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821核军工厂抢建始末

821核军工厂抢建始末

2024/12/5
logo of podcast 档案揭秘

档案揭秘

People
沈宁海
Topics
沈宁海: 本节目讲述了821核军工厂(巴尔腰厂)的抢建始末。该工厂是建国后中国最大的核工业企业,对中国国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建设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珍宝岛冲突爆发,苏联威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威胁,迫使中国加快核工业建设。 毛泽东和周恩来作出了在川陕交界处抢建821厂的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对该项目的高度重视。选址三堆镇,是基于其地理位置隐蔽、交通便利等因素。 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包括解决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建设过程中人员伤亡等。 821厂的建设者们,包括军人和地方建设人员,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1974年10月11日实现了满功率稳定生产,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821厂的建设也反映了国家对三线建设的大力投入,以及中国核工业建设的艰辛历程。 节目最后也提到了821厂后来的发展,以及821厂精神的传承。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巴尔腰核军工厂选址在三堆镇?

三堆镇位于广元,地处龙门山脉北侧,地形隐蔽且靠近水源,适合核工业建设。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便于分散隐蔽的反应堆和后处理工程的建设。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背景是什么?

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并威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同时,美国在越南的侵略和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使中国面临南北夹击。为应对恶劣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决定进行三线建设,确保国防安全。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面临了哪些技术挑战?

建设者们需要在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状况下解决技术问题,尤其是核反应堆的供水系统建设。他们通过开凿2.5公里的疏水隧洞,解决了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应对施工中的危险的?

建设者们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工兵班长刘丹青在洞顶坍塌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战友,最终壮烈牺牲。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对国家投资有何影响?

1965到1980年间,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其中,广元电子工业投资3.386亿元,而821厂投资高达7亿多元。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者们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草帽书记杨维清在建设初期不顾危险,带领大家修建临时码头。李维因在丈夫刘启璐和女儿不幸遇难后,仍坚持完成工程任务,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对中国的核工业有何意义?

821厂是我国第二套原子反应堆和后处理工程,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核工业技术的重要突破。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决策和行动?

1969年2月25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批准建设821工程。同年5月30日,周恩来签发联合通知,要求对821工程实行军管,并派师级军官担任军管会主任。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者们是如何解决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的?

建设者们通过开凿2.5公里的疏水隧洞,将白龙江的水引入核反应堆,解决了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

巴尔腰核军工厂的建设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施工节点?

1969年10月10日,821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71年春天,核反应堆封顶。1974年10月11日,实现了满功率稳定生产。1976年10月,反应堆整体进入安全运行。

Chapters
本期节目讲述了中国最大核工业企业——821核军工厂的选址和建设过程。在中苏关系恶化和珍宝岛战役的背景下,中国紧急决定在四川广元三堆镇抢建该工厂。节目介绍了选址过程中的决策、勘察队的艰辛历程以及三堆镇独特的地理优势。
  • 中苏关系恶化,珍宝岛战役爆发
  • 紧急决定在四川广元三堆镇抢建821核军工厂
  • 三堆镇独特的地理位置:靠山隐蔽,交通便利

Shownotes Transcript

接下来您将收听到档案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悬未解的尘封档案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真实还原的热点事件我是沈宁海跟随我走进档案揭秘

在遥远的四川盆地深处龙门山脉的最北侧水光山色间掩藏着一个曾经辉煌且神秘的地方广元丽州区三堆镇的八二腰场这个名称对许多人而言或许已经变得陌生了但是它却是我国最大的核工业企业在中国军工史上是一座不可磨灭的重要里程碑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建成了我国内地唯一的两弹一挺军用核材料基地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恶劣的国际环境中巴尔妖核军工厂是怎样迅速组建的毛泽东 周恩来对此是如何决策部署的

巴尔腰厂为什么选址在三堆镇基地指挥部是如何解决核反应堆的用水问题巴尔腰厂的建设者们又是如何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的呢我是石宁海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巴尔腰核军工厂抢剑始末

