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年轻化的原因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情绪问题的增多以及睡眠行为的复杂化。年轻人的睡眠问题往往复合多种因素,如睡眠行为问题、睡眠节律问题和失眠等。
睡眠问题常常是情绪障碍的共病,如抑郁和焦虑。情绪低落表现为愉快感下降、对原来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或整天悲伤;焦虑表现为内心不安、担心小事情且影响工作。这些情绪问题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晚上进行高强度有氧训练会激活心肺系统,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入睡。建议在睡前5到6小时内避免高强度运动,可以选择瑜伽或拉伸等舒缓的活动。
酒精虽然可以缩短入睡时间,但会在代谢过程中破坏快速眼动睡眠(REM),影响睡眠结构。长期饮酒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日间的认知功能。
补觉会扰乱正常的睡眠节律,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建议每天保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避免周末熬夜和白天小睡,以维持稳定的睡眠节律。
褪黑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外源性补充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其效果受药物浓度和个体敏感性的影响,且正常情况下人体不会缺乏褪黑素,除非有特殊需求如倒时差。
遗传性因素在失眠患者中占比较高,尤其是原发性失眠。遗传代谢基因决定了神经细胞的工作模式,使某些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且这些问题可能在早期年龄段就表现出来。
白天的活动,尤其是直立时间和户外活动,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直立时间越长,越容易入睡;户外活动和接触阳光可以提高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调节睡眠节律。
未来的睡眠治疗药物将更注重靶向治疗,减少副作用。例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睡眠节律系统,提高治疗效果。此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内稳态系统中的不同通道,开发新的治疗药物。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避免睡前兴奋性活动、进行放松练习、远离电子设备等。这些习惯有助于维持稳定的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联合调查,我国75%的受访者有或曾有入睡困难、易醒、失眠、打鼾、多梦梦游、嗜睡等睡眠困扰。同时,睡眠障碍的问题逐渐年轻化,且其诱因更为复杂。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碍?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我们怎样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和干预?想改善睡眠,自己可以做什么?
本期《IQ老友说》恰逢“世界睡眠日”,我们邀请到两位来自神经内科和精神科的医生,分别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睡眠障碍的表现、诱因、及改善方法等,带大家一起学好睡眠这堂“必修课”。
-嘉宾和主播-
张琳,曜影医疗神经内科医生
张红霞,曜影医疗精神医学科医生
Lilian王心影,《IQ老友说》主播
03:22 精神科和神经科原本是一家
04:45 除了最常见的失眠,还有哪些睡眠障碍?
07:05 “夜猫子”的睡眠习惯是否需要干预?
08:51 睡眠障碍应该去看什么科室?
12:03 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问题是否需要去就诊?
13:50 人类如何睡好觉?靠“内稳态系统”和“昼夜节律系统”守护
17:30 睡眠障碍可能是情绪问题的共病
21:16 睡眠障碍的年轻化和复杂化趋势
23:35 对于睡眠本身的焦虑也会导致睡眠障碍
25:17 考验自己是否能不依赖药物,可能会起反作用
29:15 晚上可以健身吗?
32:38 “早C晚A”对我们睡眠有什么影响?
35:55 “补觉”的概念不存在
39:07 想要睡个好觉,该怎么做?
44:05 褪黑素能吃吗?
46:32 原来失眠会遗传
47:50 “CEO体质”vs“长睡眠者”,合理的睡眠时长因人而异
50:14 睡眠领域值得期待的在研药物
*本节目仅做信息交流之目的,嘉宾观点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场
沈旸、王心影、束菲滢
这是一档IQVIA艾昆纬的谈话类播客节目,聚焦医疗行业,网罗多元视角,激发观点碰撞,探寻新鲜洞见,让我们一起在轻松话聊的氛围中,老友说医疗,有趣又有料!
IQVIA艾昆纬(纽交所代码:IQV)是全球领先的专注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级分析、技术解决方案和临床研究服务供应商。IQVIA利用深入分析、前沿技术、大数据资源和广泛领域的专业知识,智能连接医疗生态的各个环节。IQVIA Connected Intelligence快速敏锐地为客户提供强大的数据洞察,帮助客户加速创新医疗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以更好的医疗成果惠及患者。IQVIA拥有约87,000名员工,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地区。IQVIA帮助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制药公司、医学研究者、政府机关、支付方以及其他医疗利益相关方,获得对疾病、人类行为和科技进步更深入的理解,共同朝着治愈各类疾病的方向迈进。
关注IQVIA艾昆纬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独家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