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性格特点也好,特质也好,几乎都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固态,它几乎都是在一条连续谱上是流动的,是有很多位置和锚点的。

上面说的共生状态的关系和特点也是,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 100% 符合这些特点,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只是有一点沾边。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光谱上不同的位置,所以也不必说我必须 100% 吻合或者 100% 不吻合才算或者不算。

所有的这些描述和对背后形成的追根溯源,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更多地理解自己。

过度独立在大家听起来可能不那么熟悉,或者觉得有点不合逻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进程,我们把集体主义标记为过时的,鼓励个人主义,我们也越来越接受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潮,虽然很多时候并未明说,但是我们开始打心里崇拜那些个人主义英雄,漫威电影几乎就是这类代表。

当然这本身是符合我们人的心理需求的,谁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呢?

谁不希望自己是那个鹤立鸡群、与众不同的人呢?

所以很多时候,过度独立不会被注意到,不会被识别,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好品质,我们发现不了别人这样的痛苦。

甚至当我们自己是这样类型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也会觉得我这是个优点呀,大家都夸我的。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我总感到有那么多孤独呢?

具有共生关系倾向的人和这种特别独立的人,他们背后有一个一致的内核,就是自己的需要、愿望。

想要的东西没有办法表达,或者表达起来会格外的困难。

共生关系是在关系当中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和别人捏脸,在一起像连体婴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努力抵达一种不分你我的状态,我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你要什么,我就给你整点什么。

我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呢?

我的需求就是看你有什么需求啊。

而过度努力呢,是我没有需求,我不需要任何东西,我自己可以,我自己能做到,做不到我会努力做到,努力做不到,那那也没事,那这个我不要了,我不追求了,我不要也可以,我没有挺好的,反正我是不会向别人去要,反正我这个愿望本身也不是刚需。

而且过度独立的人,他往往会展现出来这样的特点,他们尤其会把自己和独立这个标签绑定得很深,对这部分特质有着深深的认同。

对别人的帮助,或者说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感到非常的不自洽。

我们可以这样去想,一件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随手就能帮到你,你自己确实可以做,但做这件事可能要花费你 10 分或者 12 分的力气。

它是一种最大程度上的自给自足,你几乎可以过上一种不需要别人的生活,有可能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是一个像独行侠一样的角色,但在这样的特质之下,毫无疑问,人是会感觉到很多很多的孤独的。

虽然所有这样类型的人长期在这样的模式当中,都早已习惯了孤独,也很擅长和孤独相处,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渴望与人连接,不代表他们不渴望和人建立深入的关系。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渴望和其他同类建立关系,我们渴望和这个世界有联系。

只是每一次靠近他人,在一个过度独立的人的心里,他都会冒出来唉,算了,要不我还是自己去吧,人家会不会不愿意呢?

要不还是算了吧,唉,虽然麻烦一点,但我自己还是可以搞定的。

对于他们来说啊,始终是无法放下我是自给自足的这个感觉,因为我是自给自足的这个感觉对于他们来说几乎重于生命。

他们就是靠这样的信念活下来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澄清的是,过度独立是一种创伤反应,是一种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呢?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他是一个人在严峻的生活环境之下发展出来的应对机制,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识的。

不是我经过思考觉得哦,我得这样做,它往往是一种无意识驱动的选择。

可以确定的是,它曾经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有用的求存活的方式,但是现在由于环境变化,已经不再适用了。

我邀请你来和我一起想象一个沙漠植物,它所有的叶片珍稀的特点都是保证它可以最大程度的不需要水,至少是尽量需要很少的水。

这就像一个过度独立的人,他所有的特点都是保证自己最大程度的不需要别人。

而想象我们把这一株沙漠植物搬到热带雨林,沙漠植物所有保水的优势都没有了之前所有有意义的保护,新的特质在这个新的环境当中都会显得不合时宜,甚至可能制造出来一些新的生存危机。

而人也是如此。

我们的生存策略是用来应对童年期的环境的。

也许你曾经生活在沙漠,但是随着人的成长,环境的变迁,那个沙漠的环境也许已经不在了,那些策略也会变成你现在生活里的阻碍。

比如说啊,过度独立就会阻碍你和身边的朋友、爱人发展出来更亲密的关系。

这些过度独立的特质,往往是儿童期创伤的信号。

我们在情感忽略那一期节目里提到过,创伤不是指向一个一次性突发事件,长期的情感忽略、持续稳定的匮乏,本身就是一种创伤。

当作为孩子的我们,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照顾,周围没有什么人可以全心全意地依靠,想到身边大人的时候,没有那种扎实的安全感。

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他想的可能是嗯,我要回家告诉我妈妈。

那这可能就是一种有些安全的信号,因为他确定妈妈是接纳自己的,是关怀自己的,妈妈也是有力量的。

但如果这个时候啊,他想的是我要回家告诉妈妈吗?

