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島嶼邊緣|鲁迅与丁玲:文学批评几种|读《肥皂》、《我在霞村的时候》S4EP8

島嶼邊緣|鲁迅与丁玲:文学批评几种|读《肥皂》、《我在霞村的时候》S4EP8

2024/5/12
logo of podcast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停云
诡谲子
Topics
停云:在文本细读过程中,与诡谲子的讨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的视角,帮助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通过对比肥皂与豆荚,从现代性视角切入,分析肥皂意象的清洗功能隐喻着对国体清洗的欲望。结合现代文学研究中对身体的解读,以及对相关历史背景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在论文写作中,以肥皂意象为中心,论述其内涵,最终指向对现代性和改造国体的欲望。运用精神分析、拉康理论和德利达的增补概念,多角度分析文本,并对论述逻辑和关键词进行取舍和调整。 诡谲子:文本细读需要分析能力,而非仅仅感知能力。与他人讨论文本,能获得新的视角和思考。阅读文学批评和研究比阅读小说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在讨论鲁迅《肥皂》时,引导停云从现代性视角切入,并提供外部知识背景,帮助其深入分析文本。在分析过程中,强调内外结合的重要性,避免只关注文本内部或外部的单一视角。 停云: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文本细读,从真真的人物形象出发,分析其主体性建构的过程。真真的主体性更多的是对苦难的反应,以及她独特的人生哲学。通过分析真真自身的行动、与“我”的交流以及加入组织这三个方面,探讨哪一个方面对她主体性建构的帮助更大。认为真真的主体性建构更多的是一种对苦难的反应,以及她独特的人生哲学。 诡谲子:引导停云分析霞村的空间特征,以及真真在其中所面临的困境。指出霞村是一个被党组织收编,但依旧保留封建特质的地方,体现了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结合丁玲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分析其作品中知识分子立场和视角的转变。强调丁玲对真真的理解和同情,以及文本中留下的开放性结局。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嘉宾回顾了她们共同讨论鲁迅的《肥皂》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的经历,分享了文本细读的体会和方法,并介绍了她们共同组建的文学小组。她们认为文本细读是一个需要功力的基本功,需要细细地研读文本细节,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 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功,需要结合理论和细节分析
  • 小组合作讨论有助于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 外部知识背景的补充对文本细读有很大帮助

Shownotes Transcript

島嶼邊緣|鲁迅与丁玲:文学批评几种|读《肥皂》、《我在霞村的时候》| S4EP8

 

本期节目缘由是去年年底我跟几位热爱文学的朋友一同组建了一个名为「島嶼邊緣」的文学小组。组建这个文学小组的目的是希望平时可以跟朋友交流探讨文学,恰巧她们也都是文学系的学生。平时上课或写论文时候都会需要阅读一些文本,我们时常就会相互交流自己对于这些文本阅读的理解。

 

本期节目我们回顾了之前一同讨论鲁迅和丁玲的文本的思维过程,分别是《肥皂》和《我在霞村的时候》。

 

本期嘉宾

停云

北京语言大学 现当代文学 在读

 

本期主播

诡谲子

 

本期内容

 

主要针对鲁迅《肥皂》和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进行了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