1959 年以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原本的苏联老大哥翻脸以后迅速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很快到了 1969 年 3 月中苏爆发了珍宝岛战役

中苏武装冲突爆发以后苏联领导层反应非常强烈不但在我边境沉冰百万苏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更是竭力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核进攻计划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所谓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同时美国侵略越南 直逼我国并在我国东南沿海怂恿蒋介石搞所谓反攻大陆我国受到苏美两国南北夹击 时局剑拔弩张 形势动荡不安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就做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他曾经多次讲 三线建设不起来 我睡不好觉

甚至提出没有钱把我的稿费拿出来没有车我骑驴去当时位于大漠深处的我国第一个核基地 404 厂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而闻名中外又由于 404 厂是由苏联专家设计原件的所有的信息都被苏联人掌握

形势万分火急中央紧急决定在川陕交界的广源抢建巴尔妖厂正是这个抢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党中央对巴尔妖厂的高度关注高度期待 1968 年二级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在三线地区抢建一套靠山分散隐蔽的反应堆和后处理工程 1968 年 10 月二级部开始为巴尔妖厂建设选址

这是一处云雾缭绕的峡谷这一年初冬时节川山交界的白龙江三堆段鹅卵石堆积的河滩上有一支勘察队正在长满了似藤酸枣的金丛中艰难的行径他们肩扛着塔尺还有测绘仪器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这支勘察队的领导就是二级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爵将军

李爵将军是在 20 天前接到周恩来总理密令第二天他就带着这支由设计勘探施工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勘察队星夜离京来到了大西南这时李爵将军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他仍然拄着棍子跟年轻人一起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为巴尔腰场建设旋指我们来认识一下三堆镇

三堆镇属于广元广元古称丽州有着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素有蜀北重镇之称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广元境内不仅有米沧山龙门山剑门山等还有嘉陵江白龙江青江河等几十条河流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三线建设部点的理想地区之一

而三堆镇又是著名的蜀道古镇曾是多个朝代兴亡更替发生战争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穿山杆过往客商的重要聚居地这靠山又隐蔽的清溪和峡谷真是一处好地方呀每一道河湾都可以摆放一座分场看到此情此景李觉将军兴奋地挥了挥手一锤定音

好 长旨就定在这里了明天休息 后天回北京汇报没过几天关于原子反应堆和后处理工厂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分别送到了周恩来和肃玉的案头 1969 年 2 月 25 号经周恩来同意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批准建设 821 工程

5 月 30 日 周恩来签发中共中央 中央文革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抢占 821 工程的联合通知绝密点三要点一是对 821 实行军管 要求派师级军官担任军管会主任是明确条条与快快双重领导的职责三是指派一个营的军力担任警卫

6 月 6 号苏玉与于秋里召集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落实联合通知 8 月 15 号 821 工程三结合设计队在广元嘉陵旅馆开始工作了

1969 年 10 月 10 日随着一声炮响 821 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沉寂了千年的三堆古镇沸腾了起来一时间各路大军齐参战白龙江畔京齐卷机器轰鸣震天响千军万马战犹憨

铁道部 交通部 水电部 油电部 墨码立兵迅速挑选了精兵强将 组建了抢剑施工队伍一级部 二级部 四级部 六级部 冶金部 物资部也是闻风而动纷纷为核基地建设大开绿灯当时解放军工程兵 8865 部队 409 部队 10 中队 7797 部队警卫营来了

二级部所属土建建筑安装公司和四川省交通厅油电管理局成都铁路局的施工队伍也来了西南通信工程局西南电力工程局武汉航运工程局交通部武汉第二航务工程局的队伍也来了第二设计研究院的科技队伍来了

经过严格挑选的十多所大专院校的近千名大学生来了战斗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八百名工兵战士脱去戎庄来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怀着青春梦想都来了巴尔腰场位于一个三面环山的峡谷中进出只有一条道路最窄的地方只有三米

