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儒法之争,中国思想的历史脉络 EP6

儒法之争,中国思想的历史脉络 EP6

2022/3/18
logo of podcast 自由意志,有趣灵魂

自由意志,有趣灵魂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00:00 - 13:50 与民为敌 电视剧《大秦帝国》在美化暴政

一、秦制因法家化最彻底而胜出

秦制比儒家更实用,在战争中更有优越性。战国时代法家化已经是普遍趋势。

二、法家的历史合理性

在技术落后的状态下,法家可以把国家高度的整合起来。

蒙古帝国很快就解体了,查理大帝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整合程度比较低,更像西周。

三、今人竟在美化暴秦

肯定秦的实力的同时不能赋予其道德光环。

整个秦的经济其实就是“古拉格经济”

四、真正的秦是与民为敌的

战胜人民是法家思想的一个主题。

《韩非子》《商君书》:“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 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治主无忠臣,慈父无孝子”

五、登峰造极的与民为敌

1.愚民:“民不贵学则愚”,“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

2.弱民:“家不积粟,上藏也” 搜刮百姓、什伍连坐、严刑峻法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让百姓辱、弱、贫、愚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13:59 - 28:25 道家上位 道家上位 助力汉承秦制

一、秦亡,秦制未亡

秦亡以后,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的局面。经过尝试人们发现回复周制也不可行,最终还是回归了大一统,汉武帝以后基本恢复了秦制。

项羽:霸主、诸侯制—被打败

刘邦:诸侯制(异姓诸侯—同姓诸侯)—“众建诸侯以少其力”

二、道家补位主流意识形态

实际上“汉承秦制”,但表面上要建立新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黄老之学”

原因:1.道家带有楚文化的特点。刘邦项羽老子庄子都是楚人。

2.“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轻徭薄赋”有待研究)

三、道家上位因顺从秦制

春秋时期儒道虽然主张不同,但并没有互相攻击或敌对,因为都想捍卫周制,儒家主张积极捍卫周制,积极入世干预现实,挽狂澜于既倒;道家主张无为,国家维持原状继承周制。

战国时期儒道互补就消失了。庄子所谓“顺其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变成顺从秦制、不讲是非的犬儒主义。

四、儒家被道家踢出局

无为对皇帝讲和对老百姓讲,意思是不一样的。

战国后期儒道发生对立。楚国亲齐抗秦派(如屈原)与亲秦派就有明显的儒道对立的背景。

汉代道家的“顺其自然”是顺秦制。此时儒家是道家的对立面。

28:33 - 49:15道法互补 在上者指鹿为马,在下者难得糊涂

一、道法互补:庄子的流行

庄子的思想在秦朝很流行:不较真,适应环境,超脱

指鹿为马vs马就是鹿,鹿就是马

“法道互补”:专制主义和犬儒主义的互补,“在上者指鹿为马,在下者难得糊涂”

二、辕黄之争:敏感的儒家

儒家辕固生vs黄老黄生:伐夏桀的成汤和伐纣王的武王是犯上作乱还是推翻暴君

“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

三、儒表法理:顺竿爬的叔孙通

“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

四、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被称为新儒家,与孔孟时代的儒家的区别主要就是和秦制兼容。原始儒家的特点是崇周仇秦

新儒家最大的特征是树立了三纲五常。“五常”是孔孟时代就有的,“三纲”是董仲舒由法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