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于大萧条的观点。有很多主流经济学家认为,34年到41年,美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引导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的泥沼,发挥了重要作用。而33年之后,政府预算赤字并没有带来GDP上升,所以断定,财政政策收效甚微。之所以后来货币政策扩张,主要是因为美联储让欧洲人,带着黄金进入美国。所以扩大了银行的准备金。但作者对这些观点完全不认同,首先,黄金流入,并非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真正原因,得有人花钱,才能增加货币供应量,光存钱的增加,不足以说明问题。他提供了一张图,美国在33年之后,放贷一直很缓慢,而银行存款一直在增加,说明大部分准备金,都滞留在了银行体系当中。而33年之后,之所以投资能够增长,主要是因为政府借贷增加了。而这时候,正是罗斯福的第一个任期,也就是我们课本上大名鼎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这笔资金,通过罗斯福新政,以以工代赈的方式,被政府借入,增加了支出,从而离开了银行体系,重新进入经济循环。而同期,私营部门对贷款的需求依旧低迷, 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借贷,进入实体经济,然后居民赚到工资之后,又把钱存回到了银行储蓄当中。最终导致了银行储蓄的增加。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能政府持续的通过借贷,来刺激经济的增长。直到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清理干净为止。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学家们,使用的预算赤字作为衡量财政政策对国民生产总值影响程度的工具,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将启动经济增长,从而导致税收收入也快速增加,最终造成远低于预期的预算赤字。从1933年到1936年为止,实际上美国财政支出增加了125%,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48%,政府税收增长了100%。也就是说,税收增长,要比经济增长快了2倍。比如很多家庭的收入,超过了最低申报额,个人所得税申报人数从389万,增长到了772万。增加了约1倍。而同期的个税收入,也从3.7亿美元,增长到了9,3亿美元。所以主流经济学家们的比较方法,贬低了美国经济复苏的贡献。这段时间,政府财政支出,共在全美各地协助修建65万英里公路,12.4万座桥梁,12.5万栋公共建筑,8182个公园,和852个飞机场。像美国公共工程署,就动用40亿美元,修建华盛顿州的大库利水库,还有纽约的林肯隧道和三区大桥。工程署总共雇佣了800万人,参加修建这些公共工程。提供了2500个直接或者间接的工作机会。所以,那些批评政府支出,没有换来经济增长的结论,荒谬透顶。客观的讲,罗斯福的第一个任期干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否则他也不可能以压倒性优势连任。当时他获得了523张选票。这一优势,至今无人打破,仅次于当年华盛顿的全票当选。跟罗斯福最接近的,就是1984年的里根。但其实也不能比,罗斯福毕竟是干了4任美国总统,最后直到死在了任期上。这才由杜鲁门接任,美国人才开始重新选举。可见罗斯福当年对于美国来说,威望极大。那么从这点来说,肯定也是因为干的很好。否则不会有那么高的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