几乎是一夜之间三堆镇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全都是人十里峡谷红旗招展热火朝天在施工的高峰期现场有三万多人每分钟就有将近 62 辆车进出峡谷各式施工机械轰鸣各种车辆车水马龙大喇叭放着雄壮高亢的革命歌曲开山放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11 月工程兵 106 团从陕西汉中火速开赴广元负责建设从昭化火车站到三堆镇的公路

1970 年 1 月 15 号开工全团投入 14 个连队 1600 人运输车辆 40 台机械设备 25 部新改建公路 15.3 公里桥梁 4 座寒冻 95 个挖田土石坊 23.1 万立方米突击作业了 77 天保证了 4 月 20 日全线通车同时横跨江面全程 236.10 米的三孔拱形大桥也在施工

当时四川省交通厅第一第二工程处的施工队伍风餐露宿日夜熬站几十万吨的水泥都是建设者们用肩膀扛下车装上船运过江对面的上万吨的钢材也是建设者们用同一个肩膀同样的办法扛到工地的数万米的管道也是建设者们用那压红了又紫紫过了又红的肩膀扛上山梁的

1969 年 11 月 5 号周恩来总理签发国务院中央军委密见决定 404 厂 2465 名员工签到四川其中 1735 人签到巴尔腰厂家属随签巴尔腰厂的大规模建设从 1969 年持续到了 1975 年

有资料表明 1965 到 1980 年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了 2052.68 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 40%而在四川投资 414.03 亿元广元电子工业投资 3.386 亿元而在 821 厂就投资了 7 亿多元

当时 821 核军工厂是我国第二套原子反应堆和后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都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创新性建设者们需要在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状况下解决各种技术问题那时 821 厂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艰难险阻水是万物之源人们都知道不能离开水的供给而核反应堆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在建厂初期基地指挥部把供水系统作为重点工程之一长指选定在向白龙江边延伸的无名高地上 1969 年 10 月 17 号下午的 3 点左右随着一声巨响悬崖绝壁被炸开了接着建设者们不分昼夜地潜入江底挖机施暴抽水还有驻验澜水并开凿总长 2.5 公里的疏水碎洞为核反应堆开辟疏水通告

当时所有的机器日夜吼叫车辆川流不息有一天夜里零点接班的时候工兵三班的班长刘丹青刚进洞忽然听到头上一直在想只见顶板已经裂缝支柱支桩正向一侧倾斜说时迟那时快刘丹青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死死拖住顶板高喊要塌方了快撤

在这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大家没有惊慌失措三名战士和工人跑过来想跟刘班长一起托举顶板这时刘丹青明白时间就是生命他竭尽生平最大的力气大吼着来不及了别管我快跑人们刚跑出山洞就听轰隆一声巨响石方坍塌了下来战友们高喊着刘丹青的名字冲进洞里他已经壮烈牺牲了

刘丹青把 20 多岁的生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河工业事业抢剑者们正是凭借着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日夜施工终于使水下庞大的混凝土支墩与江底岩石结为一体让一根根庞大的疏水管道乖乖地爬上山坡把核反应堆需要的血液源源不断地送进了石梨厂区

核反应堆安装精密度要求之高是任何常规工厂所无法比拟的强奸者们将重达 5.8 吨的水斗水箱等各种系统形状各异的金属构建陆续地运抵现场摆放排列在拼装台上数百名汉工在拼装现场摆开阵势持主都在工地上一个多月没挪过窝

工程紧张安装阶段正好是酷暑安装队员们穿着高筒雨靴冒雨施工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分不清哪里是雨水哪里是汗水核反应堆主体金属构建和它的配套设施数十万个汗缝几乎全部经过 X 光透视拍片没有透漏或真空透漏检测发现了不合格立刻反攻

1971 年春天,核反应堆空间终于盖板封顶 1973 年 12 月,巴尔腰肠反应堆物理启动 1974 年 10 月 11 号实现了满功率稳定生产 1976 年 10 月,反应堆整体进入安全运行 1977 年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

