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009 听过Esperanto这门语言吗?它曾风行一时,如今的火苗在枣庄

009 听过Esperanto这门语言吗?它曾风行一时,如今的火苗在枣庄

2024/2/17
logo of podcast 关语

关语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世界语(Esperanto)是居住在波兰(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的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L.L.Zamenhof)于1887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被誉为“国际普通话”。

柴门霍夫出生在波兰小城比亚韦斯托克,那里当时杂居着许多不同民族。民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幼时的柴门霍夫认为语言不通是战乱频发的原因,便萌生了一种念头,创造一种方便所有人学习的语言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

所以,他创造世界语的目的其实是创造一种无民族性的中立语言,为世界各民族间和平友好地交流提供方便,这种语言并不干涉各民族的内部生活,也不企图取代任何民族语。

最早,柴门霍夫给这门语言取的名字只是“La Lingvo Internacia”,意为“国际语言”。后来人们根据柴门霍夫公布这种语言方案时所用笔名“Doktoro 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称这种语言为“Esperanto”。20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被音译为“爱斯不难读”,也译作“万国新语”。后来,人们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并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语大约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由于它能入乡随俗,同我国的进步文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所以很快在我国扎下了根。新中国建立后,它又服务于对外宣传事业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取得的成绩超过旧中国任何一个时期。

在中国,提倡世界语的有胡愈之、陈原、叶君健、叶籁士等著名人物,还有鲁迅、巴金、冰心、王鲁彦、楚图南等诸多作家,学者也站在支持世界语的行列:蔡元培在德国自学世界语,回国后在他担任国家教育总长和北大校长期间为推广世界语采取了很多重要举措。在日本学习过世界语的鲁迅也一直支持世界语在中国的学习和推广。

一些重要著作,如《共产党宣言》,一开始也是世界语译本先传入中国的。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品也被译成世界语,介绍到各国去……

世界语也是全世界唯一一门被当作母语使用的人工语言。

中国的大学至今仍然开设有世界语本科专业。 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 100多年前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向国人介绍世界语的刊物 枣庄学院内的世界语博物馆 中国的世界语宇宙中心——枣庄学院

欢迎留言、关注、点赞、转发!

片头/片尾曲:Z11 Studio

有事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