回家告诉妈妈,妈妈会不会责怪我没有打回去告诉妈妈,妈妈会不会说是我的错?

或者告诉妈妈嗯,虽然妈妈关心我,但是她已经够忙了,她够焦虑了,她有很多事情,妈妈经常会跟我说你能不能不给我找事啊?

那我还是不要跟妈妈说了。

诸如此类的情形,大家可以发散联想,于是孩子就会有一种我只能靠自己,不管好坏,今天我是跟别人打的你死我活也好,还是我今天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也好,反正我只能靠自己。

在孩子的体验当中,那是一种深深的、受伤的、孤独的,只能靠自己的,也必须靠自己的体验。

我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显得很轻描淡写,但我会邀请你一起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孩子在望向这个巨大的世界的时候的视角。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视角,嗯,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在疯狂动物城的那个动画片里,应该是小狐狸第一次进城的时候,看到大型动物,那些河马、狮子,那个画面的镜头就是从小狐狸的视角去拍摄的,他看到其他动物的脚都是巨大的一只,然后目光所及都是别人的腿,他要仰起头才能看到对方的脸。

一个小小的孩子看到的世界也是这样的视角,所以他们是在这样的巨大的恐惧和不知所措之下,他感觉到自己没有依靠,只能相信和依赖自己。

那么按照我们一贯的追根溯源的思路,我们也来说说内阁促成过度独立这样特质形成的早期养育环境有可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那么首当其冲的是情感忽视,那这一部分可以回到前面的节目去听听看。

还有就是轻值化,把它简单粗暴地来概括就是比起你妈是你妈,更像是你在给你妈妈当妈,或者我们可以把妈换成任何一个主要养育者或者监护人。

在我们这档节目里,我们不主张把责任都推给妈,很多时候父母对此并没有任何感觉,与此同时,他们可能还会夸奖自己的孩子懂事听话,孝顺父母。

那么除了给自己的爸妈当爸妈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长子给弟弟妹妹当爹当妈。

这也是会使我们看到很多作为老大的角色都会特别独立,不太需要别人,不怎么依靠别人。

还有被抛弃的体验也会让一个人变得特别独立,包括但不限于有儿童期与父母分离的体验,寄养在其他人家里留守儿童被抛弃,本身它就指向了一种不得不独立。

在这样的体验当中,人本能的会用我根本不需要来作为一种防御,因为我不需要,就不用因为那些体验到的被抛弃的感觉而感到难过了。

与此同时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情感反应是滞后的。

很多人在儿童期的时候都觉得没问题啊,我克服了,一切都很好。

直到长大了才会发现自己进入亲密关系特别困难,或者发现身边的人都能有好朋友,好像自己没有什么很亲近的关系。

很多时候,心理创伤在当下发生的时候,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因为如果当下感觉到了,可能人就没了。

我们聪明的大脑和心理防御机制为了保护我们,会让我们在当下进入一种这都是正常的的状态。

我们会觉得这没什么奇怪的呀,我都应对了呀,这还不挺正常的?

往往也许是事后回看的时候,才会觉得,诶,那个时候我应该抑郁了呀,我是怎么过来的。

但即使度过了,不代表没有伤口很多时候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回看。

即使是不好的体验,也是我们的宝贵体验。

是关于什么塑造了我,是关于我的叙事,是关于我如何成为我的故事。

在成长过程当中,一个孩子主要有的需求就是情感需求,身体需求,精神需求,社交需求。

情感需求就是有人安慰,有人呵护,有人知道哦,宝宝今天是不是没有赢了,小伙伴很难受啊。

那身体需求呢,就是吃喝拉撒。

而精神需求就是有好玩的,有意思,比如说读书啊,去游乐场啊。

然后社交需求呢,就是和身边的人的互动,当一个人的这些需求都能被很好的满足,那这个个体大概率是能得到比较好的全方位的发展的。

而在我们前面提到的精致化、情感、忽视和被抛弃的这些养育环境的特质之下,往往这些需求只有一部分是被满足的。

就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呢,就表明,孩子从小在慢性创伤的环境里成长,是会降低大脑里面催产素的分泌的。

催产素关联着的是人感受到爱,感受到亲密的这些感觉。

换言之,当你能感受到爱和亲密的激素减少了,那你说你的情感世界是不是会变得贫瘠?