当年一批批巴尔腰厂的建设者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挥举在这里把青春热血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巴尔腰厂草帽书记杨维清原名叫杨清章生于 1919 年 1 月 1938 年在河南塘河县上初中的他血迹方刚一腔热血秘密联络了 9 名同学去了延安

在徒步去延安的途中他毅然改名叫杨维清意为救国救民投奔党是青年的唯一出路杨维清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参加了大小战斗 70 多次每当将其牺牲的战友时他总是语音低沉眼圈发红他说我命大数次负伤延安王爷不收留

1960 年 9 月担任师傅政委先后获得八一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 解放勋章 1964 年 10 月杨维清到戈壁滩 404 厂任 102 公司党委书记 1969 年 5 月为了强建 821 工程杨维清离开戈壁滩任 821 工程现场副总指挥 1974 年 5 月任 821 厂党委书记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草帽书记

在 821 厂抢建初期当时指挥部只有两部卡斯 69 工作车翻部车棚领导们很少坐只有外出开会或者到偏远的工地才会用有一次下大雨几个人跟他坐车从指挥部到工地的途中山坡上一块大石头忽然滚落下来砸到车边上别人都吓得脸色煞白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们命大死不了

1970 年春夏之交二腰厂决定在殉妻之前修一个临时码头以供运输抢奸物资指令一下达修建大军打人海战术泡在其腰的深水中大家击鼓传花式的运送鹅卵石排在长龙最前面的正是杨书记一身泥满脸污杨卫清离休后享受副部级待遇当同志们向他表示祝贺时老书记却说

当年参加革命谁想这个头衔那个待遇的我的战友们倒下去了那么多他们为了什么我能活到今天能看到国家繁荣富强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最好的待遇了巴尔腰场的抢剑者中不乏悲壮的奉献者入选两单一挺人物谱的李维因生于 1935 年 1953 年 6 月入党是核工业部的劳动模范

这位坚强乐观的女科学家曾写了一部十多万字的回忆录叫《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独来感人至深》1959 年 7 月她从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回国接着与同院刘苏副博士刘启璐结婚先后生了两个女儿刘启璐回国以后被分配到了二级部李维因任何工业二院堆废水处理小组长

1969 年 5 月,刘启璐调到 821 厂,在指挥部负责施工。同年 10 月,李维因也来到 821 担任工程设计员,住在半山上的工棚宿舍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同时带来的两个女儿交给了丈夫刘启璐。1971 年 4 月 15 号,刘启璐晚上 7 点下班以后带着孩子们到指挥部的渡口过江,

万万没想到的是船刚撑出来就撞上了平板运货船船一下子失衡站在船头的刘启璐和拉着她衣服的大女儿刘英一下子被甩下了船消失在了湍急的白龙江中

妇女惨死天塌地陷丈夫才 41 岁大女儿还不到 11 岁当时李维音哭得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在场的医护人员领导同事也哭成一片在二级部位刘启璐召开的追悼会上李维音哽咽地大声宣誓

我一定要把起路开创的这项工程中我承担的部分圆满完成一定要照顾好她留下的女儿 1976 年 10 月 21 反应堆整体进入安全运行李维因完成了他的使命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也因为设计者们良好的完成了设计方案确保了反应堆的成功运行而授予以李维因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工作集体奖

几代像杨维清李维英一样的 821 厂建设者们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已经成为永远的 821 人进入 80 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1987 年 8 月国务院决定 821 厂停产军品转产民品

经过 11 年的发展巴尔腰厂创造了新的辉煌建成了国内最为齐全的放射性废物处理体系成为国内退役治理领域的领头羊时光荏苒

那些负重前行的背影已经逐渐远去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沿袭融入一切尽取成就一切的合工业精神早已成为 821 人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凝聚和引领着全场职工向着合工业强国梦想国家强盛梦想和民族复兴梦想阔步前行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本期节目选编自世纪风采原作者何广华编辑海宽制作小蕾监制蔡耀远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