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格鲁认为人工智能的能力被过度夸大,其对生产力的提升可能有限,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他预测未来10年A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上限不超过0.66%,并指出AI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权力和资源进一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
阿西莫格鲁认为,尽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但这并不自动转化为劳动者的收益。他强调,只有当员工的边际生产效率增加时,企业才会愿意雇佣更多员工或提高工资。他通过历史案例说明,技术发展往往伴随着权力结构的变化,劳动者并不总是受益。
“生产力潮流”是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最终惠及所有劳动者。阿西莫格鲁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历史表明,技术进步的收益并不总是公平分配,劳动者的收益取决于权力结构和制度设计。
阿西莫格鲁指出,自动化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并未为劳动者创造新的工作任务,反而减少了人力需求,导致工资增长停滞甚至下降。他批评当前企业过度依赖自动化来削减成本,而不是通过技术为员工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阿西莫格鲁主张人工智能应增强人类能力,而非替代人类。他建议政府加强监管,确保技术发展惠及劳动者,企业应优先考虑为员工创造新任务,而非单纯追求自动化。他还强调,劳动者应积极参与技术发展的决策过程,以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
阿西莫格鲁批评了AGI的过度乐观预期,认为这种技术可能让机器凌驾于人类之上,剥夺人类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他担心AGI的发展会将财富和权力集中在少数科技领袖手中,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
阿西莫格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重新分配和技术转移,缺乏广泛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革。他指出,这种追赶性增长模式潜力有限,未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社会体制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增长。
【节目介绍】
在本期播客节目作为上期节目的补充,我们探讨了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对AI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深刻见解。作为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阿西莫格鲁提出了对AI的批判性思考,警告我们自动化可能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和失业问题。他主张AI应增强而非替代人类能力,呼吁政府和企业重新考虑AI的发展方向,以实现更广泛的经济繁荣。我们应当如何引导AI技术走向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具包容性的未来。
【时间线】
00:15 开场白
00:45 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
01:36 阿西莫格鲁在2023年出版的新书《权力与进步:我们对技术与繁荣的千年斗争》(Power and Progress: Our Thousand-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
05:48 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conomics),或者叫做利益均沾,渗漏理论理论,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08:13 生产力潮流"(Productivity Bandwagon),是指生产力效率的提高就像潮流一样,会把每个人一起带动,也就是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生产更多产品,然后劳动者从中受益。
19:38 亨利·福特 (Henry Ford),美国工程师和企业家
26:30 弗里德曼1970年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文章发表的"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
【片尾音乐】
Pink Floyd - Money (2023 Remaster))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