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 18 我有抑郁症,还是ISFP?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权力史

Vol 18 我有抑郁症,还是ISFP?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权力史

2023/10/26
logo of podcast 歧义 Disagreement

歧义 Disagreement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logy#psychology discussion#biotechnology and neuroscience#literature and publishing People
E
Evan
V
Vista
Topics
@Evan : 本期节目探讨了精神病学、心理学和MBTI在中国社会流行的原因,以及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寻求这些学说的动机。我们分析了这些学说在历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们与社会权力结构的关系。 首先,我们回顾了西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从哲学问题到科学化研究,以及精神病学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精神病学权力运作方式的视角,揭示了其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其次,我们探讨了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其对女性的性欲和角色的规训,以及女权主义学者对精神分析的批判。我们还讨论了1960年代的同性恋运动和“疯癫骄傲”运动,以及它们对精神病学的影响。 最后,我们分析了MBTI人格测试的起源和流行,以及心理学界对其有效性的质疑。我们探讨了MBTI测试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热衷于MBTI测试的原因。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这些学说在中国社会的流行,与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求助需求,以及这些学说在提供自我理解和社会定位方面的作用有关。 @Vista : 我从哲学和心理学哲学的角度,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MBTI的流行现象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补充了对福柯《疯癫与文明》的解读,指出该著作的社会背景和其局限性。我进一步探讨了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其对女性的规训,以及费德里奇和弗雷泽等学者的相关分析。 其次,我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同性恋运动和“疯癫骄傲”运动对精神病学的影响,以及DSM的修订过程。我还讨论了精神病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神经衰弱在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意义。 最后,我分析了MBTI测试的起源和流行,以及其在心理学界中的争议。我指出,MBTI测试的流行与人们对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的需求有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些学说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理解和社会适应的渴望,以及在面对个人困境时寻求解释和支持的需求。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历史,并进一步探讨其作为一门知识话语在社会结构中充当的变化着的角色。我们还聊了最近几年在中文互联网上火起来的MBTI,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积极发表自己为什么会相信或使用MBTI的话语,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来更进一步了解每个人选择MBTI来自我叙事和自我理解的差异化的动因。

-本期嘉宾-

Vista(微博@维司塔),哲学本硕,研究方向为心智哲学、心理学哲学、精神病学哲学,目前兴趣领域为女性主义理论

爱发电:多重视野

小宇宙播客(筹备中):多重视野

-制作人员-

主播:Evan

编辑:鸽鸽

声音设计:Wren

大家可以参加我们的爱发电付费课程会员计划https://afdian.net/a/disagreement

-时间轴-

00:03:53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00:04:57 疯癫与精神病学的历史

00:17:58 精神分析产生背景:性别及社会再生产

00:20:30 精神分析对女性的“性”的规训

00:24:39  19世纪法国社会的背景下的女性歇斯底里症

00:26:57 弗洛伊德理论的起源:歇斯底里症与性虐待

00:30:28 “反求诸己”的心理学知识话语

00:32:50 同性恋运动与精神病学的反思:何谓精神病又何谓正常?

00:36:15 “疯癫骄傲”:精神病治疗的“幸存者”的民权运动

00:42:09 精神病学的边界与权力问题——DSM(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修订

00:45:35 中国的精神病学发展史

00:50:20 我们为什么愿意接受精神病学诊断?

00:54:00  MBTI与心理测试的起源

00:56:45 智力测验的偏见与测验的自我循环验证

01:05:38 组织工业心理学的发展

01:09:25  MBTI人格测试有用吗?

01:11:56 人格心理学的问题:存在稳定的人格吗?人格多大程度是“独立”的?

01:13:57 我们为什么热衷于MBTI测试?

01:22:25 心理咨询师的反思:心理问题与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疯癫史:

[法]福柯《疯癫与文明》

精神分析: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以工资反对家务劳动》,中文版收录于《对女性的恐惧:女巫、猎巫和妇女》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与哲学、心理学和恐怖主义一起: 将身体改造为劳动力》,《英美性工作的起源与发展》,收录于《超越身体边界》

Fraser, Nancy. “Crisis of care? On the social-reproductive contradictions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in Social Reproduction Theory, ed. Tithi Bhattacharya (Pluto Press, 2017): 21-36.

[法]露西·伊利格瑞《他者女人的窥镜》

[美]朱迪思·赫尔曼《创伤与复原》

疯癫骄傲运动:

Seth Farber, The Spiritual Gift of Madness: The Failure of Psychiatry and the Rise of the Mad Pride Movement (2012)

Clare Allan, Misplaced Pride, The Guardian (27 Sep 2006)

Amelia Abraham, Remembering Mad Pride, The Movement That Celebrated Mental Illness, Vice (18 Nov 2016)

医学人类学:

[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

MBTI:

Merve Emre, The Personality Brokers: The Strange History of Myers-Briggs and the Birth of Personality Testing (2018)

(纪录片)Persona: The Dark Truth Behind Personality Tests (2021)

Jessie Yeung and Yoonjung Seo, How Koreans fell in love with an American World War II era personality test, CNN (July 27, 2022)

心理学: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

Jerry M. Burger, Personality, 10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18)

Paul E. Levy,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the Workplace (Worth Publishers, Macmillan Learning, 2017)

心理咨询:

杜梦薇《不确定的环境,心理咨询有用吗?》GQ报道(2022年11月2日)

扩展阅读:

珍妮特《找回疯癫》,维司塔译,见爱发电主页“多重视野”

Allan V. Horwitz and Jerome C. Wakefield, The Loss of Sadness: How Psychiatry Transformed Normal Sorrow into Depressive Disorder (2007)

Joanna Moncrieff

Critical psychiatry

Nick Walker, Neuroqueer Heresies: Notes on the Neurodiversity Paradigm, Autistic Empowerment, and Postnormal Possibilities (2021)

鸣谢老师:Derek Bolton

-本期配乐-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Martin Jacoby - Preludes, Op. 28: No. 4 in E Mi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