催产促呢,也能够促进我们识别情绪、感受情绪和调节情绪,和能够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当一个孩子他没有来自环境的支持的时候,会导致一个孩子大脑当中的催产素分泌达不到一个平均的水平。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度独立的人,他们的情绪会显得非常稳定平缓。

所谓的情绪稳定,因为他们的情绪曲线就是别人要平,他的身体的这方面的激素分泌的就是比别人要少,所以他的情感体验会少很多。

那么过度独立往往会给我们的生存体验带来哪些状况呢?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它能让我们自己自足,刀枪不入,但是它的内核始终不是自由生长,而是更偏一种躲避和回避的味道。

回避的是信任,是亲密,是脆弱,如果说的直接一些,是一种根本上的对人类的不信任,我不知道在听节目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也不知道这样的体验和你的距离有多远,你能想象多少,但这是一种心底深深的绝望。

一个人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但心里根本不相信人类,那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死寂。

而我在咨询的工作当中也能感受到,如果一个人能在咨询中慢慢修通这部分,慢慢试着信任一个人,也许就是从信任咨询师开始,那么终于有一天能够感受到,他内心如同烧过无数次,无论春风怎么吹都不会长出来的死寂的世界,终于冒出了一颗绿牙。

我几乎无法用语言去形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令人感动的状态,那么回到困境中来。

一个人在这样内心的死寂之下,是很难与别人形成长期的、深入的、有意义的关系的。

通常这些特别特别独立的人,自我功能都还挺不错的,谈恋爱结婚可能都没有问题,但在婚姻当中,也会仍然存在着一种并不亲密的感觉,甚至常常会感到孤独。

有时作为过度独立的这一方,已经觉得和对方还挺亲密的了,但关系中的另一半体验到的可能仍然是疏远。

而且他们往往在婚姻和亲密关系当中,仍然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要,会把很多感情说得很轻描淡写,也许心里有一万分,但说出来只有一分。

因为不寻求连接,就不会有连接的中断,不表达需求,就不会体验到失望。

他们无法表达和呈现自己的这一部分,是因为一旦出现失望和断裂,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

也就是说,在过度独立的人里,在他们这个系统当中,关系就好像是一个不兼容的 APP。

如果你听到这里,点头如捣蒜,觉得唉,就是在说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试试,调试出一种不一样的自我状态呢?

简单来说啊,在关系中形成的问题,要回到关系中去处理。

那么在我心中,有两个好办法,一个是你找一个质量极高的亲密关系,一个是你找一个靠谱的咨询师。

但这两件事都不那么容易。

不过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是这种过度独立的类型,应该听到这里会觉得这两个办法我都不喜欢,因为一个过度独立的人啊,他一定会问,有什么书可以看吗?

我可以自己做些什么吗?

你看,这就是过度独立,不想依靠别人的那个味道。

所以我在这里要戳一戳你这个感觉。

而我在这里的回答就是别去看书了。

因为这群人的问题本身啊,就是自己太能学,啥都能学会,啥都能,不需要别人。

所以看再多的书,可能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你需要另一个人类的这个问题。

你需要的就是另一个人,一个活人。

你需要去信任另外一个人,去放开自己牢牢抓住绳索的手,相信另外一个人会拖住你。

OK,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所有内容,感谢你的收听,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希望你可以把它分享给两位好友一起收听 sharing is caring。

我们会不定期地做问答节目来答听有问。

如果你有一些一直以来感到困扰的问题,欢迎你把它们写下来。

发邮件至咖啡里点 PSY at gmail dot com CATHYLI 点 PSY at gmail .com 邮箱地址我会写在 shownos 当中。

迫切提问由 Marcus 密谍制作出品,你可以在各大主流音频平台或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这档节目。

我是主播阿露,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