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98.如何接纳自己?懒惰的自我要接纳吗?为什么要区分I和Me?

198.如何接纳自己?懒惰的自我要接纳吗?为什么要区分I和Me?

2025/1/24
logo of podcast 沈奕斐的播客

沈奕斐的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self-awareness and introspection#personal growth and self-discovery#self-acceptance#self-perception and identity#overcoming self-doubt#personal development#self-exploration#emotional intelligence#financial independence People
商建刚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专注于爱情思维、性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课程和播客主持人。
Topics
@沈奕斐 :接纳自己是需要时间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不仅指接纳自己的本性,也包括接纳无法改变的现状,例如家庭出身等客观条件。悦纳自己并非接纳放纵的自我或期待的自我,而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我们应该跳开自身视角,换位思考看待自己,承认自己特点的两面性,并用特点平衡角色。追求完美是件无聊的事,因为完美难以达到,且多样性更有意思。不要给自己贴负面标签,因为每个特点都有正面和负面。自我并非一成不变,悦纳自己是不断发展自我的过程。接纳自己与努力并不冲突,可以同时进行。处理自我迷茫,要从具象问题入手,而非抽象问题。自我发展要落到具象的问题,一步步解决,而非停留在抽象的焦虑中。设定目标要与自身本性吻合,循序渐进,而非好高骛远。悦纳自己是关注过程中的感受,而非只关注结果。 @商建刚 :悦纳自己是需要先界定“自己”是什么。社会学中“I”代表自身话语,“me”代表社会规范下的自我。悦纳自己是与社会规范抗衡的过程,并非完全遵从社会规范。“I”代表个人本能的欲望,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本我”;“me”代表社会角色、责任和身份,类似于心理学中的“自我”。对自己的不满多源于达不到期望值,而非无法达到底线。悦纳自己是跳开自身视角,换位思考看待自己。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过去的人生经历,因为它们塑造了现在的自己。悦纳自己是平衡的过程,平衡懒惰的自我与社会规范,平衡自身特点的两面性。财务自由的标准并非固定金额,而是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和资源。社会学对“自我”商品化的反思:过度追求自我完善会导致永不满足。设定目标要与自身本性吻合,循序渐进,而非好高骛远。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讨论的核心是"接纳自己",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自己"可以理解为I(内在自我)和Me(社会自我)的结合。I代表个人的本能欲望,而Me则代表社会规范下的自我。接纳自己并非完全接受Me,而是要在I和Me之间取得平衡。
  • 社会学中I和Me的概念,I代表内在自我,Me代表社会自我
  • 接纳自己是平衡I和Me的过程,并非完全服从社会规范
  • 自我包含本能欲望和社会角色,两者需要平衡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是龙年的最后一期播客,我们聊一聊“接纳自我”,这也是很多朋友问我们的问题。

我想从社会学的I和Me这两个概念切入聊聊,什么是自己?悦纳自己是悦纳哪个自己?要不要接受“懒惰的自我”?我们如何具像化“接纳自己”?

我也想从我自己的例子聊聊:为什么不建议大家“追求完美”?为什么不要给自己贴负面标签?

商老师也会聊聊,他是如何从“嫉妒他人”到“欣赏他人”?

听完这期播客,你也可以说说你的想法。

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我们蛇年见!

【本期内容】

02:10 最近流感了

03:20本期想聊的话题:如何接纳自己

08:11 什么叫“自己”?社会学里讨论的的I和me都是什么?

17:45 悦纳自己是哪个“自己”?怎么看待懒惰的自我?

27:09要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到自己的一体两面

34:44 我们需要追求完美吗?

43:46 “悦纳自己”和拓展自己

50:05从“嫉妒别人”到“欣赏别人”

59:27 如何把“接纳自己”具像化?

01:08:01 扯开话题聊聊“财务自由”

01:10:37 再从社会学聊聊“自我”:不要贴负面标签

01:15:01最后的总结和反思

【One More Thing】

-我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增加了沟通彩蛋课,如果感兴趣,也可以: 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购买。

-我的「沈奕斐家庭教育课」已经上线,这不只是一门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家庭教育课,更是一门自我成长和爱的课程。如果你感兴趣,请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

-如果你对「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你可以: 在「小宇宙首页搜索」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 我们也把「提纲」放在「购买页面」上了,你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商建刚 格林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合作请联系:frankyzp(添加请注明来意)